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是對的 you are always righ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前些日子網路上有一個滿有趣的靈性梗圖,

薩古魯:要保持快樂的秘訣是什麼呢?不要跟笨蛋爭論。

民眾:我覺得不是耶!

薩古魯:嗯!你說的沒錯。


這個梗圖在幾年前看到時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所以偶爾為了戲弄對方,

不論對方說了什麼,我都會回答嗯!你說的沒錯。

但起初我意識到偶爾我的內心是真的很想回些什麼,但為了不消耗自己能量做沒意義地辯解,所以我仍舊會同意對方。

後來隨著靈性的成長,意識到每個人真的只活在自己的實相泡泡裡面

才真真切切的頓悟到,我真的永遠都是對的(而你也是)。


什麼是實相泡泡呢?這個詞最先是源自於傳訊人巴夏的一個傳訊,這只是一個幫助人類能夠理解的概念,

基於每個人只會體驗並看見自己所相信的法則之下,每個人彷彿都像住在自己的巨大泡泡裡。試想著你住在一個透明的大泡泡裡,而裡面投射的畫面都是源自於你潛意識裡面的數不盡信念。

所以即使發生同一件事的場合,每個人也會因為信念、小我濾鏡的不同,解讀成不同的情境,

如同電影一樣,很時常光是同一部電影,個性不一樣的兩個人所解釋出來的劇情,有時候甚至會讓人以為他們看的是不同電影,但你說他們誰說錯了嗎?

不,他們兩個都是對的,只是看的角度與濾鏡不同而已。


別說是不同的個體了,光同一個人在不同成長時期看同一部電影,都會隨著心靈逐漸成長,而改變對同一部電影的見解。

我以前很喜歡戀夏500日這部電影,打從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很喜歡,每隔1-2年我也都會再次想起重新看一遍,而有趣的是,我每次看的心得都不一樣。

那時我的朋友們對於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感到不解,因為他們認為Summer就是個典型渣女代表,而至今仍舊有些電影解說也是這麼解讀女主角的

當時的我完全能理解Summer,因為我不認為她是渣女,就如同後來男主角朋友的妹妹、以及男主角失戀約會的對象都明確地指出

女主角從頭到尾都表明自己的立場以及她現階段所想要的關係,只是男主角剛開始因為被賀爾蒙沖昏頭同意了這樣的關係,

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能夠改變對方(當然~這也是由我的濾鏡所解讀的)所以最終女主角只是貫徹始終自己的立場,男主角沒能改變她。


而光是這部電影,從最剛開始第一次看,我只是單純的喜歡看不圓滿的愛情電影,然後粗略的對於女主角為什麼最後選擇離開湯姆感到感同身受,

到最後幾次看,我已經不覺得這是個不圓滿的愛情電影,我理解到的是所謂當兩個人頻率已經不同,而此時若兩個個體在此階段已經無法再服務彼此,

幫助彼此體驗此生所想要體驗地課題、經歷,那麼離開對方的世界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了。

(嗯...拍謝扯遠了,我有點太入戲了,拉回正題 :D)


然後漸漸的我發現,隨著靈性上的成長,每次我在即使對方的言論並非我自己所認同的,但我仍舊會回覆對方你是對的,

是打從心理的覺得對方是對的,內心的小我漸漸沒了想要跟對方來場激烈辯論的鬥志了。


在全球疫情發生的第一年,比起其他海外地區,台灣很幸運地並沒有如同歐美地區的疫情一樣波濤洶湧(至少我的世界是這樣子的)

當時的台灣還沒有打疫苗這個概念,有施打的也只是自費的少數族群,

我的朋友當時住在美國,不斷地說服我一定得打疫苗,然後每天活在極度恐懼的狀態下,因為根據他的說法是,美國的疫情非常嚴重

但我倆如同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一般,因為當時的台灣疫情真的不嚴重,社會也一如往常的運作。而我的朋友每隔幾個禮拜就會問我打疫苗了嗎?但當時的台灣我完全無法理解施打疫苗的必要性。

於是他開始對我激動的分析起疫情,並說服我這樣的狀況下你怎麼還敢不打?我完全能理解他是對的,

但很多人卻認為「對的」這個詞是表示認同,我後來深刻理解到,

「你是對的」可以是:「你理解對方所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你們有不一樣的信念跟濾鏡投射出不一樣的實相供彼此體驗,你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


當時我知道「我也是對的」,因為我看到的台灣確實疫情不太嚴重,確診人數少之又少。所以身處在不同實相的人,雖然看似在同一個地球,但完全體驗著不一樣的平行時空,我無法體會他所看到的,他也無法體會我所看到的

後來過幾年後,我倆立場對調,台灣疫情逐漸嚴重,而歐美地區逐漸開放決定與病毒共存。

也直到我們體驗到相似的情境,不然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的模擬出對方的處境。而即使體驗了相似的情境,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濾鏡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另一個例子是,有天我母親從朋友那邊提了一大袋橘子回家,我問她:這袋橘子妳朋友送妳的嗎?我母親回我:怎麼可能!當然是我用錢跟他買的啊~哪有這麼好康的事!

當時我本來想要回覆些什麼,後來想一想檢視她的人生,她說的一點也沒錯~便作罷。因為從我母親的人生當中,確實她很少經歷到人家會送她她認為頗具價值的東西,而她也是這麼對待她的朋友的。

但有趣的是,我父親在這方面跟她是恰好相反的,舉凡家裡有任何吃不完或單純他覺得太多、閒置的東西,他就會拿去分享給鄰居朋友。

而時常我父親每次出去騎個腳踏車交朋友,總會提個幾袋附近農民因農作物過剩分享給他的蔬果。

所以當我母親那時回覆我:怎麼可能,哪有不用錢的水果,我當時心想:有啊!妳的老公一天到晚不都提著附近農民或鄰居送的水果啊...

但我想,或許正因為她的信念是好康的事不值得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那些被她定義成好康的,也真的都不會發生在她身上。


文章的最後,溫馨提點,雖然這篇以你是「對」的當主題

但本意並非要讀者專注在「對錯」的二元論定義上面,因為凡事皆中立,對與錯完全取決於你看待它的視角,

如同《與神對話III》裡提及關於對錯這個概念:

「你的對錯觀念,是你對你是誰的定義。不要要求別人也以你的對錯來定義他們自己。也不要那麼牢牢的栓在你現在的信念與習俗中,免得阻礙了你的演化。

不要急於審判他人,寧可避免審判。因為別人今日的錯,可能是你昨日的對;別人今日做錯的事,可能是你昨日未經改正的行為;別人今日有害的、傷人的、不可原諒的和自私的選擇與決定,正是你曾做過多次的。 」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追蹤

若以上的內容與觀點有疏漏或者與你的認知解讀有不同也請多多包涵,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從我的文章分享當中受益希望能給予能量回饋或者想支持我持續無憂無慮的創作,歡迎隨喜打賞,感恩,祝福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44會員
115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多人卻認為「對的」這個詞是表示認同,我後來深刻理解到,「你是對的」可以是:「你理解對方所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你們有不一樣的信念跟濾鏡投射出不一樣的實相供彼此體驗,你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
Thumbnail
很多人卻認為「對的」這個詞是表示認同,我後來深刻理解到,「你是對的」可以是:「你理解對方所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你們有不一樣的信念跟濾鏡投射出不一樣的實相供彼此體驗,你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當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是我第一次看Nolan的電影。 除了讚嘆於拍攝手法、順序編排、氣氛製造外,我更傾向於分享這部電影傳達給我的核心觀念。 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句話看似矛盾,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卻完美的解讀了這部電影的因果,甚至可套用至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當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是我第一次看Nolan的電影。 除了讚嘆於拍攝手法、順序編排、氣氛製造外,我更傾向於分享這部電影傳達給我的核心觀念。 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句話看似矛盾,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卻完美的解讀了這部電影的因果,甚至可套用至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當你相信一件自己無法解釋的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你相信一件事,不代表它就是不容質疑的真理。
Thumbnail
當你相信一件自己無法解釋的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你相信一件事,不代表它就是不容質疑的真理。
Thumbnail
到現在,老實說我還是不知道當別人在講雙生火焰的時候是在講什麼。(反正那是別人的體驗我也不可能知道。既然不是我的體驗,我又有什麼立場去斷定?我的經驗嗎?我的經驗在廣大無邊的宇宙底下又算什麼標準了?覺得自己如一粒沙塵一般短暫的生命經驗可以當
Thumbnail
到現在,老實說我還是不知道當別人在講雙生火焰的時候是在講什麼。(反正那是別人的體驗我也不可能知道。既然不是我的體驗,我又有什麼立場去斷定?我的經驗嗎?我的經驗在廣大無邊的宇宙底下又算什麼標準了?覺得自己如一粒沙塵一般短暫的生命經驗可以當
Thumbnail
為徹底擺脫對錯的限制,我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對於「對」的概念輪廓。 (我認為)每個人的當下,都是根據過去已被自己「認知到」的經驗,所整合出來的原則來對未來做出預測,符合自己所認同、接受的邏輯跟框架(套路)的,就能夠被擺進「對的」的範疇。過去我下意識尋找的真理,相當於一條不可質疑、不可被推翻的一條路,
Thumbnail
為徹底擺脫對錯的限制,我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對於「對」的概念輪廓。 (我認為)每個人的當下,都是根據過去已被自己「認知到」的經驗,所整合出來的原則來對未來做出預測,符合自己所認同、接受的邏輯跟框架(套路)的,就能夠被擺進「對的」的範疇。過去我下意識尋找的真理,相當於一條不可質疑、不可被推翻的一條路,
Thumbnail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當我們暫時失去人與人的連結,每天面對海量湧進的真假資訊,真是令人焦躁!在那麼多資訊中,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相信哪種說法,但如果我是對的,不代表對方是錯的,最近跟客戶的往返溝通中,因為在對立的框架中思考,反而讓雙方陷入更深的泥淖。
Thumbnail
當我們暫時失去人與人的連結,每天面對海量湧進的真假資訊,真是令人焦躁!在那麼多資訊中,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相信哪種說法,但如果我是對的,不代表對方是錯的,最近跟客戶的往返溝通中,因為在對立的框架中思考,反而讓雙方陷入更深的泥淖。
Thumbnail
愛情可不是一張測驗紙那般是非分明。
Thumbnail
愛情可不是一張測驗紙那般是非分明。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