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神職人員一般人充滿著高標準的想像,刻苦耐勞,任勞任怨,這些神職人員好像都不用睡覺,24小時stand by,半夜接到電話就算瞌睡蟲來襲還是要硬著頭皮到需要他們的地方關懷,而這些犧牲我們可能都會覺得,這是神給他們的使命,在這個部分他們就應該要呈現這個樣子。今天的專訪的這位神職人員,從他的生活歷程有超出神職人員的想像,他是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台東辦事處的主任-陳逸群,今天要來分享他的美麗人生。
人生經驗:室內設計師-賣豆花-神職人員
設計領域的練習讓逸群哥的思考有些不同,進而影響在後來職涯的選擇也有些不同。而花蓮的人文、環境都讓他深深著迷。
「看少了,需求就少了」,這件事從逸群哥的外在或物質呈現,是非常明顯的。
而想要選擇青少年、教會作為服務的場域,是因為自己對於和青少年相處很有感覺,想要多接觸、多想了解年輕人在想什麼,長輩與青少年的衝突讓逸群哥很想知道怎麼從中平衡,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總不能看他們一直這樣毀壞下去。當時在教會的逸群哥想法就是想讓年輕人跟長輩有更融洽的對話,要開展這份對話,就是玩得過年輕人,這樣應該會比較好溝通。
從市區到偏鄉
與市區的年輕人相處了3年之後,逸群哥移轉花蓮感受不同的年輕人氛圍。花蓮教會的屬性,人口組成非常的兩極化,一間中小型的教會,人口從幾個3-4年級的孩子往上接下來就是60幾歲的「年輕人」,再往上就是80幾歲的長輩。這樣的狀態下,逸群哥結合周邊同樣類型的幾間教會,集合教會的孩子,從陪伴寫作業、玩耍、吃飯開始,累積凝聚情感。之後讓群孩子從服務當地夏令營開始,再到外地去帶營隊,培養他們從掌心向上接受轉變為掌心向下的付出。透過累積、策劃、協辦活動,讓孩子們生命的火花持續燃燒並延伸。隔年後這群孩子更到了大陸深圳辦理營隊,帶著原住民的手工藝、舞蹈到對岸與當地的教會交流,也開展了連續去了四年的經歷。
生命影響生命,不是只是透過捐錢
訪談中逸群哥說,他認爲在花蓮的經歷,讓自己在生命的歷程同步呈現在花蓮的這群孩子身上。逸群哥回頭看自己成長的背景,了解年輕人與父母的代溝,因此他透過自己的方式,轉換思維與想法,讓偏鄉的孩子能夠繼續走在正規的道路上。對於偏鄉,一般人總有「捐錢」就能改變偏鄉狀況的迷思,他選擇實際參與偏鄉的教育,深入影響生命。
印象深刻的服務經驗:太魯閣與普悠瑪事件
在花蓮的後半段,逸群哥參與了中華基督教協會在東部災難救助的先前志工訓練,進而來到台東工作。緊接著他遇到近期台灣最大的兩場火車事故-太魯閣號與普悠瑪事件。
簡單的陪伴卻是最有效的幫助
回憶這兩場事件,訪談中都還能感受到這整個過程的張力。逸群哥說他們並沒有在現場參與救難,而是在殯儀館陪伴家屬進行相認的協助。當時的狀態他們只能安靜的陪在家屬身邊,透過照片一頁一頁翻找到自己的親人,藉由罹難者的特徵、遺物,去拼揍確認身份。對於家屬而言,一頁一頁翻完整本,才能找到自己家人的過程有多麼痛苦、多麽不捨,但越快找到就越能放下懸著的心。這段經歷在逸群哥侃侃而談的背後,有許多不捨與難過。看似平白的敘述,你卻能感受到當時的壓力有如無底的黑洞,將你深深捲入其中。
逸群哥說當時他就是安靜的陪著家屬。
因為當下其實沒有任何人有辦法提供家屬「有效的幫助」。在那段經歷裡,陪伴關懷的是人,不是事情,不是理性思考著該如何解決問題,而是用如何用雙手接受著家屬的傷痛,陪伴在家屬身旁並適時的遞上面紙。這些事讓他反思助人工作者的在重大災難時陪伴的心態,從我可以做什麼轉化成我能做什麼。「生命的經歷讓我們持續往前走,經歷重大痛苦的學習與面對時,該如何讓生命學習成長。」逸群哥用這句話,作為普悠瑪陪伴家屬的註解。
調節緊繃的情緒-有點刺激性的運動
在心裡需要承受如此大的壓力,他用不同的風景來釋放身體上的緊繃,藉由速度、刺激例如騎登山自行車、胖車、划獨木舟、騎重機...等來調劑身心。這樣的速度是必須要專注,所謂專注是緊盯前方,但後觀四方。這是一種放鬆,挑戰自己的大腦與身體,使用不同的身體組織,反而是一種休息。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訪談中逸群哥提到了一個詞-蓄勁:想要跳得越高,就需要蹲的越深,這樣流汗後的舒暢感,是無法在言語當中感受體會到的,而在這樣的速度中,逸群哥找到自己靈魂的落地處。
逸群哥的美麗人生
節目的最後我們問到逸群哥的美麗人生。他用了很需要思考的方式來詮釋:「陪伴會讓你看見美麗人生,而看見美麗人生,你就會經歷美麗人生 。」當你抬起頭看看別人,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份不同。
陪伴與同理的進化,讓生命能夠無限的突破與擴張,並且累積自己生命的線條與肌肉,長出美麗的模樣,這就是最美的樣子。不管美麗人生的定義是什麼,如果你找到了,穩穩地往你想要的方向去。美好的養成需要時間,而前往美麗人生的目的地時,也需要時間的淬煉,讓我們一起進化成更好的人,找到生命美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