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44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12/27
主編:龍龍
副編:豆豆
2022年全球疫情逐漸穩定,各國防疫政策轉向開放。一年下來,台灣在精神障礙者權益上,也有許多修法與事件的爭議。本期《瘋靡雙週報》適逢2022年末出刊,我們整理了今年三大精神障礙者權益相關新聞,包括精神衛生法修法、玉里醫院的防疫措施爭、以及修法延長刑事訴訟法監護處分。除此之外,可喜的是今年以來全台各地精神健康資源仍有持續增加,我們也將相關新聞羅列如下。
一年將近,有時天氣酷寒,但仍會有回暖的時刻。讓我們一起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邁向新的一年。

回首過去:2022年三大精神障礙者權益相關新聞

一、精神衛生法修法

2022/11/29立法院終於在睽違15年後完成《精神衛生法》大幅修法三讀通過,預計將於兩年後正式施行。修法重點包括,將社區支持、出院準備、合理調整等概念入法,並且須由法官裁定強制住院與否、修改強制住院的緊急安置與強制鑑定期限、修改條文保障病人知情同意權。
延伸閱讀:
三讀通過!10 大重點:社區支持與合理調整入法、審慎施行強制措施、強化心衛中心(曾玉婷/多多益善)
〈瘋靡雙週報〉第43期:【精神衛生法修法通過之新聞重點剪輯】

二、玉里醫院防疫措施爭議

部立玉里醫院為精神專科醫院,在2022/09玉里醫院住民受訪表示,玉里醫院長期實施比中央更嚴格的防疫規定,甚至不斷延長不合理的預防性隔離。經過各界關心、立委質詢,玉里醫院終於取消過度嚴苛的隔離措施,並且承諾會盤點並補足相關物資。
延伸閱讀:
看著排泄物用餐、三年看不到家人,部立玉里醫院病人:「我只想維持身為人的尊嚴」(曾玉婷/多多益善)
立法委員洪申翰:「顧防疫專業也兼顧人性」

三、立院修法監護處分期間可延長

2022/01/27 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修正案,將涉法精神疾病患者的監護處分期間從原本的五年,增加到可延長監護期間,並且無次數與時間的限制。即便在修法前,就有許多公民團體與立法委員警告無上限監護處分期限的問題,但仍通過本案。
延伸閱讀:
立院三讀 精神障礙者犯罪監護期可延長 無次數時間限制(中央社)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以後——監護處分修法的未竟之路(王子榮)

展望未來:今年以來,全台各地社區精神健康資源持續增加

不論是社會安全網的二期計畫,還是修法後的《精神衛生法》,均顯示政府有意提升社區精神醫療資源的布建。讓我們從新聞中來看看今年增加了多少精神健康資源吧!

一、各縣市陸續增設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2022.02.09 租大同商職老校舍 嘉市成立首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2022.08.22 新北設社區心衛中心 2處開幕
2022.09.12 竹市首座社區心衛中心揭牌 強化社會安全網絡
2022.09.26 嘉義縣首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成立 出擊護民眾心理健康
2022.10.08 宜蘭首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成立揭牌 守護縣民心理健康
2022.10.21 屏東縣首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啟動 落腳內埔衛生所服務屏北
2022.12.23 南市鹽水心衛中心揭牌 黃偉哲:盼成心理健康「衛生所」
依據《精神衛生法》第 7 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由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辦理心理衛生宣導、教育訓練、諮詢、轉介、轉銜服務、資源網絡聯結、自殺、物質濫用防治及其他心理衛生等事項。因此,政府有義務提供「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根據社會安全網的二期計畫中的分析,除了臺北市為獨立設置外,其餘縣市的心衛中心均編制於衛生局內,其功能屬性亦偏向為行政部門;另外很多縣市的心理衛生中心數量不足以滿足地理和人口分布的需求,而且其所提供之服務以個案管理及資源轉介為主,欠缺心理健康推廣、心理諮商等專業服務。因此,雖然全國各縣市的心衛中心數量有增長,還是需要監督落實其職能的程度。

二、會所

2022.05.06 (東群會所)社安網服務再升級 臺東成立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
2022.08.22 (心樂活會所)提供精障者社會支持網絡 中市「心樂活會所」開幕
2022.11.01 (自由會所)投縣康復之友協會 「自由殼落部」開幕
2022.11.21 (築心會所)苗首間精神據點 築心會所揭牌
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的概念源自於美國紐約,是現今美國精神社區復健方案中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方案之一。截至110年年底,全國共有9所會所,而今年又在各縣市增加了至少4所會所——東群會所、心樂活會所、自由會所和築心會所。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會所」這種精神障礙者的社區支持資源。

三、團體家屋

2022.08.24 台南市第一處精神疾病患者團體家屋 昨天東區啟用
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治大多是醫院或是機構型,但事實上有的患者病情穩定、也有工作能力,並不適合住在這兩種機構中,更適合回歸社區,而「團體家屋」就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居住方案。台南市的這間團體家屋有別於其他機構,位置為在市中心,而非偏遠的地點,更加令人欣慰。期望未來團體家屋或是康復之家不會被想當然爾地當作是鄰避設施,能夠被社區更友善的接納。精神疾病去污名化有賴你我的持續努力。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書推薦】我陪兒子走出憂鬱症(艾曼達‧普若茲、喬希亞‧哈特利著;陳佳伶譯) 【精神衛生法修法通過之新聞重點剪輯】三讀通過!10 大重點:社區支持與合理調整入法、審慎施行強制措施、強化心衛中心(曾玉婷/多多益善)
2022/12/2 主編:邊圓人 副編:王咻咻 【新書推薦】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在奇幻地》是一位詮釋人類學家,以臨床心理師身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民族誌紀錄作為人類學田野場域,精神病院確實相對「封閉」——這種封閉性讓臨床機構的社會科學研究往往受限於現實條件,但也開展了人類學全貌觀點介
玉里醫院「不人道隔離」爭議,終在院方配合疾管署指引,取消「預防性隔離」措施下,暫告平歇。本週雙週報想藉這機會,爬梳新冠疫情下,急慢性精神病房的隔離問題。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紀錄。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好書推薦】我陪兒子走出憂鬱症(艾曼達‧普若茲、喬希亞‧哈特利著;陳佳伶譯) 【精神衛生法修法通過之新聞重點剪輯】三讀通過!10 大重點:社區支持與合理調整入法、審慎施行強制措施、強化心衛中心(曾玉婷/多多益善)
2022/12/2 主編:邊圓人 副編:王咻咻 【新書推薦】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在奇幻地》是一位詮釋人類學家,以臨床心理師身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民族誌紀錄作為人類學田野場域,精神病院確實相對「封閉」——這種封閉性讓臨床機構的社會科學研究往往受限於現實條件,但也開展了人類學全貌觀點介
玉里醫院「不人道隔離」爭議,終在院方配合疾管署指引,取消「預防性隔離」措施下,暫告平歇。本週雙週報想藉這機會,爬梳新冠疫情下,急慢性精神病房的隔離問題。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紀錄。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精神科就診人數激增,自殺率不減反增,兒童自殺通報數量在近年大幅上升。這篇文章探討精神科診斷與治療當中,病患無法自主決定的現實,以及人權遭到侵犯的問題。透過受害者的真實故事,文章呼籲關注精神健康問題,並提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保護病患的尊嚴和權利。這是一場捍衛人權的行動,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關注。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馬卡龍的歷史、文化及其在全球的影響,從臺式馬卡龍到法式馬卡龍,不僅介紹了不同類型的馬卡龍,還分析了馬卡龍的製作過程及其為何如此昂貴。此外,文章也提及著名品牌Ladurée的創立及其對馬卡龍文化的貢獻。透過這篇文章,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種精緻甜點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上集跟大家分享要隨時提高警覺,確保自身財物的安全,護照、現金、信用卡、手機等,自然是國外旅遊絕對絕對不能缺少的要件,大意不得。藉由實際例子的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 除了重要財物要抱緊處理之外,打扮儘可能低調些,不然真的像是拿著”Over Here”的大型看板在逛大街一般,告訴歹徒歡迎來⋯⋯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我從2019年3月29日第一次踏進治療室,開啟了總共106次的舞蹈治療,這整個歷程在2023年底劃下暫停。要回溯一開始的經驗不太容易,可能也難以直接點出每一次舞蹈治療帶來的改變,但我想先從這五年來我的身體的變化,以及我與身體的關係中談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精神科就診人數激增,自殺率不減反增,兒童自殺通報數量在近年大幅上升。這篇文章探討精神科診斷與治療當中,病患無法自主決定的現實,以及人權遭到侵犯的問題。透過受害者的真實故事,文章呼籲關注精神健康問題,並提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保護病患的尊嚴和權利。這是一場捍衛人權的行動,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關注。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馬卡龍的歷史、文化及其在全球的影響,從臺式馬卡龍到法式馬卡龍,不僅介紹了不同類型的馬卡龍,還分析了馬卡龍的製作過程及其為何如此昂貴。此外,文章也提及著名品牌Ladurée的創立及其對馬卡龍文化的貢獻。透過這篇文章,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種精緻甜點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上集跟大家分享要隨時提高警覺,確保自身財物的安全,護照、現金、信用卡、手機等,自然是國外旅遊絕對絕對不能缺少的要件,大意不得。藉由實際例子的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 除了重要財物要抱緊處理之外,打扮儘可能低調些,不然真的像是拿著”Over Here”的大型看板在逛大街一般,告訴歹徒歡迎來⋯⋯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我從2019年3月29日第一次踏進治療室,開啟了總共106次的舞蹈治療,這整個歷程在2023年底劃下暫停。要回溯一開始的經驗不太容易,可能也難以直接點出每一次舞蹈治療帶來的改變,但我想先從這五年來我的身體的變化,以及我與身體的關係中談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