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父母】孩子的情緒問題,都是「我」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的「情緒問題」是育兒生涯的大魔王。如果能破這一關,育兒會輕鬆一大半。


要破這一關,關鍵是「自己」。

要管理「孩子的情緒」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大哭大鬧時,你會不會情緒也被引發,忍不住大聲斥責:「哭什麼哭! 有什麼好哭的!」

或者是說:「不要用哭的,用說的!」

或是:「我等你哭完,等你不哭了再來找我。(不理會孩子)」


你發現了嗎?

孩子情緒化,大人也是情緒化。


就算大人沒有情緒,用「冷處理」方式,也不是好辦法,事實上孩子「還沒有能力」解決他的情緒問題,請小孩用說的,但他「有苦說不出」啊。

事實上「冷處理」這種「忽略」的姿態,冰山下有可能還是有「生氣」的情緒,只是它以「冷處理」來呈現。


小孩總是有辦法把大人搞瘋,用黑色蠟筆塗地板、彩色筆的蓋子老是不蓋回去而且把蓋子搞丟N次、把我新買的CD在地板上磨來磨去、在餐廳故意把水杯的水倒在椅子上....,有好幾次我也是對小孩失去耐心,氣急攻心...


看了很多教養和心靈成長的書籍,搭配實戰經驗,我也摸索出一套面對孩子情緒的方法,想分享給大家:


處理孩子情緒問題,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有沒有生氣,把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切開,不受孩子情緒影響。

難免會有情緒的時候,我會「意識」到自己在生氣,這時候我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有情緒是一個「中性事件,它只是表達的方式,沒有好壞,更不是父母的錯。

父母是一個「觀察者」,每次遇到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在心中告訴自己3句話:

1、「我"看到"孩子哭泣/生氣。」

2、「我"允許"孩子哭泣/生氣。」

3、「我要如何"幫助"我的孩子釋放情緒、冷靜下來。」


「叫孩子不要哭」等於沒有允許孩子表達情緒,我們如果有意識到這件事,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想法,先連結到自己。

允許自己有情緒,接納有情緒的自己,問自己:「為何我不允許孩子表達情緒?」「當孩子哭的時候,我的感受是什麼?」像第三人去觀察自己,問情緒要表達什麼?


如果一時沒有答案也沒有關係,一旦開始把「情緒冰山下面隱藏的潛意識問題」浮到「意識層面」就已經是成功的第一步,答案可能在之後會浮現,建議在睡前躺在床上靜下心的時候,持續地問自己:「為何當時小孩哭的時候,我會生氣呢?」「那時候我的感受是什麼?心裡在想什麼?」,更深層地觀照自己的內心的「期待」、「需求」。


例如:「用黑色蠟筆塗地板、彩色筆的蓋子老是不蓋回去而且把蓋子搞丟、把我新買的CD在地板上磨來磨去」這些會觸發我雷點的狀況,列出來之後,我才發現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我是一個「惜物」的人,所以我希望東西都能夠收好、保持完整,但我後來注意到阿妮是所謂「創意型」的人,想到什麼idea就會忙著畫畫或寫下來,所以根本不會注意到筆蓋沒蓋好這種「小事」。


還有阿妮「在餐廳故意倒水」引發我生氣,冰山下面是「我在意是否造成別人麻煩」、「別人會不喜歡我」的「恐懼」心態在作祟,或許小孩當時只是在研究「水往下流」的地心引力現象,我的怒氣可能扼殺了一位科學家,哈!


不是小孩讓自己生氣,而是自己的大腦對事件的解讀,導致生氣,所以要先找到那個導致生氣的根源,讓它「浮上枱面」,去觀察它、療癒它、轉化它,給受傷的心擁抱,就算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因為對自己有這份「理解」,所以「對他人也理解了」,情緒就不會來的這麼快。


在有情緒的時候候,我覺得「極速轉念3招」很好用(來自陳藝新老師):

1、想想看是否有「更壞」的情況(例如:我的女兒至少還在我身邊)

2、想想看這件事「中立」的觀點(例:她因為不舒服表達情緒很正常)

3、想想看有沒有「正面」的觀點(例:我女兒勇於表達自己、女兒讓我知道她的想法、我幫助女兒學習如何面對情緒)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孩子哭泣時,你只要想著:「他在哭,代表他很“無助”,需要“幫助”。」


當孩子大哭大鬧時,先確認你「自己」是「穩定軍心」的狀態,再來「穩定孩子情緒」。


​如何幫助孩子穩定情緒,我分3個部分來說明:

1.辨識

先「辨識」情緒,孩子是因為什麼「事件」、未滿足什麼「期待」,導致什麼「負面感受」,通常小一點的孩子還不會表達,大人要幫孩子「說」出來,一面「猜」、一面「詢問」及「核對」,如果「講對了」,就是展現「同理」,孩子通常情緒會明顯緩和一點。


2.安撫:

在肢體語言部分,我們可以低下身、擁抱、輕拍背、拿衛生紙擦眼淚等方式,或是提供「安撫物」讓孩子抱著(如娃娃或安撫巾)。

在語言的部分,就考驗大人的智慧了,我的安撫公式:「陳述目前的情形/問題點」+「替代/解決方案」。

例如我女兒想要吃某間餐廳,但我已經買好了便當在家,女兒因為失望而大哭,我會解釋因為已經買了便當,事先不知道你想吃這間餐廳,只有2個人很難點餐,或是餐廳需要事先訂位...等(目前情形/問題點),那我們明天和爸爸一起去吃好嗎? 不然爸爸沒有吃到很可憐...(替代/解決方案),提出的「替代/解決方案」要讓對方有「好處」,就是比起現在的情況,這個方案容易接受。


3.建立新迴路:

觀察孩子情緒恢復穩定了,和剛剛的事件已間隔一段時間(幾分鐘或是幾小時都可以,不用急著馬上),我們可以再次關懷孩子,問孩子心情是不是比較好一點了? 再和孩子討論剛剛的情況可以怎麼表達或處理會更好。

比照觀察自己情緒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期待」,讓情緒發聲,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需求,並想想看有什麼方法可以紓緩情緒(例如:數呼吸、安靜的角落、轉念等),大人先示範可以怎麼表達(並提供不只一種表達或解決的方式),再跟孩子演練,一起學習和情緒當好朋友吧!


我是阿妮媽咪,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親子共讀心得、育兒心法、親子活動、說故事等,期待與您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