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之雙標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____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舉凡是人,絕對雙標。我也曾經是,平凡普通如我者,也曾高尚地自以為是,沾沾自喜地無視個人雙標態度,藐視了它人的尊嚴。我認罪。
我是個老師,所有初見者,自然地浮現了坊間所有評價中的優缺點,不是甚麼成見,就是事實。在從師路上,一定也會遇到某些刻板成見賦予的評論,年輕氣盛時總會捍衛解釋,雖然無愧於心的自清是必要的,卻也夾雜了部分崇高形象的不願意受侵犯。孩子們在就學時,是最深刻體會到智慧需要大長進的階段,台灣的升學制度,某部分確實獨厚於數理傾向的孩子,任教大半輩子,我必須說,所有具備某些天賦的學生,都要感謝爹娘__爹娘賜與的好基因,勝過於求學過程中的所有後天雕琢。並不是所有老師的小孩求學都是一帆風順的,萬一數學基因沒有落實遺傳,苦頭還是必須吃一點。因為升學,我的靈肉開始混沌分離:既能理解升學道路上的諸多鬼門關卡的阻礙並非來自學習者本身,但卻又必須適度地進行社會認定的成績要求,對我的學生是,對自己的小孩們亦然。在這段過程中,我嚴正地體會到雙標在自己身上的掙扎,彷彿所有漫畫裡變身怪在體內茁壯著一個魔鬼,而偽裝的天使日常,需要努力保持不被撕裂。
我也是經歷了一段時間後,逐漸地學會放下成績附加於升學制度者的成見壓力。若說這輩子成為老師,是來作育英才,於我而言,這四個字被美化的太過;我成為老師,恐怕是來體會原來雙標,是人類難以逃脫的特性。特別當我不僅僅擔任老師,開始擔任行政職之後。
在成績卓越語精神健康之間如何取得均衡,是我職業生涯上的一大學習。至少我目前找到了極為明確的做法與想法,為自己的困頓解了套。
另一個需要解除的念頭,是對於人世的看法。
人們常喜歡這樣定義:換了位置換了腦袋。並且套用於所有上位者後來的行徑舉止,所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成見被刺入上位者的骨髓底。那些曾經的同理心,在位者開始無視,不僅眼瞎還耳聾,不單耳聾還心盲,不但心盲還傲慢,這些傲慢者絕對還喪失初心。
我也擔任過這樣的批評角色多年,那真是段快樂的時光啊,評價他人是多麼快樂恣意的事情,當我捍衛所謂的"我認為"對的事情時,理直氣壯,得理不饒,簡直就是正義使者加深,我為自己加冕。
因果輪迴後,我漸漸地覺得自己似乎有某部分的眼瞎耳聾心盲傲慢,但我是基層啊,怎麼可能會有這種非我族類鬱悶感呢? 在一陣陰錯陽差後,我擔任了行政。不出幾個月,我深刻地感受到,雙標無限,不僅止於我,也著魔於那些曾經被我視為高尚的同事們。
想到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話,剛開始是疑惑的,我在同事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或說是那個"熱血激情"的真理捍衛者。可是在遭逢某些議題時,旁觀的我卻也感受到了這些真理教徒的矛盾情緒與不理智呈現。ㄟ,那可是以前的我呢,在自以為是的日子裡絕對不會認為自己錯了呢。可現在遠遠地看著,卻發現錯的離譜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來自於人的情緒掌握,那些曾經肆無忌憚的批評者,在本身成為"必須被批評者"時,竟然出現了極大雙標。
曾經多麼凌厲地指責他人,就有多麼努力地捍衛自己。幾次之後,幾件事情之後,我確信人類雙標的特質,一定可淵源流傳,因為它不僅指體現在一件事情上,也體現在多人身上。不是嗎?我也曾是好好保留過這個強大基因的擁戴者呢。
這個歷程讓我調整了對自己與事情的看法,也更加敬重那些願意付出的人。學校行政職是個有名無實的上位者工作,既不可能真正具有甚麼賞罰功能,卻又要承擔單一面向工作者的各種要求。無法配合單一(兇殘)個案時往往會被鞭笞的體無完膚,彷彿整個教務處都是鬼魅魍魎的最大集散地。
我當然也旁觀到了那些曾經和善交際同事的雙標一面,很多時候我會掩面沉思,到底是自己過去錯付了還是現在自己忘了甚麼初衷否則怎麼會"無法同理"呢?終究我還是會保持禮貌的互動,但僅止於"禮貌"。每個人都有生活中的堅持與功課,都有過去與未來,那些"過去",是造就我現在的基石,無論如何,我都感謝曾經與共的夥伴。至於未來,也許因為行政經歷讓我更加懂得珍惜說好話做好事的人吧? 這世界到底充滿各式各樣的人,年歲漸長,就好好地做事,好好地看人,好好地生活。
要捍衛的,是自己的心念,話無須說太多,多了就顯得強詞奪理;事就認真做,做了就覺得無愧於從師一生。
張愛玲說的還是不錯的:當老師很難,又要做人,又要做戲。我當它是各種雙關,就像生活無法避免雙標,那些游移者可能也覺得掙扎,得尋個活路走,可路途中總是被枝枝節節的事兒攪擾,因此先得聲奪人、做出個態勢罷了。
爾後就離那些斷事論人者遠遠地,免得骨子裡的待傲慢又不小心養大。我至少還沒忘記初衷,當老師是為了好好教書,不是為了批評其他工作同仁而來的。
---------這才是寫作主因-------------------
老實說,早上看到2/5,ISU的甚麼(從此不在意)奪個眼球甚麼獎,想到羽生結弦的各種被雙標,有感而已。瞧瞧,在這方面我絕對澈底體現,你ISU不善待羽生就是壞,無敵壞,惡劣至極,對,我就是雙標。
HANYU YUZURU~GO ON!
avatar-img
7會員
10內容數
幻境中 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那裡每一個人 生活平靜且樸實 我幻想身處之地 那總是自由 宛若浮雲 在靈魂的深處裡 充滿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ying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界上最美好的距離,是和你裸體坦誠相見於澡堂裡,我卻不想知道誰是你。 大浴場,一個必須赤裸袒裎相見於陌生,卻又能保持百般客氣拘謹的場所。對我而言,這三天的 每次泡湯都是非常愉快的時光。
人的一生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那麼幾個瞬間。____(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英語: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1890年2月10日-1960年5月30日) 如果傳說是真的,在人生跑馬燈的刻到來之時,我的腦海要閃過哪幾個瞬間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那像是陀螺的芯,準準地插在正中央。插在東京的正中央、日本的正中央,插在我們夢想的正中央。非常平均地、像發出離心力似的,從測量的地方向外延伸。 有時候,空閒的神會把手從空中垂下,把它像發條的螺絲一樣咕嚕咕嚕地轉,咕嚕咕嚕、嘎吱嘎吱地,我們也隨著一起轉。
狐狸:「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之間就會有某種關係,我們就離不開彼此。對我來說,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對你來說,我也將是世上僅有的。」
「生日是要慶祝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慶祝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另一件則是慶祝你現在還好好地活著。說什麼上了年紀就討厭過生日、不想要慶生,這種說法很奇怪。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應該要慶祝生日,這是非常棒的事。相較於二十歲的生日,四十六歲的生日更加精采美好,這些蠟燭的數量就是妳努力至今的證明。」
世界上最美好的距離,是和你裸體坦誠相見於澡堂裡,我卻不想知道誰是你。 大浴場,一個必須赤裸袒裎相見於陌生,卻又能保持百般客氣拘謹的場所。對我而言,這三天的 每次泡湯都是非常愉快的時光。
人的一生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那麼幾個瞬間。____(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英語: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1890年2月10日-1960年5月30日) 如果傳說是真的,在人生跑馬燈的刻到來之時,我的腦海要閃過哪幾個瞬間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那像是陀螺的芯,準準地插在正中央。插在東京的正中央、日本的正中央,插在我們夢想的正中央。非常平均地、像發出離心力似的,從測量的地方向外延伸。 有時候,空閒的神會把手從空中垂下,把它像發條的螺絲一樣咕嚕咕嚕地轉,咕嚕咕嚕、嘎吱嘎吱地,我們也隨著一起轉。
狐狸:「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之間就會有某種關係,我們就離不開彼此。對我來說,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對你來說,我也將是世上僅有的。」
「生日是要慶祝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慶祝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另一件則是慶祝你現在還好好地活著。說什麼上了年紀就討厭過生日、不想要慶生,這種說法很奇怪。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應該要慶祝生日,這是非常棒的事。相較於二十歲的生日,四十六歲的生日更加精采美好,這些蠟燭的數量就是妳努力至今的證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對「雙標」的看法持續雙標著,這是社會上很多人一發言像精神分裂的原因。
Thumbnail
男明星在2020微博之夜為同輩女明星從頭到尾整場提裙,唯粉對外一致表示這是紳士行為,結果男明星在2022微博之夜遇到另一位同台領獎的前輩女明星,即使對方裙襬太大不便行走,只是看了一眼就快速下台,男明星在兩場微博之夜的雙標舉動,CP粉認為是打臉唯粉當初的說法,男明星明顯心有所屬,對外人刻意避嫌。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教師的經歷,以及他在音樂、詩歌和籃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者堅持不斷的學習和挑戰自己的極限,鼓勵讀者相信自己,不斷努力追求夢想。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和個人評價上存在雙重標準可能表現在多個方面: 行為評價: 對於相同的行為,可能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評價。例如,對於一個朋友的拖延可能給予寬容,但對另一個人同樣的行為可能會感到不滿。 標準和期望: 對於同樣的成就或表現,可能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這可能是基於個人情感或關係的考量。 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對「雙標」的看法持續雙標著,這是社會上很多人一發言像精神分裂的原因。
Thumbnail
男明星在2020微博之夜為同輩女明星從頭到尾整場提裙,唯粉對外一致表示這是紳士行為,結果男明星在2022微博之夜遇到另一位同台領獎的前輩女明星,即使對方裙襬太大不便行走,只是看了一眼就快速下台,男明星在兩場微博之夜的雙標舉動,CP粉認為是打臉唯粉當初的說法,男明星明顯心有所屬,對外人刻意避嫌。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教師的經歷,以及他在音樂、詩歌和籃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者堅持不斷的學習和挑戰自己的極限,鼓勵讀者相信自己,不斷努力追求夢想。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和個人評價上存在雙重標準可能表現在多個方面: 行為評價: 對於相同的行為,可能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評價。例如,對於一個朋友的拖延可能給予寬容,但對另一個人同樣的行為可能會感到不滿。 標準和期望: 對於同樣的成就或表現,可能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這可能是基於個人情感或關係的考量。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