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力量》慢讀計畫 ❸ 深入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前面的篇章中,托勒曾經提到,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智所迷惑,將「自我」等同於心智塑造出來的「小我」,而忽略了埋藏在心智背後,與萬物相連結的「本我」,落入一種「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無意識狀態。

一般人從小到大都沉浸在思考之中,在強大的行為慣性下,要脫離心智的掌控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如果我們都對於笛卡兒說的「我思,故我在」深信不疑,要我們放棄思考,就像是要我們放棄自身的存在一樣困難。就這樣,即便我們都知道心智的把戲,卻往往只能看著自己落入它的圈套而無法自拔……

不過,就好比莊子《逍遙遊》裡的鯤魚,雖然長年都潛游於北海之中,一旦回想起應該如何飛行,化為展翼千里的鵬鳥,乘著颶風翱翔萬里,也不過是轉瞬間的事情。

終結時間的幻相

托勒說,如果我們要擺脫對於心智的認同,關鍵就在於:終結時間的幻相

這是什麼意思呢?

時間與心智是分不開的,將時間從心智中移開,心智就會停止運作,除非你選擇使用它;與心智認同,我們就會被困在時間之中,無止境的牽掛過去與未來,不願意承認和接受當下的「如其所是」。我們把自己的身分認同建立在過去,把救贖寄託於未來,然而,在托勒的眼裡,這兩者其實都是虛幻的,只要能夠捨棄「時間」,我們就能脫離心智的掌控。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有些懷疑,人們不是總是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們要做「時間管理」,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嗎?怎麼會說我們應該要「捨棄時間」呢?

其實,時間一點都不寶貴,真正寶貴的是「當下」,因為當下是我們自始自終唯一能夠擁有的。

時間是由過去和未來所交織而成的,所謂的「過去」,是已經逝去的「當下」,所謂的「未來」則是尚未到來的「當下」,二者在此時此刻的現實之中其實並不存在,人類之所以會這麼在乎它們,是因為這些「過去」和「未來」所交織而成的「心理時間」,正是心智、思考和情緒運作所需要的材料,不斷地拉扯我們脫離當下的現實,最終形成人類苦惱的根源。

當我們領略到所有的事物只能夠在當下發生,當下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時,我們的意識將有所轉換,也就是從「時間」轉換到「臨在」,從心智的「小我」轉換到無邊無際,與萬物相連的「本我」,在那一刻,我們將感受到無比的寧靜豐足。

幾個關於當下的疑問

最後來談談一些關於「當下」常見的迷思:

  • 你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停止思考、捨棄時間呢,這些都是人類每天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不是嗎?的確沒錯,當運用得當的時候,心智和時間對人類來說都是無比強大的工具,但是當它們反客為主,將你變成他們的奴隸的時候,所造成的副作用和痛苦也是無比巨大的。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警醒,隨時讓自己回到當下,和「本我」有更多的連結,生命就會有更清明的意識和更高的品質,這將幫助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更好的運用心智來進行創造和思考,卻不會遭受小我旺盛的痛苦;也更能掌握客觀的「時鐘時間」,而非受迫於主觀的「心理時間」。
  • 你可能又會覺得,如果我在當下感到不快樂、對難以脫離的困境感到痛苦,不是應該對未來有盼望嗎?托勒告訴我們,所有的救贖都不存在於未來,只存在於當下。如果我們對於當下的人生處境感到不滿意,我們可以選擇在當下採取行動去改變它,或是在無可改變的情況下選擇臣服於當下的如其所是。將救贖寄託於未來的人,即便有朝一日真的得到了他所盼望的,他仍然會對未來產生更多的盼望,於是永遠都無法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快樂。
  • 「那人生的目標呢,不是在未來才會實現嗎?如果不管未來,只管當下,會不會太消極了呢?」,你可能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托勒告訴我們:人生的目標就是開悟,而開悟是痛苦的終結,也就是在當下的此時此刻連結本我,當你體驗到了這點,就會在本我之中感受到無比的幸福和圓滿。這時你也會明白,所謂「未來想要達成的目標」,只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的小註腳,它與我們是誰、我們當下的幸福和圓滿都全然無關,而過程,永遠比終點來的更為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邊阿蒙
132會員
127內容數
像一粒野橄欖一樣從金融業漂流到海邊,興趣是探究接觸到的一切知識。希望陪伴大家一起成為聰明優雅的投資人,悠游世界、享受人生。
海邊阿蒙的其他內容
2024/07/31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2024/07/31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2024/07/31
先前老婆約了一位調音師來家裡為鋼琴調音,言談之間發現老師的閱歷十分豐富,一問才知道他離開公司出來獨立開業已經四十多年,和老師聊工作的甘苦談,覺得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學習之處。 我們問老師:出來獨立開業,沒有了公司的奧援,如何找到業務機會呢?老師說,重要的是要靠服務和技術取得客人的信任。
Thumbnail
2024/07/31
先前老婆約了一位調音師來家裡為鋼琴調音,言談之間發現老師的閱歷十分豐富,一問才知道他離開公司出來獨立開業已經四十多年,和老師聊工作的甘苦談,覺得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學習之處。 我們問老師:出來獨立開業,沒有了公司的奧援,如何找到業務機會呢?老師說,重要的是要靠服務和技術取得客人的信任。
Thumbnail
2024/07/31
「正念」的「正」不是許多人以為的「正向」,而是「正在」的意思,而「念」即是「今心」,也就是讓自己的心專注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專注體驗自己正在做的事。
Thumbnail
2024/07/31
「正念」的「正」不是許多人以為的「正向」,而是「正在」的意思,而「念」即是「今心」,也就是讓自己的心專注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專注體驗自己正在做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恰恰因失去了當下,生命開始漂泊流浪, 這個當下,才是全部生命的聚集點。 當下,就是既非過去,也非未來 也不是我們心中重重分別、重重加工 重重聯想所產生的如雲如霧的念頭 一般人並沒有活在當下, 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 都是活在自己的妄念分別當中。
Thumbnail
我們恰恰因失去了當下,生命開始漂泊流浪, 這個當下,才是全部生命的聚集點。 當下,就是既非過去,也非未來 也不是我們心中重重分別、重重加工 重重聯想所產生的如雲如霧的念頭 一般人並沒有活在當下, 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 都是活在自己的妄念分別當中。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在前面的篇章中,托勒曾經提到,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智所迷惑,將「自我」等同於心智塑造出來的「小我」,而忽略了埋藏在心智背後,與萬物相連結的「本我」,落入一種「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無意識狀態。
Thumbnail
在前面的篇章中,托勒曾經提到,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智所迷惑,將「自我」等同於心智塑造出來的「小我」,而忽略了埋藏在心智背後,與萬物相連結的「本我」,落入一種「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無意識狀態。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痛苦。 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痛苦之身」。 當你一直無法取用當下的力量,這代表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潛藏於內心,累積在你的心智與身體上,其中包括了兒時經歷的傷痛。這些日積月累的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就是所謂的「痛苦之身」。 書籍資訊: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痛苦。 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痛苦之身」。 當你一直無法取用當下的力量,這代表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潛藏於內心,累積在你的心智與身體上,其中包括了兒時經歷的傷痛。這些日積月累的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就是所謂的「痛苦之身」。 書籍資訊: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閱讀: 第二章 意識:離苦之道 不要為當下創造新痛 人類的心智,不斷地累積起一副時間的重擔。所有人都在這個重擔之下受苦,可是他們還是透過忽視或否認那寶貴的一刻,或者把它貶為只存在於心智裡,而且不實際的一個達到未來的手段,並且不停地加重它的負荷。人類集體與個人心智所累聚的時間裡,也殘留著大量的舊痛。
Thumbnail
閱讀: 第二章 意識:離苦之道 不要為當下創造新痛 人類的心智,不斷地累積起一副時間的重擔。所有人都在這個重擔之下受苦,可是他們還是透過忽視或否認那寶貴的一刻,或者把它貶為只存在於心智裡,而且不實際的一個達到未來的手段,並且不停地加重它的負荷。人類集體與個人心智所累聚的時間裡,也殘留著大量的舊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