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二)世局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VUCA世代的孩子,正要繼續走向Web3的未來,人工智慧的逆襲、日益迫切的永續危機…….除了「適性」,孩子更需要能預測、準備、應對與適應世局的「韌性」!

一、VUCA困境

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這個源於軍事領域的術語,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被普遍用來反應社會變遷的現實,隨後又被廣泛用於從營利性公司到教育事業的各種組織的戰略策訂思想。「VUCA時代」的提出,主要是揭示在這樣的社會現勢中,從人到組織都必須提高預見性與洞察力,包括:1.預期改變條件的事情;2.明白事情和行為的結果;3.鑑別各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聯;4.為現實的各種情況和改變做準備;5.明白各種相關的機會。這同時也是未來學校教育必須關注並即時學習進化的課題。

二、AI逆襲

2022年11月30日,總部位在舊金山的Open AI推出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它可以跟使用者對話、回答問題,還能指正使用者的錯誤論點,光是這樣,就已讓教育界大受震撼。而未來它的用途將更廣泛,包括寫詩和歌詞、創作音樂、電視劇、童話故事和學生論文,並且具有編寫和除錯電腦程式的能力、類比Linux系統等。

當「生生用AI」時,還有多少學生願意每天在特定時間來到特定場所、按照特定課表、接受特定的課程和教學?而「學校工廠」的「職業分派」功能也將喪失大半,未來將被AI取代的工作,除了生產和製造、金融和銀行、零售與客服、交通和運輸,甚至律師、會計師、醫師可能都無法倖免,因為人工智能的精準遠非人類可及。

三、 永續危機

遠在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便揭示了人類「永續發展」的途徑:「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

然而歷經了1992年的「21世紀議程」、2000年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等等,人類的永續危機似乎不減反增。鑑於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2015年聯合國於成立70週年之際,又發表了《翻轉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文件,並且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括17項核心目標(Goals)及169項具體目標(Targets),2017年再建立232項指標用來衡量實踐情形,期盼至2030年時能夠實現。

在距離2030不到八年的現在,人類尚在對抗前所未見的「新冠病毒」,而「烏俄戰爭」也方興未艾;加上全球供應鍊的衝擊,各國通貨膨脹、民生問題急速升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惠銘AMG的沙龍
91會員
115內容數
李惠銘A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開始進行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書籍撰寫工作之後,發現就算只鎖定 EdTech 的相關主題,範圍還是太廣,整個撰寫工程的專案可能會超乎原來預期.....。這一兩天假期時間靜下心來,痛定思痛,決定打掉重練!更聚焦於生成式 AI 與 EdTech 教育科技的主題,重新擬定目錄初稿
Thumbnail
在開始進行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書籍撰寫工作之後,發現就算只鎖定 EdTech 的相關主題,範圍還是太廣,整個撰寫工程的專案可能會超乎原來預期.....。這一兩天假期時間靜下心來,痛定思痛,決定打掉重練!更聚焦於生成式 AI 與 EdTech 教育科技的主題,重新擬定目錄初稿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文 / 孩子的書屋 近百年來,全球化的發展極為迅速,經濟、文化、政治上的密切交流,更使「地球村」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寫照。然而,當社會享受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甜美時,其留下的病灶更如被填石堰塞的河道,隨時可能淹沒我們看似安穩的生活。這些年來,各式環境議題、區域戰爭、糧食危機、新冠疫情的發生,其影響範圍
Thumbnail
文 / 孩子的書屋 近百年來,全球化的發展極為迅速,經濟、文化、政治上的密切交流,更使「地球村」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寫照。然而,當社會享受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甜美時,其留下的病灶更如被填石堰塞的河道,隨時可能淹沒我們看似安穩的生活。這些年來,各式環境議題、區域戰爭、糧食危機、新冠疫情的發生,其影響範圍
Thumbnail
要具備未來的競爭力,現在該培養什麼能力?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是「人類」嗎?機械、人工智慧不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對手嗎?不會被科技取代智能與人力嗎?不會被科技大幅削減就業市場嗎?
Thumbnail
要具備未來的競爭力,現在該培養什麼能力?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是「人類」嗎?機械、人工智慧不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對手嗎?不會被科技取代智能與人力嗎?不會被科技大幅削減就業市場嗎?
Thumbnail
現在的你,能看見未來的自己嗎?
Thumbnail
現在的你,能看見未來的自己嗎?
Thumbnail
你知道許多人早就知道COVID會來了嗎? 那為什麼沒有人做出改變?
Thumbnail
你知道許多人早就知道COVID會來了嗎? 那為什麼沒有人做出改變?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以及科技指數等級的演進,快速的變遷以及不確定性,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接下來的10年、20年、30年,世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會組建出什麼樣的社會?又需要什麼樣的技術?然而,其中討論度最高的仍是一個關於人的本質問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2030工作十大能力」等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以及科技指數等級的演進,快速的變遷以及不確定性,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接下來的10年、20年、30年,世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會組建出什麼樣的社會?又需要什麼樣的技術?然而,其中討論度最高的仍是一個關於人的本質問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2030工作十大能力」等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便是要「找出標準答案」、「服從師長(權威、規則)」、「穩定找大公司往上爬」、「倚賴經驗」等。但這套規則,在如此動盪的時代還適用嗎?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透過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嘗試去理解,如何成為「新人類」,並在未來社會得以生存。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便是要「找出標準答案」、「服從師長(權威、規則)」、「穩定找大公司往上爬」、「倚賴經驗」等。但這套規則,在如此動盪的時代還適用嗎?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透過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嘗試去理解,如何成為「新人類」,並在未來社會得以生存。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多變時代。所幸在各國政府與醫師、公衛專家的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一時半刻仍會蔓延,但終有能夠獲得控制與平息的一天;但我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很多局勢的發展是再也回不來了──好比遠端辦公、外賣服務、線上教學乃至於數位轉型等趨勢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多變時代。所幸在各國政府與醫師、公衛專家的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一時半刻仍會蔓延,但終有能夠獲得控制與平息的一天;但我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很多局勢的發展是再也回不來了──好比遠端辦公、外賣服務、線上教學乃至於數位轉型等趨勢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