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研究始於定義核心目標族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1. 產品進入新市場前,定義核心目標族群
  2. 核心目標族群的流量池穩定,發展延伸周邊族群
  3. 隨著時間與環境變化,目標族群行為改變,需重新定義
今天我想先跟你分享第一個觀點
▋產品進入新市場前,定義核心目標族群 ▋
在各種商業文章裡面已經說爛的基本道理是這樣子的,你要與消費者做生意之前,首先得取得信任。
問題在於,你應該展現什麼特質,對於消費者而言才算是可信任的呢? 答案是,要根據你定義的目標族群不同,來定義他們「有感覺」的特質。
比方說,假設你今天是個對於健身一無所知,但新的一年下定決心想要運動,於是走進家裡附近的健身房,想看看怎樣的可以幫助你開始運動,並且有機會保持運動習慣。
因為你從來沒有相關的消費經驗,可能會先去找平常在網路上、朋友口中聽過的大型品牌,這是小白消費者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從眾心態,小白消費者會想,品牌能夠作大一定有一些道理,至少服務跟設備應該會比路邊的小型健身工作室還有保障。
但如果你是輾轉跟過許多不同健身教練,從團體課上到私人教練課的消費者,你可能會在意的就不是品牌,而是有沒有跟到觀念與指導風格契合的教練。
不同認知程度的消費者,隨著消費經驗以及投入程度,他們也會開始變成該領域的半個專家,這倒不是說小白消費者有一天就會變成教練,而是他們只要留存於這個市場的動機還存在,持續接觸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累積屬於自己的偏好與品味,並且學會基本辨別產品或服務品質的知識。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消費者本身聰明與否,跟他投入認知程度不一定有關,而是看在他的心智模型中對於自己的自我認同有沒有投入的動機。
例如,消費很多年的健身房小白,雖然懵懵懂懂間會累積自己對於健身教練指導風格的個人喜好,但對他而言來健身只是為了保養身體,沒有想要在自己的身分上掛一個「熱愛健身」的標籤,不要受傷以及維持運動習慣就足夠了,可能去健身房三年還是搞不懂股四頭肌跟三角肌差別在哪裡。
用戶研究在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商業行為做到什麼事情呢?
自然是找出最有價值的「核心目標族群」。
最有價值的核心目標族群,他們要能很容易辨別你的產品服務好在哪裡,大大的降低你取得信任的成本。
回到上面健身房的案例,如果是自己開業多年的資深私人教練,主要的核心產品是販售私人教練指導的服務,這個時候要先整理出自己的差異化優勢是什麼。
但有時候你對於自己在市場上的差異化優勢沒有很清楚的定義,我們這個時候在協助顧問客戶的過程中,會透過一些量化問卷以及游擊訪談,先幫忙勾勒出「消費者有感覺的印象特質」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記憶點」。
找出產品服務對於消費者有意義的記憶點之後,就可以順著這條線索,去探索是什麼樣的人?過去曾經進行什麼行為?遭遇過哪些改變的契機?因此會產生對這個記憶點有感覺的心智模型。
我們通常透過用戶研究想要尋找的是長期深植於行為模式中的成形因素,然後再透過產品服務在行銷上的接觸點,嘗試尋找適合的觸發情境,用來讓消費者在洽當的情境中,很容易辨別我們產品服務對他而言有意義的記憶點。
最後在整理一下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
  • 用戶研究始於定義核心目標族群
  • 最有價值的核心目標族群,取得信任的溝通成本較低
  • 用戶研究過程盤點出接觸點以及用戶有感覺的記憶點,幫助產品找出新市場的成長方向
希望這篇分享能幫助你更了解在商業策略上,何時適合採取用戶研究,來幫助產品服務的成長。

訂閱免費電子報:

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歡迎留下你的 Email,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https://subscribe.soking.cc/voc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今年在進行實習生的面試活動時,最後一關是我與參與者的 1 on 1,在面對幾位未來可能合作的夥伴認識他們的互動過程中,有一個話題意外的反覆出現,是關於對職業生涯的自我認同,讓我想要整理成一篇文章,與你分享。
我在工作上經常會遇到需要與別人溝通的場合,無論他們是一起工作的夥伴、顧問服務的客戶又或者是教學時給學員們的引導。 以我而言,經常有三種類型的對話穿插出現,這分別是: 討論我最欣賞對方所提供的某些表現或訊息 提供一些建議(或舉例)幫助對方理解、適應、連結,引發新的討論空間 評估某個工作是否達成期待或釐
之前在一場訪談裡,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什麼是產品思維?對產品化的想像是什麼?」​有許多的團隊心中懷抱著夢想,雖然一面服務客戶,按照客戶的需求打造軟體,但總是渴望有一天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買單,今日的累積是為了誕生明日的產品。​那麼,到底什麼是產品化呢?該如何把專業技術轉換成為產品?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今年在進行實習生的面試活動時,最後一關是我與參與者的 1 on 1,在面對幾位未來可能合作的夥伴認識他們的互動過程中,有一個話題意外的反覆出現,是關於對職業生涯的自我認同,讓我想要整理成一篇文章,與你分享。
我在工作上經常會遇到需要與別人溝通的場合,無論他們是一起工作的夥伴、顧問服務的客戶又或者是教學時給學員們的引導。 以我而言,經常有三種類型的對話穿插出現,這分別是: 討論我最欣賞對方所提供的某些表現或訊息 提供一些建議(或舉例)幫助對方理解、適應、連結,引發新的討論空間 評估某個工作是否達成期待或釐
之前在一場訪談裡,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什麼是產品思維?對產品化的想像是什麼?」​有許多的團隊心中懷抱著夢想,雖然一面服務客戶,按照客戶的需求打造軟體,但總是渴望有一天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買單,今日的累積是為了誕生明日的產品。​那麼,到底什麼是產品化呢?該如何把專業技術轉換成為產品?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市場研究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客戶心聲(VOC)和使用者體驗的深入訪談,產品經理可以獲取客觀數據,以降低前期的不確定性風險。市場研究的步驟包括定義問題、收集數據、分析解讀等,並分為一級和次級市場研究,兩者各有優缺點。市場調查方法多元,能幫助企業做出更精確的產品開發決策,進而...
Thumbnail
精確的市場與用戶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成功的基石。 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如何進行市場與用戶需求分析,幫助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掌握SWOT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和用戶訪談等核心技能。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了解市場與用戶需求是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這一階段的深入分析直接決定了產品能否滿足市場需求並贏得用戶青睞。
Thumbnail
在品牌定位過程中,找出精準的目標受眾是成功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提供幾個實用步驟,包括瞭解品牌核心價值、分析現有客戶特徵、競爭者分析、製作顧客角色、進行市場調查與社群互動,以及測試與優化等。透過這些方法,品牌可以更有效地吸引與其理念契合的潛在客群,促進長期互動與發展。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該給誰看?】 ─找出屬於你的精準TA 只要有接觸到廣告行銷的朋友們, 一定多少都聽過「TA」這個詞語, 它是一種廣告行銷術語。 這個詞語代表什麼呢? TA 是 Target Audience 的縮寫, 中文翻譯為「目標族群/目標受眾/目標客群」,
讓客戶對商品產生興趣是行銷的關鍵目標之一。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創建有價值的內容和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是吸引和留住客戶的關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吸引和激發客戶的興趣: 1. 瞭解目標客戶 市場調查:進行市場調查以瞭解目標客戶的需求、偏好和痛點。 客戶細分:根據年齡、性別、興趣等細分市場
Thumbnail
在創業企劃中,確定目標客層是關鍵的一步,因為它能幫助你集中資源,制定有效的行銷策略,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藉由深入市場調查和消費者洞察,才能更準確的定位目標客層,並制定精準的行銷策略。 常見的餐飲業客戶族群類型:家庭客戶、上班族、學生族、情侶、美食家、銀髮族、觀光客、健康愛好者等 讓客戶分辨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目標客群輪廓是指對目標客群的詳細描述,包括其人口統計特徵、心理特徵、行為特徵等。這篇文章介紹了描繪目標客群輪廓的方法和項目,並提供了相關的案例分析。描繪目標客群輪廓對於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有助於瞭解目標客群的需求並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市場研究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客戶心聲(VOC)和使用者體驗的深入訪談,產品經理可以獲取客觀數據,以降低前期的不確定性風險。市場研究的步驟包括定義問題、收集數據、分析解讀等,並分為一級和次級市場研究,兩者各有優缺點。市場調查方法多元,能幫助企業做出更精確的產品開發決策,進而...
Thumbnail
精確的市場與用戶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成功的基石。 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如何進行市場與用戶需求分析,幫助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掌握SWOT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和用戶訪談等核心技能。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了解市場與用戶需求是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這一階段的深入分析直接決定了產品能否滿足市場需求並贏得用戶青睞。
Thumbnail
在品牌定位過程中,找出精準的目標受眾是成功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提供幾個實用步驟,包括瞭解品牌核心價值、分析現有客戶特徵、競爭者分析、製作顧客角色、進行市場調查與社群互動,以及測試與優化等。透過這些方法,品牌可以更有效地吸引與其理念契合的潛在客群,促進長期互動與發展。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該給誰看?】 ─找出屬於你的精準TA 只要有接觸到廣告行銷的朋友們, 一定多少都聽過「TA」這個詞語, 它是一種廣告行銷術語。 這個詞語代表什麼呢? TA 是 Target Audience 的縮寫, 中文翻譯為「目標族群/目標受眾/目標客群」,
讓客戶對商品產生興趣是行銷的關鍵目標之一。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創建有價值的內容和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是吸引和留住客戶的關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吸引和激發客戶的興趣: 1. 瞭解目標客戶 市場調查:進行市場調查以瞭解目標客戶的需求、偏好和痛點。 客戶細分:根據年齡、性別、興趣等細分市場
Thumbnail
在創業企劃中,確定目標客層是關鍵的一步,因為它能幫助你集中資源,制定有效的行銷策略,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藉由深入市場調查和消費者洞察,才能更準確的定位目標客層,並制定精準的行銷策略。 常見的餐飲業客戶族群類型:家庭客戶、上班族、學生族、情侶、美食家、銀髮族、觀光客、健康愛好者等 讓客戶分辨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目標客群輪廓是指對目標客群的詳細描述,包括其人口統計特徵、心理特徵、行為特徵等。這篇文章介紹了描繪目標客群輪廓的方法和項目,並提供了相關的案例分析。描繪目標客群輪廓對於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有助於瞭解目標客群的需求並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