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一個多年前的社會案件 多個對社會亂象的省思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女兒被殺了三次:一次是被兇手殺死的,一次是被不受理報案的警方殺死的,一次是被媒體殺死的。」豬野詩織的父親豬野憲一年多後再度接受作者清水潔的訪問時,曾這樣說。』(p.6)
一個控訴,對著兇手;對著警方;對著媒體。一場本可被攔截的災難,因為警方的怠慢和互踢皮球的把戲,賠上的是正值青春年華女大生的性命和詩織親朋好友破碎的心。多個對死者錯誤和充滿偏見的報導,是轉移警方受輿論抨擊的推手,更是對詩織親朋好友的「三度」傷害。
發生於日本的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儘管距今已20餘年,我們卻能不斷在各處看見一點案件的影子。我們一直覺得社會在進步,但更多時候,我們因為人性,所以停滯不前、原地踏步。看完作者清水潔的作品《被殺了三次的女孩》,精彩如一本懸疑推理小說,但更多的是對被揭露社會黑暗面的感慨,有時真的希望它只是一本創作小說。
三流周刊記者?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清水潔是《FOCUS》攝影週刊的自由記者。因為週刊不是政府宣傳型的公共媒體,所以時常被冠上「三流媒體」的形象。這種以媒體形式來區分等級的作法已深厚刻在大眾的定見中,但諷刺的是,桶川命案中大多數的資訊都是由所謂的「三流媒體」《FOCUS》提供給警方;「一流媒體」則跟著政府公布的訊息照本宣科報導出來,那些為了逃避責任而被扭曲的事實、那些為了遮人耳目而將受害者冠上的負面形象,把輿論壓力全導向受害者本人和家屬。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警察辦案不力?
「明明都求救了,警察卻袖手旁觀。」(p.54) 因為當時日本沒有與跟蹤狂相關的法律規範,所以警方接到類似報案,時常以「民事不介入」為由推託。或許警察怕事,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要求警察必須介入,這種作法冷漠,但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畢竟大家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但讓我覺得荒唐的是,詩織遇難前堅持報案並考慮提告時,刑警特地到被害人家中要求撤銷報案,報案筆錄遭到竄改,並在案發後否認該舉動,有意引導媒體報導該行為為「假警察」所為。而為什麼刑警會特地要求受害人撤銷報案呢?作者詢問警界人士,得出可能的原因為『九月的時候,是上尾屬新署長上任的時期,繼續偵辦的案子會被重新檢查一遍。如果受理報案後快兩個月都沒有進展,會變成問題。但如果被害人願意主動撤銷,就全部不算數了。我想比起解決問題,他們應該更希望案子本身消失吧。』(p.271)
桶川殺人案發生後,作者清水潔和該團隊攝影師到處追查線人提供的線索,拍到嫌疑人的樣貌,並提供資訊給警方。這個過程中,卻毫不見警察蹤跡,也讓清水潔在書中感嘆道「我甚至開始萌生疑心,警方真的有好好辦案嗎?西川口也好,池袋也好,我前往的地點,是不是根本就沒有警察?只要採訪案子,就一定會遇到警方辦案的痕跡,這回卻完全沒有。這樣下去,命案真的能破嗎?」(p.135)
媒體帶風向?
「曾經墜入酒家的女大學生」、「迷戀名牌」,一些偏離詩織形象的報導、過於鉅細靡遺描寫死者穿搭和外型的報導,都能輕易帶動風向。而媒體除了報導事件、促成大眾討論外,也有監督的功能。但當媒體成了政府機構的傳聲筒,害怕得罪某一方而失去監督功能時,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想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就是最佳寫照吧。
總結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不是一本創作小說,而是一本從真實社會案件發展出的各種反思和醒悟。我非常佩服作者清水潔,不光光是他描述案件的文筆,更是他對他職責的態度、精神和勇氣。他不做守在警察單位的記者,而是社會記者。不畏公權力,冒著生命危險將事實公諸於世,實在令人敬佩。
作者以自己的視角為第一人稱,並非試圖將焦點攬至自己身上,而是更能將所見所聞、當下情感適度的記錄下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不是一件冷冰冰的案件,而是充滿各種情緒、想法的過程和結局。
如果你對報導文學有興趣,推薦清水潔的《被殺了三次的女孩》給你!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2會員
162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維克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感情的經營,說難不難,但卻一點也不簡單。它是一門必修學分,但卻無法靠著死讀書來得分。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學習,在苦澀和淚水中成長。當我們以為我們摸透了愛情的樣貌,我們其實只看清一小角,我們真的摸透了的是自己的樣貌。 《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是來自六萬人追隨的IG手寫創作者yoyo,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他
「討好所有人」聽起來像是個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卻時刻想這麼做,因為在我們心裡,都覺得受大家喜愛是最好的權衡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新文化生態體系 族群劃分的方式改變 星巴克、HBO、新聞不中立 總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很喜歡《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一句話:「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p.48) 經驗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憂鬱症是隧道 身心症 「傷心時不哭,就該換身體哭了。」(p.227) 後記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感情的經營,說難不難,但卻一點也不簡單。它是一門必修學分,但卻無法靠著死讀書來得分。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學習,在苦澀和淚水中成長。當我們以為我們摸透了愛情的樣貌,我們其實只看清一小角,我們真的摸透了的是自己的樣貌。 《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是來自六萬人追隨的IG手寫創作者yoyo,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他
「討好所有人」聽起來像是個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卻時刻想這麼做,因為在我們心裡,都覺得受大家喜愛是最好的權衡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新文化生態體系 族群劃分的方式改變 星巴克、HBO、新聞不中立 總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很喜歡《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一句話:「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p.48) 經驗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憂鬱症是隧道 身心症 「傷心時不哭,就該換身體哭了。」(p.227) 後記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路過某些店家看起來很舒適,例如:咖啡廳、甜點店、獨立書店或是一些手作小店等,讓人忍不住在店裡駐足,並且與店員聊上幾句呢? 《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一書的作者齊藤保,在日本橫濱的港南台小鎮經營一間社群咖啡館,不過咖啡館四處都有,究竟其社群咖啡館跟一般的咖啡館差在哪裡呢?
Thumbnail
從出生那霎那開始,我們的腳印便開始在生命首部曲上留下印記,隨著年紀增長,走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能增廣見聞,亦是種修行。當你覺得迷茫,想為生命找個不同的出路,不妨拾起包包,展開一場豐富閱歷的旅程吧!   書籍《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的作者康康,在等待服兵役的空窗期,突發奇想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對稍為了解日本社會事件的朋友來說,不可能不知道誰是「伊藤詩織」…紀錄片《黑箱日誌》,收錄她從事發展開調查後的整個過程,無論對外與人溝通、自我表白、質疑,甚至是留給親人的遺言,全部透過影像呈現於大眾眼前。或者有人覺得,明明伊藤曾於2017出版文字自傳,為何還要拍成紀錄片?
Thumbnail
1996年,4歲的橫山由香里和父母到柏青哥店玩,幾個小時後,父母發現由香里不見了,遍尋不著。店內的監視器拍攝到由香里和一名男子步行而出,直至今日由香里卻仍下落不名。橫跨17年的時間,發生了五起女童誘拐案件,看似發生在不同的地區,彼此毫無關聯,然而實際上均發生於縣境,會不會其實是同一人所為?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還記得在當製片助理時,有一次在參與影片內製會議時,當時導演問到我有關場景的意見時。當所有目光全部望向我之際,由於過度緊張,加上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導致無法適時說服導演適時選出拍攝地點,結果就是得花更大心力再次尋找其他的拍攝場地。 而我所缺乏的,就是「秒回表達力」這本書中所提到的「言詞化的能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路過某些店家看起來很舒適,例如:咖啡廳、甜點店、獨立書店或是一些手作小店等,讓人忍不住在店裡駐足,並且與店員聊上幾句呢? 《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一書的作者齊藤保,在日本橫濱的港南台小鎮經營一間社群咖啡館,不過咖啡館四處都有,究竟其社群咖啡館跟一般的咖啡館差在哪裡呢?
Thumbnail
從出生那霎那開始,我們的腳印便開始在生命首部曲上留下印記,隨著年紀增長,走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能增廣見聞,亦是種修行。當你覺得迷茫,想為生命找個不同的出路,不妨拾起包包,展開一場豐富閱歷的旅程吧!   書籍《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的作者康康,在等待服兵役的空窗期,突發奇想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對稍為了解日本社會事件的朋友來說,不可能不知道誰是「伊藤詩織」…紀錄片《黑箱日誌》,收錄她從事發展開調查後的整個過程,無論對外與人溝通、自我表白、質疑,甚至是留給親人的遺言,全部透過影像呈現於大眾眼前。或者有人覺得,明明伊藤曾於2017出版文字自傳,為何還要拍成紀錄片?
Thumbnail
1996年,4歲的橫山由香里和父母到柏青哥店玩,幾個小時後,父母發現由香里不見了,遍尋不著。店內的監視器拍攝到由香里和一名男子步行而出,直至今日由香里卻仍下落不名。橫跨17年的時間,發生了五起女童誘拐案件,看似發生在不同的地區,彼此毫無關聯,然而實際上均發生於縣境,會不會其實是同一人所為?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還記得在當製片助理時,有一次在參與影片內製會議時,當時導演問到我有關場景的意見時。當所有目光全部望向我之際,由於過度緊張,加上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導致無法適時說服導演適時選出拍攝地點,結果就是得花更大心力再次尋找其他的拍攝場地。 而我所缺乏的,就是「秒回表達力」這本書中所提到的「言詞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