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譯難忘 傳授你英日文自學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對我來講發文頻率有點高(但我寫得爽)。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1. 專攻"語感"的解釋,讓你懂外文的說話"邏輯"(那個feel),而不是用背的。懂語感才能講出道地外文。
  2. 追查外文的故事典故,知道源頭才能掌握怎麼應用外文。(若不知「塞翁失馬」、「敗犬」的由來,怎麼知道如何用它?)
  3. 從國外媒體、書籍、與外國人通聯中汲取外文,常釣到字典也查不到的好用金句。
  4. 區分成「這句怎麼說」、「文筆補充錠」、「救救怪外文」、「自學心法」等等類別。最近新開發「歌曲解析」,未來想嘗試寫外文書摘要。新品開發中敬請期待。
  5. 可透過我的Google客製搜尋,把我的文章變成語料庫(辭典)不信的話請搜尋"賤人矯情"就能找到它的英文。

身為編輯,我每天有寫不完和讀不完的外文新聞稿,所以練就了速讀英日文(兼糾錯字)的特殊技能。與國外作者和客戶頻繁接觸,每天至少要看一集國外脫口秀或綜藝秀、讀幾頁外文書、玩一玩劇情類遊戲(硬是不開字幕,就是想聽外文台詞,卻很神奇幾乎都聽得懂),讓我每天遇到活跳跳的英日文,多到我至今仍得再排出一周才能在這裡分成一篇篇寫完刊登出來。

有人問過我多益(TOEIC)怎麼考到接近滿分,日文檢定怎麼考到最高級別。我說那問錯重點了。說真的,用功的人就像我以前一樣拼命死背八股的題庫,有心就真的會過(至少會低空過)。所以現在才有企業主抱怨,拿高分證照的人講英文也不一定很溜,證照有時是假象。我有認識文藻外語系畢業的、交大外文系畢業的、日文系畢業的、證照考高分的,他們來我們這種雙語雜誌應徵時,每個人都成績優異,甚至還有去英國住過的和交往英國男友的。當他們他們脫口講外文,或請他們隨手寫一段或翻譯一段文字時,可怕的中式英日文妖怪全都跑了出來。重點是,他們最後都在試用期間不是自請離職,就是被公司辭職淘汰了。想想看,當他們寫的外文書信辭不達意還造成客人誤會,當他們被派去國外參展卻講得七零八落(無法簽到新合約),當他們寫不出外國人看得懂的文稿或廣告文案,公司敢繼續錄用嗎?

我遇過自稱留美多年的年輕小老闆,還有留學加拿大的主管,當他們講起或寫起外文,我開始懷疑他們待在國外的人生是不是活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他們的外文停留在國高中程度且有濃濃的中文味(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只差在他們有位階、有權勢、有人脈,但外語程度就真的只是普普到中等以下的程度而已。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人說外行人看表面,內行人看門道。所謂的看表面就是只會查查單字,背一背中文意思,或者是聽到別人用了什麼英文,然後幻想成自以為的字義,自己隨便亂用,「反正對方差不多可以聽得懂猜得到就好了啦」,外行人常這麼說。但這種差不多文化的想法很自私,對方真的聽懂自己胡亂湊出的外文嗎?有想過對方會聽得很想撞頭嗎?噢對了,如果你聽過印度人講英文,你一定會懂我說的感受。

為什麼會亂用、亂幻想、亂自創奇怪的中式外文妖怪(你知道Welcome to advertise就是華語圈最典型的中式英文嗎)?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不會考高分,不是不會背單字,而是更深層的核心盲點:我們壓根沒想過要去了解外國人的說話邏輯(語感)。「要學好某國的外文,一定要先把自己融入該國的文化」,這種老生常談的話卻是最真切不過的事實。例如如果你不知道台灣的社交文化,你就不知道台灣人給別人添麻煩時講的首選慣用句就是「不好意思喔」,如果在不對的場合講「抱歉、對不起」,有時反而給人覺得「不用那麼鄭重吧?」的感受。這就是「語感」的細微差異。你想想,中文都有這種語感只差一點就感受不同的狀況,外文當然也有,但我們的外語教育無法教我們這一點。

你會問為什麼。因為語感這種東西正是外語教學裡最難教的。一般人很難把外文有、但中文卻沒有的表達方式,用華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而且透過學校教育來解釋語感是非常浪費時間成本的。最省時省成本又能立即符合華人「考試至上」文化的作法,就是填鴨式教學,叫你死背。所以我們從小被調教成只會查字、背字,卻忽視語感的重要性。

所謂的語感,就是要知道某個字或某句話,在什麼場合(調情、吵架、談判、聊天、質疑)下才能使用,使用時會給對方什麼特定的感受。什麼場合使用什麼特定的字,說起來特別給力,或者有療癒效果,或者能消消對方的怒氣。學校有時間教你這些嗎?

所以我的文章特別重視這一塊,而這一塊也是花費我最多時間撰寫的(因為超難解釋),你會發現我花不少篇幅解釋通常會使用到的狀況,因為如果你用錯了,會被外國人暗自竊笑,尤其是在現實的商場上,別人對你的觀感就是會扣分,覺得你不夠專業。

前面我有提到我不開字幕卻很神奇能聽懂遊戲或影視劇情的對話,是因為我透過自己摸索出的自學心法達成的。在畢業之前,我照著學校的教育方式就算考了高分還是聽不懂日劇美劇,入職場後見證了種種現實清醒了,改用自學心法,我在執行的前兩年已經能聽懂6成,第五年衝到9成,現在過了八年,已經衝過9成5,只剩下很特定領域的專有術語或很新的潮話沒聽過。如果我每一篇文章學到了英日文各一個詞(這只是低估),過去一年318篇,我已經學到超過636個詞,還不包括我另外筆記起來沒時間寫出來的。你可以想像一年內的進步幅度有多大。這些詞,都是透過自學心法,從國外媒體、書籍、與外國人通聯中擷取出來的,換句話說,我的文章也把我的自學心法付諸實現,也是我的自學歷程。

學外文不是只背單字和文法就能成的。你必須深入了解語感、典故、使用場合、使用禁忌,這些背景要素都要先合再一起了解,你才能記得起來,學起來才好玩。舉例來說,當你第一次聽到台灣連續劇使用「敗犬女王」作為劇名時,你不覺得「敗犬」這詞很有趣、好奇怎麼來的,是拿來描述哪種人,如果自己被別人說是敗犬會作何感受嗎?這就是學任何語言的「必經之路」,偏偏這條路是學校教育大多直接略過的。我的文章就是要補足這一塊殘缺。這樣你才不會明明知道對方女性已經脫離單身了,還很白目稱人家是敗犬。

如果你也想來補充自己的外文語感,歡迎來追蹤支持和訂閱。

Peace out!

編寫外語教學文章耗時費力,如果有幫助你拓展外文視野,如果你喜歡我作品,懇請訂閱並追蹤我的「擊破你的怪怪英日文」專題!所有生活好用的英日文都完整收錄在此專題中喔!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8.5K會員
1.1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如果我有這個能力我就去外商了。外商挖角開的薪水都是 +40% 起跳的,我通常都是忍痛拒絕,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人家開的職缺要求都有寫要英文精通。但我履歷上寫的是英文中等,沒放多益成績 結果發現這樣外商人資還是會寄挖角信,可能產生了朦朧的美感吧?
Thumbnail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如果我有這個能力我就去外商了。外商挖角開的薪水都是 +40% 起跳的,我通常都是忍痛拒絕,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人家開的職缺要求都有寫要英文精通。但我履歷上寫的是英文中等,沒放多益成績 結果發現這樣外商人資還是會寄挖角信,可能產生了朦朧的美感吧?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如果過度仰賴線性學習,忘記重視自己想透過外語學到什麼,沒有培養自學力,久了容易膩,陷入覺得越來越難學的困境,這是我們該打破的迷思。
Thumbnail
如果過度仰賴線性學習,忘記重視自己想透過外語學到什麼,沒有培養自學力,久了容易膩,陷入覺得越來越難學的困境,這是我們該打破的迷思。
Thumbnail
今天早上有朋友介紹一位年輕的OL上班族,想問校長怎麼學英文和考多益,對方說:「沒考過多益,但我想考800分」,又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境,許多人學英文以多益當做目標,覺得把多益考高,我的英文就達成一個里程碑,就像是考到公家機關一樣,覺得考到多益的分數,我的英文就一帆風順了~ 
Thumbnail
今天早上有朋友介紹一位年輕的OL上班族,想問校長怎麼學英文和考多益,對方說:「沒考過多益,但我想考800分」,又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境,許多人學英文以多益當做目標,覺得把多益考高,我的英文就達成一個里程碑,就像是考到公家機關一樣,覺得考到多益的分數,我的英文就一帆風順了~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我大學時一直有個直覺:隨著我的英文越來越好,我的中文也在進步。當時沒有想太深入,只把它當感覺,直到現在我也再度發現:隨著我的法文越來越好,我的英文的確也更加突破了。到底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語言學開始說起。
Thumbnail
我大學時一直有個直覺:隨著我的英文越來越好,我的中文也在進步。當時沒有想太深入,只把它當感覺,直到現在我也再度發現:隨著我的法文越來越好,我的英文的確也更加突破了。到底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語言學開始說起。
Thumbnail
透過方格子平台傳遞訊息之後,很快地收到了報橘詢問希望能轉載。很高興這篇文章能有機會觸及到更多我想訴諸的對象,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讓我有機會把我的觀察心得和所思所想,包括一些有的沒有的碎碎念(笑),得以傳遞出去。希望平時追蹤閱讀我專文的各位都能透過我的文字獲得踏實的收穫,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Thanks
Thumbnail
透過方格子平台傳遞訊息之後,很快地收到了報橘詢問希望能轉載。很高興這篇文章能有機會觸及到更多我想訴諸的對象,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讓我有機會把我的觀察心得和所思所想,包括一些有的沒有的碎碎念(笑),得以傳遞出去。希望平時追蹤閱讀我專文的各位都能透過我的文字獲得踏實的收穫,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Thanks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我的母語是英文,尤其身邊很多朋友見識過我 “中文糟到沒朋友”的時期,就是那種在麥當勞點餐店員還會回答“沒關係,用英文也可以的”概念,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付出不少努力學習中文後,雖然不敢自稱精通,不過應付國內各種升學考試絕對頂標有餘,本篇分享日前各種惡補中文的方式。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我的母語是英文,尤其身邊很多朋友見識過我 “中文糟到沒朋友”的時期,就是那種在麥當勞點餐店員還會回答“沒關係,用英文也可以的”概念,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付出不少努力學習中文後,雖然不敢自稱精通,不過應付國內各種升學考試絕對頂標有餘,本篇分享日前各種惡補中文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