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好時光】讓孩子們享受藝術創作與表達的過程

2022/05/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畫筆塗鴉、身體舞動、樂器演奏等都是幼兒教育的熱門課程。當初進入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領域,也常有機會使用這類媒材,感覺就像是回到童年無憂慮的時光,甚至是彌補了一些童年被補習班與參考書填滿的缺憾。美術、舞蹈、音樂等各種媒材之間的運用與轉換,都可以是自我表達與探索的過程,同時透過表達、觀察、反思等過程,一再整理與覺察,讓自己從內而外變得越來越完整與清晰。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和孩子(或你的內在孩童)一起享受藝術的療癒時光
但這同時我不禁思考,為何許多人在長大之後,需要特別營造這樣的時空與機會,才能與內心接觸?而多了爸媽角色之後,又如何能提供合適的環境,讓孩子持續自由探索,整合內心感受與想法?
儘管傳統主流教育裡,小學中學也都提供了音樂、美術等課程(這幾年也開始有表演藝術課程),經常在過去分數導向的學習經驗裡,我們在意的是成果表現得好與壞、是否符合老師的要求。然而,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範疇裡,並不在追求成果的卓越,而是從創作過程去表達想法和感受,沒有標準答案。也因此,帶領者(這裡就不說是老師,因為目的不在教導知識或技能)所營造的安全環境十分重要,這可以讓我們恣意的運用藝術媒材去“說”自己內心沒機會說出口的話。
從父母的角度,固然不需要特意從“治療“角度切入,但我們可以去營造一個安全而支持的心理環境,讓孩子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在的用藝術媒材與非語言的方式表達。以下就孩子進行塗鴉或分享創作時,分享幾個爸媽們可以回應的方式:

具體客觀的描述與反映

「你畫了一條好長的線呢!」「這個角落有好多圓圈圈。」
很多時候爸媽迫不及待想要看懂孩子在畫什麼,或者立刻跳入“解畫”的角色。對年幼孩子而言,這類美勞活動是練習大小肌肉的機會,並非為了臨摹、或者描述腦中抽象想法。而爸媽具體客觀的語言回饋,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或畫了什麼),也間接增加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以好奇取代讚美

「這有點像我耶,你在畫我嗎?」「你畫的是什麼呀?要不要跟爸拔說說看?」
如果孩子的畫風隨著發展越來越具象,爸媽們也可以嘗試先不說出自己的直觀想法,而讓孩子從自己的作品去述說。孩子創作的目的並不是要讓爸媽評價好壞,也不需要給予過多讚美,避免孩子未來傾向於“為了得到讚賞“而畫。很多時候只要當個陪伴者或見證者,讓孩子知道:「爸媽看到了,你正在畫畫呢。」延伸的回應與對話,就讓好奇心帶領你,觀察與訪問一下這位小小創作者正在用畫表達什麼。

當個好聽眾

當孩子分享畫作時,放下手邊工作,給予眼神與表情上的支持。這樣一來,即使我們什麼都沒說,孩子感受的愛與關懷,可能比我們回應的長篇大論更有效果,也讓孩子每到有表達或分享需求的時候,都會被滿滿的安全感包覆,而能自在的讓內心情緒流通。
最後呢,想提出一個爸媽們可以問問自己的部分。究竟讓孩子進行畫畫(或音樂、舞蹈等)活動,是為了什麼呢?是小時候沒有資源可以學習,現在希望讓孩子擁有一切?還是讓孩子多元探索興趣,將來可以考慮是否持續培養相關能力?無論哪一種答案,釐清爸媽自己的期待與適合孩子發展階段的成長需求,比較能在適合的發展階段提供適當材料和課程,也不會不小心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與讓情緒自由流動的天生自癒力。
7會員
20內容數
在關係中找平衡——分享親子關係經營心法,讓孩子好、自己也好。 爸媽角色是種甜蜜的負荷,也是重新滋養內在小孩的契機, 擁抱每個純真的當下,跟著孩子的童年步伐,一起快樂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