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 書名:觀察的力量

2023/0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想要告訴我,凡物要細微地去觀察可能的任何弦外之音。「了解決定的背後真的的「為什麼?」」。為什麼要了解這個?當任何決策者在進行商品規劃時的定位時,才能掌握到區隔下的顧客要什麼?特別是大的商品行銷案花費鉅資,方向錯了,產生的損失龐大。
書名:觀察的力量(2017), 寶鼎出版
原文:Hidden In Plain Sight(2013)
How to Creat Extraordinary Products for Tomorrow Customers
作者:Jan Chipchase & Simon Steinhardt
譯者:洪世民

作者認為「不合常理的行為背後必有因」。

作者身為公司的創意總監,以類似人類學參與式觀察的民族誌研究方法,常在跨國間進行全球式的行銷研究,他常常深入各城市,用全新眼光偵察,例如在當地租房子而非住大飯店,觀察庶人家中陳設、廁所、冰箱內之物等等有無有趣線索.. 或者雇用當地大學生進行田野調查,騎腳踏車慢逛城市,去理髮廳剪髮聽第一手八卦。(編按:這想法跟另一本我讀的書「小數據獵人(SMAIL DATA)(2017)」描述的作法相似)。這是作者繕長的「接觸點」研究法,由使用者與產品/服務的互動時間與地點、某種舉動的剌激因素:來找出新商機,以填補客戶的未滿足需求,建議企業「做與不做的邊界」。
我認為「人類學參與式觀察的民族誌研究方法」並不容易,靠的是養成細微觀察的特質、常常胡思亂想不受世俗規劃的反思,要有很多事件的經驗累積,如同作者認為在混亂資料中建立秩序- 亦即如何把一大堆「陳述」「事件」「結果」組合成一個故事的框架。
本書作者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一個研究架構:觀察人一天生活中,利用「不便因素的壓力點」檢測出「舒適圈範圍」的上下邊際,可以導納出「做與不做的界限」。透過這研究設計出操縱行為的設計,導入在商品的銷售或服務流程中。那麼什麼是「舒適圈範圍」的上下邊際-「做與不做的界限」呢?作者給一個行銷名稱,稱之為「門檻地圖」,內有很重要的「波谷門檻」與「波峰門檻」,而「波谷門檻」與「波峰門檻」之問就是「舒適圈」。
★「波谷門檻」:少到忍而極限已受不了,會感到不舒服(羞恥)之邊界。
★「波峰門檻」:多到滿出到感到噁心想吐之邊界。
★「舒適區」:維持在這區域內心情平靜,享受感覺。
以信用卡為例,信用卡發卡銀行想盡辦法利用拉大舒適圈的應用範例,「波谷門檻」可以是針對不同使用者的循環借款利率,令人減少戒心。「波谷門檻」可以是紅利積點的門檻連連加倍送。反過來,消費者可以在包夾內只帶有限現金而沒有信用卡,就等於縮小「舒適區」。本書中有許多範例,礙於篇幅就不多說明了。
另外作者也提出一個觀察人類行為「自身發散而出」的模型(編按:我取的名稱,不是作者撰寫的):稱之為「重力中心」加上「分布範圍」再加上「反省點」三要素構成體系。
★「重力中心」就是人們欲放東西的靶心,拿取東西第一個注意的地方。
★「分布範圍」就是人們戶外走動時願意讓實體物品離身的距離。(考慮危險及方便取物)
★「反省點」就是天生容易遺忘重要物品的傾向,例如離開一地前往另一地,常停下來心理清點著他帶了什麼又忘了什麼之時刻。
有經驗的行銷專家可以利用三個人性特質,找出未滿足需求,發展滿足客戶的商品。(編按:問題是:行銷人員就算知道這些原理,也不見得能夠頓悟出商機)
結論
這本書有很多想法是跳脫傳統行銷學界理論的想法,概因作者本身的學習背景有人類學或心理學上的經驗,再加上作者有很豐富的國際各國的實際觀察庶民生活的經驗,也不相信一定是如何的規律:
腦海裡一定常常告誡自己:「了解決定的背後真的的「為什麼?」」,以及「不合常理的行為背後必有因」,去抽絲剝繭,去檢驗,去思想,才能有所成就。以上是我的閱讀心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