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聚好散,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三種你要小心避開的離職雷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20年,擔任主管職超過15年,看過數百上千個形形色色工作者離開一家公司的方式,其中不乏搞得烏煙瘴氣兩敗俱傷的,歸納以下三種常見的「令人遺憾的分手方式」。


雷區一:不管現任什麼職位、在職資歷有多深,勞基法規定預告期幾天就幾天走,不給協商空間。

依規定預告天數離職有什麼不對嗎?

勞基法所規定的離職天數,是法令的最低限度標準,提供給聘雇雙方遵循,也就是說那只是基本原則,多數情況可以適用,但特殊情況就需要加以變通。例如一位無事可做也無心工作的資深員工提出離職,實際上一兩天就可以交接完成,只要雙方協調得宜,甚至今天提出、明天就可以走人。不過受僱者基於自己的法定權益,一定會堅持領足薪水到滿預告天數為止。

這裡要談的情況反過來,是你依法定時間預告離職,但公司需要你待更久一點這種情況。

首先要建立以下心態:

舊東家希望你待久點,通常不是在凹你!而是他真有需要。

我曾經看過在職期間深受重用的關鍵崗位主管七月提出離職,老闆怎麼都留不住人,於是提出希望對方待到年底。老闆想的是「我要時間找人,還要你來帶這個人,上手了才能離開,你這麼資深了怎麼連這個都想不到!」看到這裡我知道你可能噗哧笑了「我是簽了賣身契了嗎!離開一份工作,有沒有人接手也成了我的責任?」其實,有這種想法的老闆並不少見,舊東家軟硬兼施,也著實讓你陷入兩難。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要主動站在舊東家的角度,妥善規劃交接工作的人選與空窗期的應急措施。也就是說,你越能積極幫他解決你的離職帶來的衝擊,你就有越高的機會依期望的時間離開,勿因要離職了,就把衝擊一股腦子丟到舊東家身上。

最完美的分手,就是積極的培養接班人,在你離開時舉薦他接手你的職位,不過這個理想境界很少發生。

再來,為了成全舊東家,免不了稍微吃點新東家的豆腐。給一個好理由延後報到時間一兩週,例如前東家恩重如山,你位居要職、離職衝擊過大等等,大部分未來雇主都會願意接受稍微推遲報到時間。不過這個豆腐可不要吃過頭,例如一口氣提出延後報到一兩個月以上,若沒有個好理由,這個舉動可能引起對方認為你有二心、想悔婚,轉而與第二人選接洽,到時落得兩頭空則得不償失。

利用你對舊東家的情深義重跟未來雇主宣告
「你會善待每一任前男(女)友」


雷區二:忍辱負重三千天,最後一刻卻選擇玉石俱焚。

在幾次轉職的經驗中,你主要是因為推力(有難以忍受的因素)而轉換還是因為拉力(有更好的機會)?

相信答案推力佔大多數,或者至少是因為推力促使我們對外開始看機會,再因為有了不錯的拉力而堅定辭職。然而這個推力的強度則因人而異,有些人被主管或環境文化折磨了數年,都一路堅持著為五斗米彎著腰走路,卻在最後一刻選擇打直腰桿,來個離職前夕大爆料,把主管或某個長期迫害自己的同事的所作所為公諸於世。

年輕時的我,經常幻想離職時要寫一封萬言書上諫公司,那封信躺在信箱草稿,每年都改一版,但(還好)始終沒有寄出。如果這個公司或老闆在某些面向讓你失望了10年,你為何會認為來個離職大爆料就可以撥亂反正,或是你只是簡單粗暴地想,反正都要離職了,再也沒有包袱?

因為你的爆料(諫言),公司決定介入調查?我還真遇過這種案例,但坦然說機率非常低。如果你真心過意不去,不希望工作的這麼痛苦,你應該分析勝算,於在職期間步步為營、設法抗衡,或者蒐集證據,待有適當時機進行反應,而不是選擇在離職這一刻寫黑函。若沒有勝算,不如就安靜地走完最後這一段路,既然都忍了幾年,也不差最後幾天。

要嘛戒急用忍,要嘛用腳投票,
最不該做的就是玉石俱焚。


雷區三:圖安逸、做自己,「被離職」才感嘆喪失工作選擇權

第三個雷區常見於中高齡工作者,即所謂職場的中年危機。因學習與成長空間有限,輕易就被便宜又有拼勁的後浪所取代,又因為薪資高、技能窄,工作機會寥寥無幾而被迫低就(降職降薪)。

中年危機通常不需要等到邁入中年才發生,而在30~40這個年紀區間就開始萌芽,除了工作技能與產出價值的停滯或落後會直接導致工作危機外,工作者在下列情境的選擇,也會影響公司繼續僱用的意願:

  • 公司實施各種變革措施時,你常扮演唱衰反抗者,還是先行改變者?
  • 改朝換代時,你總是緬懷前人好,還是積極適應新的管理者?
  • 作為單位裡的資深人員,你是主動成為資淺者與領導階層間的橋樑,分憂解勞,還是更甘於獨善其身?
  • 當你成為資深員工後,你讓同事覺得你是他們堅實的後盾,還是難搞的老屁股?

還有很多類似問題可以預估一個人被離職的機率。

台灣的就業市場,對中高齡就業者的不友善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以一己之力很難與社會現象對抗,我們能做的是確保自己居安思危、活到老學到老、積極適應改變,因為每個人都有步入中年這一天。

與時俱進,為自己保值,
當危機來臨時,你至少擁有重新站起來的本事。


在職時兢兢業業、離職時紛紛擾擾,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公司或主管的社會影響力與身為小員工的你是不對等的,因此你沒有不歡而散的選項。

職場恩仇記不是一本壞人最終都會罪有應得的暢銷小說,
和平分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已知前方有雷,務必小心行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2/28
感謝分享~
avatar-img
麥卡沙的沙龍
22會員
14內容數
麥卡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0
本文探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及其家庭的困境,以及教育體制如何改善現狀。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及早診斷、藥物治療與認知教育的重要性,並呼籲社會大眾應重視特殊教育議題,給予老師更多支持與培訓,以創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2025/01/10
本文探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及其家庭的困境,以及教育體制如何改善現狀。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及早診斷、藥物治療與認知教育的重要性,並呼籲社會大眾應重視特殊教育議題,給予老師更多支持與培訓,以創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2024/08/18
在當今社會中,公眾人物的形象管理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面對網絡輿論時。王齊麟因經紀人社交媒體的言論引發爭議,文章探討在名聲面前,如何把握群眾期待、選擇正確的道路,並以柔克剛來應對八卦與批評。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藝人,更是每位希望在公共視野中塑造自己形象的人的必須課題。
Thumbnail
2024/08/18
在當今社會中,公眾人物的形象管理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面對網絡輿論時。王齊麟因經紀人社交媒體的言論引發爭議,文章探討在名聲面前,如何把握群眾期待、選擇正確的道路,並以柔克剛來應對八卦與批評。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藝人,更是每位希望在公共視野中塑造自己形象的人的必須課題。
Thumbnail
2024/08/11
本文探討臺灣女拳擊手林郁婷在奧運金牌戰的成功背後,如何透過內在驅動力與堅持不懈激勵職場上的工作者。藉著她的故事,職場人士能學習到自我實現的重要性,並瞭解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透過找出個人優勢與堅持不懈的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在人生的擂臺上取得勝利。
Thumbnail
2024/08/11
本文探討臺灣女拳擊手林郁婷在奧運金牌戰的成功背後,如何透過內在驅動力與堅持不懈激勵職場上的工作者。藉著她的故事,職場人士能學習到自我實現的重要性,並瞭解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透過找出個人優勢與堅持不懈的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在人生的擂臺上取得勝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過數百上千個形形色色工作者離開一家公司的方式,其中不乏搞得烏煙瘴氣兩敗俱傷的,歸納以下三種常見的離職地雷,快來檢視你踩到了嗎?
Thumbnail
看過數百上千個形形色色工作者離開一家公司的方式,其中不乏搞得烏煙瘴氣兩敗俱傷的,歸納以下三種常見的離職地雷,快來檢視你踩到了嗎?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終於提出來了 正式提出辭呈已經過了好幾天,這個過程心裡很複雜,雖然我已經下定決心,但是每每想提出來,話到了喉嚨卻又被我吞下去了兩三次,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我老闆落單的時間下定決心提出來,老闆很是震驚,嘗試想慰留我,加薪水加福利什麼的,但我還是婉拒了 同事的告別 同事A笑著回應 人生總是有束縛
Thumbnail
終於提出來了 正式提出辭呈已經過了好幾天,這個過程心裡很複雜,雖然我已經下定決心,但是每每想提出來,話到了喉嚨卻又被我吞下去了兩三次,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我老闆落單的時間下定決心提出來,老闆很是震驚,嘗試想慰留我,加薪水加福利什麼的,但我還是婉拒了 同事的告別 同事A笑著回應 人生總是有束縛
Thumbnail
要知道,職場如同情場一樣,想「分手」,都需要手段。 當然如果雙方早已「相看兩厭」,提出辭職當然是一拍兩散;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有貢獻、有價值,如何不傷感情的離職?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折衝。 。
Thumbnail
要知道,職場如同情場一樣,想「分手」,都需要手段。 當然如果雙方早已「相看兩厭」,提出辭職當然是一拍兩散;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有貢獻、有價值,如何不傷感情的離職?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折衝。 。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身處在流動率高的業務單位,習慣人員的來去,雖然每次的離職洽談都不免俗問:「為什麼要走?」不管慰留與否,總而言之,真心想留下來只需要一個理由,真心要走就有千百種理由。
Thumbnail
身處在流動率高的業務單位,習慣人員的來去,雖然每次的離職洽談都不免俗問:「為什麼要走?」不管慰留與否,總而言之,真心想留下來只需要一個理由,真心要走就有千百種理由。
Thumbnail
嗨大家,新年開工啦~除了有人是帶著新氣象繼續打拼,相信也有人也是想年後轉職,幫自己開闢新的一條路來挑戰,今天就來分享「#離職的4大NG」讓大家在能夠完美離職,這個是很重要的!離不好小心影響到下份工作阿😢
Thumbnail
嗨大家,新年開工啦~除了有人是帶著新氣象繼續打拼,相信也有人也是想年後轉職,幫自己開闢新的一條路來挑戰,今天就來分享「#離職的4大NG」讓大家在能夠完美離職,這個是很重要的!離不好小心影響到下份工作阿😢
Thumbnail
 離職要離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我覺得調動單位,就接受慰留,其實不太好為什麼會這麼說?【離職接受單位異動慰留:不尊重原主管】 如果調了單位,就可以讓你不想離開公司,那豈不是代表原單位出了問題
Thumbnail
 離職要離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我覺得調動單位,就接受慰留,其實不太好為什麼會這麼說?【離職接受單位異動慰留:不尊重原主管】 如果調了單位,就可以讓你不想離開公司,那豈不是代表原單位出了問題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