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T是由瑞比教授(Dr. Peter Raabe)設計的諮商方法,我很喜歡FITT自由和充滿空間的對談方式,本篇文章會包含FITT諮商法的基本介紹、外部連結補充資料、和一些課堂練習時的記錄。
身為哲學麻瓜(簡稱:哲麻),在這門課程中很多時候也覺得霧裡看花,所以在寫這篇文章時,又回頭查了一些資訊,如有說明錯誤的部分,請不吝指正。
FITT是什麼?
瑞比教授認為哲學可以讓人從不真實、困擾、低落的狀態脫離,透過建立新思維、新世界觀可以獲得內在平靜,甚至發展出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哲學思維,FITT法的字母分別代表:
- F - Floating 自由漂浮
- I - Immidiate Problem Solution 當下問題解決
- T - Teaching as an Intentaion 意象教導
- T - Transcendence 超越
雖然這四個階段並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但若這是來談者針對這個議題的第一次諮商,講師建議大家還是先按照F-I-T-T的方式進行,可以更快釐清狀況。
F - Floating 自由漂浮
這是讓來談者自由發想的階段,諮商師會透過來談者提供的材料,觀察來談者習慣的語言和思考方式,了解來談者感受到的困境。
這個階段談者可能從原始問題延伸出許多問題,他們可能會聊到對事物的評價、形容、觀感,保持中立的去「傾聽」和「觀察」是諮商師這個階段的工作,互動中避免使用太負面或太正向(像是讚美或鼓勵)的反饋,以免誘導來訪者發言內容。
為了保持提問內容在合理的脈絡上和方便後續訪談,諮商師可以使用表格或是議題樹(本文文末附上近期議題樹的練習)記錄自由漂浮階段獲得的資訊。
I - Immidiate Problem Solution 當下問題解決
在這個階段中,諮商師了解來談者拆解問題背後的「想法」、「動機」和「認同」,透過哲學思考的引領,讓來談者能重新認識或重新詮釋他/她所遭遇的困境,進而能展開新的思考。
議題樹在這個步驟中會發揮很大的幫助,由其議題樹的形式,更能呈現初來談者既有的概念、想法、價值認同,以及這些內容與問題間的關係。
T - Teaching as an Intentaion 意象教導
在這個階段,諮商師會引導來談者找到他們的哲學傾向和可能性,鼓勵來談者培養出檢視或重建生活經驗的能力,能夠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課堂中侯南隆老師提到有一句有趣的話「解決問題,不等於提供答案」,更何況諮商師只認識來談者的一部分,不該武斷的覺得自己握有事物的答案,更不該用說教填塞給來談者「建議」。簡而言之,諮商並不是直接提供解答,而是一種學習過程。
T - Transcendence 超越
雖然說FITT的前三個步驟都可以視情況調換順序,但唯獨最後Transcendence超越,是無法提早進行的。
在課堂中,這個階段簡直被描述的像立地成仙一樣,來談者會因為哲學而觸發了自我意識的覺醒,超脫當前問題,培養出哲學的生活方式!這是什麼境界?好像有點神奇。
FITT的最後這個T似乎是一個隨緣階段,如果來談者並沒有意願深究的話不一定執行。
FITT諮商法中的哲學理論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我對FITT很有好感,但以上關於FITT四階段的介紹完全是哲麻版本,課堂中提到了很多哲學學派和其他技巧,如:詮釋學、蘇格拉底對話,這些與諮商師自我準備有關(就是有點無法略過假裝它不存在的意思),我需要多做一些功課才能完整的呈現這些內容,希望補足相關知識後,可以跟大家分享更多內容。
課堂心得:意向性的教與學
在不同FITT資料中提及 T-Teaching as Intention 大多翻譯為「有意向性的教與學」,哲麻很是頭痛,後來索性就按照字面解釋了理解為「持有某種目的教導與學習」。
在課堂中「教」來談者的概念似乎讓一些同學不太舒服,認為有一種以上對下姿態,但是「教導來談者」是FITT創辦人瑞比教授非常強調的一環,因此課堂上老師也帶我們進一步探討「哲學諮商是否有是否有教學的成份」。
不知道各位覺得如何?我的觀點是如果我正在學習一樣技能/知識,而某人提供了指引或是學習資源,某人便是教導了我,但我當下是否心服口服或喜歡這種狀況又是另一回事。
我認為目前學到的哲學諮商方法,都帶有指引來談者學習新視角的目的,因此符合了我對教學的定義,或許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教導是上對下?我們怎們去面對自己的「不知道」?我想不管對來談者或諮商師,都是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議題樹練習
網路上找不到太多以諮商爲情境的議題樹範本,我以近期接觸到的議題為例,練習製作了下面的議題樹:
議題:我希望自己更好的控管自己的情緒,在工作上我會因為別人忘記會議討論過多次的內容或必須重複交辦事項而生氣,有的時候過多的行政流程(尤其那些系統又長得非常不友善)、沒意義的討論,也會讓我很抓狂,這樣子讓我變成公司的討厭鬼,沒有人喜歡情緒容易暴走的同事,我不想變成被大家討厭的人。
參考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