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的鑑別診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他曾經是一位胸腔科醫生,說「曾經」是因為他現在已經九十幾歲,自退休之後已經很久沒開刀了。但他仍記得那些關於胸腔的知識,也偶爾會「提醒」他的後輩醫師們,應該要做什麼處置比較好,譬如這次從BiPAP換成IPPV,就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這次入院是因爲喘,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氣管擴張病史。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與復健,喘的情形日漸改善。正當準備隔天出院時,半夜突然又喘起來,X光報告顯示有新的肺炎,血氧一直拉不上來。到隔天早上,他撐著一口氣,告訴我們說,他要「插管」。
不知道是不是病人很配合的緣故,插管很順利地完成,血氧也拉了回來。一切好像又恢復到原先的模樣,太陽掛在理論的位置上,事情回到既定的軌道,只留下呼吸器規律的斯斯聲。
某天早晨在半夢半醒中,他似乎聽到主治醫師帶著學生們來查房,聽到「這個伯伯很勇喔,九十幾歲了,還很努力想活下去。」
猛然想到,我居然已經這麼老了。
他開始回想起,從有記憶以來的每一件事。在醫學生時期他就知道,「喘」的每個鑑別診斷。要做什麼檢查,開什麼藥,他都清楚。
原來老師從未教他的最後一項鑑別診斷,是「老」。老了器官逐漸退化,影響到肺臟所以容易喘。他從未如此檢視自己的身體。這麼簡單的事情,他身為一位胸腔科醫師,居然比別人晚了幾十年才發現。
「原來就是老了呀。」
終於有個診斷可以貫穿他這幾十年來的變化,他放下心中的重擔,今晚睡得特別沉。
-
那天在靜謐的病房,看著因為施打鎮靜劑,不再能夠說話的伯伯,有段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遊蕩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人要嘛忙著活,不然就忙著死)。這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或譯〈刺激1995〉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包含伯伯在內的我們,現在是正忙著活,還是忙著死呢?
(註:改寫自本人敘事醫學作業,為保護隱私,個資部分稍加改編,不影響整體故事情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Rock
    Rock
    〈羊形人〉獲鍾肇政九龍書室文學獎,〈Enjoy〉獲長庚文學獎,著有文集《能不能帶我去一個 沒有黑夜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