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觀照自己的情緒,就是愛自己。想想為什麼會氣、會什麼哭?寫下來,誠實面對。

過度的情緒波動可能來自於安全感的不足,但全然的情緒抽離則會讓人生體驗不足。過猶不及,難免都會有情緒,特別是男性在傳統教養之下大概很少會表露出自己的感受,這可能很大程度讓我們看著那些歐吉桑可能比歐巴桑還難溝通,更難以接受新的觀念或是事物。
不過時代總是不同了,這一代的我們為了教養下一代,開始希望他們多說一點自己的感受,訓練小孩表達感受之時,其實也在救贖內心的自己,讓自己也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是透過威權或是吼罵,而是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另身為父母的自己也感到難過(當然也不要變成情勒),總是要知道自己的當下是難過,開心,為了甚麼而難過,為了甚麼而開心。
如果可以,也試著依循著薩提爾的冰山模式往下探尋自己,為什麼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感到難過,你怎麼看待這個原因的觀點,你內心的期望是甚麼,你渴望得到甚麼樣的東西,最終就是自我的價值。
當然,還是有許多時候透過言語要能夠表達出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坦承脆弱必須在一個高度安全的環境,你知道能夠被承接住之時,才相對容易展現,試著幫自己建立這樣的環境吧,從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開始,或者是工作上的一群有革命情感的團隊。當你開始說出來之後,其實沒有那麼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638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天的提醒,有讓你意識到什麼嗎? 只要你允許,事情很快就會往前走,但這是順嗎?有時是,但有時是請君入甕。所以提醒,越是順又理所當然,更要仔細判斷
這天的提醒,有讓你意識到什麼嗎? 只要你允許,事情很快就會往前走,但這是順嗎?有時是,但有時是請君入甕。所以提醒,越是順又理所當然,更要仔細判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4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3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2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1
Thumbnail
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情緒療癒,是因為他們覺得說出自己的傷痛很丟臉,彷彿承認脆弱是一種失敗,然而,真實的情況正好相反 心中有傷痛,並不是一種懦弱或愚蠢的象徵,反而代表著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會有感受、會受傷,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經歷挫折、失落和傷痛,這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傷痛,能將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4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3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2
Thumbnail
2023/02月的旅行✈️ 參加旅行社團旅遊🧳day1
Thumbnail
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情緒療癒,是因為他們覺得說出自己的傷痛很丟臉,彷彿承認脆弱是一種失敗,然而,真實的情況正好相反 心中有傷痛,並不是一種懦弱或愚蠢的象徵,反而代表著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會有感受、會受傷,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經歷挫折、失落和傷痛,這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傷痛,能將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