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展設計思考的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設計思考,是一套將黑箱思考明箱化的方法論。要將設計思考的邏輯應用到孩子的教養中,需要對應了解不同階段孩子的發展重點。所以我結合了我的教養教育經驗,以及設計思維的引導專業,整理了一套分齡的培育建議。
大班到小三的孩子:讓孩子在真實世界中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透過孩子身體感知去建立對世界的好奇與期待,更勝於用大腦反覆記憶的知識。
小四到國一的孩子:提供孩子留白的時間,讓孩子可以練習自我探索與學習,大人扮演好觀察者的角色,去看見孩子天生的特質。
國二到高三的孩子:孩子已經長出思考力,也可以開始運用設計思考的方法去擴展自身的思維向度;孩子也開始有能力去關懷自身以外的社會議題,設計思考就是一個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想法,整合創意的工具。
相對於直接套用設計思考的方法給孩子,更重要的是老師需要先具備設計思考的概念,以孩子為中心去規劃課程,讓孩子從玩中學、做中學、創中學,反覆地在教學過程中調整出適合孩子的教案。
avatar-img
3會員
4內容數
不論是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還是引導孩子學習的師長,都會需要學習運用設計思考的教學模式,進行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培養出會解決問題的孩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父母網友的占卜案例,關於他們孩子未來的發展。歷史上,父母對孩子的期盼與焦慮從未改變。透過易經的漸卦解讀,文章指出孩子的發展過程雖然緩慢,但最終會邁向光明的未來。案例提供了對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議,以及在成長過程中應該保持的警覺性。
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4&edm_no=27&content_no=699 鄭石岩老師「發展孩子的生命力‧生命的希望與喜悅」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讀者服務組 周素哖、簡任秘書 林于郁】 本院2011教育Live Talk系列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環境設計七要素:一、自由與開放:孩子應可以自己選擇想要操作的教具,除非能力還不足可讓他做前置的工作,而孩子自由選擇時能觀察到他們不同的特質,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車子,做車子視覺追蹤、不同的車子嵌圖、車子模型,有些孩子喜歡做要寫名字可以帶回家給家人看的讓自己有成就感,有些孩子特別喜歡日常生活類在家裡也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父母網友的占卜案例,關於他們孩子未來的發展。歷史上,父母對孩子的期盼與焦慮從未改變。透過易經的漸卦解讀,文章指出孩子的發展過程雖然緩慢,但最終會邁向光明的未來。案例提供了對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議,以及在成長過程中應該保持的警覺性。
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4&edm_no=27&content_no=699 鄭石岩老師「發展孩子的生命力‧生命的希望與喜悅」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讀者服務組 周素哖、簡任秘書 林于郁】 本院2011教育Live Talk系列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環境設計七要素:一、自由與開放:孩子應可以自己選擇想要操作的教具,除非能力還不足可讓他做前置的工作,而孩子自由選擇時能觀察到他們不同的特質,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車子,做車子視覺追蹤、不同的車子嵌圖、車子模型,有些孩子喜歡做要寫名字可以帶回家給家人看的讓自己有成就感,有些孩子特別喜歡日常生活類在家裡也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