隨想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記得自己曾問過某位智者 甚麼叫做修的好

他反問我 你覺得呢

我大言不慚的說 能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

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經歷 這個信念似乎需要稍加修正

常常我們腦中想的和說的常常是不一樣的

明明我想和對方好好的溝通說話 但常常會因為當時的情境 語言 甚或肢體動作

然後不知不覺中 我的那根毛 那個習性就被挑起 然後對話就呈現走鐘的樣貌

又或者是腦中想的 表達出來的都很一致 但是實務操作時 哇 怎麼完全不一樣

也許在操作中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是用了一個不適當的方式進行

也或者是 我隱約覺得不對 卻沒有勇氣改變 還告訴自己要有毅力的往前行

種種的因素 造成了自己身心上的衝突

今年年初的一些經歷 讓我真的有機會如實的演練一番

最難的關係功課 我好好的將所學運用了出來

也讓我有個很大的領悟 要修得好的最大前提是

好好的 了解自己 探索自己 認識自己

現在的修行兩字對我而言 不是高大上

修行是 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修正自己的言行

將自己的所思所想 所說 如實一致的表達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y Amy的沙龍
7會員
32內容數
Amy Am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你是那未被命名的基底色, 靜靜地,從靈魂深處延展成存在的輪廓。 不是紅,不是藍,也不是白, 是你——獨一無二的光,初始之色。 情緒如風,如水,如瞬間落下的光線, 在你之上融合、旋轉、沉浮、揮灑 有時深如墨,有時淡如霧, 卻未將你覆蓋,反而讓你更顯獨特。 憂傷,是藍中帶灰的溫柔
Thumbnail
2025/04/01
你是那未被命名的基底色, 靜靜地,從靈魂深處延展成存在的輪廓。 不是紅,不是藍,也不是白, 是你——獨一無二的光,初始之色。 情緒如風,如水,如瞬間落下的光線, 在你之上融合、旋轉、沉浮、揮灑 有時深如墨,有時淡如霧, 卻未將你覆蓋,反而讓你更顯獨特。 憂傷,是藍中帶灰的溫柔
Thumbnail
2024/08/26
當狀況又來了 我本來可以笑一笑 無傷大雅的帶過 可是 人壞到一定的地步 是不值得尊重的 清楚的告知底線 你卻一再越線 想試我的反應嗎 可以啊 這次清楚明白 唱作俱佳的告訴你 夠了 我不容許你這樣的對我 我更不容許自己的善良 為他人手中用來對付自己的利器 否則 太對不起這些年來
Thumbnail
2024/08/26
當狀況又來了 我本來可以笑一笑 無傷大雅的帶過 可是 人壞到一定的地步 是不值得尊重的 清楚的告知底線 你卻一再越線 想試我的反應嗎 可以啊 這次清楚明白 唱作俱佳的告訴你 夠了 我不容許你這樣的對我 我更不容許自己的善良 為他人手中用來對付自己的利器 否則 太對不起這些年來
Thumbnail
2024/07/20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2024/07/20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將修行二字剖析來看,你會以為是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不然。
Thumbnail
將修行二字剖析來看,你會以為是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不然。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Thumbnail
越想努力看懂,越是一團迷糊;越想努力寫出像樣的文章,越是了無生氣的強說詞。絞盡腦汁,用盡心思,想阿想阿,無論再怎麼想、再用力,就越進入胡同。...
Thumbnail
越想努力看懂,越是一團迷糊;越想努力寫出像樣的文章,越是了無生氣的強說詞。絞盡腦汁,用盡心思,想阿想阿,無論再怎麼想、再用力,就越進入胡同。...
Thumbnail
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
Thumbnail
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
Thumbnail
記得自己曾問過某位智者 甚麼叫做修的好 他反問我 你覺得呢 我大言不慚的說 能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 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經歷 這個信念似乎需要稍加修正 常常我們腦中想的和說的常常是不一樣的 明明我想和對方好好的溝通說話 但常常會因為當時的情境 語言 甚或肢體動作 然後不知不覺中 我的那根毛 那個習
Thumbnail
記得自己曾問過某位智者 甚麼叫做修的好 他反問我 你覺得呢 我大言不慚的說 能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 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經歷 這個信念似乎需要稍加修正 常常我們腦中想的和說的常常是不一樣的 明明我想和對方好好的溝通說話 但常常會因為當時的情境 語言 甚或肢體動作 然後不知不覺中 我的那根毛 那個習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有一次友人與我分享,她聽到鄰居在說別人的閒話,友人聽了,覺得那個人的行為沒有鄰居說得那麼嚴重,但是卻成為話柄,被人說閒話。友人因為不想也這樣被說閒話,就在之後有類似的行為時,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避免讓人有話可說。 先姑且不論他們在談論的事究竟誰對、誰錯,這件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有一次友人與我分享,她聽到鄰居在說別人的閒話,友人聽了,覺得那個人的行為沒有鄰居說得那麼嚴重,但是卻成為話柄,被人說閒話。友人因為不想也這樣被說閒話,就在之後有類似的行為時,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避免讓人有話可說。 先姑且不論他們在談論的事究竟誰對、誰錯,這件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