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且平淡的生活:我讀《沈從文自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次接觸到沈從文的《邊城》是大學時期的國文課,剛滿18歲的學生們(包括我)並不太懂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相較於教授書單裡的其他小說,例如錢鍾書的《圍城》、白先勇的《台北人》、老舍《駱駝祥子》等,《邊城》似乎平淡許多,離我們的生活好遠好遠。

《沈從文自傳》於1932年發表,記錄他小時候翹課、青少年當兵、成年離開軍隊、即將前往北京的過程。自傳的最後一句話:「便開始進入到一個使我永遠無從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頁172)

如同《邊城》的淺白文字,《沈從文自傳》不以詞藻雕琢,而只有直白、甚至粗野的字句鋪排,無論喜悅或殘忍,卻偶爾呈現庶民的幽默。例如〈辛亥革命的一課〉提及的清鄉殺戮,透過幼年沈從文的視角,看見血腥的場面,發自內心的問題反映出時代的悲劇:「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我不明白這些人因什麼事就被把頭割下」(頁40)、「被殺的差不多全從鄉下捉來,胡胡塗塗不知道是些什麼事,因此還有一直到了河灘被人吼著跪下時,方明白行將有什麼新事」(頁42)。我們在歷史課本讀到那些偉大的革命,或許在當時,人們對於身邊的事情一無所知,只是被命運推著走。

《邊城》的〈題記〉提到這部作品的本質,希望帶給身處於變動與只能思考如何活下去的小人物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頁181)如此看來,《邊城》裡翠翠、大老、以及二老的三角戀情,發生在樸實寧靜的湘西小鎮,事隔將近20年再重讀,似乎也明白文字背後的韻味,也理解人們的無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大約大學時期,叛逆、孤僻,不通人情,只喜歡躲在圖書館,一心一意的沈溺在書堆中,直到翻到鄉土文學,仔仔細細的研究歷史脈絡,終究被電影《多桑》男女主角的鄉土味吸引後,才在《悲情城市》裡頭注意到作家吳念真。 當時,可以為了重複看《多桑》,蹺掉主修的課。
Thumbnail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大約大學時期,叛逆、孤僻,不通人情,只喜歡躲在圖書館,一心一意的沈溺在書堆中,直到翻到鄉土文學,仔仔細細的研究歷史脈絡,終究被電影《多桑》男女主角的鄉土味吸引後,才在《悲情城市》裡頭注意到作家吳念真。 當時,可以為了重複看《多桑》,蹺掉主修的課。
Thumbnail
人生唯一要面對的,僅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人生唯一要面對的,僅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開始進到一個使我永遠無法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沈從文自傳> 第一次讀沈從文自傳,應該是國中時從圖書借閱的,嚮往沈從文在書中描述的冒險見聞,他描述的世界如此鮮活,刺激程度堪比看電影。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去圖書館借閱,從沒有買過屬於自己的一本。最近聯合文學出版《沈從文自傳》(附《邊城
Thumbnail
開始進到一個使我永遠無法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沈從文自傳> 第一次讀沈從文自傳,應該是國中時從圖書借閱的,嚮往沈從文在書中描述的冒險見聞,他描述的世界如此鮮活,刺激程度堪比看電影。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去圖書館借閱,從沒有買過屬於自己的一本。最近聯合文學出版《沈從文自傳》(附《邊城
Thumbnail
「邊城是一個懷舊的作品,一種帶著疼惜而感傷的懷舊。」 沈從文自認是個「鄉下人」,他的樸實筆觸是對鄉土民情的熱愛與關懷,作為一位道地的鄉下人,他的口吻,自然使我彷若穿越至那古遠的年代。 看著看著,我的心情同祖父一樣,也替那懵懂的翠翠著急、憂慮,得要找個人好好交付才行。然而,事情發展並不僅是二男、一女的
Thumbnail
「邊城是一個懷舊的作品,一種帶著疼惜而感傷的懷舊。」 沈從文自認是個「鄉下人」,他的樸實筆觸是對鄉土民情的熱愛與關懷,作為一位道地的鄉下人,他的口吻,自然使我彷若穿越至那古遠的年代。 看著看著,我的心情同祖父一樣,也替那懵懂的翠翠著急、憂慮,得要找個人好好交付才行。然而,事情發展並不僅是二男、一女的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沈從文的《邊城》是大學時期的國文課,剛滿18歲的學生們(包括我)並不太懂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相較於教授書單裡的其他小說,例如錢鍾書的《圍城》、白先勇的《台北人》、老舍《駱駝祥子》等,《邊城》似乎平淡許多,離我們的生活好遠好遠。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沈從文的《邊城》是大學時期的國文課,剛滿18歲的學生們(包括我)並不太懂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相較於教授書單裡的其他小說,例如錢鍾書的《圍城》、白先勇的《台北人》、老舍《駱駝祥子》等,《邊城》似乎平淡許多,離我們的生活好遠好遠。
Thumbnail
錢鍾書寫的這本圍城,寫中國人的腐敗、寫戰亂時期的中國樣貌、寫人與人相處的情愛以及交際,多的是直指痛楚的論述,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針見血的講出弊端,卻通常都沒有解決辦法抑或是結論,常常讀完會給人一種空虛、不知所措卻又覺得過於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錢鍾書寫的這本圍城,寫中國人的腐敗、寫戰亂時期的中國樣貌、寫人與人相處的情愛以及交際,多的是直指痛楚的論述,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針見血的講出弊端,卻通常都沒有解決辦法抑或是結論,常常讀完會給人一種空虛、不知所措卻又覺得過於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來看看中國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如何透過逃學成就他的文學之路?
Thumbnail
來看看中國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如何透過逃學成就他的文學之路?
Thumbnail
「我本是無憂無慮的江戶小少爺,雖然父母早逝,哥哥不疼,但有善良的老僕人阿清關愛;……這樣正直純真的我,卻受生計所迫,千里迢迢到那窮鄉僻壤當什麼中學老師,還得和一群牛鬼蛇神苦苦周旋!」夏目漱石《少爺》
Thumbnail
「我本是無憂無慮的江戶小少爺,雖然父母早逝,哥哥不疼,但有善良的老僕人阿清關愛;……這樣正直純真的我,卻受生計所迫,千里迢迢到那窮鄉僻壤當什麼中學老師,還得和一群牛鬼蛇神苦苦周旋!」夏目漱石《少爺》
Thumbnail
重重舉起的還有對於無知的承認,這也是最近怠工的原因。感覺隨著接觸領域的廣泛還有深入,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告訴自己,還早呢菜鳥,還有太多不知道的事情,你別亂說。這個承認很有心理壓力,不論是工作還是人生,心情裡流動著徬徨、不甘心以及不願意
Thumbnail
重重舉起的還有對於無知的承認,這也是最近怠工的原因。感覺隨著接觸領域的廣泛還有深入,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告訴自己,還早呢菜鳥,還有太多不知道的事情,你別亂說。這個承認很有心理壓力,不論是工作還是人生,心情裡流動著徬徨、不甘心以及不願意
Thumbnail
  推開窗櫺,一片春光就在眼前若即若離,眼前的街道或蜿蜒或筆直,都形成了一種對於街景的想像,或者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對街景有著自己的認知,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提及街景時,透過自身經驗不同,而召喚出某些我們所想像的,可稱之為街景的樣貌。   然而街道不管被哪些景象構築,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生活中下
Thumbnail
  推開窗櫺,一片春光就在眼前若即若離,眼前的街道或蜿蜒或筆直,都形成了一種對於街景的想像,或者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對街景有著自己的認知,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提及街景時,透過自身經驗不同,而召喚出某些我們所想像的,可稱之為街景的樣貌。   然而街道不管被哪些景象構築,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生活中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