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難(象山慶’23.2.14)
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撰著《觀經四帖疏》以楷定古今諸師對極樂淨土之教理與行持的錯判;尤其近代某些法師試圖以人間淨土取代極樂淨土,以世間善法取代解脫行法,乃至於引導其信眾如是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修福行善,期能共同建立人間淨土。殊不知五濁惡世若能轉成淨土,則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必為娑婆眾生超前完成,何須於多部經中勸諭我等凡夫,厭穢欣淨,念佛往生極樂? 況且,若今生所作人天善法(五戒十善)的福德不夠,一手(生善念)對人好,另一手(起煩惱)傷害人,則臨終之時,隨重.隨習.隨憶念,何者先熟而先報,卻不一定;如「盲龜浮木」之喻,豈不惶恐? 人間淨土沒把握,求生人道又不確定,就該放下種種妄想,老實的念佛往生淨土,世易行道而有保證。印光大師<復智正居士之母書>云: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象山慶’23.2.11) 佛經中的「佛傳」,有標準的「八相成道」,如《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卷 2:1.降生兜率。2.託胎(住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說法。8.入涅槃。此與梁.僧祐《釋迦譜》[1]及隋.智者《四教義》[2]所載相同,為小乘八相。 《大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1)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
「聞」即信?「見」乃信?(象山慶’23.1.31) 世人多有一種標準:「耳聞不信,眼見為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以此類推,對於淨土念佛的信,也偏重於觀想(般舟)三昧,「無量壽佛於立於眼前」,並於當下「自念佛無所從
敬覆O學者/入淨土門(象山慶’23.1.31) 知識分子(學術研究者)對宗教了理解,仍以讀書為主,可先找「淨土宗o史」及相關的史籍、論文以細讀,概觀掌握了「(中國)淨土宗」在全體佛法及佛教史的定位;以此通觀之視野,再深入淨土「歷代祖師」的著作,從中了解淨土「教理、行門」的開展及演變,乃至於最後的歸結
「智」所不及,以「信」代之(象山慶’23.1.29) 雖然,理解.觀察.實驗,是科學的核心,但偉大的進步,來自直覺的跳躍(《策略直覺: 偉大成就來自靈光一閃》),理性乃大腦的邏輯與運算,受限於生理的緩慢,不能掌握全部的事實。真理已預存於心靈中,在人與神(終極實在/究竟實相)的不思議交流中,向我們揭示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象山慶’23.2.11) 佛經中的「佛傳」,有標準的「八相成道」,如《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卷 2:1.降生兜率。2.託胎(住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說法。8.入涅槃。此與梁.僧祐《釋迦譜》[1]及隋.智者《四教義》[2]所載相同,為小乘八相。 《大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1)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
「聞」即信?「見」乃信?(象山慶’23.1.31) 世人多有一種標準:「耳聞不信,眼見為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以此類推,對於淨土念佛的信,也偏重於觀想(般舟)三昧,「無量壽佛於立於眼前」,並於當下「自念佛無所從
敬覆O學者/入淨土門(象山慶’23.1.31) 知識分子(學術研究者)對宗教了理解,仍以讀書為主,可先找「淨土宗o史」及相關的史籍、論文以細讀,概觀掌握了「(中國)淨土宗」在全體佛法及佛教史的定位;以此通觀之視野,再深入淨土「歷代祖師」的著作,從中了解淨土「教理、行門」的開展及演變,乃至於最後的歸結
「智」所不及,以「信」代之(象山慶’23.1.29) 雖然,理解.觀察.實驗,是科學的核心,但偉大的進步,來自直覺的跳躍(《策略直覺: 偉大成就來自靈光一閃》),理性乃大腦的邏輯與運算,受限於生理的緩慢,不能掌握全部的事實。真理已預存於心靈中,在人與神(終極實在/究竟實相)的不思議交流中,向我們揭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Thumbnail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Thumbnail
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作品之。也是電影歌曲 出自專輯 來生緣 2010/01/01 專輯曲目 男歡女愛 - Album Version 為了你請留下我 - Album Version 愛不完(國) - Album Version 風中的歌 - Album Version 感情用事 -
Thumbnail
今生一定會結束,我們確定會有來生,所以必須做好準備。
Thumbnail
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以係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啪搭!」   『定是他想引我注意,三更半夜的還不讓人休息,真不識大體!』   心裡嘀咕埋怨著,可小姑娘還是下了床,推了窗,朝樓下張望,卻無人。   『莫不是我自以為是?』   「嘿!在這兒呢!」   小姑娘嚇了一大跳,身子抖了好幾抖,倏地將撐著窗的木棍給收了回去,啪一聲又關上了窗。
Thumbnail
佛陀傳下「佛頂尊勝陀羅尼」,開示解脫之法,而善住天子於六日六夜的持誦之後,便淨除了過去世所造的種種罪業,得以增福添壽。敬邀您把握億倍功德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Thumbnail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Thumbnail
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作品之。也是電影歌曲 出自專輯 來生緣 2010/01/01 專輯曲目 男歡女愛 - Album Version 為了你請留下我 - Album Version 愛不完(國) - Album Version 風中的歌 - Album Version 感情用事 -
Thumbnail
今生一定會結束,我們確定會有來生,所以必須做好準備。
Thumbnail
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以係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啪搭!」   『定是他想引我注意,三更半夜的還不讓人休息,真不識大體!』   心裡嘀咕埋怨著,可小姑娘還是下了床,推了窗,朝樓下張望,卻無人。   『莫不是我自以為是?』   「嘿!在這兒呢!」   小姑娘嚇了一大跳,身子抖了好幾抖,倏地將撐著窗的木棍給收了回去,啪一聲又關上了窗。
Thumbnail
佛陀傳下「佛頂尊勝陀羅尼」,開示解脫之法,而善住天子於六日六夜的持誦之後,便淨除了過去世所造的種種罪業,得以增福添壽。敬邀您把握億倍功德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