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 在十年內將碳排放量減少了一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韓國最大航運公司 HMM 宣布,在過去十年中,他們已將碳排放量減少了一半。
根據航運專業的數據顯示,1TEU集裝箱運輸1公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10年的68.7克減少到2021年的29.05克,比過去十年減少了57.7%。
該公司將這樣的成果歸功在於同時期船隊運力增加了兩倍多,從 337,407 標準箱增加到 755,209 標準箱。
“現代商船透過確保節能的巨型貨船不斷升級其船隊。 它還使用了優質防污漆,並修改了球鼻艏的形狀,以降低船體表面的摩擦阻力。 此外,現代商船還通過優化服務路線、速度和貨物裝載提高了運營效率,”現代商船在評論中表示。
2015 年,該公司成立了有效的能效管理的專業工作小組,並於 2020 年開設了船隊控制中心,分析有關船舶運營的即時數據,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我們將繼續執行根據數據驅動分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並提高我們維護環境的能力,”現代商船官員表示。
HMM 承諾到 2050 年在船隊中實現淨零碳排放,並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最近訂購了 9 艘 9,000 TEU 甲醇燃料集裝箱船。
這些船隻將由現代三湖重工 (HSHI) 和 HJ 造船 (HJSC) 所建造。
這張訂單是這家航運巨頭未來成長策略的一部分,這個策略已預留 113 億美元用於未來投資。 其中包括到 2026 年將環保船舶從目前的 82萬 TEU 擴大到 120 萬 TEU。
為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正在研究一系列可持續能源,包括甲醇、液化天然氣、氫氣、綠色氨,甚至船舶核能和氫氣的潛在生產可能性。
HMM 一直在大力投資液化天然氣,作為其船舶的潛在過渡燃料,2021 年,該公司迎來了八艘可使用液化天然氣的 16,000 TEU 集裝箱船中的第一艘 HMM Nuri。
交付之後與 DSME 和 HHI 簽訂了 12 艘 13,000 TEU 集裝箱船的合同,價值 15.7 億美元。 根據協議,大宇造船和現代重工將分別建造 6 艘船,計劃於 2024 年上半年交付。所有船都將安裝混合洗滌器,並設計為 LNG 就緒。 HMM 超過 80% 的船隊都裝有洗滌器。
LNG-Ready HMM Nuri; Image credit HMM
avatar-img
15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倍鋭領域 的其他內容
瑞士船舶動力公司WinGD和韓國發動機製造商HSD Engine推進他們的合作工作計畫,共同開發WinGD甲醇燃料產品組合中最大的發動機尺寸。
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U ETS和 FuelEU Maritime 可以為了解碳定價激勵措施的船東和承租人提供顯著的競爭優勢。
使用氫氣和 CNG (壓縮天然氣)混合而成的燃料,鑽了兩口井
為什麼LNG在航運業不是適合的氣候友善燃料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MHIET) 推出了一種新的天然氣內燃機汽電共生系統,發電量為 2000 kW。
台灣中油 CPC 已選擇日本工程公司 JF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建設大型液化天然氣 (LNG) 接收站。
瑞士船舶動力公司WinGD和韓國發動機製造商HSD Engine推進他們的合作工作計畫,共同開發WinGD甲醇燃料產品組合中最大的發動機尺寸。
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U ETS和 FuelEU Maritime 可以為了解碳定價激勵措施的船東和承租人提供顯著的競爭優勢。
使用氫氣和 CNG (壓縮天然氣)混合而成的燃料,鑽了兩口井
為什麼LNG在航運業不是適合的氣候友善燃料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MHIET) 推出了一種新的天然氣內燃機汽電共生系統,發電量為 2000 kW。
台灣中油 CPC 已選擇日本工程公司 JF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建設大型液化天然氣 (LNG) 接收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一體化優勢更加凸顯    産業鏈韌性持續增强 中國石油經營業績連續創歷史新高   (2024年3月25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0857;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1857)]宣布,2023年公司大力加强油氣勘探開發,深入推進煉化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紅海危機 船運公司改道好望角 成本大增|經濟日報 - 應材推進2040淨零減碳獲 SBTi 驗證 減少半導體碳排|經濟日報 - 台達電動車充電方案亮相,推出社區訂閱方案|科技新報 - 2024年,AI將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比爾蓋茲的5個年末展望|商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一體化優勢更加凸顯    産業鏈韌性持續增强 中國石油經營業績連續創歷史新高   (2024年3月25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0857;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1857)]宣布,2023年公司大力加强油氣勘探開發,深入推進煉化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紅海危機 船運公司改道好望角 成本大增|經濟日報 - 應材推進2040淨零減碳獲 SBTi 驗證 減少半導體碳排|經濟日報 - 台達電動車充電方案亮相,推出社區訂閱方案|科技新報 - 2024年,AI將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比爾蓋茲的5個年末展望|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