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跟蹤騷擾的處遇與心理復原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跟蹤騷擾的處遇與心理復原
2022年6月1日,政府頒布跟蹤騷擾防制法(簡稱跟騷法)上路,對於人身安全保障是一大進步。跟蹤騷擾行為(stalking)的定義為一個人持續騷擾另一個人,反覆強加不受歡迎的行為、聯繫或通信,通常包括三個主要行為要素:持續的行為過程、被跟騷者的嫌惡或恐懼、不受歡迎的行為。
跟騷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也出現在莎士比亞文學作品《馴悍記》或是中國古典文學《唐伯虎點秋香》中,包括強迫性的愛情追求者、不願意放手的前情人、對名人的愛慕而窮追不捨的粉絲等;另一方面也有復仇或犯罪的行為,如離職員工騷擾前老闆、復仇者追蹤仇人或情敵、性犯罪者尾隨目標對象。隨著資訊社會發展,跟騷行為更是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再進化到網路線上跟蹤,持續蒐集被跟騷人的資訊,進行監控、發布不當訊息或影音圖片等騷擾。
跟騷行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會問題,根據英格蘭和威爾斯在2016 年的犯罪調查顯示,在調查的前一年有4.9%的女性和2.4%的男性有被跟騷的經驗(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6)。受到跟騷行為影響的人口盛行率估計約佔總人口的4.5%至23.4%之間,對被害人心理、社會和職業功能的影響可能具有毀滅性(van der Aa, & Römkens, 2013)。
跟騷行為與犯罪行為有著微妙的差距,但卻與家暴、性侵、傷害、恐嚇、妨害自由,甚至殺人等有密切相關。而且跟騷行為即便沒有發生實質傷害,對於被跟騷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人際,往往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失,對於心理健康也是極大傷害。根據跟蹤騷擾的心理因素,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情感跟騷
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過度的關心與控制,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存在情緒勒索,但在家庭與親密關係中,這是更普遍也更嚴重的,因為我們難以逃離或捨棄伴侶和家庭關係。跟騷者習慣使用精神控制、心理虐待,甚至是家庭暴力來控制被跟騷者,並始終認為被跟騷者是從屬於自己的而非獨立個體,一旦對方反抗拒絕,就會出現憤怒的情緒。我之前接到一些關於家人使用GPS定位程式或網路線上跟騷的案子,以及前夫妻、前男女朋友、父母的多次電話或網路騷擾本人或家人朋友,就是屬於這個類別。
二、相識跟騷
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不成熟的愛戀與追求,跟騷者通常與目標相識,可能是同事、朋友、同學、鄰居等,他們內向害羞、社交回避、缺乏必要的人際技巧,但內心又十分渴望開展一段戀情,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斷地想製造親近機會,確認雙方的關係,卻因此讓對方感到困擾。長久下來,如果無法建立想要的親密關係,會產生不甘、報復的負向心態,不斷試圖和解、要求修復關係、甚至威脅恐嚇,他們通過種種手段告訴被跟騷者“我對你那麼好,為什麼不接受我”,“我要糾正你對我的誤解”等。
三、陌生跟騷
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虛幻的被愛或幸福妄想,跟騷者相信與被跟騷者之間是一種親密愛慕的關係,對方是他們的靈魂或命定伴侶,即便對方不認識自己。他們往往會有一種錯覺,認為對方對自己有好感,幻想將來能和對方過上恩愛幸福的生活,是典型的“情愛妄想症”的心理障礙。這種類型中,雙方是偶然認識或者沒有人際互動的,一旦跟騷者選中,他將開始對被跟騷者展開強烈的、影響到其正常生活的瘋狂追求,試圖與跟蹤騷擾對象建立親密關係。
四、犯罪跟騷
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惡意的犯罪或報復心態,跟其他類別不同,他們不尋求與跟騷目標建立親密關係,是有預謀的犯罪以達到目的。其中一些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由於遭到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怨恨,以威脅恐嚇造謠中傷等手段向被跟騷者報復。這通常發生在破滅的關係中,比如被開除的員工為了報復恐嚇主管,分手的伴侶到處抹黑造謠對方。另一些人與被跟騷者通常毫無關係,他們享受追逐獵物時的控制感、就像在品味一段性愛前戲,最後極有可能升級為連續作案的強姦犯或謀殺者。
遇到跟蹤騷擾,被跟騷者應該採取安全、直接、簡潔和明確的告知,讓跟騷者很清楚知道其行為是不受歡迎的,這是確保被跟騷者生活安穩非常重要的步驟。但當跟騷者已被告知其行為是不受歡迎後,仍然繼續不當行為時,就是重要的危險訊息,而且行為過程的故意和無意的部分將更加清晰。如果在告知後無法獲得對方的改變,我們可以依據跟蹤的類型來進行處理。
一、對於情感跟騷
在人的成長歷程中情緒獨立是很重要的一環,情緒不夠獨立就無法承受分離後的傷心和寂寞,家人或伴侶就要犧牲自己的成長陪伴在側,陷入情緒共依存狀況,好比糾纏在一起的藤蔓,痛苦萬分又難分難捨。遇到這種困境,適當的共同討論後一起決定如何建立互動模式是很重要的,確保雙方都知道這些互動模式與監控約束的用途,為什麼想要用它,設定了什麼限制,更重要的是雙方對這些方式的感覺如何。如此,家人或伴侶才能知道這並不會影響彼此的信任與親密關係。如擔心無法平心靜氣對話,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家庭諮商或伴侶諮商協助。
二、對於相識跟騷
若對方的追求行為已經讓你感到不舒服、焦慮,不要自己一人辛苦承擔,讓家人、朋友了解你所遇到的狀況共同協助,親友、鄰居、同事都是可以協助處理人際關係並保障安全的守護者。拒絕對方時要堅定,但須留意避免單獨互動或過度激怒對方,可以藉由說明自己的生命故事、人際模式或戀愛經驗,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愛情模式;也進而讓對方探索、整理自己的愛情模式,去調整改善心態行為,學習用更好的方法來吸引對方。
三、對於陌生跟騷
因為跟騷者出現頻率無法預測,被跟騷者要預作準備,盡力防堵跟騷者靠近自己。當意識到可能被跟騷時,請立即切斷跟騷者可能的任何連結,包括封鎖電話、通訊軟體以及建立社交網站黑名單等。也可以試著用手機拍下跟騷者的相片或車輛資料給家人、警察或警衛,請他們幫忙阻擋與勸戒對方。或者借助架設監視器、電話錄音、隨身準備防身用具來保障生活安全以及留下法律證據。
四、對於犯罪跟騷
除了惡意的犯罪者外,以上類型跟騷者在進展不順、或面臨關係分離及失落時,也有可能演變出現威脅、攻擊行為。如果告知其行為是不受歡迎後依舊持續,上面提及的解決方法也都失效時,請依<跟蹤騷擾防制法>即時報案處理,警察系統是遭跟蹤騷擾者最重要的求助單位,讓公權力與法律協助被跟騷者得到人身保護與回復生活上的安全感。
有被跟蹤騷擾經歷的人,會在一段時間中生活在被人窺視、被人瘋狂聯絡的恐懼中,有人會產生嚴重的抑鬱情緒,有人腦海裡會不斷閃現過去的恐怖畫面,甚至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實這是一種惡性的情緒漩渦,跟騷者有可能在處罰或服刑後心懷不甘,依然重覆同樣的行為;而被跟騷者在心理上生活上所受到的創傷,可能難以完全平復,雙方都需要進行心理治療與重建。
對於跟蹤騷擾者,111年6月 衛生福利部頒布「跟蹤騷擾案件相對人治療性處遇計畫規範」,已有心理治療處遇方式與流程,社會上也有相關心理醫療資源可以協助。對於被跟蹤騷擾者,心中的痛苦不會因為事件的結束而立即終止,而是會延續一段時間,出現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腦海中不自覺回想被跟蹤騷擾的畫面,人際交往的安全感和掌控感破損而害怕社交,逃避具有某一類特徵的人群,無法正常生活、學習、工作,甚至會反覆出現責怪自己的心態。如果自己一個人難以度過這個痛苦階段,向家人朋友傾訴也無法解決,請一定要求助專業心理師來獲得妥善的心理創傷處理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妙哉心理師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13會員
14內容數
同理同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心理心理,在你心裡,在我心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哉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路性影像有盜攝而來,例如2001年的市議員性愛光碟事件;有脅迫而來,例如戲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男主角被強拍不雅照;有誘騙而來,例如利用親密關係或金錢交易向對方要求裸照。也有以電腦科技製作不實性影像散布圖利或報復,從以往的Photoshop改圖到今日DeepFake電腦合成影片深度偽造換臉。
我個人蠻喜歡用路西法效應來說明一般人是如何變成可怕的加害者,它說明了兩個重點要素,一個是責任分散或責任免除造成人肆無忌憚地做出惡行,一個是讓管理者代為負責的情況下,加害者所做出的惡行會超出管理者預期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可以說明為何在環境管理者操弄的霸凌氛圍下,行為霸凌會如此的慘烈,而且必然會發生。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霸凌的起步通常是言語霸凌,。語霸凌中所說的話,可以是真的、假的或真假參半,主要的目的是貼標籤形成共識,當共識達成後被霸凌者就被妖魔化,成為攻擊的藉口。言語霸凌成形後緊接著是關係霸凌,也就是人際孤立疏離,而且環境圈與被霸凌者親近的人,也會承受「物與類聚」或是受到霸凌者的壓力,漸漸疏遠被霸凌者。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傷害,通常是以無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與無望感的順序發展產生。對於自己想盡方法卻無法處理問題的感受,對於不被他人幫助或求助無門的感受,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或需要開始否定在環境中存在價值的感受,對於環境、未來與自己不覺得會變好的感受,如同刀一樣地一道道割在自己心中。
網路性影像有盜攝而來,例如2001年的市議員性愛光碟事件;有脅迫而來,例如戲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男主角被強拍不雅照;有誘騙而來,例如利用親密關係或金錢交易向對方要求裸照。也有以電腦科技製作不實性影像散布圖利或報復,從以往的Photoshop改圖到今日DeepFake電腦合成影片深度偽造換臉。
我個人蠻喜歡用路西法效應來說明一般人是如何變成可怕的加害者,它說明了兩個重點要素,一個是責任分散或責任免除造成人肆無忌憚地做出惡行,一個是讓管理者代為負責的情況下,加害者所做出的惡行會超出管理者預期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可以說明為何在環境管理者操弄的霸凌氛圍下,行為霸凌會如此的慘烈,而且必然會發生。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霸凌的起步通常是言語霸凌,。語霸凌中所說的話,可以是真的、假的或真假參半,主要的目的是貼標籤形成共識,當共識達成後被霸凌者就被妖魔化,成為攻擊的藉口。言語霸凌成形後緊接著是關係霸凌,也就是人際孤立疏離,而且環境圈與被霸凌者親近的人,也會承受「物與類聚」或是受到霸凌者的壓力,漸漸疏遠被霸凌者。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傷害,通常是以無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與無望感的順序發展產生。對於自己想盡方法卻無法處理問題的感受,對於不被他人幫助或求助無門的感受,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或需要開始否定在環境中存在價值的感受,對於環境、未來與自己不覺得會變好的感受,如同刀一樣地一道道割在自己心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兩位大法官都認為本件應受理,但對於是否已「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和系爭書函是否為「確定終局裁判」的看法有所不同。呂太郎大法官認為本件自始非憲訴法第59條規定範圍,不須要求此要件,而尤伯祥大法官則認為應類推適用,將上級警察機關決定視為確定終局裁判。
本文則大致整理憲法法庭113年憲裁字第14號裁定中,三位大法官在不同意見書裡提出的看法。上一篇文章〈跟蹤騷擾防制法「書面告誡」與人民聲請憲法訴訟 (上)〉,我們已經提到本件裁定的背景事實、多數意見及主筆理由。
Thumbnail
本法旨在保護個人身心安全、行動自由、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特制定本法。透過警方的保護令程序,可以保護身心受到侵害的被害人,限制犯罪行為人的行動及幹擾
Thumbnail
本蛙今晚十點會把故事真相寫在這篇結尾 ■《明志》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不悔但無奈的旅程,追求的不是荊棘的皇冠~寫給一個道德崩潰的網路年代 https://vocus.cc/article/64f3d1d5fd897800019caaec 咱不想浪費時間跟身心障礙者「宇牛」周旋
★心理學是一門解讀人心、看透人性的學問。 ●男性的行動和感情模式: -難以一心二用,擁有高度專注力是男性的優勢。 -連一點小事都要競爭,天生具有鬥爭本能。 -討厭講太久的電話,講電話只是要傳達重要的事情。 -不回簡訊或很晚才回,不太重視簡訊這項溝通工具 -喜歡研究機械,擅長在腦海中模擬立體影像。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平安時代第一美女小野小町,深草少將是眾多追求之一,他堅定發誓:「無論來多少次,我一定要打動妳。」每天都來小町宅前放上香榧傳情,直到第一百天的雪夜,深草少將在半途力竭倒下,香榧猶自握在手中。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日前,演藝人鄭家純在29日主持尾牙活動時,遭遇主辦公司老闆性騷擾。當時不單止被老闆言語性騷擾,亦被在場參加者起鬨要求親吻該為老闆。事後鄭家純在社交媒體表示,當晚受到的騷擾不只低級玩笑,「還有更令人不舒服的部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兩位大法官都認為本件應受理,但對於是否已「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和系爭書函是否為「確定終局裁判」的看法有所不同。呂太郎大法官認為本件自始非憲訴法第59條規定範圍,不須要求此要件,而尤伯祥大法官則認為應類推適用,將上級警察機關決定視為確定終局裁判。
本文則大致整理憲法法庭113年憲裁字第14號裁定中,三位大法官在不同意見書裡提出的看法。上一篇文章〈跟蹤騷擾防制法「書面告誡」與人民聲請憲法訴訟 (上)〉,我們已經提到本件裁定的背景事實、多數意見及主筆理由。
Thumbnail
本法旨在保護個人身心安全、行動自由、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特制定本法。透過警方的保護令程序,可以保護身心受到侵害的被害人,限制犯罪行為人的行動及幹擾
Thumbnail
本蛙今晚十點會把故事真相寫在這篇結尾 ■《明志》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不悔但無奈的旅程,追求的不是荊棘的皇冠~寫給一個道德崩潰的網路年代 https://vocus.cc/article/64f3d1d5fd897800019caaec 咱不想浪費時間跟身心障礙者「宇牛」周旋
★心理學是一門解讀人心、看透人性的學問。 ●男性的行動和感情模式: -難以一心二用,擁有高度專注力是男性的優勢。 -連一點小事都要競爭,天生具有鬥爭本能。 -討厭講太久的電話,講電話只是要傳達重要的事情。 -不回簡訊或很晚才回,不太重視簡訊這項溝通工具 -喜歡研究機械,擅長在腦海中模擬立體影像。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平安時代第一美女小野小町,深草少將是眾多追求之一,他堅定發誓:「無論來多少次,我一定要打動妳。」每天都來小町宅前放上香榧傳情,直到第一百天的雪夜,深草少將在半途力竭倒下,香榧猶自握在手中。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日前,演藝人鄭家純在29日主持尾牙活動時,遭遇主辦公司老闆性騷擾。當時不單止被老闆言語性騷擾,亦被在場參加者起鬨要求親吻該為老闆。事後鄭家純在社交媒體表示,當晚受到的騷擾不只低級玩笑,「還有更令人不舒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