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騎車的台中讀者們,當您晃晃悠悠的騎在工廠林立、廢水四溢,被永春東路給包圍的麻園頭溪,一定能發現了好幾條橫跨麻園頭溪的空中水道,水道裡頭還是有潺潺流水,但很多都被工廠廢水給汙染成各種顏色了。
這些看似臭水溝,卻又橫跨在溪流的空中水道,古時候稱之為「梘」。(華語與"現"同音)。
由於水位與農田的高低差,或者溪流水量過小經常斷流(台中有很多這種荒溪)。在沒有抽水馬達的年代,即便眼前就有一條河經過自家田地,但農人也不見得能利用當地河流,而必須從更上游端鑿渠輸水來灌溉農田。
當灌溉溝渠遇上河流時,就得幫水蓋一座橋,才能流過到河對岸的開墾田地去。
其實,這樣的水梘出現在人類文明可以說是相當的早。遲至羅馬帝國時代,大型輸水道這種引水工程已經被羅馬工匠給鋪天蓋地的興建起。
興建於西元一世紀左右留存至今,全長達275公尺,座落於法國尼姆的嘉德水道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這座由大塊花崗石建成的壯麗三層水道橋,是不用灰漿,純粹由石塊堆砌的。顯示出羅馬人在橋樑建築學上的傑出表現。
回到台灣,台灣地理上以「梘」為名的地名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於台北市南邊的「景美」。清乾隆初年,開墾頭人郭錫瑠因開墾大加蚋堡田地的灌溉需要,闢建瑠公圳,築木梘導引圳水跨越「霧裡薛溪」(也就是今天的景美溪)。
在木梘的尾端,也就是靠近漢人開墾勢力的一端,爾後逐漸形成街市,成為了"梘尾街",這是景美最早名稱『梘尾』的由來。日本政府在地名美化運動時,又更名為「景美」。
這座木梘在一九○八年被日本政府拆除,改建水泥橋(後稱瑠公橋)橋上行車走人,橋下箱涵通水,亦是當時台灣的第一座混凝土水利建造物。
思緒飛回台中。早些年,因為台灣經濟騰飛。台中工業區日益外擴,烏日一帶的農地工廠化在所多有。近年,隨著台中市地重劃與高鐵特定區的夾殺,烏日這一帶廢耕的田地日益增多。
沒有灌溉需求,麻園頭溪與穿越其上的水梘們雖然水源依舊豐沛,但顏色卻是讓人不敢領教的泛黃,空氣中亦瀰漫著一股工業惡臭。
騎車經過,很難讓人駐足停留多看幾眼觀察這個"歷史建築"。
台灣人也就這樣漂浮在這毫無歷史感的無根之島上,代代生活。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感謝一月份打賞贊助讀者:胖子K,LYKK,小雪球,雷,獅子王 ,Letitia與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