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不是所有的痛 時間久了就會痊癒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很喜歡《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一句話:「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p.48)

經驗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事件本身沒有任何情緒和感受,幸福與不幸,決定權其實是在自己身上。每個人的承受度、思維模式都大相逕庭,而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靠的是過去積累的經驗,「那些從小開始就因大大小小的創傷和痛苦而消極看待世界的人,則會以一連串的負面法則來解釋和認知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p.41)
有時候,一些在我們眼裡看似無傷大雅的舉動、一句無心的玩笑話,為什麼在有些人眼裡看起來就是刺眼、聽起來就是刺耳呢?一句「開不起玩笑」並不能合理化什麼,或許該試著了解對方曾經歷了什麼,「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回吧。

憂鬱症是隧道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不少症狀,例如恐慌障礙、憂鬱性人格、慢性疲勞症候群等,也分享不同病患的案例以及治療方法,有些人幸運的康復了,有些人卻讓心理醫生想方設法也無法治癒,最後只好脫下醫生袍,以朋友的角度談心;「一個孩子所經歷的悲傷和深刻的痛苦,最終只能用愛來治療。」(p.192)
憂鬱症雖然難纏、痛苦,但「憂鬱症不是深不見底的洞穴,而是隧道。」(p.39)隧道的另一頭,是光明在等著你!

身心症

「傷心時不哭,就該換身體哭了。」(p.227)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記錄不少病患因身體上的疼痛,做了各種檢查找不到病因,心情更加鬱悶,只好上精神科治療。而這些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極力地壓抑自己的情緒,無法適度表達情緒而最終只能用身體代替心靈哭泣。

哭不出的人更脆弱

我們都認為哭是軟弱的行為,於是我們決定隱忍情緒,全部往肚子裡吞。但我們吞下的,不只是負面情緒和委屈,更多的是患上心靈疾病的種種因素。我們該學著面對情緒、適度的表達情緒、在該悲傷時充分悲傷,因為哭不是軟弱,「真正堅強的人不會掩飾自己脆弱的一面。因為即使有那麼脆弱的一面,他們也有足夠強大的承受能力。」(p.270)

後記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以分享不同的病患案例,讓我們更認識憂鬱症。有時候,一些看似很小、很平常的事情,都能夠壓垮一個人,很多時候都是情緒壓抑所造成的。或許我們該不時地停下腳步,觀察自己對每件事的承受度,了解並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該哭的時候就哭吧,那一點都不軟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2會員
162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維克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了解理財的重要性,大概學生時期就開始接觸投資,看了些投資的書籍,也一直在修正我的方法,但失誤總讓人挫折。最後發現,不管你有多少的工具,錯誤的使用工具並不能使他們發揮到最大功效,建立正確觀念很重要。而因為股神巴菲特說:「這本書,我讀了兩遍」,我借了《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來讀。 第二層思考
每個人都有故事,不管你的故事夠不夠精彩、美不美好,它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你過去點點滴滴的積累,也是成就你如今樣貌的推手。而《請你找到我》是美國作家瑞尼.丹菲爾的懸疑犯罪小說。雖然是虛構故事,但她說:「我寫的小說,只談真實人生」。
前陣子,一場意外帶走我伯父的生命。雖然和伯父不是特別熟,平常見面也僅是寒暄問暖個幾句,但家住附近,時不時來家中串門子的他,也成了我回憶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聽聞他驟然離世的噩耗後,低潮了一陣子,想起上一次見到他時,他坐在我們家中客廳,說著怎麼幫我們驅趕跑來我們家偷採水果的「小偷」。更令我傷心的是看見伯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了解理財的重要性,大概學生時期就開始接觸投資,看了些投資的書籍,也一直在修正我的方法,但失誤總讓人挫折。最後發現,不管你有多少的工具,錯誤的使用工具並不能使他們發揮到最大功效,建立正確觀念很重要。而因為股神巴菲特說:「這本書,我讀了兩遍」,我借了《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來讀。 第二層思考
每個人都有故事,不管你的故事夠不夠精彩、美不美好,它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你過去點點滴滴的積累,也是成就你如今樣貌的推手。而《請你找到我》是美國作家瑞尼.丹菲爾的懸疑犯罪小說。雖然是虛構故事,但她說:「我寫的小說,只談真實人生」。
前陣子,一場意外帶走我伯父的生命。雖然和伯父不是特別熟,平常見面也僅是寒暄問暖個幾句,但家住附近,時不時來家中串門子的他,也成了我回憶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聽聞他驟然離世的噩耗後,低潮了一陣子,想起上一次見到他時,他坐在我們家中客廳,說著怎麼幫我們驅趕跑來我們家偷採水果的「小偷」。更令我傷心的是看見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困境的出現,在尚未找到對策之前,會產生悲觀情緒是很正常的。悲觀意指一種消極的精神狀態,對於當下遭遇的情況,總以為自己預見了最不好的結果。當一個人陷入悲觀情緒時,他會忽略生活中的光明面,傾向去關注陰暗面,例如天空下雨了,他想得是神在哭泣而不是神降甘霖。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一切都會過去。苦難過後一定有晴天,悲傷過後一定會有歡笑。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越不開心越叫自己要開心面對人生的人真的很痛苦。就像你說,與其微笑抑鬱,不如直接抑鬱,對人抑鬱背人愁,這樣大家可能更能夠幫助你。但是有時,我們連接受別人幫助的力氣也沒有。 自殺其實要很有勇氣,以前跟導遊先生一齊的時候我試過要跳樓。但是真正要跳下去的那一刻,那個要把整個世界都放下的心,卻要有非常強大的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困境的出現,在尚未找到對策之前,會產生悲觀情緒是很正常的。悲觀意指一種消極的精神狀態,對於當下遭遇的情況,總以為自己預見了最不好的結果。當一個人陷入悲觀情緒時,他會忽略生活中的光明面,傾向去關注陰暗面,例如天空下雨了,他想得是神在哭泣而不是神降甘霖。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一切都會過去。苦難過後一定有晴天,悲傷過後一定會有歡笑。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越不開心越叫自己要開心面對人生的人真的很痛苦。就像你說,與其微笑抑鬱,不如直接抑鬱,對人抑鬱背人愁,這樣大家可能更能夠幫助你。但是有時,我們連接受別人幫助的力氣也沒有。 自殺其實要很有勇氣,以前跟導遊先生一齊的時候我試過要跳樓。但是真正要跳下去的那一刻,那個要把整個世界都放下的心,卻要有非常強大的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