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知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風】應該是老年人群體中最常見的入院因素之一了吧!

中風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尤其容易發病,值此冬季,若您家中有患中風疾病的年長者,請您停下來瞭解下相關知識,防患於未然。(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哦!)

【中風】又被稱爲【腦中風】,屬於腦血管疾病,像急性腦梗死、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等都屬於腦中風

一旦患者得了「中風」,會有表現為單側肢體無力或感覺身體麻木、口齒不清;嚴重的「中風」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出現肢體癱瘓的症狀。

【中風】致殘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的疾病,是嚴重威脅國民健康和生活的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所以老年人自己及其家人一定要做好對「中風類疾病」的防治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預防復發

要如何發現早期階段的中風隱患呢?

——患者自己與家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身體體徵的變化去發掘異樣,然後及時就醫診斷:

  • l 口眼歪斜、説話不利索
  • l 一側肢體無力或者發現不聼使喚、不靈活的情況
  • l 走路不穩
  • l 劇烈頭疼
  • l 噁心嘔吐
  • l 意識障礙

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能誘發【中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因素、年紀的增長、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抽烟喝酒、久坐、缺乏運動、長期性的或者習慣性的精神緊張等)。其中,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腦中風的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原因

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中風】發生的原因,則是因爲患者的心火旺盛、痰濁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

  • 心火過盛的臨床表現為:面紅耳赤、口乾喉躁、心煩意亂、小便赤色;
  • 由於飲食不節制,常吃油膩、甜口的食物,導致脾胃失運,積濕生痰,臨床表現為頭暈、胸悶、腹脹;
  • 患者的生活作息問題會導致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氣虛血淤、面色蒼白或者萎黃、頭暈、心悸、失眠等。

如果發現家中長者有上述情況,請儘快前往醫院的腦血管科室進行檢查和治療,儘早開始控制病情的發展!

如果并未發現家中長者存在上述病症,但是患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的,請仔細看看下面的一些預防【腦中風】的建議

① 高血壓患者要控制血壓

前文提過,高血壓是導致「中風」的最常見的病因,所以患有血壓問題的年長者,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這能大大降低「中風」發病的幾率!

② 高血脂患者要控制血脂

動脈粥樣硬化是除高血壓外的另一個誘發中風的高發病因,所以控制血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有利於降低發病率,而治療中度高膽固醇血症則能控制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

③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生活作息,調整心理狀態

戒烟酒、保證睡眠的質和量、找到能排解心裏壓力的方式。

④ 控制新房顫動

心律失常又叫房顫,多見於老年人群體中,也會引起中風。

⑤ 適量參加體育鍛煉

⑥ 飲食清淡爲主、以“三低”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爲主,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物


有時間再分享下“腦中風”與“腦卒中”“腦梗”“腦溢血”之間的那些事兒!

----------------------------------------------------------------------------

参考资料出處:

[1] 《《柳葉刀》權威報告:中國前十大死因揭曉中風、肺癌、肝癌上榜前五》.醫藥魔方.2021-01-03

[2] 《眼皮垂當心腦幹中風奇怪症狀可能預示疾病》.守護心血管. 2016-09-19

[3] 《學些“腦中風”急救知識很必要》.養生大世界[J].2018年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9 ask的沙龍
1會員
53內容數
啓生健康將爲讀者打造全面而專業的日常科普資訊内容,覆蓋的文章類型包括:疾病科普、中醫養生、生活常識、健康飲食、營養新知、兩性科普等,將我們與專業的醫師團隊溝通確認過的知識點以及從專業期刊文獻中獲取的信息進行結合,編輯出通俗易懂的文章内容,傳播給大衆,普惠大衆,讓天下人更健康!
39 as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6
「豆腐」是人們生活當中很常見的歷史悠久的豆製品,以各種美味佳餚的形式出現在大衆的餐桌上。但是由於人們對它太過於熟悉了,可能容易忽略了豆腐所擁有的豐富的營養價值。 豆腐屬於低熱低脂的高蛋白食物!很多素食餐廳都會拿豆腐來做大菜,不僅口感好,對身體也有好處,畢竟有句俗話說的好: “吃肉不如吃豆腐。”
Thumbnail
2023/02/16
「豆腐」是人們生活當中很常見的歷史悠久的豆製品,以各種美味佳餚的形式出現在大衆的餐桌上。但是由於人們對它太過於熟悉了,可能容易忽略了豆腐所擁有的豐富的營養價值。 豆腐屬於低熱低脂的高蛋白食物!很多素食餐廳都會拿豆腐來做大菜,不僅口感好,對身體也有好處,畢竟有句俗話說的好: “吃肉不如吃豆腐。”
Thumbnail
2023/02/04
據悉,國人有1~2成的人被耳鳴困擾,而且大多數人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去了醫院也發現很難找到致病原因,只能回家多修養。 所以耳鳴到底是什麽?爲什麽會突然發生?能不能治療?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是一種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一側或雙側耳朵内,亦或者是頭部内有聲響的主觀感受。
Thumbnail
2023/02/04
據悉,國人有1~2成的人被耳鳴困擾,而且大多數人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去了醫院也發現很難找到致病原因,只能回家多修養。 所以耳鳴到底是什麽?爲什麽會突然發生?能不能治療?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是一種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一側或雙側耳朵内,亦或者是頭部内有聲響的主觀感受。
Thumbnail
2023/01/31
口腔潰瘍又被稱為“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口腔粘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症。 口腔潰瘍發作時候的局部灼痛感明顯,嚴重的時候會影響患者説話、飲食,以至於影響到患者心情。 通常情況下,缺乏維生素是導致潰瘍最常見的因素,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誘發口腔潰瘍。
Thumbnail
2023/01/31
口腔潰瘍又被稱為“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口腔粘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症。 口腔潰瘍發作時候的局部灼痛感明顯,嚴重的時候會影響患者説話、飲食,以至於影響到患者心情。 通常情況下,缺乏維生素是導致潰瘍最常見的因素,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誘發口腔潰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50多歲的王先生在用餐的時候,突然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到急診室。 「醫師,我剛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患者動了動手臂說,「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 「當時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好像沒有其他不舒服。」患者搖搖頭,接著問,「請問這是小中風症狀嗎?」 「從目前的檢查看起來,應該是俗稱的小中風。
Thumbnail
50多歲的王先生在用餐的時候,突然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到急診室。 「醫師,我剛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患者動了動手臂說,「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 「當時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好像沒有其他不舒服。」患者搖搖頭,接著問,「請問這是小中風症狀嗎?」 「從目前的檢查看起來,應該是俗稱的小中風。
Thumbnail
日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5日指出,秋冬季節因氣溫下降,應防範心血管疾病,如果發現手腳反復性輕微無力,應立即就醫。 腦神經內科醫師曾冠華表示,1位年約70多歲的男性,早上起床發現自己左半邊的身體不太聽話,手、腳雖然還可以出力,但總覺得力不從心,事發突然,家屬趕緊帶至醫院急診就醫。 曾醫師說,為謹慎起見
Thumbnail
日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5日指出,秋冬季節因氣溫下降,應防範心血管疾病,如果發現手腳反復性輕微無力,應立即就醫。 腦神經內科醫師曾冠華表示,1位年約70多歲的男性,早上起床發現自己左半邊的身體不太聽話,手、腳雖然還可以出力,但總覺得力不從心,事發突然,家屬趕緊帶至醫院急診就醫。 曾醫師說,為謹慎起見
Thumbnail
天氣越來越炎熱, 患上中風的幾率也會越來越高, 身體主要通過排汗的方式來調節體溫, 但如果出汗太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的話 會減少血液流量, 讓血液變得越來越粘稠, 而減慢了血液循環的速度, 從而誘發熱中風。 那是什麼會導致的熱中風呢? 1. 【#氣溫太高】 隨著年齡越大
Thumbnail
天氣越來越炎熱, 患上中風的幾率也會越來越高, 身體主要通過排汗的方式來調節體溫, 但如果出汗太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的話 會減少血液流量, 讓血液變得越來越粘稠, 而減慢了血液循環的速度, 從而誘發熱中風。 那是什麼會導致的熱中風呢? 1. 【#氣溫太高】 隨著年齡越大
Thumbnail
前言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成因為大腦血液供應出現出血或堵塞症狀而使大腦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的。根據統計,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因,每年約有8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其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是前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腦中風若
Thumbnail
前言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成因為大腦血液供應出現出血或堵塞症狀而使大腦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的。根據統計,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因,每年約有8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其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是前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腦中風若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 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 「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 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Thumbnail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 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 「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 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Thumbnail
「醫師,我爸的手又突然舉不起來!是不是又中風?!」病患兒子焦急地問。 經醫師檢查判斷,該病患是再度中風,須盡速住院治療。翻了翻病歷,醫師問道:「伯伯已經一年沒有回診,他有在其他醫院追蹤嗎?」病患兒子回覆:「上次中風住院治療後,他有吃藥一段時間。後來恢復得不錯,所以就沒繼續吃藥…」。
Thumbnail
「醫師,我爸的手又突然舉不起來!是不是又中風?!」病患兒子焦急地問。 經醫師檢查判斷,該病患是再度中風,須盡速住院治療。翻了翻病歷,醫師問道:「伯伯已經一年沒有回診,他有在其他醫院追蹤嗎?」病患兒子回覆:「上次中風住院治療後,他有吃藥一段時間。後來恢復得不錯,所以就沒繼續吃藥…」。
Thumbnail
  腦中風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可能造成永久失能甚至死亡。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民國109年「腦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中排名第4位,而在腦血管疾病中,「腦中風」最為人所知。
Thumbnail
  腦中風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可能造成永久失能甚至死亡。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民國109年「腦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中排名第4位,而在腦血管疾病中,「腦中風」最為人所知。
Thumbnail
以前在還在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擔任血汗護理師時,常常遇到車禍撞到頭部,使腦血管破裂出血的病患,也遇過在醫院治療其他疾病,結果因心律不整導致血栓跑到腦部,造成梗塞性腦中風的病人,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風。 我們熟知的中風主要可以分為兩大種類型,第一種是腦部血管梗塞,第二種則是腦血管破裂出血。 第一種梗塞性
Thumbnail
以前在還在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擔任血汗護理師時,常常遇到車禍撞到頭部,使腦血管破裂出血的病患,也遇過在醫院治療其他疾病,結果因心律不整導致血栓跑到腦部,造成梗塞性腦中風的病人,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風。 我們熟知的中風主要可以分為兩大種類型,第一種是腦部血管梗塞,第二種則是腦血管破裂出血。 第一種梗塞性
Thumbnail
快速自我檢查中風方法,在家也能自己做! 所謂中風,通常就是腦部血管塞住、缺血,或是血管爆開的出血。腦部的血液流動原則上是分開的,只有中間部分有少量相通,所以中風的症狀一般只會在身體的單一側。 你知道如何快速檢視病患是否有中風嗎?以下介紹一個幫助我們簡易判別的方法:辛辛那提中風指標,口訣是FAST
Thumbnail
快速自我檢查中風方法,在家也能自己做! 所謂中風,通常就是腦部血管塞住、缺血,或是血管爆開的出血。腦部的血液流動原則上是分開的,只有中間部分有少量相通,所以中風的症狀一般只會在身體的單一側。 你知道如何快速檢視病患是否有中風嗎?以下介紹一個幫助我們簡易判別的方法:辛辛那提中風指標,口訣是FAS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