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沐貳劇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書店喫茶一二三亭
時間:2023-4-1 15: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581681584)
《我不知道》由三段呈現《0感焦慮》《遺留》《掰掰》構成,《掰掰》是一齣短劇,《遺留》是場肢體展演,而《0感焦慮》則為一件多媒材藝術展品。
很難說明《我不知道》是一場怎樣的演出。
《我不知道》由三段呈現《0感焦慮》《遺留》《掰掰》構成,《掰掰》是一齣短劇,《遺留》不知是否能分類為舞蹈,或許以「肢體展演」說明更為合適,而《0感焦慮》幾乎不算一場表演,更像一件多媒材藝術展品--現場展示照片、畫作、雕塑,並留下一大張白紙,希望現場觀眾一同創作,在欣賞畫作及雕塑時,背景播放「敘事者」蔡佩容的聲音表演--當代裝置藝術或多媒體藝術作品,也常常採用類似的方式展出。而「敘事者」是《我不知道》給予三段呈現企劃者的職稱。《我不知道》沒有導演,沒有編劇,也沒有演員,只有敘事者與敘事夥伴。
為何會以「我不知道」四字包裹三個子題,則需要另一番說明。進入展演區前,其中一位前臺人員集合觀眾,說明今日展演主題的意涵:「我不知道」未必真的不知道,更多時候只是直覺式的反應,「你今天過得好嗎?」「我不知道......」「這麼做好嗎?」「我不知道......」「想吃什麼?」「我不知道......」或許心裡是知道的,但不想說出來,或許到了該做決定的時候,卻還沒有做決定的心理準備,也或許腦子一片空白,真的沒有想法......猶豫不決,隱隱約約,模模糊糊,渾沌未明。
Orli Cia作品《社交狂牛症/Social Buttery Fly》2023。(圖片來源:https://issuu.com/peirongtsai4232)

《0感焦慮》

入口處約兩坪大小的空間,是第一個子題《0感焦慮》的體驗區--左側牆上貼滿劇團成員的生活照,右側空間則展示了「娜奇娜酷」主題創作,包含壓克力顏料畫作,黏土偶雕塑,及多媒材(壓克力顏料,黏土)創作。
娜奇娜酷是《0感焦慮》的敘事者蔡佩容/Orli Cia創造出來的角色,肉感圓潤的身體,頭上有一對角,頂著瓜皮頭髮式,裸著身子。蔡佩容自述,娜奇娜酷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樣子,而就我一個旁觀者看來,娜奇娜酷是創作者對自己的期待--就算自己的體態不是臺灣審美觀中的美好,也能自然裸身,就算可能會觸怒他人或是令他人深感不快,依然能直白坦然表達情緒與感受,而且頭上長有一對別人沒有的犄角,毋需浪費力氣遮掩,必要時還可以拿來保護自己。
敘事者蔡佩容透過畫作傳達:他人眼中的自己完全不同於自已以為的自己--到底是自己表演得太好、掩飾得太完美,或是自己並不了解自己?令蔡佩容震撼且疑惑。

遺留

《遺留》表演區緊鄰《0感焦慮》展區。敘事者許芝萁走進表演區,開始舞動肢體,沒有臺辭。不久,敘事夥伴黃喬妮穿著與敘事者一樣服裝進入表演區,時而與敘事者揮灑相同動作,或許是隨後跟進,像是刻意模仿,或許是同時舞動,既像同一人一分為二,也像難得兩人有相同默契,有時,兩人的動作恰恰相反,相互拉扯,相互拮抗,相互牽制,相互羈絆。極偶爾,兩個人各自做著自己的動作,似乎是兩個陌生人偶然交會。
作品名為《遺留》,卻難以判斷到底是敘事者所遺留的影響了敘事夥伴,或是敘事夥伴是敘事者的遺留。

《掰掰》

《掰掰》表演區與《遺留》表演區相隔觀眾席。《掰掰》是《我不知道》系列展演中較貼近戲劇型態的一段呈現,敘事者江昭儀並未上場,由敘事夥伴楊岳穎及劉昀昀登臺表演。
愛情關係中的確有許多「我不知道」。愛情發生前,事先設定的標準,在愛情發生當下未必是有意義的。而原本生活中堅持的底線,要不要為了逃避寂寞、留下伴侶而揚棄或調整?揚棄與調整標準後,是否就能不再寂寞、留住伴侶?「愛情」這樣的關係,是否真能排擠孤寂?
尤其當所謂的標準與底線,常常落在不足以為外人道的小事:牙膏怎麼擠?停機車是立中柱或架側柱?皮蛋豆腐要不要攪散?還有《掰掰》中,日式咖哩醬汁是淋上或是攪勻?
答案不免是「天曉得?」「說不凖......」「我不知道......」
----------
《0感焦慮》
敘事者:蔡佩容
《遺留》
敘事者:許芝萁
敘事夥伴:黃喬妮
《掰掰》
敘事者:江昭儀
敘事夥伴:楊岳穎、劉昀昀
製作統籌:王穎蓁
統籌助理:羅亮惟
平面設計:曾睿亭、蔡佩容
執行製作:劉昱聖
公關:王婕穎
宣傳:李卓穎
票務:翁寧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4會員
211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one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薦度:★★★★☆戲偶只是《Courville》用以呈現故事的媒材,獨一無二的機械式雙層舞臺、極其準確多媒體呈現,尤其引人入勝的情節鋪陳,令《Courville》成為Robert Lepage又一齣令人念念不忘的作品。
推薦度:★★★★婚姻永遠是戲劇好題材。劇本給劇中女性角色較大發揮空間,然而導演還是勻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間給3位男演員。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推薦度:★★★★☆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追查弊案、緝拿凶手難以熱鬧,然掌握門道、深入淺出,誠意十足。
推薦度:★☆談及過於複雜巨大的社會議題,關心或消費常常只有一線之隔。
推薦度:★★★★☆戲偶只是《Courville》用以呈現故事的媒材,獨一無二的機械式雙層舞臺、極其準確多媒體呈現,尤其引人入勝的情節鋪陳,令《Courville》成為Robert Lepage又一齣令人念念不忘的作品。
推薦度:★★★★婚姻永遠是戲劇好題材。劇本給劇中女性角色較大發揮空間,然而導演還是勻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間給3位男演員。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推薦度:★★★★☆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追查弊案、緝拿凶手難以熱鬧,然掌握門道、深入淺出,誠意十足。
推薦度:★☆談及過於複雜巨大的社會議題,關心或消費常常只有一線之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東西掉了。」卡莉娜又說,這次沒用上太大的音量。 這回總算引起了男子的興趣,將身子轉了過來,慵懶地抬眼看向她,面上有一抹淡淡的笑意,使之看來驕矜,有種內斂的意氣風發。 見狀,卡莉娜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不知道要先笑還是翻白眼。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在師大路24號的果陀文創,不只有好吃的晚餐,還有情境劇「我們分手吧」的餐廳體驗。這是一場互動參與式情境劇場,讓觀眾享受輕鬆愉快的演出。而且還有機會與演員互動,感受豐富的情感。這次的劇場經驗讓人滿滿的幸福感,完結後還可以和演員合照,留下美好回憶。
一個人的個性可以有很多元化的展現。筆跡、用字、語調、穿著……當然跳舞也是其中一種。從一個人的舞蹈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雖然不敢說自己精準到可以算命,但從一個人的舞姿可以大概抓出這個人基調。好想知道知城跳起舞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嗯?這麼突然嗎?為什麼?」因為對你有好奇。 「跳完我會跟你說,嘿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人生荒誕之處,喜劇同悲劇。 在諷笑的餘聲蕩漾之中,不忘反視自己。 看劇如窺視般的視角,看著與自身之外的人事物劇情發展,我們怒罵嘻笑悲泣,享受自己情緒的高昂起伏,卻可免於角色的一切責任與壓力。 這大概就是看劇過癮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舞蹈與戲劇融合的表演、人性特質、公眾人物感情糾紛等議題,融合了劇場作品與社會時事。文章邀請讀者一同思考關於愛與真相的看法。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東西掉了。」卡莉娜又說,這次沒用上太大的音量。 這回總算引起了男子的興趣,將身子轉了過來,慵懶地抬眼看向她,面上有一抹淡淡的笑意,使之看來驕矜,有種內斂的意氣風發。 見狀,卡莉娜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不知道要先笑還是翻白眼。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在師大路24號的果陀文創,不只有好吃的晚餐,還有情境劇「我們分手吧」的餐廳體驗。這是一場互動參與式情境劇場,讓觀眾享受輕鬆愉快的演出。而且還有機會與演員互動,感受豐富的情感。這次的劇場經驗讓人滿滿的幸福感,完結後還可以和演員合照,留下美好回憶。
一個人的個性可以有很多元化的展現。筆跡、用字、語調、穿著……當然跳舞也是其中一種。從一個人的舞蹈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雖然不敢說自己精準到可以算命,但從一個人的舞姿可以大概抓出這個人基調。好想知道知城跳起舞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嗯?這麼突然嗎?為什麼?」因為對你有好奇。 「跳完我會跟你說,嘿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人生荒誕之處,喜劇同悲劇。 在諷笑的餘聲蕩漾之中,不忘反視自己。 看劇如窺視般的視角,看著與自身之外的人事物劇情發展,我們怒罵嘻笑悲泣,享受自己情緒的高昂起伏,卻可免於角色的一切責任與壓力。 這大概就是看劇過癮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舞蹈與戲劇融合的表演、人性特質、公眾人物感情糾紛等議題,融合了劇場作品與社會時事。文章邀請讀者一同思考關於愛與真相的看法。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