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吳妮民:女醫眼中筆下的《小毛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7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人說,會開始回想過去便是初老的象徵。 或許年長之後,對許多事的看法已變得淡然,但仍為每一次的心靈悸動深深著迷,於是我們開始翻找過去,試圖去憶起些什麼,好讓自己沈浸在那再也回不去的往事裡,細細咀嚼品味,任憑情緒靜靜地流淌。 猶記得父親在世的時候,非常熱衷於拍照,總是要我們依照他的指示不偏不倚地就定位
你喜歡跟比自己厲害的人當朋友嗎?還是恨不得對方跌個狗吃屎在暗地裡竊笑呢? 好勝心強的人,打從幼兒時期便能窺知一二,尤其遇到挫折的時候特別不能接受,會油然而生憤怒與失望的情緒,但人生哪有總是全贏的道理,勢必會經歷被別人迎頭趕上的狀況,而這本囊括許多國際大獎的繪本便是以兩隻小兔子的跳高競爭來引導我們思考
「這件衣服是我在百貨公司買的很保暖,趕快穿上去!」 「吃魚對眼睛很好,而且也會讓你變聰明,就算再怎麼不喜歡也要吃下去!」 以上熟悉的話語,從童年時期便注入了我們的耳裡,直至長大成人依舊在耳邊繞梁,只是現在被叨念的對象不僅圍繞在自己身上,還加碼轉移到了下一代,有時候聽多了,忍不住回嘴:「以前我就是這樣
如果回到過去那段日子,你還會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選擇嗎? 重新回望過去那段日子,你仍舊感受到錐心刺骨的疼痛,抑或是感嘆幸福消逝得太快呢? 在我們生命中流淌的歲月,是由千萬個日子堆砌而來,有些日子猶如墜落谷底深淵,也有些日子寂寥得令人發慌,此時再憶起都彷若夢境般虛實。 然而,有些日子,也確實經歷過許多
渴望獨立的人們總是嚷嚷要搬出原生家庭以獲得自由,殊不知這只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與困難時,是否仍時時希驥他人出手援救?又或者內心感到脆弱的時刻,能真正接納內心的失落感蔓延? 獨立從來都不是以年紀來劃分,也非以結婚成家來論定,而是一個人能否有足以體察審視自身的能力,並且能不仰賴他人
去年有粉專讀者跟我訴說關於職場上的困擾,我二話不說馬上推薦他去閱讀黃大米的《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一書,希望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開示與釋懷,因為我們總是困在自以為的「公平正義」裡,埋怨老闆偏心、主管不懂民間疾苦,但我們卻什麼也做不了,最後只能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或是離職眼不見為淨。 職場,
有人說,會開始回想過去便是初老的象徵。 或許年長之後,對許多事的看法已變得淡然,但仍為每一次的心靈悸動深深著迷,於是我們開始翻找過去,試圖去憶起些什麼,好讓自己沈浸在那再也回不去的往事裡,細細咀嚼品味,任憑情緒靜靜地流淌。 猶記得父親在世的時候,非常熱衷於拍照,總是要我們依照他的指示不偏不倚地就定位
你喜歡跟比自己厲害的人當朋友嗎?還是恨不得對方跌個狗吃屎在暗地裡竊笑呢? 好勝心強的人,打從幼兒時期便能窺知一二,尤其遇到挫折的時候特別不能接受,會油然而生憤怒與失望的情緒,但人生哪有總是全贏的道理,勢必會經歷被別人迎頭趕上的狀況,而這本囊括許多國際大獎的繪本便是以兩隻小兔子的跳高競爭來引導我們思考
「這件衣服是我在百貨公司買的很保暖,趕快穿上去!」 「吃魚對眼睛很好,而且也會讓你變聰明,就算再怎麼不喜歡也要吃下去!」 以上熟悉的話語,從童年時期便注入了我們的耳裡,直至長大成人依舊在耳邊繞梁,只是現在被叨念的對象不僅圍繞在自己身上,還加碼轉移到了下一代,有時候聽多了,忍不住回嘴:「以前我就是這樣
如果回到過去那段日子,你還會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選擇嗎? 重新回望過去那段日子,你仍舊感受到錐心刺骨的疼痛,抑或是感嘆幸福消逝得太快呢? 在我們生命中流淌的歲月,是由千萬個日子堆砌而來,有些日子猶如墜落谷底深淵,也有些日子寂寥得令人發慌,此時再憶起都彷若夢境般虛實。 然而,有些日子,也確實經歷過許多
渴望獨立的人們總是嚷嚷要搬出原生家庭以獲得自由,殊不知這只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與困難時,是否仍時時希驥他人出手援救?又或者內心感到脆弱的時刻,能真正接納內心的失落感蔓延? 獨立從來都不是以年紀來劃分,也非以結婚成家來論定,而是一個人能否有足以體察審視自身的能力,並且能不仰賴他人
去年有粉專讀者跟我訴說關於職場上的困擾,我二話不說馬上推薦他去閱讀黃大米的《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一書,希望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開示與釋懷,因為我們總是困在自以為的「公平正義」裡,埋怨老闆偏心、主管不懂民間疾苦,但我們卻什麼也做不了,最後只能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或是離職眼不見為淨。 職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你預防老化、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書籍。 ​ 作者和田秀樹是精神科醫師, 在高齡醫療領域三十多年了。 非常多產,在台灣出版著作超過九十本。 這本書給樂齡族三十八個建議, 我待會下方會提到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作者說外貌、腦功能、健康要三者兼顧, 最關鍵是要防止情緒老化。
Thumbnail
以下紀錄自己發生身體發寒打顫的症狀時,脈診跟隨健康恢復的結果+學習:說明脈診可以幫助確認外邪感染的臨到+自癒+離開的完整過程,同時搭配的調理作為,例如增加睡眠或長期的肌力運動,都能幫助加速身體自癒+恢復健康喔!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仔細回想,這次生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好像是當我意識到,在工作上我沒做好 然後,健康就急轉直下 直到現在仍餘波蕩漾,想吃也不能吃,餓著肚子過每一天 《讓奇蹟發生的技術》其中一篇〈選擇「樂」的人生〉提到「生病教會我的事」 「原來內心紛亂會如此折磨,竟然會對身體健康造成這麼嚴重的負面影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你家是不是老是出一些小狀況? 水龍頭滴滴答,電燈泡閃閃爍,牆壁裂縫笑呵呵... 這些小毛病雖然不至於讓屋子倒塌,但久了也是心煩啊!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房屋保健師」,定期幫你家做個「健檢」就好了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你預防老化、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書籍。 ​ 作者和田秀樹是精神科醫師, 在高齡醫療領域三十多年了。 非常多產,在台灣出版著作超過九十本。 這本書給樂齡族三十八個建議, 我待會下方會提到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作者說外貌、腦功能、健康要三者兼顧, 最關鍵是要防止情緒老化。
Thumbnail
以下紀錄自己發生身體發寒打顫的症狀時,脈診跟隨健康恢復的結果+學習:說明脈診可以幫助確認外邪感染的臨到+自癒+離開的完整過程,同時搭配的調理作為,例如增加睡眠或長期的肌力運動,都能幫助加速身體自癒+恢復健康喔!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仔細回想,這次生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好像是當我意識到,在工作上我沒做好 然後,健康就急轉直下 直到現在仍餘波蕩漾,想吃也不能吃,餓著肚子過每一天 《讓奇蹟發生的技術》其中一篇〈選擇「樂」的人生〉提到「生病教會我的事」 「原來內心紛亂會如此折磨,竟然會對身體健康造成這麼嚴重的負面影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你家是不是老是出一些小狀況? 水龍頭滴滴答,電燈泡閃閃爍,牆壁裂縫笑呵呵... 這些小毛病雖然不至於讓屋子倒塌,但久了也是心煩啊!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房屋保健師」,定期幫你家做個「健檢」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