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養不卡關 #15】郭雅真:家長要學習如何「輕鬆」與孩子談情說愛

2023/01/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展翅協會【數位教養不卡關】系列二「青少年你在煩惱什麼?」,以「青春期的煩惱」為主題,邀請專家從家庭教養、學校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人際及愛情、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協助家長們理解家中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如何有良性的,溝通及支持。
勵馨基金會特約講師郭雅真的工作核心是對青少年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及性教育。在今年兒盟的臺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報告中顯示部分比例的兒少對戀愛有渴望,年齡已下至國小高年級,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兒少表示已有交往經驗,那身為家長該如何看待此現象呢?此次就由郭雅真講師帶著我們認識孩子的戀愛世界。

學習「輕鬆」與孩子談情說愛

隨著時代的演進,孩子們已成為網路科技的原住民,從小就開始接觸多元的網路資訊、文化等,刺激孩子內心對愛及被愛的渴望。郭雅真講師強調家長要以「輕鬆」的態度與孩子談論戀愛議題,並在平常就建立「聊天」的習慣,有助於即時了解孩子狀況,當聽到孩子分享戀愛消息時,切記不要全然排斥或批判,因為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負面情緒,就容易選擇將戀情地下化。

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以追星、追劇作為話題,以「開放式」態度了解孩子喜好。當孩子跟家長已有心理距離,不願意與家長分享,家長也可以嘗試使用「請教哲學」,把對孩子的關心包裝成故事或情境,反問孩子做法,當孩子給出意見時就可以窺探到孩子的真實想法。

學習「察覺­­-面對-愛」自己

郭雅真講師在教孩子如何愛的經驗中很容易回溯到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及其他家屬都可能是孩子第一個認知的伴侶樣態,無論正負向都會帶給孩子影響,且青少年們還沒有能力分辨這些影響,所以容易本能的將反應帶入親密關係導致情感不穩或結局不佳。而這些「課題」其實也是家長需要探索的,因為家長們也曾經是青少年,家庭帶給家長的影響其實已體現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所以家長要先學會察覺、面對然後愛自己,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身教。

孩子戀愛腦發燙,家長如何降溫

郭雅真講師表示就算孩子對愛情有荒誕的想像,家長也需要學習「不潑冷水」,若家長跟孩子站在對立面,會使得孩子逐漸不願意溝通,所以家長要盡量貼著孩子的想法走,讓孩子感受被接納、支持,有時候家長也可以將擔心包裝成情境,並以請教方式引導孩子思考、理解,但最後還是要將選擇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做出決定並學習承擔後果。

家長如何與孩子談論「身體界線」

郭雅真講師著重於兩個重點,分別是「年紀」及「意願」。面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思考親密性行為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如「成熟」、「負責」及「懂得一些事」等,過程中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感受,並讓孩子知道家長的關心及正確的觀念。而面對十六歲以上的孩子會更著重在意願,在華人文化中「性」的議題太過禁忌,尤其對女孩常是「不要」、「不行」、「不可以」,導致孩子不懂想要的空間及可能,進而更搞不懂「意願」為何,所以家長需要用很多不同的情境讓孩子學習判讀以及表達。郭雅真講師表示「家長不需要成為專家,只需要足夠的意願,以及資訊判讀的能力,就能成為孩子的領路者」。

家長的態度對孩子很重要

台灣好幾年前有一個調查,詢問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生當他們第二性徵發展時「第一次」最想詢問的對象是誰,統計結果第一名是「家長」,但很多家長在孩子第一次開口時就搞砸,導致孩子後來也不願意詢問家長。且台灣的教育大部分都有人教導,但唯獨情感、性並沒有系統性,且常與恐怖字眼連結,例如恐怖情人、性侵、性騷擾等,但郭雅真講師表示應該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健康的、美好的情感或性,才能養出孩子分辨「劣質品」的能力。

面對多元性向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相信家長都會擔心多元性別或同志的孩子,在社會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及阻礙,但其實這份「擔心」應該放在如何讓社會更多元,並且學會尊重與接納,共同為孩子創造更友善的環境。
欲觀看完整影片,歡迎前往台灣展翅協會YouTube頻道
本系列課程感謝 Google、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
台灣展翅協會 上網安全資訊網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會員
80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純真與笑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