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股票如何創造超額報酬?所有價值投資人都需思考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沒人追蹤快做不下去的我
讀這篇前須先閱讀以下之文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定義了品質因子,並且經過回測發現,在台股市場投資高品質的股票是可以長期贏過大盤的,但高品質股票為何能夠帶來超額報酬?相信這是許多量化投資者以及價值投資者皆未想過的問題,以下我會引用各項文獻來說明此問題。
品質因子於美股的表現 來源:Bouchaud, J. P., Ciliberti, S., Landier, A., Simon, G., & Thesmar, D. (2016)
股票的超額報酬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風險及錯誤定價,很顯然目前已知的風險因子皆無法解釋品質因子所帶來的超額報酬,因此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另一方面--錯誤定價。
在Bouchaud, J. P., Ciliberti, S., Landier, A., Simon, G., & Thesmar, D. (2016)的研究中,其提出一個假說,其認為投資人對於EPS等與估值較為相關的財務數據的影響過於高估,卻對代表高品質的數據過度低估。
這篇研究中,作者將錯誤定價與品質相關的財務數據在控制好其它變因的情況下跑回歸。
回歸式
回歸結果
從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出,投資人對於高波動股票以及高pb股票過度樂觀,相反的對高品質股票相關的財務數據過度低估。
因此,回歸結果證明了投資高品質股票的超額報酬,一方面來自於投資人對低品質股票的成長過度高估,另一方面為投資人低估了品質相關數據所帶來的影響。
資料來源:
Asness, C. S., Frazzini, A., & Pedersen, L. H. (2019). Quality minus junk.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4(1), 34-112.
Bouchaud, J. P., Ciliberti, S., Landier, A., Simon, G., & Thesmar, D. (2016). The excess returns of" quality" stocks: a behavioral anomaly. arXiv preprint arXiv:1601.04478.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9會員
53內容數
因子投資在台灣是一直被低估的學問,藉由本專欄可以進一步利用因子投資的知識來改善自己的選股,或者打造自己的量化策略,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D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寧願用合理價買進一流公司,也不願用便宜價買進平庸公司 --Warren Buffett 在Frazzini, A., Kabiller, D., & Pedersen, L. H. (2013)的研究中發現,巴菲特所創造的alpha大部分都是藉由優質的槓桿以及投資高品質的股票所產生。
多數人會認為獲利的成長會有助於未來的股票報酬,但成長真的是越高越好嗎?另外在同樣的累積成長率下,穩定的成長跟成長集中於特定幾年,它們的未來報酬會有什麼差別?
在學術上及實務上,高pb的股票皆被證明其未來的績效普遍不佳。然而擁有高pb估值其實也往往代表市場對其未來的成長性備受期待。為了識別其高估值的合理性,Mohanram, P. S. (2005)於他的研究提出了GSCORE來辨別成長股的優劣
本篇文章以高B/P為首的價值股為分析對象,探討價值投資者常說的價值陷阱的成因與可能的改善方式,本篇文章不僅可為量化投資者增進其現有的價值股策略,更能幫助價值投資人用簡單的量化方式避開價值陷阱的風險。
被隔日衝券商大量買進的股票通常隔日會承受大量的賣壓,導致價格被壓制,因此過去有人以放空隔日衝券商的標的獲利。 那這個方法現在是否仍可行? 理論上可行,但十分困難。 以過去的資料回測,放空隔日沖券商的日報酬約能達到0.5%
Lee, C. M., & Swaminathan, B. (2000).提出了價格動能理論,在其著作中,其建構了一個股價從低估至形成泡沫,最後泡沫破滅,並被低估的過程,精明的投資可以就由辨別動能的生命週期,找到股價被低估的機會。
寧願用合理價買進一流公司,也不願用便宜價買進平庸公司 --Warren Buffett 在Frazzini, A., Kabiller, D., & Pedersen, L. H. (2013)的研究中發現,巴菲特所創造的alpha大部分都是藉由優質的槓桿以及投資高品質的股票所產生。
多數人會認為獲利的成長會有助於未來的股票報酬,但成長真的是越高越好嗎?另外在同樣的累積成長率下,穩定的成長跟成長集中於特定幾年,它們的未來報酬會有什麼差別?
在學術上及實務上,高pb的股票皆被證明其未來的績效普遍不佳。然而擁有高pb估值其實也往往代表市場對其未來的成長性備受期待。為了識別其高估值的合理性,Mohanram, P. S. (2005)於他的研究提出了GSCORE來辨別成長股的優劣
本篇文章以高B/P為首的價值股為分析對象,探討價值投資者常說的價值陷阱的成因與可能的改善方式,本篇文章不僅可為量化投資者增進其現有的價值股策略,更能幫助價值投資人用簡單的量化方式避開價值陷阱的風險。
被隔日衝券商大量買進的股票通常隔日會承受大量的賣壓,導致價格被壓制,因此過去有人以放空隔日衝券商的標的獲利。 那這個方法現在是否仍可行? 理論上可行,但十分困難。 以過去的資料回測,放空隔日沖券商的日報酬約能達到0.5%
Lee, C. M., & Swaminathan, B. (2000).提出了價格動能理論,在其著作中,其建構了一個股價從低估至形成泡沫,最後泡沫破滅,並被低估的過程,精明的投資可以就由辨別動能的生命週期,找到股價被低估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巴菲特表示,股市投資者通常傾向於專注於尋找偉大的企業,但這只是成為偉大投資者的一部分。我們還必須分析我們是否以公平的價格購買了偉大的企業,以確定股票市場投資是否具有吸引力。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Thumbnail
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中,強調要投資於優質的公司。那麼什麼樣的公司才能被稱為優質呢?根據學術研究,所謂的品質因子主要可分為三大面向:獲利能力、成長性以及安全性。掌握這三大核心元素,將有助於我們挑選出具有長期獲利能力的優質個股。
從價值工程投資的方程式看,上漲機率提升的因素有:(1) 股票價值大於市價。(2) 股價便宜。若市場對股票標價達共識(上漲機率=0%),而股票價值提升或股價便宜,應勇敢進場。但需小心便宜股多為業績衰退,可用其他指標判斷接近超跌,買進時將有超值效果。
Thumbnail
選擇好公司來投資是能夠獲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有一個問題需要小心,就是投資的價格不能太高,在市場過度樂觀時可能把股價推升至過高而不適合長期投資,當市場因素改變,即使企業營運績效還是維持一樣優異,股價也會明顯滑落,在特定環境之下,好公司股價也會跌。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投資人找的是某種概念股,而不是追究企業長期的營運競爭力,也不在乎股價是否合理,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想像力比風險或實質報酬率更重要,中短期是可能藉投機而獲利,中長期卻有不低的風險。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巴菲特表示,股市投資者通常傾向於專注於尋找偉大的企業,但這只是成為偉大投資者的一部分。我們還必須分析我們是否以公平的價格購買了偉大的企業,以確定股票市場投資是否具有吸引力。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Thumbnail
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中,強調要投資於優質的公司。那麼什麼樣的公司才能被稱為優質呢?根據學術研究,所謂的品質因子主要可分為三大面向:獲利能力、成長性以及安全性。掌握這三大核心元素,將有助於我們挑選出具有長期獲利能力的優質個股。
從價值工程投資的方程式看,上漲機率提升的因素有:(1) 股票價值大於市價。(2) 股價便宜。若市場對股票標價達共識(上漲機率=0%),而股票價值提升或股價便宜,應勇敢進場。但需小心便宜股多為業績衰退,可用其他指標判斷接近超跌,買進時將有超值效果。
Thumbnail
選擇好公司來投資是能夠獲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有一個問題需要小心,就是投資的價格不能太高,在市場過度樂觀時可能把股價推升至過高而不適合長期投資,當市場因素改變,即使企業營運績效還是維持一樣優異,股價也會明顯滑落,在特定環境之下,好公司股價也會跌。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投資人找的是某種概念股,而不是追究企業長期的營運競爭力,也不在乎股價是否合理,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想像力比風險或實質報酬率更重要,中短期是可能藉投機而獲利,中長期卻有不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