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是對的 you are always right!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前些日子網路上有一個滿有趣的靈性梗圖,
薩古魯:要保持快樂的秘訣是什麼呢?不要跟笨蛋爭論。
民眾:我覺得不是耶!
薩古魯:嗯!你說的沒錯。
這個梗圖在幾年前看到時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所以偶爾為了戲弄對方,
不論對方說了什麼,我都會回答嗯!你說的沒錯。
但起初我意識到偶爾我的內心是真的很想回些什麼,但為了不消耗自己能量做沒意義地辯解,所以我仍舊會同意對方。
後來隨著靈性的成長,意識到每個人真的只活在自己的實相泡泡裡面
才真真切切的頓悟到,我真的永遠都是對的(而你也是)。
什麼是實相泡泡呢?這個詞最先是源自於傳訊人巴夏的一個傳訊,這只是一個幫助人類能夠理解的概念,
基於每個人只會體驗並看見自己所相信的法則之下,每個人彷彿都像住在自己的巨大泡泡裡。試想著你住在一個透明的大泡泡裡,而裡面投射的畫面都是源自於你潛意識裡面的數不盡信念。
所以即使發生同一件事的場合,每個人也會因為信念、小我濾鏡的不同,解讀成不同的情境,
如同電影一樣,很時常光是同一部電影,個性不一樣的兩個人所解釋出來的劇情,有時候甚至會讓人以為他們看的是不同電影,但你說他們誰說錯了嗎?
不,他們兩個都是對的,只是看的角度與濾鏡不同而已。
別說是不同的個體了,光同一個人在不同成長時期看同一部電影,都會隨著心靈逐漸成長,而改變對同一部電影的見解。
我以前很喜歡戀夏500日這部電影,打從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很喜歡,每隔1-2年我也都會再次想起重新看一遍,而有趣的是,我每次看的心得都不一樣。
那時我的朋友們對於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感到不解,因為他們認為Summer就是個典型渣女代表,而至今仍舊有些電影解說也是這麼解讀女主角的
當時的我完全能理解Summer,因為我不認為她是渣女,就如同後來男主角朋友的妹妹、以及男主角失戀約會的對象都明確地指出
女主角從頭到尾都表明自己的立場以及她現階段所想要的關係,只是男主角剛開始因為被賀爾蒙沖昏頭同意了這樣的關係,
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能夠改變對方(當然~這也是由我的濾鏡所解讀的)所以最終女主角只是貫徹始終自己的立場,男主角沒能改變她。
而光是這部電影,從最剛開始第一次看,我只是單純的喜歡看不圓滿的愛情電影,然後粗略的對於女主角為什麼最後選擇離開湯姆感到感同身受,
到最後幾次看,我已經不覺得這是個不圓滿的愛情電影,我理解到的是所謂當兩個人頻率已經不同,而此時若兩個個體在此階段已經無法再服務彼此,
幫助彼此體驗此生所想要體驗地課題、經歷,那麼離開對方的世界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了。
(嗯...拍謝扯遠了,我有點太入戲了,拉回正題 :D)
然後漸漸的我發現,隨著靈性上的成長,每次我在即使對方的言論並非我自己所認同的,但我仍舊會回覆對方你是對的,
是打從心理的覺得對方是對的,內心的小我漸漸沒了想要跟對方來場激烈辯論的鬥志了。
在全球疫情發生的第一年,比起其他海外地區,台灣很幸運地並沒有如同歐美地區的疫情一樣波濤洶湧(至少我的世界是這樣子的)
當時的台灣還沒有打疫苗這個概念,有施打的也只是自費的少數族群,
我的朋友當時住在美國,不斷地說服我一定得打疫苗,然後每天活在極度恐懼的狀態下,因為根據他的說法是,美國的疫情非常嚴重
但我倆如同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一般,因為當時的台灣疫情真的不嚴重,社會也一如往常的運作。而我的朋友每隔幾個禮拜就會問我打疫苗了嗎?但當時的台灣我完全無法理解施打疫苗的必要性。
於是他開始對我激動的分析起疫情,並說服我這樣的狀況下你怎麼還敢不打?我完全能理解他是對的,
但很多人卻認為「對的」這個詞是表示認同,我後來深刻理解到,
「你是對的」可以是:「你理解對方所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你們有不一樣的信念跟濾鏡投射出不一樣的實相供彼此體驗,你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
當時我知道「我也是對的」,因為我看到的台灣確實疫情不太嚴重,確診人數少之又少。所以身處在不同實相的人,雖然看似在同一個地球,但完全體驗著不一樣的平行時空,我無法體會他所看到的,他也無法體會我所看到的
後來過幾年後,我倆立場對調,台灣疫情逐漸嚴重,而歐美地區逐漸開放決定與病毒共存。
也直到我們體驗到相似的情境,不然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的模擬出對方的處境。而即使體驗了相似的情境,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濾鏡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另一個例子是,有天我母親從朋友那邊提了一大袋橘子回家,我問她:這袋橘子妳朋友送妳的嗎?我母親回我:怎麼可能!當然是我用錢跟他買的啊~哪有這麼好康的事!
當時我本來想要回覆些什麼,後來想一想檢視她的人生,她說的一點也沒錯~便作罷。因為從我母親的人生當中,確實她很少經歷到人家會送她她認為頗具價值的東西,而她也是這麼對待她的朋友的。
但有趣的是,我父親在這方面跟她是恰好相反的,舉凡家裡有任何吃不完或單純他覺得太多、閒置的東西,他就會拿去分享給鄰居朋友。
而時常我父親每次出去騎個腳踏車交朋友,總會提個幾袋附近農民因農作物過剩分享給他的蔬果。
所以當我母親那時回覆我:怎麼可能,哪有不用錢的水果,我當時心想:有啊!妳的老公一天到晚不都提著附近農民或鄰居送的水果啊...
但我想,或許正因為她的信念是好康的事不值得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那些被她定義成好康的,也真的都不會發生在她身上。
文章的最後,溫馨提點,雖然這篇以你是「對」的當主題
但本意並非要讀者專注在「對錯」的二元論定義上面,因為凡事皆中立,對與錯完全取決於你看待它的視角,
如同《與神對話III》裡提及關於對錯這個概念:
「你的對錯觀念,是你對你是誰的定義。不要要求別人也以你的對錯來定義他們自己。也不要那麼牢牢的栓在你現在的信念與習俗中,免得阻礙了你的演化。
不要急於審判他人,寧可避免審判。因為別人今日的錯,可能是你昨日的對;別人今日做錯的事,可能是你昨日未經改正的行為;別人今日有害的、傷人的、不可原諒的和自私的選擇與決定,正是你曾做過多次的。 」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追蹤
若以上的內容與觀點有疏漏或者與你的認知解讀有不同也請多多包涵,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從我的文章分享當中受益希望能給予能量回饋或者想支持我持續無憂無慮的創作,歡迎隨喜打賞,感恩,祝福大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1會員
104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ntern Huma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相信這世界上肯定有許多其他的方法能夠幫助你感知到自己的高我(指導靈、天使等等...),而我分享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對你管用,那我感到很高興能夠給你一些小提示幫助你憶起,如果對你不管用也沒關係,或許你人生中還有其他美好的安排,雖然你尚未感知到祂的聲音,但祂一直都在❤
這篇我要分享的是關於「你沒有辦法成為你不是的人」 靈感來自於前些日子某天跟我母親的對話,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何謂你只能體驗「你是」什麼樣子的人。你無法想像你沒有體驗過的人事物,更進一步地說,你沒有辦法去想像一個你不是的人他們的思維。舉上述當例子來說:當你如果是個怕無聊跟沒事做的人,會很難想像一個不出
在吸引力法則裡有個至關重要的關鍵-「檢視自己的用語」,我們不妨可以聽聽看自己都許了什麼願望。巴夏曾經詳細地解釋過吸引力法則如何運作,吸引力法則並非人們以為的“去吸引”你所想要的人事物,而是宇宙的自動運行系統會替你吸來與你頻率振動相似的人事物。
這一篇靈感是來自於這幾天的生活小啟發,標題我也不知道該下什麼,就先這樣吧! 我們看不見能量,但其實無形當中卻默默地受到影響,更別說是無意識狀態了 有時候要是無意識,跟著剛剛延續的能量搖擺,便沒完沒了 我們看不見能量,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每當情緒來臨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看看,這些情緒真的是自己的嗎
我們無法干涉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接收,以及以身作則。認知到同理心來自於換位思考的能力,但終究我們無法全然的做到跟對方一模一樣的思維方式,所以如果對方的情緒反應跟自己不同,不評論也不批評,理解並且同理對方有自己的觀點。
這篇要探討的意識能量層級並非要讓我們拿著這個量尺去衡量別人,當人在某個意識能量層級時,會很難看見所在層級以外的觀點。如果當我們意識到這點,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在的意識能量層級,或許我們就能更不受他人影響以及理解他們,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抑或者當我們面臨到自己的看法不被認同,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我相信這世界上肯定有許多其他的方法能夠幫助你感知到自己的高我(指導靈、天使等等...),而我分享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對你管用,那我感到很高興能夠給你一些小提示幫助你憶起,如果對你不管用也沒關係,或許你人生中還有其他美好的安排,雖然你尚未感知到祂的聲音,但祂一直都在❤
這篇我要分享的是關於「你沒有辦法成為你不是的人」 靈感來自於前些日子某天跟我母親的對話,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何謂你只能體驗「你是」什麼樣子的人。你無法想像你沒有體驗過的人事物,更進一步地說,你沒有辦法去想像一個你不是的人他們的思維。舉上述當例子來說:當你如果是個怕無聊跟沒事做的人,會很難想像一個不出
在吸引力法則裡有個至關重要的關鍵-「檢視自己的用語」,我們不妨可以聽聽看自己都許了什麼願望。巴夏曾經詳細地解釋過吸引力法則如何運作,吸引力法則並非人們以為的“去吸引”你所想要的人事物,而是宇宙的自動運行系統會替你吸來與你頻率振動相似的人事物。
這一篇靈感是來自於這幾天的生活小啟發,標題我也不知道該下什麼,就先這樣吧! 我們看不見能量,但其實無形當中卻默默地受到影響,更別說是無意識狀態了 有時候要是無意識,跟著剛剛延續的能量搖擺,便沒完沒了 我們看不見能量,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每當情緒來臨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看看,這些情緒真的是自己的嗎
我們無法干涉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接收,以及以身作則。認知到同理心來自於換位思考的能力,但終究我們無法全然的做到跟對方一模一樣的思維方式,所以如果對方的情緒反應跟自己不同,不評論也不批評,理解並且同理對方有自己的觀點。
這篇要探討的意識能量層級並非要讓我們拿著這個量尺去衡量別人,當人在某個意識能量層級時,會很難看見所在層級以外的觀點。如果當我們意識到這點,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在的意識能量層級,或許我們就能更不受他人影響以及理解他們,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抑或者當我們面臨到自己的看法不被認同,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我才是對的,為什麼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你們都不懂?」——你曾經這麼想過嗎?   若要回顧我過去近三十年來的歲月裡學到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那絕對是從去思考對錯這件事情裡得到的經驗。   過去的我曾經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著能符合、解釋所有現象的共同真理,所以當我更年輕時,看著網路上報章雜誌或是討論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我想要和認識、接觸我的人,都能有如沐春風的感受,我沒有對你有必要的存在,但是當你在重要的時刻需要我,會想起我。 就像空氣和白開水一樣,看似不存在,卻是最重要的存在。我有自己的個性,你也是,但我們很合拍,我不想刺傷別人也不想委屈自己,我沒有想要多彰顯自己,只想讓自己和你,都好受。
Thumbnail
執著是非對錯,並不能為你帶來內在的和平,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觀點, 既然是觀點,就是主觀的, 爭論是非,執著對錯,會讓你失焦,專注在問題與結果,而導致內在的失衡與衝突。
「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當你看到這句話,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覺得自己不是這樣的,或是至少多數時間不是這樣,自己多數的時候是一個會根據事實、情境去理性分析的人?  總之,你想的是世界也許有許多這樣的人,但自己除外?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跟你一樣。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我才是對的,為什麼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你們都不懂?」——你曾經這麼想過嗎?   若要回顧我過去近三十年來的歲月裡學到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那絕對是從去思考對錯這件事情裡得到的經驗。   過去的我曾經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著能符合、解釋所有現象的共同真理,所以當我更年輕時,看著網路上報章雜誌或是討論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我想要和認識、接觸我的人,都能有如沐春風的感受,我沒有對你有必要的存在,但是當你在重要的時刻需要我,會想起我。 就像空氣和白開水一樣,看似不存在,卻是最重要的存在。我有自己的個性,你也是,但我們很合拍,我不想刺傷別人也不想委屈自己,我沒有想要多彰顯自己,只想讓自己和你,都好受。
Thumbnail
執著是非對錯,並不能為你帶來內在的和平,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觀點, 既然是觀點,就是主觀的, 爭論是非,執著對錯,會讓你失焦,專注在問題與結果,而導致內在的失衡與衝突。
「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當你看到這句話,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覺得自己不是這樣的,或是至少多數時間不是這樣,自己多數的時候是一個會根據事實、情境去理性分析的人?  總之,你想的是世界也許有許多這樣的人,但自己除外?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跟你一樣。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