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的貓|《骨肉的總和》:因為孤獨,所以我們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關於:兩個孤獨靈魂的相遇。

電影《骨肉的總和》是來自《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的2022年新作,改編自美國小說家的同名作品。描述著由泰勒羅素飾演的梅倫,因為了尋找親生母親而到處飄泊。在遇見了同為食人族的李(提摩西夏勒梅),兩人展開的一段公路旅程。

當我們必須以吞噬人類維生,注定漂浪、注定被社會噤聲,我們將會永遠自我隔離嗎?《骨肉的總和》故事以強烈、血腥的包裝來吸引觀眾:一種建立在食人族的嗜血和骨與肉之上的愛情,以及那些必須被直視的渴望和混亂的掙扎;這樣看似非典型的親密關係,反而備受矚目。當角色在劇情中漫遊、時不時生吞人類、描述食人快感時,他們在螢幕之外的立場卻被反過來,無數觀眾啃噬、消化,甚至會欲罷不能的舔拭著他們的皮肉及遭遇;因此當電影裡梅倫和李的臉總是陷在有無鮮血浸滿的輪迴下時,我們何以確定自己的臉上沒有被濺上一抹豔紅?

畢竟我們何嘗不是在吸食著他們的靈魂;畢竟電影之外、我們即是踏著自身血肉,看著他們不斷行以維繫生命為名的旅行,去直視自己的欲望、去尋覓一段段自身孤獨靈魂外的失去之物。

血與肉建立起的公路愛情電影

儘管電影以「人肉」為故事主幹,我們看到了食人族在所到之處總是一片狼籍、無數的「普通人」會被當成即食品對待。雖然看似血腥且重口味,但故事內容實際上聚焦在一段無以名狀的愛情、一段旅程,以及一段生命經歷。梅倫和李,像世界上每一種愛情關係一樣:茫茫人海中,他們相遇。日復一日,他們彼此談天,也談地;他們談及自己的過往,談未來。身為「食人族」,他們有很多相同的、身而為人必須面對的煩惱,在遇見對方之前,他們在偌大的世界裡獨步前行、被經歷吞沒,直到兩個人在世界彼端望見對方。

在一部公路電影中,主角往往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展開一段旅行,而在這段旅程中,故事的重心會隨著經歷發展重新聚焦到個體上。這類型的電影會藉著主角的漂泊和世界的廣袤來強調人的「存在」,並當故事末了回頭觀望角色時,可以發現他們的心靈成長以及改變。《骨肉的總和》便是利用了這樣的電影種類性質,去放大和聚焦梅倫和李的靈魂,同時藉由這兩個人(以及配角蘇利)來烘托出一個個失落的靈魂。

raw-image
食人族:當現代人的心靈被具象化

當電影主軸圍繞在「食人族」,他們被劃分成與我們不同的「非普通人」,我們好像就能以一種同理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一切設定以及發生過的種種。他們吃人、尋求安全感、尋求愛,好像因為他們的與眾不同,所以我們能夠更好的去斷論這個「群體」的設定和未來,畢竟一切與我們無關——但有趣的是,我們總以「人類」為出發點去觀察並評斷故事裡的「食人族」時,卻會遺忘其實他們也和我們有相同的外貌和身軀,我們甚至共享了一切情緒。

很喜歡故事本身用「食人族」來當主角,因為他們注定邁向孤獨之路、注定嗜血,注定因為自身本性而需一次次直視人性醜惡與最不堪的欲望。當女主角啃下死去寡婦的手臂,儘管罪惡、儘管難堪,她卻永遠無法逃避也無法克制。故事的重點永遠不在他們如何吃下人類,抑或是他們究竟何以逃過被社會制裁的命運——因為他們甚至並非存在於我們理解中的社會體系。群體是一個圓,既團結也排外:電影中不乏會看到這樣的隱晦與冷漠,從社會群體中被迫的疏離使個體更顯孤獨。

我認為「食人族」的出現,正是整個現代社會的體現和人類心靈的具象化。

食人族們以食人維生,他們將人類生吞活剝著吞下肚,不論是吞下了什麼,都能成為供養他們生存的養分。在我們這個社群媒體濫行的世代,其實每個人何嘗不算是一個個想尋找著下一個受害者的「食人族」?我們嗅著他人的外表;咀嚼他人的生活經驗;吞嚥在他人身上所發生的意外,一切的一切都能讓我們不斷反芻,成為了滋養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步驟,甚至當他人的遭遇不夠「美味」,我們會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狀態,馬上起身尋覓下一個可使生活發光的他人的故事。

社群便是如此運作,而我們也同樣繞著這樣的輪迴,一繞可能就是一輩子。但,明明我們不斷地和他人接觸,會有所交集,會因社交而感到人生有養分……為什麼我們始終孤獨?

李的自制和冷靜,是他為了在世界上生存所套上的薄弱的偽裝,實際上他的內心卻空洞得比任何人都外顯、蘇利的孤單像他已經遺世獨立了百年,他的關注與愛終於在梅倫身上得到了宣洩之處、梅倫則是因為倏地從安身之地被拔除,社會的群體突然決定將她甩除、生命一切都真空得太徹底,因此她的失落更加不知所措、更難接住,所以她總像尋找著什麼一般,想把自己安置好,想找到一個能夠靠岸的港灣——在這些角色裡,這些被聚焦的情緒、所有的渴望和落魄,都是建立在他們的根本之上:因為是食人族、因為本身在世界裡的格格不入。在這一點上,能夠反射出我們人類儘管生活在充斥著社交的日子裡,社群媒體無孔不入,我們卻仍感覺自己生命中的獨立、感覺世界過於龐大,意識到人的個體性是永遠無法被他人所穿透、意識到有時候自己像是被社會拋棄,感覺已經跟不上大家的腳步。群體生活永遠無法打破我們之所以「孤獨」,事實上,社會多得是一個一個失魂落魄的食人族

然《骨肉的總和》最後仍給了這個太過喧囂的孤獨社會一個光明的選項:孤獨的靈魂會相遇,愛使人自由。

我們無意間的會因為自身的存在而去尋覓「愛」,李在尋一個能填滿內心空虛的一個人,而蘇利也正是用他的方式想找到一個家。

這些角色的關係在在顯示了人與人之間,對親密感的追求,遠比我們想像的需求更大。當我們的生活被自我以及發生的一切事物所佔據,其實難以注意到內心裡那份似乎被填滿的親密需求。電影裡,梅倫和李藉著一段公路旅行,使得兩個孤獨的靈魂愈發靠近,最後合而為一。世界之大,且在我們的認知裡,一切的一切都因為網路而不再存在邊界,正因這樣的廣袤,我們的渺小才顯得突兀;也因這樣的廣袤,我們得以看到另一個也同樣渺小、等待被愛的靈魂。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終將自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裡有一片海
12會員
17內容數
文字裡有一片海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來到今年入圍眾多奧斯卡獎項的劇情片《秘密會議》(Conclave, 2024),雷夫・范恩斯成為天主教樞機主教團長,擔任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主席,導演愛德華・伯格(Edward Berger)以電影之名,提出當今天主教入世的方向,亦回應當代日益嚴重的權力鬥爭與性別等社會議題。
Thumbnail
2025/03/06
來到今年入圍眾多奧斯卡獎項的劇情片《秘密會議》(Conclave, 2024),雷夫・范恩斯成為天主教樞機主教團長,擔任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主席,導演愛德華・伯格(Edward Berger)以電影之名,提出當今天主教入世的方向,亦回應當代日益嚴重的權力鬥爭與性別等社會議題。
Thumbnail
2025/02/14
如果說這份愛的靈光在《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中被具現化,那麼賦予愛力量的阿黛兒和艾瑪,則消融了看與被看的差異,消融性/別使其流動,讓她們主動成為生命的敘事者,將自己從現實生活中剝除,飛越進虛實交融的藍色第三空間,試圖長居於此。
Thumbnail
2025/02/14
如果說這份愛的靈光在《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中被具現化,那麼賦予愛力量的阿黛兒和艾瑪,則消融了看與被看的差異,消融性/別使其流動,讓她們主動成為生命的敘事者,將自己從現實生活中剝除,飛越進虛實交融的藍色第三空間,試圖長居於此。
Thumbnail
2024/12/17
電影音樂除了作為輔助與推進電影內容的角色,同時亦肩負延續、擴充,甚至具象化戲劇情感張力的功能,好的電影音樂有助於幫助角色建立定位,並協助推導、操控觀眾的觀影心理,以達到創作者欲傳達的理念訴求。正因如此,一個好的電影音樂本身也會從畫面與角色間的細孔中,冒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2024/12/17
電影音樂除了作為輔助與推進電影內容的角色,同時亦肩負延續、擴充,甚至具象化戲劇情感張力的功能,好的電影音樂有助於幫助角色建立定位,並協助推導、操控觀眾的觀影心理,以達到創作者欲傳達的理念訴求。正因如此,一個好的電影音樂本身也會從畫面與角色間的細孔中,冒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吃人肉」,這是文學與藝術作品裡時常描述到這個場景。從東方的「封神演義」、「水滸傳」到西方文豪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都有使用到這個極度暴力血腥又同時強烈的悲劇感的場景。「吃人肉」,被視為禁忌且違反倫理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毫無罪惡感的情況下吃人肉,你願意掏錢嘗試嗎?
Thumbnail
「吃人肉」,這是文學與藝術作品裡時常描述到這個場景。從東方的「封神演義」、「水滸傳」到西方文豪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都有使用到這個極度暴力血腥又同時強烈的悲劇感的場景。「吃人肉」,被視為禁忌且違反倫理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毫無罪惡感的情況下吃人肉,你願意掏錢嘗試嗎?
Thumbnail
餐桌上擺滿裝水的玻璃杯,成了人們用來相互理解的工具,學著演奏對方給出的節奏,無論是順撫著杯口的柔和音色,或是拿湯匙敲擊杯壁的清脆聲響,這樣凝聚眾人共享的魔幻時刻,展現了「超越語言」的一次和解,更是全片我最喜愛的橋段,以工廠女主管作為在地居民的代表,對應了外來者的斯里蘭卡移工,沒想到雙方釋出了善意的晚
Thumbnail
餐桌上擺滿裝水的玻璃杯,成了人們用來相互理解的工具,學著演奏對方給出的節奏,無論是順撫著杯口的柔和音色,或是拿湯匙敲擊杯壁的清脆聲響,這樣凝聚眾人共享的魔幻時刻,展現了「超越語言」的一次和解,更是全片我最喜愛的橋段,以工廠女主管作為在地居民的代表,對應了外來者的斯里蘭卡移工,沒想到雙方釋出了善意的晚
Thumbnail
注意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那是一幅幅筆觸生澀的風景油畫,試圖在狹窄的篇幅中延伸遼闊,堆疊色彩卻沒有溫度,畫中沒有房舍、沒有動物,最多只有與這片自然格格不入的電塔,克制、冷靜到沒有一點人味。這正是本片主角的心境,預示這是一場標準的公路電影。 也是電塔(電線)讓女主角Maren找到了她的(觀眾目睹的第一個)
Thumbnail
注意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那是一幅幅筆觸生澀的風景油畫,試圖在狹窄的篇幅中延伸遼闊,堆疊色彩卻沒有溫度,畫中沒有房舍、沒有動物,最多只有與這片自然格格不入的電塔,克制、冷靜到沒有一點人味。這正是本片主角的心境,預示這是一場標準的公路電影。 也是電塔(電線)讓女主角Maren找到了她的(觀眾目睹的第一個)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2022/11/07,從泰坦廳排隊向外的路上,每一位金馬影迷的臉都是「O口O」。
Thumbnail
2022/11/07,從泰坦廳排隊向外的路上,每一位金馬影迷的臉都是「O口O」。
Thumbnail
內容相當多元的電影, 包含許多類型片的特色, 只是口味也是相當的重。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內容相當多元的電影, 包含許多類型片的特色, 只是口味也是相當的重。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