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二)世局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VUCA世代的孩子,正要繼續走向Web3的未來,人工智慧的逆襲、日益迫切的永續危機…….除了「適性」,孩子更需要能預測、準備、應對與適應世局的「韌性」!
一、VUCA困境
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這個源於軍事領域的術語,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被普遍用來反應社會變遷的現實,隨後又被廣泛用於從營利性公司到教育事業的各種組織的戰略策訂思想。「VUCA時代」的提出,主要是揭示在這樣的社會現勢中,從人到組織都必須提高預見性與洞察力,包括:1.預期改變條件的事情;2.明白事情和行為的結果;3.鑑別各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聯;4.為現實的各種情況和改變做準備;5.明白各種相關的機會。這同時也是未來學校教育必須關注並即時學習進化的課題。
二、AI逆襲
2022年11月30日,總部位在舊金山的Open AI推出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它可以跟使用者對話、回答問題,還能指正使用者的錯誤論點,光是這樣,就已讓教育界大受震撼。而未來它的用途將更廣泛,包括寫詩和歌詞、創作音樂、電視劇、童話故事和學生論文,並且具有編寫和除錯電腦程式的能力、類比Linux系統等。
當「生生用AI」時,還有多少學生願意每天在特定時間來到特定場所、按照特定課表、接受特定的課程和教學?而「學校工廠」的「職業分派」功能也將喪失大半,未來將被AI取代的工作,除了生產和製造、金融和銀行、零售與客服、交通和運輸,甚至律師、會計師、醫師可能都無法倖免,因為人工智能的精準遠非人類可及。
三、 永續危機
遠在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便揭示了人類「永續發展」的途徑:「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
然而歷經了1992年的「21世紀議程」、2000年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等等,人類的永續危機似乎不減反增。鑑於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2015年聯合國於成立70週年之際,又發表了《翻轉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文件,並且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括17項核心目標(Goals)及169項具體目標(Targets),2017年再建立232項指標用來衡量實踐情形,期盼至2030年時能夠實現。
在距離2030不到八年的現在,人類尚在對抗前所未見的「新冠病毒」,而「烏俄戰爭」也方興未艾;加上全球供應鍊的衝擊,各國通貨膨脹、民生問題急速升高……
avatar-img
78會員
9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教育開始「創造」未來,而不是讓未來繼續「塑造」教育!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教育開始「創造」未來,而不是讓未來繼續「塑造」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科技的飛速發展,擴增實境(AR)眼鏡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而Xreal One Pro AR智慧眼鏡則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Thumbnail
小國町位於九州中部、熊本縣最北端、阿蘇山外側、築後川上游,北、西與大分縣接壤,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1公里,總面積136.72平方公里,是一個鄉村地區,因位於九州山脈的屋頂,這裡的大自然是一個變化多樣的地區,夏季涼爽,冬季嚴酷(平均氣溫13攝氏度),町內約80%的面積為山林,其中約75%的山林為人
Thumbnail
一直想介紹這家公司,終於寫完了。為什麼呢?可能因為他是做 peptide 的吧!這篇將介紹他的創始人之一,東大教授菅裕明和他的胜肽轉譯系統,PeptiDream 的商業模式和合作夥伴,以及他的子公司等等,還有我為什麼看好他。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飛躍進步,各行各業再次地站在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門檻上:從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意過程到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的集資方式,再到虛擬實境和數位建模為視覺設計帶來的無限可能,影視製作也將徹底改頭換面。本次就來深入探索這些變革如何為觀眾帶來更加沈浸、互動和個性化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以下是未來10年可能具有良好前景的產業: 生成式人工智慧:預計到2026年,超過八成的企業會在生產環境中導入生成式AI。 量子科技:量子電腦具有強大的運算力,可望優化AI語言模型的訓練效率。 低軌衛星:隨著5G和其他通訊技術的發展,低軌衛星通訊可能成為新的商機。 無人機:無人機在軍事和民用領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發現甲狀腺癌後有接受治療,但是在幾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復發,並轉移至肺部。」諶鴻遠醫師指出,「復發的腫瘤對放射碘的反應不佳,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病情惡化,這位患者也漸漸出現肋膜積水,走路會喘、躺下也會喘。」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科技的飛速發展,擴增實境(AR)眼鏡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而Xreal One Pro AR智慧眼鏡則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Thumbnail
小國町位於九州中部、熊本縣最北端、阿蘇山外側、築後川上游,北、西與大分縣接壤,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1公里,總面積136.72平方公里,是一個鄉村地區,因位於九州山脈的屋頂,這裡的大自然是一個變化多樣的地區,夏季涼爽,冬季嚴酷(平均氣溫13攝氏度),町內約80%的面積為山林,其中約75%的山林為人
Thumbnail
一直想介紹這家公司,終於寫完了。為什麼呢?可能因為他是做 peptide 的吧!這篇將介紹他的創始人之一,東大教授菅裕明和他的胜肽轉譯系統,PeptiDream 的商業模式和合作夥伴,以及他的子公司等等,還有我為什麼看好他。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飛躍進步,各行各業再次地站在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門檻上:從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意過程到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的集資方式,再到虛擬實境和數位建模為視覺設計帶來的無限可能,影視製作也將徹底改頭換面。本次就來深入探索這些變革如何為觀眾帶來更加沈浸、互動和個性化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以下是未來10年可能具有良好前景的產業: 生成式人工智慧:預計到2026年,超過八成的企業會在生產環境中導入生成式AI。 量子科技:量子電腦具有強大的運算力,可望優化AI語言模型的訓練效率。 低軌衛星:隨著5G和其他通訊技術的發展,低軌衛星通訊可能成為新的商機。 無人機:無人機在軍事和民用領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發現甲狀腺癌後有接受治療,但是在幾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復發,並轉移至肺部。」諶鴻遠醫師指出,「復發的腫瘤對放射碘的反應不佳,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病情惡化,這位患者也漸漸出現肋膜積水,走路會喘、躺下也會喘。」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