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核動力商船的起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航運巨頭HMM和Sinokor為首的韓國工業巨頭聯手開發核動力船舶。

早些時候由慶州市、慶北省、韓國原子能研究所、韓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所 (KRISO)、韓國船級社、 Wooyang Shipping Co、 Sinokor 、 H-LINE和HMM,簽署共同備忘錄 (MoU)

根據協議,合作夥伴的目標在開發和示範如何使用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來推動船舶。此專案還將研究相關航運系統連接介面和推進技術的開發,以及使用熔鹽反應爐 (MSR) 生產氫氣。

HMM 發言人對 Offshore Energy 表示:目前,與各行業參與者的合作夥伴關係對於研究未來的替代燃料非常重要,因此合作備忘錄可以代表航運業脫碳之旅邁出的有意義的一步。HMM正在尋找一系列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清潔燃料或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一致同意致力於促進海上核電系統運行安全,發展工業基礎設施,培訓海上核電運行專家,並設計相關法規框架.這些被認為是航運脫碳的關鍵綠色氨、綠色甲醇和氫的擴大生產規模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的狀況下,核能動力推進正在引起航運界的興趣。

這種技術帶來的一些主要好處是它不受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以及以核動力運行將使船舶能夠放棄慢速航行的做法,並通過更快地航行來提高船舶效率,同時實現零排放。

MSR(熔鹽反應爐) 是一類核裂變反應爐,其中初級核反應爐冷卻劑或燃料是鹽混合物。它們的設計本質上是安全的,內置了各種被動安全功能。此外,它們比許多其他類型的核反應爐小,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空間有限的船舶上使用。它們的操作也相對簡單,因為它們只需要很少的控制,並且可以在較大的溫度範圍內運行。

MSR 還比傳統的固體燃料反應爐產生更多的能量,並且在將鈾轉化為能量方面效率更高。此外,與傳統反應爐相比,它們產生的放射性廢物要少得多,從而使它們對環境更加安全。

韓國造船商已經在致力於這項技術的開發。例如,三星重工已與 KAERI 合作開發基於 MSR 技術的浮動核電站。此外,該造船廠還完成了 CMSR Power(一種用於海上核電站的浮動設施)的概念設計,並獲得了美國 ABS 船級社的AIP原則性批准。

隨著航運公司尋找滿足日益嚴格的溫室氣體減排法規的解決方案,用於船舶推進的核動力的加速發展正在獲得吸引力。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了一項計劃,旨在到2050年將船舶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8年減少50%。然而,隨著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一目標可能會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因為某些各國正在尋求 IMO 的目標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並使海運業在未來 30 年內努力實現碳中和。

原始新聞連結


在未來,如果航運領域完全要達到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我想內燃機不會是唯一的動力選項。 核能動力用在船舶的推進,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有大量實績在海軍上,重點在於法規何時能夠鬆綁,你知道一艘美國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潛艦的推進輸出動力(2x30MW)可以輕輕鬆鬆推動一艘滿載24,000TEU貨櫃船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倍鋭領域
18會員
93內容數
我是李佑為,大家都叫我Barry。一個在輪機、能源及工業領域混了十幾年的「老江湖」,喜歡分享新知識和技術發展,如果你有啥怪點子,隨時來找我啦,說不定我們可以一起發掘出未來的趨勢!
倍鋭領域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臺灣企業及電廠應積極採用天然氣備用發電機組,以降低碳排放、節省成本並提升能源韌性。本文提供天然氣機組的優點、碳排放比較、國際案例及政策建議,協助企業及政府推動能源轉型。
Thumbnail
2025/04/20
臺灣企業及電廠應積極採用天然氣備用發電機組,以降低碳排放、節省成本並提升能源韌性。本文提供天然氣機組的優點、碳排放比較、國際案例及政策建議,協助企業及政府推動能源轉型。
Thumbnail
2025/04/11
波士頓醫療中心採用天然氣汽電共生系統,成功降低能源成本、提升能源韌性並減少碳排放,為醫療機構及其他產業樹立節能減碳的典範。
Thumbnail
2025/04/11
波士頓醫療中心採用天然氣汽電共生系統,成功降低能源成本、提升能源韌性並減少碳排放,為醫療機構及其他產業樹立節能減碳的典範。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介紹 CAT 3516E 引擎如何成為拖船業的最佳選擇,透過 Svitzer 公司的 Iron Dove 拖船案例,說明 CAT 3516E 的高功率、穩定性、節能性、維護便利性以及符合未來環保法規等優勢,並強調其可靠性對拖船營運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介紹 CAT 3516E 引擎如何成為拖船業的最佳選擇,透過 Svitzer 公司的 Iron Dove 拖船案例,說明 CAT 3516E 的高功率、穩定性、節能性、維護便利性以及符合未來環保法規等優勢,並強調其可靠性對拖船營運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韓國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於4月16日宣佈,它已經啟動了一項新的研究計劃,在從今年到2028年為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動力船舶和浮動SMR發電平臺開發核心技術。
Thumbnail
韓國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於4月16日宣佈,它已經啟動了一項新的研究計劃,在從今年到2028年為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動力船舶和浮動SMR發電平臺開發核心技術。
Thumbnail
在商業船舶上使用核動力聽起來像是科幻情節,但這正是美國船級社(ABS)和Herbert Engineering(HEC)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的主題。
Thumbnail
在商業船舶上使用核動力聽起來像是科幻情節,但這正是美國船級社(ABS)和Herbert Engineering(HEC)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的主題。
Thumbnail
三菱造船株式会社(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是日本重工業三菱重工集團(MHI)的一部分,將就瑞士船舶引擎製造商Winterthur Gas&Diesel AG(WinGD)正在開發的大型低速二行程船舶引擎的氨燃料供應系統進行技術研究。
Thumbnail
三菱造船株式会社(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是日本重工業三菱重工集團(MHI)的一部分,將就瑞士船舶引擎製造商Winterthur Gas&Diesel AG(WinGD)正在開發的大型低速二行程船舶引擎的氨燃料供應系統進行技術研究。
Thumbnail
航海業的減碳目標是多方面且複雜的。挪威船級社(DNV)和引擎設計公司MAN Energy Solutions之間的合作探討了將現有的船隻改裝為能夠運行於可持續燃料上的雙燃料引擎對實現這些目標的貢獻。
Thumbnail
航海業的減碳目標是多方面且複雜的。挪威船級社(DNV)和引擎設計公司MAN Energy Solutions之間的合作探討了將現有的船隻改裝為能夠運行於可持續燃料上的雙燃料引擎對實現這些目標的貢獻。
Thumbnail
韓國最大航運公司 HMM 宣布,在過去十年中,他們已將碳排放量減少了一半。
Thumbnail
韓國最大航運公司 HMM 宣布,在過去十年中,他們已將碳排放量減少了一半。
Thumbnail
瑞士船舶動力公司WinGD和韓國發動機製造商HSD Engine推進他們的合作工作計畫,共同開發WinGD甲醇燃料產品組合中最大的發動機尺寸。
Thumbnail
瑞士船舶動力公司WinGD和韓國發動機製造商HSD Engine推進他們的合作工作計畫,共同開發WinGD甲醇燃料產品組合中最大的發動機尺寸。
Thumbnail
生質燃料供應鏈追踪試驗在新加坡完成 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海事脫碳中心 (GCMD) 領頭的企業宣布,已成功完成對來自不同產地的生質燃料混合物的兩條供應鏈的試驗。
Thumbnail
生質燃料供應鏈追踪試驗在新加坡完成 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海事脫碳中心 (GCMD) 領頭的企業宣布,已成功完成對來自不同產地的生質燃料混合物的兩條供應鏈的試驗。
Thumbnail
航運巨頭HMM和Sinokor為首的韓國工業巨頭聯手開發核動力船舶。
Thumbnail
航運巨頭HMM和Sinokor為首的韓國工業巨頭聯手開發核動力船舶。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人類的「人造太陽」夢,始於60年前,45.7 億歲的太陽不斷以核融合釋放光和熱,如今模仿同樣原理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成功發電,召示了乾淨能源紀元的開始,「人造太陽」可能解決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危機。
Thumbnail
人類的「人造太陽」夢,始於60年前,45.7 億歲的太陽不斷以核融合釋放光和熱,如今模仿同樣原理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成功發電,召示了乾淨能源紀元的開始,「人造太陽」可能解決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危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