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From Learning to Outcome 高品質輸出的4個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 田育瑄 Shelley
最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常在想,形成一般人跟專業人士的差別是什麼?
是設定目標嗎?
與其說設定目標,不如說達成目標中間的混亂令人卻步,但還是可解決。
是專業度不夠嗎?
市面上有許多課程教你如何言之有物、舉一反三,只要一鍵Enter就可以把想學習的內容納入囊中。
我發現,重點就是這個「納入囊中」
通常就收藏起來了,收藏一陣子就像寶物一樣放著XDDD(遙望我書櫃裡的書、爆滿的手機資料夾與課程平台的購物車...),或是只是寫在筆記本上,雖然有輸出,但總覺得品質遠遠不夠。
最近在檢討自己的「輸出策略」,發現過往的輸入:輸出大概比例是5:5。
讀到《最高學以致用法》說:
一般人的輸入:輸出大概比例是7:3,想成為更專業的專家達人,就要練習輸入:輸出3:7
那我還要調整一下比例,原來輸出不夠。
再進一步想,過去我有學習,也已經有優質平台合作的輸出,我會寫成專欄文章、有針對國際職涯的youtube/IG/FB頻道、有中英文演講,最近也有合作中的國際人才培育線上課程,與永續、區塊鏈的專題教學內容,但是個人而言,為什麼總覺得做很多,產出過程卻沒有累積出系統
我發現必須有更高品質、更貼近讀者的「輸出策略」。不是有寫就好,也不是寫的專業就好,而是有規劃的寫進心裡,引發行動。
寫進讀者的心,也要寫進自己的心,才能用內容搭建穩固的橋樑。
反思以後,覺得 #高品質的輸出策略 可以結合下面四個心法:

以終為始,寫出你的主題最終的成果:

用「主題」拆解你的累積,吸引嚮往的讀者,你會變得立體,而不只是附庸市場的話題。

穩定輸出,為你真心喜歡的主題,每天願意高品質輸入與輸出:

就算輸出100~200個字也可以,不用一開始就寫到一篇,累積你的成果動力。

讓人有感,真誠溝通:

分享你有感的、覺得有用的、有趣的,加上你的觀點,通常也會吸引到跟你有相似價值觀的人。

系統管理,像寫書一樣發展一個「知識框架」(像 #目錄大綱 那樣)

把你已經學會的開一個大主題寫成QA系列文,還沒學會的就去學習再補進去,就是你的知識系統;
除了筆記,可以思考如何優化工作上的用途,比如用簡報呈現,以後要查找相關主題進行分享,整理好的簡報靈感就可以直接剪過來用。
最後,
想問問你,
你心目中覺得優秀、專業、表現總是讓你發出哇!好用心、好厲害的人,腦中立刻浮現的誰呢?
是因為他擁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又或是因為他的哪些「輸出」讓你覺得有專業感?
這或許就是你心中對於「標竿」的嚮往。
歡迎你與我分享你心目中的標竿:)
#雪莉嚴選ShelleySelect
在這裡,我希望陪伴你聚焦專屬於你的個人與事業組織OKR,培養商業思維與國際視野,一步步養成獨立思考,到獨當一面的國際領袖人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在2023小年夜,我盤點了一下,想與你分享對我受用無窮的20個職場好習慣🧧 1. 寫下2023年職涯OKR 不知道怎麼寫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06AgrA 3. 學煮一道健康新料理 每天有活力 4. 起床後先冥想10分鐘調整意識狀態 再開始一天 5. 紀錄夢境與感受,
2023年的你,還好嗎? 不知道現在的你,滿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年後有新的安排嗎? 前幾天與朋友吃飯,我們聊到2023目標與職涯規劃,朋友跟我分享她的心智圖,超級完整又具體,達標率90%以上! 我習慣用OKR幫助我校正目標與成果之間的互助循環系統,確認讓目標的KRs能彼此借力使力,只需要找到幾個關
大家好,我是Shelley,我從2012年開啟國際職涯道路,在英國、新加坡等地工作,也包含我最愛的家鄉台灣。 2011年,揹著行囊與負債200萬,前往英國留學;用Linkedin在英國找到工作。 2015年,受邀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擔任品牌行銷與培訓經理,並開始在天下換日線寫專欄,分享海外工作的
寫在2023小年夜,我盤點了一下,想與你分享對我受用無窮的20個職場好習慣🧧 1. 寫下2023年職涯OKR 不知道怎麼寫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06AgrA 3. 學煮一道健康新料理 每天有活力 4. 起床後先冥想10分鐘調整意識狀態 再開始一天 5. 紀錄夢境與感受,
2023年的你,還好嗎? 不知道現在的你,滿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年後有新的安排嗎? 前幾天與朋友吃飯,我們聊到2023目標與職涯規劃,朋友跟我分享她的心智圖,超級完整又具體,達標率90%以上! 我習慣用OKR幫助我校正目標與成果之間的互助循環系統,確認讓目標的KRs能彼此借力使力,只需要找到幾個關
大家好,我是Shelley,我從2012年開啟國際職涯道路,在英國、新加坡等地工作,也包含我最愛的家鄉台灣。 2011年,揹著行囊與負債200萬,前往英國留學;用Linkedin在英國找到工作。 2015年,受邀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擔任品牌行銷與培訓經理,並開始在天下換日線寫專欄,分享海外工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要叛逆什麼讓自己此生更自在圓滿?每個人的點都不同。 自己給自己內建了什麼樣的內在驅力能量(原型)?其中,建構出封閉侷限內在自由創造能量的「自我封印能量」是什麼?這,就是叛逆者要叛逆的。為了打破封固的內在(隱形?)自我束縛、為了還給自己原本就有的自由,讓與生俱來的強壯雙翅可再度展翅翱翔,叛逆吧!
侯氏黑散方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 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倪氏曰:侯氏黑散「治大風
掌握了基本提問技巧,並透過範例了解如何將簡陋提問逐步優化成精準指令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利用 AI 生成不同風格的文案。AI 的強大之處不僅在於能夠快速產出文字,更在於能夠理解不同文風、語氣、甚至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和來自立本的同學太成為朋友,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曖昧情愫。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是由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所撰寫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書籍。本書最大的重點就是「輸出」,也就透過透「說」、「寫」等主動行為來幫助自己進行學習。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四月的星象能量異常緊張且充滿驚喜,期待著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要叛逆什麼讓自己此生更自在圓滿?每個人的點都不同。 自己給自己內建了什麼樣的內在驅力能量(原型)?其中,建構出封閉侷限內在自由創造能量的「自我封印能量」是什麼?這,就是叛逆者要叛逆的。為了打破封固的內在(隱形?)自我束縛、為了還給自己原本就有的自由,讓與生俱來的強壯雙翅可再度展翅翱翔,叛逆吧!
侯氏黑散方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 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倪氏曰:侯氏黑散「治大風
掌握了基本提問技巧,並透過範例了解如何將簡陋提問逐步優化成精準指令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利用 AI 生成不同風格的文案。AI 的強大之處不僅在於能夠快速產出文字,更在於能夠理解不同文風、語氣、甚至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和來自立本的同學太成為朋友,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曖昧情愫。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是由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所撰寫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書籍。本書最大的重點就是「輸出」,也就透過透「說」、「寫」等主動行為來幫助自己進行學習。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四月的星象能量異常緊張且充滿驚喜,期待著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