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學會解決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孩子上完藝術課
老師一如往常來和我們家長分享
今天孩子的狀態
哥哥這次的作品是巫毒娃娃
他的老師特別提到
哥哥很棒的是
他在這次創作的過程
彎折鐵絲、纏繞毛線甚至幫娃娃做配件
他都非常樂在其中
而且有一隻娃娃還有一個戴在頭頂的高帽
也是他自己用鐵絲毛線想辦法做上去的
老師對於他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讚賞

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很喜歡手作
那個手作的過程是一種不斷在嘗試新材料、發現材料新特質的趣味
另外我的孩子也很會創造遊戲
據說(他們跟我分享的)
每天大下課來到河濱公園
他會和同學們用石頭、樹枝、自己的手
開挖樹下的凹洞
他們有時候為了裝水填滿凹洞
會刻意在前一天準備小容器
總之
在他們日常的玩樂中
為了可以完成某些他想要做的事
想辦法解決問題就成了最好的教育場

我在帶領孩子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的時候
也發現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天然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他們要開始做一個東西的時候
有些孩子習慣性的會說
老師這個怎麼做?老師我不會做!
想要老師直接給他答案
大部分的時候
我會裝忙,請孩子先試試看
有些耐不住性的的孩子
就開始嘗試把不同的紙片黏在一起
有時候我會陪著他做我想做的東西
他看我用了紙板、用了黏土、用了竹筷
也會開始想動手試試看

讓孩子除了念書之外
多參與一些要動手、動身體的工作
他會熟悉如何手眼協調
也讓他多接觸一些適合的工具
剪刀、刀片、鑷子、鉗子、白膠、釘書機
他會知道各種工具的功能和特性
另外還有多種媒材的材料
紙材、竹筷、吸管、樂高、積木
他會很自然地去嘗試甚至探索材料的可能性
這些過程都是在幫助孩子建立
覺察、試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想像、創造
的能力

當他從這些很零碎、無用的過程中
累積出自己的經驗後
在面對新的工具、材料、題目時
他會知道如何轉移「解決問題的能力」
去面對不同的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nny Wang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不論是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還是引導孩子學習的師長,都會需要學習運用設計思考的教學模式,進行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培養出會解決問題的孩子。
Winny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5
學過設計思考的大人都知道,設計思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同理心,而陪伴孩子設計思考的大人,第一步並不是去教孩子什麼是同理心,而是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
Thumbnail
2023/08/25
學過設計思考的大人都知道,設計思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同理心,而陪伴孩子設計思考的大人,第一步並不是去教孩子什麼是同理心,而是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
Thumbnail
2023/03/05
這兩週我帶領高中生進行AI輔助設計思考的觀察,國高中生使用ChatGPT,有三大門檻影響他們對於AI工具的掌控能力: 語意表達力 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想使用ChatGDP提供資訊素材,首先他們得先知道作業的目標與其學習的目的,才有辦法用自己的與會請AI提供有用的資訊。 而這個部分也充分考驗老師出題的
Thumbnail
2023/03/05
這兩週我帶領高中生進行AI輔助設計思考的觀察,國高中生使用ChatGPT,有三大門檻影響他們對於AI工具的掌控能力: 語意表達力 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想使用ChatGDP提供資訊素材,首先他們得先知道作業的目標與其學習的目的,才有辦法用自己的與會請AI提供有用的資訊。 而這個部分也充分考驗老師出題的
Thumbnail
2023/01/31
設計思考,是一套將黑箱思考明箱化的方法論。要將設計思考的邏輯應用到孩子的教養中,需要對應了解不同階段孩子的發展重點。所以我結合了我的教養教育經驗,以及設計思維的引導專業,整理了一套分齡的培育建議。
Thumbnail
2023/01/31
設計思考,是一套將黑箱思考明箱化的方法論。要將設計思考的邏輯應用到孩子的教養中,需要對應了解不同階段孩子的發展重點。所以我結合了我的教養教育經驗,以及設計思維的引導專業,整理了一套分齡的培育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個練習構音的小孩,我在找讓他前進的誘因或讓他會想規避的嫌惡刺激,使小孩可以提升自己發音的自覺性,減少我不斷提醒他這個音又沒發對了喔的依賴性…. 很多方法都曾經試過了,但都曇花一現不是可以深深打進他心裡的策略 所以這天我說,如果被我聽到錯誤音累積滿5次就畫一個圖在他手上喔,而且不能洗掉要帶回家給大家
Thumbnail
一個練習構音的小孩,我在找讓他前進的誘因或讓他會想規避的嫌惡刺激,使小孩可以提升自己發音的自覺性,減少我不斷提醒他這個音又沒發對了喔的依賴性…. 很多方法都曾經試過了,但都曇花一現不是可以深深打進他心裡的策略 所以這天我說,如果被我聽到錯誤音累積滿5次就畫一個圖在他手上喔,而且不能洗掉要帶回家給大家
Thumbnail
孩子在爸媽眼中都是心肝寶貝,時不時就有媽媽們跟我分享 : 我們工作室學習的孩子每每回到家後繼續熱愛畫圖、創作的過程 媽媽喜滋滋笑著講「畫的好好喔」 「孩子快樂好多 好棒怎麼那麼棒~~」 老師我聽了也不禁嘴角上揚🥰 殊不知孩子養成自我因喜愛而去實踐 就是對美術老師最大的肯定! 因為我們工作室
Thumbnail
孩子在爸媽眼中都是心肝寶貝,時不時就有媽媽們跟我分享 : 我們工作室學習的孩子每每回到家後繼續熱愛畫圖、創作的過程 媽媽喜滋滋笑著講「畫的好好喔」 「孩子快樂好多 好棒怎麼那麼棒~~」 老師我聽了也不禁嘴角上揚🥰 殊不知孩子養成自我因喜愛而去實踐 就是對美術老師最大的肯定! 因為我們工作室
Thumbnail
昨天孩子上玩藝術課 老師一如往常來和我們家長分享 今天孩子的狀態 哥哥這次的作品是巫毒娃娃 他的老師特別提到 哥哥很棒的是 他在這次創作的過程 彎折鐵絲、纏繞毛線甚至幫娃娃做配件 他都非常樂在其中 而且有一隻娃娃還有一個戴在頭頂的高帽 也是他自己用鐵絲毛線想辦法做上去的 老師對於他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
Thumbnail
昨天孩子上玩藝術課 老師一如往常來和我們家長分享 今天孩子的狀態 哥哥這次的作品是巫毒娃娃 他的老師特別提到 哥哥很棒的是 他在這次創作的過程 彎折鐵絲、纏繞毛線甚至幫娃娃做配件 他都非常樂在其中 而且有一隻娃娃還有一個戴在頭頂的高帽 也是他自己用鐵絲毛線想辦法做上去的 老師對於他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
Thumbnail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Thumbnail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往往會無意識的著重在實用性質高的生活技能,而非著重在創造思考的能力,但是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具有創造思考能力的孩子,會比其他墨守成規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呢?
Thumbnail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往往會無意識的著重在實用性質高的生活技能,而非著重在創造思考的能力,但是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具有創造思考能力的孩子,會比其他墨守成規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