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稅務 希望高所得還是低所得

更新私密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股利課稅有兩種情況 合併跟分離課稅

參考市場先生文章整理

課稅級距較低的所得族群 若是股利於94萬以下的

有8.5%上限8萬的抵減稅額 有些人會喜歡這樣的方式


那高所得族群的 尤其是希望股利多到可以照顧生活的 就要面臨分離課稅的28%

綜合所得稅試算-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用最簡單懶人的條件

夫妻兩人 零收入 僅年領五百萬股利 居然要繳稅97萬

哇 你的股利瞬間剩400萬 迫使就必須要累積更多的資產

才能達到相同的生活水準&目標


首先 低所得級距族群 有長期報酬好 研究證明佳的投資方式

可以有效幫助你資產增長 而不是股息投資長期落後

讓你想跨入高所得族群機會更加渺茫


其次若你是高所得級距族群 就要負擔沉重的稅務問題

想要500萬股利生活費退休 考量到稅務 一樣上述例子夫妻兩人 零收入

年領股利就要存到650萬 只能延緩退休或是降低生活品質


所以你希望投資始終是低所得還是邁入高所得


那避稅的方式? (買進手續費兩者都有) 證券交易所得現行免徵

所以就是賣出收台股0.3%交易稅跟0.1425%

你想領500萬生活費都沒問題 費用是0.4425%

還是領650萬股利 28%稅後才有500萬


賣出計算很難嗎 股價100 想要領50萬 就賣出5張 結案

除息也不會在乎你現在股價高低 更何況沒有指數投資是今天買明天賣

放個10年15年20年 你累積的資產不會輕易賣光 且過去研究是長期正報酬機會高

美股也是類似的算法 如果你零收入 那海外所得年領670萬內免稅額度可運用


警語還是要加 詳細仍依國稅局課稅為準 或 跟你的會計、律師討論資產狀況


有些人會說 小資族還不用擔心啦 那等他定錨股利投資哲學

存20年後股利500萬了 才發現稅務沉重 來得及做應變嗎

就是因為一直跟他說股利很安心才會定錨在股利安心阿

你跟他定錨市值安心那當然也能夠市值安心阿

何況投資難道不是想跨入高資產好讓自己金錢&時間自由嗎

這時候就能有高資產節稅避稅的思維 更何況股息落後市值...

雙重打擊你的財務目標...

夠專業的投資理財規劃 那合法的節稅避稅 又要簡單懶人

股息真的會是配置較多的選項嗎 (其他配置暫不討論


有些人會說長期熊市怎麼辦?

如果你的投資專業是指數長期虧損機率高

那你在股利的投資專業可以不虧損的原因是?

大盤連續10年15年負報酬但你可以都獲利賺錢 我會十分佩服

但這樣辛苦的研究主動投資 又符合存股 股利族的投資哲學嗎

安心就好會這樣進出試圖打敗大盤嗎


股利投資是存越多傷害(稅負)越深


歡迎投稿相關內容 一起解決金融資訊不對稱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也可以到我IG finacemix_ 按讚喔~謝謝

如果支持我可以動動手按like 不用花錢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nanceMix的沙龍
11會員
29內容數
透過各種新聞媒體 機構文章 制度探討金融圈資訊不對稱 希望稍稍改善台灣資訊不對稱
FinanceMi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0
趨吉避凶 積極選股 頻繁更換 好嗎 是不是想說才沒那極端啦 整理STICA數據 挑出2019~2022週轉率前三的基金 跟野村優質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主觀」選出三個區間 較長區間的2019~2023 牛市區間的2020/3~2021 短區間的2023
Thumbnail
2023/10/20
趨吉避凶 積極選股 頻繁更換 好嗎 是不是想說才沒那極端啦 整理STICA數據 挑出2019~2022週轉率前三的基金 跟野村優質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主觀」選出三個區間 較長區間的2019~2023 牛市區間的2020/3~2021 短區間的2023
Thumbnail
2023/10/09
【股息貴族】 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 投資者認為 股利長期增加代表公司穩定成長 且財務狀況相對比其他公司穩健 S&P500股息貴族指數 1. 至少25年連續增加股息 2. 屬於美國標普500指數(S&P 500) 3. 發息後,公司的市值至少為30
Thumbnail
2023/10/09
【股息貴族】 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 投資者認為 股利長期增加代表公司穩定成長 且財務狀況相對比其他公司穩健 S&P500股息貴族指數 1. 至少25年連續增加股息 2. 屬於美國標普500指數(S&P 500) 3. 發息後,公司的市值至少為30
Thumbnail
2023/08/07
【目標到期基金】 投資有目標 退休買房等 多數目標常為5年以上 通常越靠近目標年 高風險資產比例要越低 早期常見為債券型 因為債券有明確的到期日 像是美國公債 蘋果公司債等 也有ETF 共同基金包裝 追求到期時有較明確的報酬 【年齡配置】 年齡配置也是類似的效果 110
Thumbnail
2023/08/07
【目標到期基金】 投資有目標 退休買房等 多數目標常為5年以上 通常越靠近目標年 高風險資產比例要越低 早期常見為債券型 因為債券有明確的到期日 像是美國公債 蘋果公司債等 也有ETF 共同基金包裝 追求到期時有較明確的報酬 【年齡配置】 年齡配置也是類似的效果 11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投資在沒有選擇創業這種直接開拓一個現金流的投資方法外,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圍繞價差(買低賣高)或是股利(領利息)來獲利,這次我們深入一些,用年齡、身上資金量和有無債務(像是房貸或車貸之後的貸款),來看看各個族群對於價差和股利的投資方式偏好。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基本上 我從來都沒有用「自己賺的錢」繳過一毛所得稅(不是沒繳稅,只是並不是用自己賺的錢繳稅,後述) 甚至,每年還會有退稅的收入 如何才能夠繳更少,領更多? 是我每年都在想的事…(應該不是只有我在想吧…) 因為這陣子與一些人討論了這件事 發現有些朋友都對我的做法很感興趣 以下是小弟目前的做法 在此分享
Thumbnail
基本上 我從來都沒有用「自己賺的錢」繳過一毛所得稅(不是沒繳稅,只是並不是用自己賺的錢繳稅,後述) 甚至,每年還會有退稅的收入 如何才能夠繳更少,領更多? 是我每年都在想的事…(應該不是只有我在想吧…) 因為這陣子與一些人討論了這件事 發現有些朋友都對我的做法很感興趣 以下是小弟目前的做法 在此分享
Thumbnail
存股的立意是長期投資,而股價和複利最終反映的是公司的價值,和股息殖利率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Thumbnail
存股的立意是長期投資,而股價和複利最終反映的是公司的價值,和股息殖利率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