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渺小如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自卑但也不像文章表現出的傲嬌,總覺得自己唯一的長處是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而努力為之,可能我這輩子都遇到比自己優秀許多的人,很害怕被人揭穿我的偽裝——小時候經常幻想一個畫面,也許我在演奏長笛,突然一個人衝上前說:「滾吧,你根本沒有天賦,別在這裏吵我們!」——可是我受的教育又告訴我,一個人必須先有自信,別人才會信任你。
人在大自然中總是渺小的,無可避免的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帶來的生離死別。
於我,渺小,最有感觸是在閱讀,喜歡閱讀文史哲相關書籍的習慣也是從家中長輩傳承而來的,外公總說要先有基礎知識才能追求其他的領域,從我識字開始到現在,接近三十年的閱讀經驗,還在基礎知識,很難跨越到更深的層面,可能是我閱讀的量一直不夠,這也是依然反覆閱讀經典文學的原因。不只是閱讀領域的「窄」,即使在經典中都能再次挖掘出新的體會,這使我的興趣維持在此,也還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渺小。
前陣子讀的「埃及獨立書店創辦人寫的書」中提到她在開書店前未從閱讀過商業書籍,而在她2000年初期阿拉伯文讀者多半只讀文學小說、詩集、歷史和社會學,作者說埃及人並不相信別人的成功能複製在自己身上,除了是他們社會中缺乏一套穩定的執法標準外——創業者總是要靠關係疏通——也由於埃及受到法老文化的影響,認為企業的成功僅是靠著創辦人的力量,其他人都是聽他發號施令,他們並不相信團隊合作的重要。
渺小在寫作中,我最近寫作速度慢下來了,慚愧於之前許多放在寫作平台上的文章都太草率,一開始就是為了自己而寫,打開電腦就能創作也算是一種釋放,但隨著追蹤者逐漸增加,好像不能如此隨興,我一直相信寫作是思考的表現,而我不想讓人覺得這些思考只是一堆廢話,這是我最近避免的事⋯⋯
渺小也在工作中,這兩個月開始聯繫和出版、書店、媒體有關的人脈,我們是相信作者的作品才敢這麼做,若是換成我自己的創作或許就沒這種勇氣,我認為文化工作即使能動用人脈最主要的關鍵還在於作品本身,有趣的是真的愛好文化的人會不計回報的幫忙你推動文化事業,可是也不敢斷然地說自己就在做有意義的事,只能說那是我們有興趣、想要做的事,而剛好這些事受到別人的認可,他們願意合作和幫忙。
我還記得幾年前在擔任某媒體的主編,和編輯去採訪某間後被稱為潮流書店的書店,採訪過後,我和編輯說,「為什麼一個商人要把自己包裝為文化人?」,我可以很清楚的分辨販賣文化和文創體驗的人是不同的,並不是他們辦吸引人的活動就說是商人,而是對待書籍的方式,當時編輯很驚訝我竟敢說出這種狂妄的話(當然只是私下),可能是我心裡面一直有個老派的靈魂告訴我做這種事不能求快,不會是潮流而是經營,那時還沒有指出「潮流」二字,不過我就問書店老闆:「對於跟著流行來打卡的網紅看法?」。
他應該是不能說太多的,總不能批評自己的客人。
這是今年最後一篇文章,想感謝經常在留言中鼓勵我的創作者們,感謝你們看到渺小的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即將要進入2022年的最後一週,而我的思緒還停留在今年春天、四月下旬我生日那時。五月初有天突然眼角模糊了半小時,提早閉店趕到做了檢查說眼睛沒問題可能是腦神經病變,掛了隔天的診又放了醫師鴿子,後來就當作自己過度勞累也沒再發作;六月底開始忙搬家、搬店,幾乎沒什麼印象
最近在忙一個諷刺各種不合理閱讀的企劃,我在其中寫到一句「如果有《十分鐘讀懂尼采》就好了!」看似一個很誇張的書名但若換成三十分鐘或是一小時卻是有可能存在的「商品」,即使三十分鐘或一小時也是無稽之談,不只是尼采,要讀懂一個文學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只花一點時間,何況是哲學?
幾週前在社群媒體上被攻擊而不勝其擾,之前也曾因牽扯政治的文章被另一派看法的人騷擾,其實我在很多方面是比較不社會化的,通常會選擇不予回應——就像我總是假裝沒看到別人的讚美——很多時候會變成沒完沒了的詭辯,而我通常又很討厭封鎖別人,就索性讓惡意貼文們在個人頁面上發展。
很少會連續寫兩篇雜談,總之這個禮拜過了很魔幻的一週。這幾天一直想寫點什麼又覺得自己也沒資格發表,就像我曾寫過在太平中的反叛者只是譁眾取寵,不知道如何表達就休息了幾天。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即將要進入2022年的最後一週,而我的思緒還停留在今年春天、四月下旬我生日那時。五月初有天突然眼角模糊了半小時,提早閉店趕到做了檢查說眼睛沒問題可能是腦神經病變,掛了隔天的診又放了醫師鴿子,後來就當作自己過度勞累也沒再發作;六月底開始忙搬家、搬店,幾乎沒什麼印象
最近在忙一個諷刺各種不合理閱讀的企劃,我在其中寫到一句「如果有《十分鐘讀懂尼采》就好了!」看似一個很誇張的書名但若換成三十分鐘或是一小時卻是有可能存在的「商品」,即使三十分鐘或一小時也是無稽之談,不只是尼采,要讀懂一個文學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只花一點時間,何況是哲學?
幾週前在社群媒體上被攻擊而不勝其擾,之前也曾因牽扯政治的文章被另一派看法的人騷擾,其實我在很多方面是比較不社會化的,通常會選擇不予回應——就像我總是假裝沒看到別人的讚美——很多時候會變成沒完沒了的詭辯,而我通常又很討厭封鎖別人,就索性讓惡意貼文們在個人頁面上發展。
很少會連續寫兩篇雜談,總之這個禮拜過了很魔幻的一週。這幾天一直想寫點什麼又覺得自己也沒資格發表,就像我曾寫過在太平中的反叛者只是譁眾取寵,不知道如何表達就休息了幾天。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渺小一生》的過程絕對稱不上愉快,甚至幾乎可以說是痛苦——無時無刻你都隱約知道,事情不會更好——的那種逼近絕望的痛苦。那是一種令人無能為力的沮喪,讓人體會到世界從來都不慷慨,好幾度,幾乎想鑽進書本裡大喊,為什麼人生如此不公平?
Thumbnail
早會後的廣場上,出現了小石頭敲擊鍋子的聲音, 走進一看,原來是大班的孩子正坐在石頭堆裡,賣力的 挖呀挖呀挖…… 承欣:快來喔!好吃的料理來了! 芮甯:我們還沒有煮好喔! 昱德:我也來幫忙煮菜。 惇嶸:火太小了,我來挖大一點。 平軒:出現了一個洞耶! 睿綸:這樣比較大。 綵婕:老
Thumbnail
「成年的一部分,就是尋找理解你的人」-柳原漢雅 故事由四個好友出發,以大學時代作為起點,交織而成的故事,友情在此書中的描繪多於愛情,以友情爲主的小說能夠寫得如此吸睛,也是作者令我深感敬佩之處。 後來會發現故事線以神秘的裘德為主軸,所謂「神秘」,是因為裘德不可言的過往傷害,由傷害的裘德,時而逃
Thumbnail
雖常發動態說我讀到崩潰、淚流滿面,但我必須說這兩種情緒是分開的。這本書痛苦到讓人發狂難以承受的部分固然有之,但引起我哭泣的,往往是字裡行間突如其來的溫柔,不可思議的人間美善,本書的魔力也在這裡,總有那麼些情節,使人虔靜相信世界上真實的美好,是本書的厲害之處、著眼之處,讓人著迷且難以放下的真正緣故。
Thumbnail
拍到一張喜歡的照片 配上背景音樂-- <張雨生的渺小> 徐志摩的詞 我仰望群山的蒼老 他們不說一句話 陽光渺出我的渺 小草在我的腳下 我一人停在路隅 傾聽空谷的松籟 青天裡有白雲盤踞 轉眼間忽又不在 https://youtu.be/09oUmK8Noks?si=1lRnQQKDtMKV-D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我是為了尋找我自己,而不是每一個閱讀的你。 但如果你也總是在尋找,那一起在海裡翻浪吧。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我那麼普通卻有那麼多問題。
Thumbnail
看過許多關於極簡的書籍,很少如此直白的告訴我們「我們成為不了大人物」所以我們來過簡單生活吧!但就是如此簡單明瞭的書名吸引了我,我想沒有人從小就許願將來不要成為大人物,而是在社會化與成長的過程中漸漸明白,原來人都有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有不適合自己的風格,原來也有人可以不成為大人物也沒關係!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許多無知、自卑、自大、見不得別人好的『巨嬰』,總會遇到討厭、非議甚至詆譭你我的『小人』。 曾經,我也常因別人的評價而心煩意亂,但後來才明白,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根本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作家余華說過:“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這句話提醒我們,無論別人如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渺小一生》的過程絕對稱不上愉快,甚至幾乎可以說是痛苦——無時無刻你都隱約知道,事情不會更好——的那種逼近絕望的痛苦。那是一種令人無能為力的沮喪,讓人體會到世界從來都不慷慨,好幾度,幾乎想鑽進書本裡大喊,為什麼人生如此不公平?
Thumbnail
早會後的廣場上,出現了小石頭敲擊鍋子的聲音, 走進一看,原來是大班的孩子正坐在石頭堆裡,賣力的 挖呀挖呀挖…… 承欣:快來喔!好吃的料理來了! 芮甯:我們還沒有煮好喔! 昱德:我也來幫忙煮菜。 惇嶸:火太小了,我來挖大一點。 平軒:出現了一個洞耶! 睿綸:這樣比較大。 綵婕:老
Thumbnail
「成年的一部分,就是尋找理解你的人」-柳原漢雅 故事由四個好友出發,以大學時代作為起點,交織而成的故事,友情在此書中的描繪多於愛情,以友情爲主的小說能夠寫得如此吸睛,也是作者令我深感敬佩之處。 後來會發現故事線以神秘的裘德為主軸,所謂「神秘」,是因為裘德不可言的過往傷害,由傷害的裘德,時而逃
Thumbnail
雖常發動態說我讀到崩潰、淚流滿面,但我必須說這兩種情緒是分開的。這本書痛苦到讓人發狂難以承受的部分固然有之,但引起我哭泣的,往往是字裡行間突如其來的溫柔,不可思議的人間美善,本書的魔力也在這裡,總有那麼些情節,使人虔靜相信世界上真實的美好,是本書的厲害之處、著眼之處,讓人著迷且難以放下的真正緣故。
Thumbnail
拍到一張喜歡的照片 配上背景音樂-- <張雨生的渺小> 徐志摩的詞 我仰望群山的蒼老 他們不說一句話 陽光渺出我的渺 小草在我的腳下 我一人停在路隅 傾聽空谷的松籟 青天裡有白雲盤踞 轉眼間忽又不在 https://youtu.be/09oUmK8Noks?si=1lRnQQKDtMKV-D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我是為了尋找我自己,而不是每一個閱讀的你。 但如果你也總是在尋找,那一起在海裡翻浪吧。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我那麼普通卻有那麼多問題。
Thumbnail
看過許多關於極簡的書籍,很少如此直白的告訴我們「我們成為不了大人物」所以我們來過簡單生活吧!但就是如此簡單明瞭的書名吸引了我,我想沒有人從小就許願將來不要成為大人物,而是在社會化與成長的過程中漸漸明白,原來人都有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有不適合自己的風格,原來也有人可以不成為大人物也沒關係!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許多無知、自卑、自大、見不得別人好的『巨嬰』,總會遇到討厭、非議甚至詆譭你我的『小人』。 曾經,我也常因別人的評價而心煩意亂,但後來才明白,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根本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作家余華說過:“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這句話提醒我們,無論別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