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的鑑別診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他曾經是一位胸腔科醫生,說「曾經」是因為他現在已經九十幾歲,自退休之後已經很久沒開刀了。但他仍記得那些關於胸腔的知識,也偶爾會「提醒」他的後輩醫師們,應該要做什麼處置比較好,譬如這次從BiPAP換成IPPV,就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這次入院是因爲喘,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氣管擴張病史。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與復健,喘的情形日漸改善。正當準備隔天出院時,半夜突然又喘起來,X光報告顯示有新的肺炎,血氧一直拉不上來。到隔天早上,他撐著一口氣,告訴我們說,他要「插管」。

不知道是不是病人很配合的緣故,插管很順利地完成,血氧也拉了回來。一切好像又恢復到原先的模樣,太陽掛在理論的位置上,事情回到既定的軌道,只留下呼吸器規律的斯斯聲。

某天早晨在半夢半醒中,他似乎聽到主治醫師帶著學生們來查房,聽到「這個伯伯很勇喔,九十幾歲了,還很努力想活下去。」

猛然想到,我居然已經這麼老了。

他開始回想起,從有記憶以來的每一件事。在醫學生時期他就知道,「喘」的每個鑑別診斷。要做什麼檢查,開什麼藥,他都清楚。

原來老師從未教他的最後一項鑑別診斷,是「老」。老了器官逐漸退化,影響到肺臟所以容易喘。他從未如此檢視自己的身體。這麼簡單的事情,他身為一位胸腔科醫師,居然比別人晚了幾十年才發現。

「原來就是老了呀。」

終於有個診斷可以貫穿他這幾十年來的變化,他放下心中的重擔,今晚睡得特別沉。

-

那天在靜謐的病房,看著因為施打鎮靜劑,不再能夠說話的伯伯,有段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遊蕩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人要嘛忙著活,不然就忙著死)。這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或譯〈刺激1995〉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包含伯伯在內的我們,現在是正忙著活,還是忙著死呢?

(註:改寫自本人敘事醫學作業,為保護隱私,個資部分稍加改編,不影響整體故事情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ck的沙龍
8會員
10內容數
Ro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2
這篇文分享給OSCE考前焦慮的你,詳細的各科應考技巧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前輩分享過了,就不多加贅述,這裡會分享過去網路上比較缺乏的應考技巧與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2024/07/02
這篇文分享給OSCE考前焦慮的你,詳細的各科應考技巧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前輩分享過了,就不多加贅述,這裡會分享過去網路上比較缺乏的應考技巧與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2022/12/20
醫院跟生命線的工作,就像是光譜的兩個極端。
2022/12/20
醫院跟生命線的工作,就像是光譜的兩個極端。
2022/11/19
如果只有十秒鐘,只能對這位病人說最後一句話,我該如何說會更好?
2022/11/19
如果只有十秒鐘,只能對這位病人說最後一句話,我該如何說會更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Thumbnail
如果有如果,在生命結束前一秒,你會想做什麼或說什麼? 盡量回想吧,那會是最後的機會,再次掌握還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如果有如果,在生命結束前一秒,你會想做什麼或說什麼? 盡量回想吧,那會是最後的機會,再次掌握還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常常新聞中,特別是過年後,有些知名人士,某某教授,某某執行長, 因身體不適,突然病危入院。
Thumbnail
常常新聞中,特別是過年後,有些知名人士,某某教授,某某執行長, 因身體不適,突然病危入院。
Thumbnail
我們是在面對“人”、面對“生命”,知道醫療已達極限時,心態轉成重症安寧模式,尊重家屬還有患者的選擇,帶著一些些溫度、感性、放慢腳步,給最真摯的祝福。
Thumbnail
我們是在面對“人”、面對“生命”,知道醫療已達極限時,心態轉成重症安寧模式,尊重家屬還有患者的選擇,帶著一些些溫度、感性、放慢腳步,給最真摯的祝福。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Thumbnail
Leader學姊跟我說,等一下有個急診上來的病人。心裡想著待會發完晚上飯後的藥,抽空來接個新病人。
Thumbnail
Leader學姊跟我說,等一下有個急診上來的病人。心裡想著待會發完晚上飯後的藥,抽空來接個新病人。
Thumbnail
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 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 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Thumbnail
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 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 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