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文組凡人們三十歲後半的戰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疫情漸漸收束,世界看似漸漸恢復,但國際上戰爭、能源危機、經濟與社會福利崩壞、異常天候等等都逐漸侵蝕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疫情永遠改變了社會結構,在這段時間經歷就學、就業、升遷、創業等生命重大階段的人們,都受到沈重打擊,甚至永遠改變某些產業生態。

在這樣的環境中,作爲各階級潤滑劑,擔任從社會底層到高層間協調、溝通角色的文組平凡人們又該何去何從?

我本身出身技職體系,從台北市中心的東門國小、中正國中之後一路越讀越爛,大學時因為交友圈跟學校人脈嚴重分離,感受了一次私立學店跟國立頂大生態、學生想法不同的矛盾。

而在走了一圈日本社會創新,跟台灣官、學、法人打過交道以後,身邊合作夥伴充滿文組中年人,我也逐漸開始體會文組人的中年焦慮。

raw-image


賺錢?追夢?文科生的人生求道之路

中文、日文、哲學、民族、新聞、教育、政治,是我曾接觸的文組學生們唸過的科系,有些在就業上可以說得出是什麼專長,但有些好像除了教學跟研究以外,想要把所學應用在工作上就需要多點想像。

所幸最近網路媒體發達,提供給每個人一條明確的路。大家都有了把專長製作成網路內容,爆紅以後成為熱門講師、商品代言人一途。但可不是人人都有爆紅的命,文章我寫了超過10年、圖文也畫過、影片也拍過,不要說沒有爆紅,連紅的邊都沒沾上,能達到那些人氣KOL等級,除了自律、技術、想法、專業那些人為可控因素外,還需要時機跟運氣,大部分的人沒辦法掌握可控因素,少部分缺乏後面的天時地利,極少數人才會被推上風頭。

經營YT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紅

經營YT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紅

最近跟大學老師們討論台日課程該怎麼設計,該讓學生們到日本幹嘛時,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什麼事情能讓這些文科生們畢業後不管升學還是就業都能派上用場?

看過很多跟學生合作的計畫,也提出了計劃換宿等等的方案,但最根源的問題還是這段日子究竟能帶給學生們什麼?對於工作坊的目的,答案早就在我心中,就是「明確的人生目標」與「協作能力」。

文科生是世界的探索者與協調者,大家擁有不同的專業作為武器,除了求學時探索未知、深掘已知,出社會後更是擔任不同業界、不同階級中的潤滑劑,在工業革命後高度追求效率的社會,要是少了他們,世界會變得黯淡失色吧?

但就是因為文科生填補了大量”看似沒有專長“的總務、協調、經理型職缺,以至於薪資範圍非常廣,而沒辦法把自己專業與人格特質作為武器的人,可能很快就會遇到薪資成長極限。

另一種人,運用自己專長與人格特質開發了新服務,或在舊產業中找到自己一片天,那些人就會有機會繼續在職涯或生涯上有明顯突破。

於是「怎麼運用自己的專長來賺錢」「怎麼運用自己的專長自我實現」,就成了文科生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之前,大家該更早問自己「我的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尋找答案過程中會伴隨著大量思考跟探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我的條件能支持我走到哪一步?」太多殘酷的自問自答,連成熟的大人們都承受不了,但有認真經歷過這些的人,我想會比其他人都更堅定、堅強。

有錢小孩跟沒錢小孩每個生命階段要面對的事完全不一樣

有錢小孩跟沒錢小孩每個生命階段要面對的事完全不一樣

理科生如果順著專長,不論薪水,社會上大概都有為他們準備好的位子,順著鋪好的路走,有好、有壞;而文科生出社會就要面臨的巨大考驗,也許很坎,但這都是讓我們活得更像人類的過程。

三十歲後半的戰場

伴隨著我跟大學、政府機關合作這幾年,也開始慢慢看清官場是怎麼一回事。以前剛進來,總會努力學著學東學西,日本政策研究圈缺什麼、大家想看什麼,我就去上課、參加研修,當時有日本公部門身份加持,自然有不少資源跟學習機會。「台灣這個階段缺的是什麼?」「台灣下個階段會需要什麼?」在無數的夜晚,我敲著鍵盤,寫下一篇篇文章,準備每一門研修的功課,最終我也找到自己的答案,並開始想辦法實踐。

但過程中總覺得有點不對勁,為什麼總是有些不學無術的人一直坐擁資源?台灣懂日本的人明明那麼多,為什麼檯面上總是有些奇怪的人佔著位子、獨佔話語權?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過去,我自己的學習跟實踐到了一個程度,而當初那些人聲量又更大了。


有些不能公開講的事就留給付費讀者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016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ryjane Chou-avatar-img
2023/02/20
如果沒有野心的話可以一直當幕僚也是蠻好的,很像是偶像明星經紀人的角色。如果有星運就可以從幕僚轉職,不過我知道的人大部分都是萬年幕僚。我覺得紅不了也沒關係,紅的壓力也不是可以隨便人可以承受的。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0
站的風頭越高,要承受的逆風就越強,之前某個自殺的日本代表在過世以前我們還碰過面,這時代想站上風頭,除了業內的壓力,民間的壓力也來的又快又直接,的確不是正常人能承受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1.9K會員
249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Thumbnail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Thumbnail
首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居住新北市的男子,剛過而立之年一陣子,事業心極度淡泊,是2022年俗稱的躺平族。 取這個暱稱是因為現在不論世界各國,在就業市場上幾乎都以理工人才為主流,薪資普遍也遠高於文組出身的人才。這當中固然有許多原因造成這樣子的現象,但以結果論而言,目前文組在台灣除非高階人才,或者是有特殊
Thumbnail
首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居住新北市的男子,剛過而立之年一陣子,事業心極度淡泊,是2022年俗稱的躺平族。 取這個暱稱是因為現在不論世界各國,在就業市場上幾乎都以理工人才為主流,薪資普遍也遠高於文組出身的人才。這當中固然有許多原因造成這樣子的現象,但以結果論而言,目前文組在台灣除非高階人才,或者是有特殊
Thumbnail
【別只靠熱情,非本科工作怎麼找?】線上講座心得紀錄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一個問題時,我們會選擇抱怨,還是嘗試做出改變? 你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是去尋求改變的人?抱怨常常是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或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我們可以選擇要當一個抱怨並安於現狀的人,或成為一位去行動,甚至促發改變的人。
Thumbnail
【別只靠熱情,非本科工作怎麼找?】線上講座心得紀錄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一個問題時,我們會選擇抱怨,還是嘗試做出改變? 你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是去尋求改變的人?抱怨常常是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或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我們可以選擇要當一個抱怨並安於現狀的人,或成為一位去行動,甚至促發改變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有什麼是威士紀不能解決的?   2013年的時候,33歲的我才回學校唸碩士,所以和我同班的同學多是應屆23歲的小朋友們,都是出過社會逛了一圈才回到學校,自然經濟能力總會比這些小朋友們是寬裕的多,他們還要打工、賺錢、談戀愛,忙的不易樂乎。我這個老學長倒沒有太多的顧慮,只要好好唸書...
Thumbnail
有什麼是威士紀不能解決的?   2013年的時候,33歲的我才回學校唸碩士,所以和我同班的同學多是應屆23歲的小朋友們,都是出過社會逛了一圈才回到學校,自然經濟能力總會比這些小朋友們是寬裕的多,他們還要打工、賺錢、談戀愛,忙的不易樂乎。我這個老學長倒沒有太多的顧慮,只要好好唸書...
Thumbnail
《別傻了,數位世代中職涯規劃的觀念誤區》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近幾年因為數位時代來臨,跟以往相比之下,有更多的學生畢業後感覺難以學以致用,也有許多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轉職的人,突然發現自己跟不上時代潮流,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惆悵。也因此「 #職涯規劃 」這個名詞越來越火紅,有人告訴你如
Thumbnail
《別傻了,數位世代中職涯規劃的觀念誤區》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近幾年因為數位時代來臨,跟以往相比之下,有更多的學生畢業後感覺難以學以致用,也有許多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轉職的人,突然發現自己跟不上時代潮流,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惆悵。也因此「 #職涯規劃 」這個名詞越來越火紅,有人告訴你如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小時候教育體制之下,到了高中後,會面臨要分組的抉擇。 那時那刻,就像是個賭注一般,要決定往文組還是理組努力,理組又多了個生物的話,成為第三類組。(還有第四類組,比第三類組少念一科物理,但一般來說不見得會有獨立這一個班別~)有時候回想起來,這樣的二(四)分法也是很不合理,多數人直到出了社會,可能都還
Thumbnail
小時候教育體制之下,到了高中後,會面臨要分組的抉擇。 那時那刻,就像是個賭注一般,要決定往文組還是理組努力,理組又多了個生物的話,成為第三類組。(還有第四類組,比第三類組少念一科物理,但一般來說不見得會有獨立這一個班別~)有時候回想起來,這樣的二(四)分法也是很不合理,多數人直到出了社會,可能都還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