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他人 | 隨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膨脹的自我經常相信,自己高人一等,別人根本是蠢蛋。 某位作家推出一套《不一樣的柬埔寨史》,當然自認為是台灣寫作界的拿摩溫(number one)。
媒體也經常報導,一些位居要津的退休高官如何預測戰爭。某位北約退休官員信誓旦旦說:某地區將發生大戰,時間是二XX六年;另外一位退役上將則指向二XX七年。但時間一到,這位官員說,幸好沒有戰爭,否則會死傷無數。到了隔年,這位上將否認他有此一說,並強調世界也許會走向和平,屆時烏托邦會亮相,人間樂園到來。真是奇怪!將領的口氣瞬間變成神父。
看來,這些先知往往預測錯誤,如果大家有讀過希臘羅馬的故事,你應該會發現,先知只存在於希臘神話裡面。二〇〇八年 美國發生金融風暴。當時,高達六萬名的金融專家學者,卻沒有預先告知。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高人一等效應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教職員中百分之九十五認為,自己的教學能力比一般人好,超過三分之二的老師是認為是名列前四分之一的優秀老師。行為經濟學家塞勒調查學生發現,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人自認為表現未達平均值,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是班上前五名。看來這就是所謂的「高人一等效應」。
二〇一四年四月,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開除一名終身職教授。他名叫保羅 法蘭波頓,發表過兩百七十一篇論文,卻被引用七千多次。為什麼會碰到如此厄運?法蘭波頓在約會網路認識米蘭妮,兩人經常在線上互動。
他六十八歲,離婚獨居,本身是理論粒子物理學家,平時忙於研究工作。他渴望有孩子,也渴望美好的家庭生活。而米蘭妮這位捷克模特兒,芳齡三十二歲,可謂從空中而降的天使,比法蘭克頓年輕將近四十歲。
愛情童話
他堅信上帝是站在他這邊,兩人千里姻緣一線牽,是天作之合。米蘭妮獲得世界比基尼小姐后座。她告訴法蘭波頓,自己喜歡年紀大的男人,討厭在鏡頭搔首弄姿,因為大家總是色瞇瞇的,只注意她的曼妙身材,她受不了,想要歸於平淡。兩個人在網路交往十一個禮拜,也常常通信,米蘭妮經常對法蘭波頓說她愛他,雖然兩個人從未見面。看來愛神來敲門時,你能拒絕嗎?
二〇一二年,法蘭波頓抵達玻利維亞,住進一家大飯店,等著跟這位捷克愛人初會。讓人驚訝的是,米蘭妮在玻利維亞的拍攝行程臨時取消,並且趕往比利時,匆忙之間忘了一箱行李。她真想拋下一切,趕快和法蘭波頓到北卡羅萊納開始新的人生。
他要求法蘭波頓能否幫忙帶下行李,碰面時交給他。當天在飯店外從一名男子手中,接過一個黑色布子行李箱。但他回房後發現行李箱空空如也,七天後,登機回國之際前,在海關被查獲行李箱的襯底藏了兩千克的古柯鹼,短短幾句拷問之後,他就遭到警方逮捕入獄。
優越感偏誤
優越感偏誤讓法蘭波頓相信這種童話情節,接著詐騙故事一聽,根本無法抵擋它的魔力。即使對方沒講的橋段,自動腦補情節,比如說,他說服自己,為妻子帶行李箱,是個好主意。以利己的方式解讀事實,合理化我們的選擇,忽略可疑的跡象。
人們完全高估自己,低估自己的負面缺陷。尤其詐騙分子更會讓我們自以為是,滿足我們的虛榮心。看來,自我的頑固程度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大腦會把別人的意見在半小時內排除甚至忘掉,智慧過人的達爾文,聽到不同的觀點,馬上拿起本子記下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1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懶人國 的其他內容
1513年,馬基維利從監獄開釋後,馬上寫成了《君王論》。他肩膀依然痠痛不已,因為他曾經至少六次,以手腕被反綁在背後吊起來的方式遭到刑求。這就是他歷經的艱難和痛苦。但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卻用輕鬆的口吻,描述他所受到的折磨。身處獄中一片黑暗裡,「吹口哨自娛」,是他的特異功能。他渾身散發的「喜感」,倒能抵擋
上個世紀末,申請到英國進修,出於魯莽草率,誤以為只要把申請書寄到學生宿舍,即可入住。 一抵達倫敦郊外機場,首次出國,草包入城,慌慌張張,一下飛機,便宜行事,搭了一部計程車,花了2600塊台幣,終於抵達宿舍,結果空忙一場,舍監拒絕讓我入住,腦筋急轉彎,立刻拖著行李,往市區移動。 晃來晃去,循著落日餘暉
韓炳哲在《妥協社會》提到,德國生理學家魏齊澤克,描述療癒的原初場景:當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弟弟在忍受痛苦時。她本能地想到一個辦法,她討好般的伸出手,輕撫他的痛處。這位小小救護員第一次成了醫生。她擁有對原初療效的先覺而不自知;這種先覺讓他的所思所想相傳的到手中,並引領她的手去觸摸,從而發揮療效。 因為這正
近日,有關舍利子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此起彼落。到底大師火化後,會不會出現?不光是修道人,眾人也屏息以待,靜觀其變。要是沒有,怎麼辦?不過,沒關係,大師早就預設防火牆,生前斷言根本不會有舍粒子。屆時,不管有沒有,都有一套說詞。 面對佛家的儀式,作家不妨自創另類儀式。也就是說,自己創造「舍利子」。儀式
世事變化,部分要歸功於日新月異的科技。當今網路時代,投稿寫稿,未必能賺到稿費,但要是每日一篇,倒是可以自己打打氣。這一陣子,領悟到一項寫作真諦:你要是每天一篇,貼上社群媒體,即使沒有人按讚,照樣日日產出,同時心情不受影響,那就是達到專業寫作的境界。
冬天寒氣襲來,熱熱紅茶,暖心也暖胃;夏天暑氣逼人,冰鎮紅茶,則教人心涼脾土開。 定居嘉南平原,每次逢台北一遊,總會到好友邱振瑞的茶行,接受奉茶招待。我們一邊透過紅茶來助興,同時作為催化劑,好讓靈感不斷湧現。我們並不是天南地北,胡扯瞎扯,言不由衷,而是針對寫作來討論點線面,畢竟我們各自要出書。我們的態
1513年,馬基維利從監獄開釋後,馬上寫成了《君王論》。他肩膀依然痠痛不已,因為他曾經至少六次,以手腕被反綁在背後吊起來的方式遭到刑求。這就是他歷經的艱難和痛苦。但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卻用輕鬆的口吻,描述他所受到的折磨。身處獄中一片黑暗裡,「吹口哨自娛」,是他的特異功能。他渾身散發的「喜感」,倒能抵擋
上個世紀末,申請到英國進修,出於魯莽草率,誤以為只要把申請書寄到學生宿舍,即可入住。 一抵達倫敦郊外機場,首次出國,草包入城,慌慌張張,一下飛機,便宜行事,搭了一部計程車,花了2600塊台幣,終於抵達宿舍,結果空忙一場,舍監拒絕讓我入住,腦筋急轉彎,立刻拖著行李,往市區移動。 晃來晃去,循著落日餘暉
韓炳哲在《妥協社會》提到,德國生理學家魏齊澤克,描述療癒的原初場景:當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弟弟在忍受痛苦時。她本能地想到一個辦法,她討好般的伸出手,輕撫他的痛處。這位小小救護員第一次成了醫生。她擁有對原初療效的先覺而不自知;這種先覺讓他的所思所想相傳的到手中,並引領她的手去觸摸,從而發揮療效。 因為這正
近日,有關舍利子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此起彼落。到底大師火化後,會不會出現?不光是修道人,眾人也屏息以待,靜觀其變。要是沒有,怎麼辦?不過,沒關係,大師早就預設防火牆,生前斷言根本不會有舍粒子。屆時,不管有沒有,都有一套說詞。 面對佛家的儀式,作家不妨自創另類儀式。也就是說,自己創造「舍利子」。儀式
世事變化,部分要歸功於日新月異的科技。當今網路時代,投稿寫稿,未必能賺到稿費,但要是每日一篇,倒是可以自己打打氣。這一陣子,領悟到一項寫作真諦:你要是每天一篇,貼上社群媒體,即使沒有人按讚,照樣日日產出,同時心情不受影響,那就是達到專業寫作的境界。
冬天寒氣襲來,熱熱紅茶,暖心也暖胃;夏天暑氣逼人,冰鎮紅茶,則教人心涼脾土開。 定居嘉南平原,每次逢台北一遊,總會到好友邱振瑞的茶行,接受奉茶招待。我們一邊透過紅茶來助興,同時作為催化劑,好讓靈感不斷湧現。我們並不是天南地北,胡扯瞎扯,言不由衷,而是針對寫作來討論點線面,畢竟我們各自要出書。我們的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心理學家巴南佛瑞於1984年進行的人格測驗及其結果,揭示了人們如何接受一般性人格描述作為自我認知。透過其研究結果,瞭解個體在自我評價、社交需求及內在不安等方面的特質,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潛在潛能與人格缺陷。這些發現不僅啟示個人發展的方向,也在社會互動中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就跟多數物理學家,或泛稱科學家的人們,一樣,巴比倫認為情感回饋無法量化,在過去的人際交旋中,他也明瞭自己與他人的理解不見得同步,就像宇宙裡不同頻率的波,人們眼中的可見光,在他眼裡純是稀薄得可忽略不計的散光折射。 與之相對,定理是堅實且具有普世性的,不會發生我跟你認知的1有差異的盲區,可是快樂與難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在他26歲那年,他即將成為瑞典燃氣公司子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財務長。在外人看來,他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心底清楚知道:他成功,但不快樂。他試圖找回內心的寧靜,透過冥想,內心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是該往前走的時候了。兩天後,他遞出辭呈。
他來自江湖?是!我的內在聲音觀世音?我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我?是!因為我不是最好的人。我說他這種叫舊思維,心裡只有道,而且還要犧牲,就如釋迦牟尼佛,只要我發願做最好的人,生命巨輪就會轉動,命運就會改變了,我一直沒有聽他的,還批評這些叫著舊思維。 我可以做到的就是小心自己,我也怕自己說的話是錯的。他說以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心理學家巴南佛瑞於1984年進行的人格測驗及其結果,揭示了人們如何接受一般性人格描述作為自我認知。透過其研究結果,瞭解個體在自我評價、社交需求及內在不安等方面的特質,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潛在潛能與人格缺陷。這些發現不僅啟示個人發展的方向,也在社會互動中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就跟多數物理學家,或泛稱科學家的人們,一樣,巴比倫認為情感回饋無法量化,在過去的人際交旋中,他也明瞭自己與他人的理解不見得同步,就像宇宙裡不同頻率的波,人們眼中的可見光,在他眼裡純是稀薄得可忽略不計的散光折射。 與之相對,定理是堅實且具有普世性的,不會發生我跟你認知的1有差異的盲區,可是快樂與難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在他26歲那年,他即將成為瑞典燃氣公司子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財務長。在外人看來,他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心底清楚知道:他成功,但不快樂。他試圖找回內心的寧靜,透過冥想,內心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是該往前走的時候了。兩天後,他遞出辭呈。
他來自江湖?是!我的內在聲音觀世音?我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我?是!因為我不是最好的人。我說他這種叫舊思維,心裡只有道,而且還要犧牲,就如釋迦牟尼佛,只要我發願做最好的人,生命巨輪就會轉動,命運就會改變了,我一直沒有聽他的,還批評這些叫著舊思維。 我可以做到的就是小心自己,我也怕自己說的話是錯的。他說以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