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媽媽是種「氣味」,孩子身上會沾染媽媽的「氣味」,氣味雖看不見但卻如影隨形,氣味指的並非是媽媽的體香,而是是媽媽的「心態」。媽媽認為孩子可愛,孩子身上就會沾染可愛的氣味,走到哪裡,大家都會認為孩子可愛,若媽媽認為孩子不成材,孩子身上就會沾染不成材的氣味,旁人也會不自覺視這個孩子不成材。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這本書是一位走精神分析的精神科醫師所撰寫,裡面用了一些潛意識觀點來形容母子關係,而媽媽是種氣味這樣的觀點令我印象深刻。我回想起我與母親的相處,在父權主義下,從小母親對我嫌棄居多,對弟弟卻是完全不同評價,或許係因如此,我常常覺得自己是沒有自信的,或許也是母親總是口語與舉動上對我都沒有好評價,又常常與旁人數落我,我變得憂鬱易焦慮,而那時的我也感覺旁人是嫌棄或想遠離我的,心理或潛意識的觀點就是這麼神奇,或許這也是我走上心理諮商學習之路的契機吧!
在心理師的專業裡,很時候我們處理的不是「問題」,而是「關係」。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心理師,係因為孩子有中輟、偷竊、說謊、打架、不交作業、交往複雜....被社會價值判斷的問題,然而在諮商中深入的去看見孩子的生命歷程,卻發現裡面藏著許多的不得不,如因父親酗酒與母親分居,只有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才會聚再一起合作,如每次做錯事都會被父母嚴厲處罰,所以孩子學會用說謊保護自己等等,這並非係指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親的責任,而是當心理師翻轉外界看這個孩子的視角,能與孩子建立關係,一切才有不同的可能。這也回歸到沾染媽媽氣味的說法,我想這本書要強調的是當父母親轉換對孩子的觀點,那改變才可能開始,改變從來不是期待他人(孩子)改變,而是從自己(父母)先改變起。
這本書讓我另一個耳目一新的用語是「咬牙閉嘴」的忍耐練習。很多家長說我們從不嘮叨小孩,但事實上可能是他們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嘮叨」。有了孩子之後,我發覺好容易成為一位嘮叨的媽媽和妻子,嘮叨底下藏著許多的關心,但嘮叨的語言卻讓人難受,魯蛋一歲,我常常的語言是:「這裡不能碰、不能摔東西、你這樣會撞到、要刷牙囉、要喝奶囉、菜也要吃不能只吃肉、認份換屁屁不要亂動」等等,還好一歲的魯蛋還不會表達,想當滷蛋長大會講話一定會想說媽媽你好煩喔!在現在這些嘮叨,但到了孩子越長大越有自己想法,這些嘮叨聽在孩子耳裡大概指是刺耳和管太寬吧,當親子關係不佳或孩子陷入危機(與父母保持距離,不願意跟父母說話)時,最好的方法是父母進行「咬牙閉嘴」的忍耐練習。
如果感覺親子關係越變越差,試著咬牙閉嘴一個月,除了日常對話,其他的話一概不要說,特別是叮囑孩子做什麼、不要做什麼的話,「建議」或「命令」絕對嚴禁說出口,會驚訝的發現把話憋著不說的自己無時無刻都在「監視」著孩子。
書中這段話,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嘮叨除了是擔心與關心外,也在表達對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好,希望孩子照我們的意思做,所以才在旁邊嘮叨。然而要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長出自己的樣子,唯有咬牙閉嘴的相信孩子,才是唯一解方。
如果媽媽覺得自己快要悶出病,就把想說的話一次發洩出來,覺得孩子快要生病了,就咬緊牙閉上嘴巴。當忍不住想說話的話,就把那些話寫下來吧,寫下來後,讓孩子看看,請孩子識別那些話他覺得是嘮叨碎唸,那些話他覺得有幫助,那些話希望媽媽不要說出口,那些話講了也沒關係,若能這麼做,即使孩子態度沒改變,親子關係也能有所改善。
這是讓我覺得好棒的練習,好多時候我們以為是關心,但孩子卻覺得是嘮叨,結果越講越不開心,如果能開誠佈公地去詢問與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就能讓我們有機會更靠近孩子。
教養孩子的基本原則是接受孩子先天氣質,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是努力改變孩子的氣質。
這本書很可惜的只寫到了媽媽,畢竟書名是「覺察媽媽的心理課」,書中我對於作者認為幼兒園到小學三年級不適合進行心理衡鑑較不認同,覺得可以視情況有所調整,畢竟我也服務過在國小一到二年級時就明顯的過動症特質的孩子,孩子在經過心理衡鑑確診服藥後,在班級的人際關係及學習成就上都進步許多,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翻轉了原本易與同儕衝突或上課易分心的搗蛋鬼標籤,也可以說若心理衡鑑能夠促進孩子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調整原先的行為表現,甚至翻轉周遭人看待孩子的視角,那我覺得在國小一二年級其實可以進行心理衡鑑,至於幼稚園除非狀況嚴重的發展遲緩需早療介入,否則我認為也尚在發展階段,擔憂太早的心理衡鑑,反而給孩子貼上問題的標籤。
成為媽媽不容易,走過懷孕、生產、產後照顧的辛苦,在與孩子曾有過這樣密不可分,卻又得在孩子長大過程中學習放手與信任,每個成為媽媽的旅程都有不同風景,成為媽媽是學習的歷程,這場學習沒有分數,也無人有權力評分。電影《親愛的房客》形容「沒有你,我會比較輕鬆;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希望每個媽媽都能是快樂的媽媽,在改變對孩子心態的同時,媽媽放下那些問題標籤得到快樂,孩子也感覺到被接納理解而快樂,而能夠更有自信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魯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從娘家回北部,魯蛋已學會了放手走的技能,特別喜歡上下樓梯,且生得一副好膽量,完全都不怕摔到和高低差,從南部回到北部的家,魯蛋一早醒來就興奮地四處亂走,家裡的圍欄已關不住,魯蛋我也抓不了,就多少盯著當魯蛋要亂扔東西的時候收拾或者制止,因為昨日剛返回北部,冰箱也沒什麼能馬上煮的食物,我決
人總是站在不同立場會有不同的思維,在關係裡更是,對於關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隨意地插手或用以宗教為名的強迫,或許不一定是當事人所要的。這也回歸到心理師專業,我們陪著個案想方法、思考如何決定,我們陪伴卻不幫個案做決定,因為這是他們人生的課題,他們需要為關係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替個案決定很多時候是剝
想起去年的我,剛生下魯蛋不久,是一個人在南部月子中心裡跨年的,那時魯夫一個人在北部工作賺錢打拼,而我則是在適應新手媽媽生活,一直到了魯蛋約三個月時也就是去年二月房子大致裝潢好,我和魯蛋才搭著高鐵北上一家團聚。 今年跨年我們像往常一樣的買菜煮菜和照顧魯蛋,因家裡沒有電視,跨年夜就如同平常的夜晚,絲毫感
筆者透過台劇「我的婚姻不是我的婚姻」裡的單元故事「梅莉」,連結到自身在婚姻裡的狀況,而省思育兒生活與婚姻的意義。
在諮商室的50分鐘,個案跳針是:「回應他先....我才會....」,「你(孩子)不要跟我談條件」....n次,親子教養是合作,但合作往往很難。我就這樣在裡面承受了50分鐘的情緒壓力,滿滿的嘴裡說放棄與指責,但卻是生氣和憤怒的張力來包裹這一切,他罵的是孩子,但諮商室卻只有我跟他,有人說心
今天心血來潮,看了台劇<你的婚姻不是婚姻>的第一個故事《聖筊》和第二個故事《尾號1314》。《聖筊》描述的是一對結婚三年的夫妻,健身教練阿保,有些不會察言觀色一條筋到底,有些粗心大意,惹得老婆雅雅不開心,在雅雅的青梅竹馬大仁返國後,阿保感覺到了危機,使用朋友發明的讀心神器BWEI(台語
剛從娘家回北部,魯蛋已學會了放手走的技能,特別喜歡上下樓梯,且生得一副好膽量,完全都不怕摔到和高低差,從南部回到北部的家,魯蛋一早醒來就興奮地四處亂走,家裡的圍欄已關不住,魯蛋我也抓不了,就多少盯著當魯蛋要亂扔東西的時候收拾或者制止,因為昨日剛返回北部,冰箱也沒什麼能馬上煮的食物,我決
人總是站在不同立場會有不同的思維,在關係裡更是,對於關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隨意地插手或用以宗教為名的強迫,或許不一定是當事人所要的。這也回歸到心理師專業,我們陪著個案想方法、思考如何決定,我們陪伴卻不幫個案做決定,因為這是他們人生的課題,他們需要為關係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替個案決定很多時候是剝
想起去年的我,剛生下魯蛋不久,是一個人在南部月子中心裡跨年的,那時魯夫一個人在北部工作賺錢打拼,而我則是在適應新手媽媽生活,一直到了魯蛋約三個月時也就是去年二月房子大致裝潢好,我和魯蛋才搭著高鐵北上一家團聚。 今年跨年我們像往常一樣的買菜煮菜和照顧魯蛋,因家裡沒有電視,跨年夜就如同平常的夜晚,絲毫感
筆者透過台劇「我的婚姻不是我的婚姻」裡的單元故事「梅莉」,連結到自身在婚姻裡的狀況,而省思育兒生活與婚姻的意義。
在諮商室的50分鐘,個案跳針是:「回應他先....我才會....」,「你(孩子)不要跟我談條件」....n次,親子教養是合作,但合作往往很難。我就這樣在裡面承受了50分鐘的情緒壓力,滿滿的嘴裡說放棄與指責,但卻是生氣和憤怒的張力來包裹這一切,他罵的是孩子,但諮商室卻只有我跟他,有人說心
今天心血來潮,看了台劇<你的婚姻不是婚姻>的第一個故事《聖筊》和第二個故事《尾號1314》。《聖筊》描述的是一對結婚三年的夫妻,健身教練阿保,有些不會察言觀色一條筋到底,有些粗心大意,惹得老婆雅雅不開心,在雅雅的青梅竹馬大仁返國後,阿保感覺到了危機,使用朋友發明的讀心神器BWEI(台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的情緒來自大腦的解讀,而非事件本身。 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經驗、文化與語言,建構我們的感知與情緒。 理解「情緒建構論」,能幫助我們減少誤解、調整情緒,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透過「觀察、驗證、選擇」的方式,我們可以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而非被動受影響。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上課的時候同學分享了昨晚的夢境,超特別的! 🤭🤭🤭當學生聽著老師的分享中提到「夢境帶來的是潛意識的禮物」,學生👩‍🎓開始好奇地詢問「訊息」到底是如何能夠確認並且清晰的理解呢?身為療癒師又該如何的判斷正確的訊息呢? ✍️✍️✍️這
Thumbnail
從最弱修練成最強獵人,成振宇獨自升級的傳說冒險篇章正式啟動! 除了濃縮第一季幾場經典的升等挑戰外,搶先曝光的第二季13、14集〈紅色傳送門〉,在寒冷的冬天裡觀賞白虎公會新人與成哥在冰天雪地中挑戰「白鬼」駐守的傳送門,闇影軍團熱血的首戰,絕對值得進電影院親自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家庭靈性感知背景下的成長故事,以及在愛情中所遇到的挑戰。從父系家族的靈性能力,到母系家族的基督教信仰,作者對生活中的超自然現象和第六感有著獨到的感知。隨著時間推移,作者與伴侶的關係變化,透過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件,尋找真正的自我。文章既是靈性探索的回顧,也是感情重生的啟示。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承載我們的滑輪與繩子✨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這就是我們在人間所知的和所應該知道的全部。~濟慈(John Keats) 今天,我們踏入了台北的一個美麗的文化角落,尋訪那座承載著無數故事和歷史的明星咖啡館。這次的探訪不僅是對美好時光的追尋,更是一次對真與美的深刻思考,正如濟慈所言:“美即是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的情緒來自大腦的解讀,而非事件本身。 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經驗、文化與語言,建構我們的感知與情緒。 理解「情緒建構論」,能幫助我們減少誤解、調整情緒,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透過「觀察、驗證、選擇」的方式,我們可以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而非被動受影響。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上課的時候同學分享了昨晚的夢境,超特別的! 🤭🤭🤭當學生聽著老師的分享中提到「夢境帶來的是潛意識的禮物」,學生👩‍🎓開始好奇地詢問「訊息」到底是如何能夠確認並且清晰的理解呢?身為療癒師又該如何的判斷正確的訊息呢? ✍️✍️✍️這
Thumbnail
從最弱修練成最強獵人,成振宇獨自升級的傳說冒險篇章正式啟動! 除了濃縮第一季幾場經典的升等挑戰外,搶先曝光的第二季13、14集〈紅色傳送門〉,在寒冷的冬天裡觀賞白虎公會新人與成哥在冰天雪地中挑戰「白鬼」駐守的傳送門,闇影軍團熱血的首戰,絕對值得進電影院親自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家庭靈性感知背景下的成長故事,以及在愛情中所遇到的挑戰。從父系家族的靈性能力,到母系家族的基督教信仰,作者對生活中的超自然現象和第六感有著獨到的感知。隨著時間推移,作者與伴侶的關係變化,透過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件,尋找真正的自我。文章既是靈性探索的回顧,也是感情重生的啟示。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承載我們的滑輪與繩子✨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這就是我們在人間所知的和所應該知道的全部。~濟慈(John Keats) 今天,我們踏入了台北的一個美麗的文化角落,尋訪那座承載著無數故事和歷史的明星咖啡館。這次的探訪不僅是對美好時光的追尋,更是一次對真與美的深刻思考,正如濟慈所言:“美即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