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書籍】詹姆斯.麥當諾-讓孩子開口說話-語言遲緩兒學會溝通的第一本書

2023/03/24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詹姆斯.麥當諾-讓孩子開口說話-語言遲緩兒學會溝通的第一本書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 詹姆斯.麥當諾(James D. MacDonald)
  • 譯者:洪菁珮
  • 出版社:智園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09/07
  • ISBN:9789866126161
  • 商品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 21 cm / 單色印刷
  • 語言:繁體中文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麥當諾
任職於俄亥俄州立大學語言病理學及發展障礙學系。出版過六本著作,並在溝通發展領域發表超過五十篇的研究專文;他所主持的「溝通夥伴中心」,提供特殊家庭療程、持續教育工作、校園諮商,並透過網路社群建立的國際特殊兒資訊網

◎譯者簡介

洪菁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學分修畢。曾任研究助理、特約編輯、英語教師、參考書作者,現專事翻譯。譯有《自閉兒教養的第一步》(智園出版)、《雙面白宮》。著有《考用英文》、《法學英文》。

※書本內容介紹

親愛的爹地、媽咪,唯有你們的愛,能引領我學習,請走進我的世界,與我同在,我也將走入你們的世界,與你互動……他們不是不會說話,只是缺少引導,你就是答案。走進孩子的世界,幫助他一步一步的學會溝通,與人交往《讓孩子開口說話》是集結超過三十年來臨床治療及研究結果,此研究計畫是針對語言發展障礙的孩子及週遭親友,在孩子療育過程中需做的事,提供詳細的規劃,確保孩子能有真正的社交關係。這個計畫強調五個溝通發展的關鍵階段--互動遊戲、非語言溝通、社交語言、對話及文明行為,提出五大終生的溝通回應策略,讓父母走進孩子的世界,漸進式地帶領他學會開口表達,進而與人溝通、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本書提供與語言障礙孩子相處時,有效的溝通策略,囊括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父母、師長及專家了解孩子的世界,對與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有互動、相處的人而言,本書是極為有用的資源。本書的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孩子開口說話前,需要做什麼事情?.能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與人社交、溝通的方式為何?.父母如何成功地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溝通?.有自閉症或明顯發展遲緩的孩子,要如何發展豐富多彩的社交關係?.家人如何與孩子建立起充滿溫情的社交關係?

第一部:進入孩子的世界-溝通夥伴策略

第一章:與千名兒童共度三十載

說明作者的心路歷程已及經驗分享

第二章:做孩子的溝通夥伴

提出如何與孩子做溝通夥伴的指導原則,比較有感的建議是1.兒童如果無法好好學習,父母要負擔較多的責任,這代表父母的期望已經高過於孩子的實力,2.治療不是重點,依照兒童當前的社會和生理能力,教導孩子與人互動,才是我們的目標

第三章:當「被動」遇上「互動」

解釋"傳統的策略"的缺點與"溝通夥伴策略"的優點,這兩個相異處就在於互動的夥伴,"傳統的策略"是迎合夥伴,"溝通夥伴策略"是改變夥伴,白話文就是改變兒童去適應環境,另一個是改變環境去讓兒童適應,本篇重點:要改變孩子的表現變成正常(傳統的策略),還是接納孩子幫助兒童發揮潛能(溝通夥伴策略),最後就舉例自閉兒患者的實例,講解透過"傳統的策略"和"溝通夥伴策略"的策略不同,所造成的影響與結果也有不同

第四章:溝通夥伴的孩子們

講解很多自閉症兒童的範例,最後放上"兒童自閉症評量量表"

第五章:溝通夥伴的立基

說明影響"溝通夥伴"模式發展的理論和支持者,EX:正向心理學、溝通理論、認知發展、情緒智力、泛自閉症障礙

第六章:發掘孩子的溝通優勢

解釋五個溝通發展階段(1.互動、2.非語言溝通、3.社交語言、4.交流談話、5.文明行為),不管任何階段基本的問題就是缺乏融入社會的夥伴關係,備註:每個發展階段後面會註解語言問題的狀況,EX:偏愛獨處、沉溺自我世界、說話怪異或偏離主題、不尊重他人說話方式。介紹溝通原則【1.平衡原則(互惠、權力平均、感情親密、輪替)、2.發展配合原則(依照兒童發展階段的程度來決定溝通模式)、3.互相回應原則、4.分享控制權原則、5.好玩有趣原則】,最後說明要發掘兒童的優勢智能,彌補他的缺點
●備住:本篇都會用"自閉症兒童"來貫穿全文

第二部:從封閉到文明對話-學習溝通五階段

第七章:互動,讓孩子和你更親密

說明如何進入兒童的世界的方式,1.SAAR原則(安靜、注意、接受、回應);2.不帶目的地與他互動3.在自然情境中進行遊戲4.模仿和仿效(自發性的模仿是因為覺得有趣自己又可以辦的到,並非機械化例行公事);5.互相輪替(一來一往的互動,機會要均等,運用喜好且做的到的方式去輪替互動)
說明維持玩社交遊戲的習慣,1.雙方互動要一樣多(成人做的太多,兒童就會做的越少,這是一種無窮無盡的循環,只需要安靜的等待,等兒童回應後再給予回應);2.做孩子能夠做到的動作3.彼此要有回應4.分享掌控權和決定權(讓兒童知道自己可以影響成人);5.要有情緒,也要有趣,最後講解社交遊戲中要注意的事項及問題(進入孩子世界時才會願意建立關係)。要如何與兒童玩遊戲是要用兒童的角度來進行(EX:爬樓梯,不太會走的兒童一定是一步一腳印陪著練習,不可能放兒童在第一階梯,成人爬到最後一層等他)
講解安德魯案例(自閉症),說明如何與他產生互動,先藉由模仿成為玩伴,進入兒童的世界後,慢慢衍生出互動,這是要花很長時間去培養建立關係,書本有詳細介紹心路歷程與兒童轉變的過程,最後書籍介紹互動生活的方法(1.社交活動;2.模仿與仿傚;3.互相輪替;4.可能出現的問題)、介紹溝通原則來舉例兒童社交策略(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
●備住:本篇都會用"自閉症兒童"、"語言遲緩兒童"來貫穿全文

第八章:非語言溝通,別忽視無聲的訊息

與人溝通並非只有語言,非語言的方式也能溝通(手語、動作、表情、觸摸),發展遲緩的兒童在非語言溝通階段就比一般正常兒童的階段就還要長,因為他們並不是活在我們的思考和語言的世界中,而是活在感官和行動的世界,不是藉由語言和人產生連結,而是藉由感官行為(聲音、動作)來和別人連結,所以建立非語言關係就非比的重要
通常嘗試用孩子做不到的方式去溝通,只會讓兒童相信自己無法與外界溝通,強迫用大人希望的方式說話,雖然可能會讓兒童說話,但遭遇太多失敗的過程,可能導致孩子遇到需求時才願意溝通,否則他平常可能會迴避溝通,書籍使用雅各(自閉症、失用症)舉例,學習語言前先建立堅固的溝通習慣,首先的目標就是讓雅各要為了維持社交關係而發出聲音,這中間家長與作者做了很多努力,後續追蹤雅各變成一個會與人持續溝通的孩子,但仍然努力讓發音清楚,撇除發音的問題,至少從活在自我世界拉出與人共享世界
溝通是一來一往的語言交流,在溝通不良的狀態中,雙方中勢必有人要做出改變,改變對成人來說相對的比較容易些,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幫助兒童用他任何可以做到的行為與人溝通,書中用珍奈舉例,母親使用珍奈會做的動作作假性溝通,再讓假性溝通轉化變成真的溝通,讓珍奈知道可以使用方式去影響別人,這也代表說兒童會使用自身的經驗溝通,而不是傳達成人的想法,書籍有介紹發展遲緩兒童對於溝通的想法(EX:別人接受我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嘗試溝通不會失敗),以及成人應該如何幫助發展遲緩兒童的態度(EX:我越用孩子溝通的方式,孩子就會用類似我的方式溝通)
如何讓孩子願意溝通,重點在於連結而非任何特定的溝通方式,當孩子開始願意開口說話時,不要使用支配換命令的方式相處,這會兒童失去輪替關係的控制權,讓兒童遠離溝通的道路上,應該要讓兒童知道溝通成為一種工具、一種互動的獎勵、動力的來源,書籍再使用溝通五大原則來講解如何與兒童溝通
溝通五大原則【1.平衡原則(一來一往的互動量要相同,耐心等待是重點)、2.發展配合原則(配合兒童生理可負荷的事情,進而推動在認知的進展)、3.互相回應原則(回應自發的行為,不良行為不要回應避免強化)、4.分享控制權原則(雙方控制權要均等,避免有一方變成被動的角色-兒童變干擾學習溝通,成人變無法提供學習技能)、5.好玩有趣原則(溝通本身世目標,而不是溝通的形式或內容)】
講了這麼多溝通的方式與理論,書籍後面有說明注意的事項及問題,1.溝通的等待時間太長,容易造成孩子有回應成人就會接受那一點的表現,而不期待進步的更多,2.兒童不願意溝通就有權可以不用實行,但使適用否些情況,因為就跟你不讓兒童去上學的道理一樣,阻止兒童去學習,3.沒有主動溝通並不代表不想溝通,4.不要讓溝通變成回應,書籍內有更詳細的說明
接下來說明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EX:神經發展遲緩影響語言發展、停止說話一段時間的兒童,通常都可以再度開口說話..),聲音與感官世界有關與社交互動無關,要將聲音視為一種工具而不是語言,本書籍介紹發聲行為三階段【1.感覺運動發聲(聲音不是明確語音,也不是用來溝通);2.溝通發聲(發現發聲可已造成影響);3.語言發聲(練習發出聲音、練習用聲音去溝通)】
章節最後一個實例JP(拒絕與人互動的兒童,會發聲但僅在他一個人的時候),父母發現JP能做到的事情比預期還多,他所認知小動作比他認為的重要,所以根據他很容易注意到的小動作開始做連結,當互動越多聲音也就回復越多,強調成人少做一點讓兒童做更多,以及如何回應JP的微小聲音,最後JP願意與人社交溝通,模仿別人動作、觀察別人,進而學習一些概念
最後書籍介紹兒童要學會溝通所需要的事情/方法(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溝通的理由、接收式的溝通、遇到的問題),以及溝通五大原則來看如何幫助兒童願意溝通的方法(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
●備住:
本篇都會用"自閉症兒童"、"語言遲緩兒童"來貫穿全文,實例上的舉例並非是每個人都可以依樣畫葫蘆方式去複製,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治療師會根據目前兒童的狀況與環境來做實施的方法

第九章:社交語言,用合宜的話語說話

學習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與人之間的溝通,並非擁有可觀的詞彙只用在表演、背誦、重複他人所說的話,這種方式就稱為被動或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使用語言,書中範例:肯尼與艾芙琳母親的對話就可以知道,使用課業或成人語彙會讓肯尼說更少的對話,相反的使用社交語言後肯尼的話更多。
日常生活互動對於兒童的語言幫助很多,父母就需要去了解自已扮演的角色,一般來說最普遍的困難點是如何去教導孩子學習語言,書籍就說就從與孩子的互動開始教導,先判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哪一些活動孩子的專注力與回應最多,就由這裡開始下手,也可以從其他活動中看看有什麼可以地方可以練習
在教導兒童更多詞彙之前,要先幫助他重複使用他知道的詞彙,目標不是增加詞彙數量或是延長句子的長度,而是要增加會使用詞彙的次數,重點在於溝通的進步而不是詞彙量,本書籍介紹如何使用關鍵需求的語言,增加願意社交及溝通,1.展現所知:告知兒童目前他正在接觸事物的詞彙,一旦開始說話孩子就會傳遞他所知道的事物,讓他在這個世界有新的角色,向別人宣告他的存在,也告訴別人如何與他產生連結;2.與他人溝通:培養語言應著重在於實用溝通,目標不適當一個好學生,而是準備如何與人社交溝通;3.建立關係:每一段關係都有自己的語彙,不要著重一種語言,而是要幫助他學習在不同關係中使用不同詞彙
如果兒童說的話不多甚至不說話時,推薦導向由孩子的興趣、知識、非口語溝通、當下的語言的方向下手,書籍分析溝通五大原則家長最常用的錯誤方式,說明家長改強化日常生活經驗後有了成效,書籍也舉例說明一些常見的問題,1.主導互動(互動沒有平衡);2.期待太多或太少(幫助他太多-期待太多、提示他太多-期待太少);3.學業語言的問題(應該學習用的到的語言);4.隱藏的語言問題(孩子目前的知識視為隱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未來的語言就是用這些知識為基底探出頭來);5.語言太過工具化(了解語言是為了溝通);6.認知不協調的問題(使用複雜的語言來教導-解釋電梯原理倒不如告訴電梯的功能、與孩子的焦點沒有交集-抱娃娃是擁抱而不是問娃娃是什麼顏色);7.把語言當工作的問題(語言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工作,要回答問題或滿足需求)
如何做稱職的語言夥伴,第一可以扮演的角色是翻譯者,學習如何將擁有的東西、經驗轉換成語言,即時說出來的語法錯誤也不要強迫糾正他,因為願意說出來就是他的第一步,第二可以扮演的角色是活字典,在孩子處於未知的情況下,提示對應的詞彙讓兒童學習,切記不能提供過多字詞,控制在他可以嘗試的範圍內,第三可以扮演的角色是溝通教練,協助兒童當下溝通所用的字詞,建立關係的語言,比較上次的溝通表現,鼓勵比上次更好,第四可以扮演的角色是故事夥伴,協助兒童發展話題,避免單向接觸,然後漸漸延長對話
如何建立社交語言的回應式策略,1.平衡且互相回應(關鍵在於社交談話不在於字彙的累積,而且次數和頻率必須相等),2.配合程度【配合孩子的程度與等待,配合有分水平配合和垂直配合,EX:下雪、天氣很冷(水平),摸起來冰冰的(垂直)】,3.要有回應(並非是成人的回應,非語言的回應也是回應),4.分享控制權(學習一來一往的對話方式,除了主導也要學習聆聽),5.覺得好玩有趣(學習跟玩球一樣,重點在於丟球而不是接球)
書本最後一個例子是尼克,這是我第一篇看到從小到大的例子,內文大概在說明如何進入尼克的世界,觀察造成不良行為的原因、解決的方式有哪些,成人要如何學習對的方式去教導尼克,教導中間的心路歷程是如何,直到進入正規學校時發生的狀況,家長說明如何在進入尼克的世界,還要兼職當老師教導他,又不能逼得太緊是最困難的事情,最後說明尼克18歲了,尼克所要面臨的事物有哪些
最後書籍介紹孩子的社交語言生活(形式:孩子如何說話、內容:孩子會說什麼、使用目的:為何孩子要說話、說話清晰度、談話的合宜性、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溝通五大原則說明如何幫助孩子以社交方法說話(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

第十章:對話,有來有往的溝通

書籍開頭用潘與馬文的案例說明,文明行為不應該視為發展過程的加分題,學習成為一個令人喜歡的社交夥伴更重要,目標是讓孩子在學習語言前,要先讓他們學會社交且願意溝通,再學習語言運用在社交上
唸故事書的溝通方式有三種,1.朗讀:單一對方在唸故事書(不是父母就是孩子);2.測驗:一方問一連串的問題,一方負責回答;3.一同合作:雙方一來一網方式討論書籍。不正常的對話書本再舉例很多(道德家、指揮官、獨白、表演者),說明自閉症對於說話視乎比較在乎事實而不是感覺,是一種情感上的不協調。要如何當一個被人喜歡的對話夥伴,書籍有介紹什麼樣的過程才是讓人舒適的,EX:感覺沒有教導卻能從身上學到很多,不指揮與控制對方對話,也不讓別人控制自己或指揮
自閉症會出現交互主觀性的問題(了解別人也有自己的想法,這牽扯到發展同理心,要脫離自己的角度看世界的舊習),當他願意踏入這一步時就代表開始與人產生連結,而成人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接受自閉症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的觀念,
對話的一般障礙如下1.親子間缺乏溝通式的回應:敏銳回應所有口語和非口語行為,孩子就越願意溝通;2.令命和控制的風格溝通:指揮只會教導語言的技巧,並不會為孩子帶來自動對話的習慣;3.極少分享話題:有共同的話題就越能延長對話;4.無法跟隨另一人的領導:對話中不小心傳遞其他訊息,讓兒童產生他的想法不值得成為對話的主題,就會失去與你對話的意願;5.學術性VS工具性:當對話變的公事時,就會變的去限制孩子,而不是鼓勵孩子去參與
書籍再度用溝通五大原則來說明溝通夥伴如何建立對話,在回應環節中提到如何給予兒童新的觀念,要透過孩子的舊有的事物帶出新的觀念,孩子回覆時不需要很明確的告知,回復互動時的對話盡量不要有問句,在分享控制權的範例提到,控制權隨時隨地在轉換,每個人都在分享他的訊息,也都願意接受對方的訊息/控制權
如何期待你的孩子說話,首先要讓他知道對話獨撐大局是不被接受的,如果孩子不常回應你,就需要等待一下,然後務必接受他給予的任何回應,通常是臉部表情的改變、一個動作或聲音,讓他從任何能做得到的事情獲得成就感,漸漸讓他做更多他可以做的到的事情,第三點就是減少問問題的方式來對話,而是需要用令人開心的方式去回應
最後書籍介紹孩子的對話生活(喜歡與他人對話、停留在共同話題中、為了許多理由對話、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溝通五大原則說明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對話(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

第十一章:文明行為,學會正面的溝通

當父母的都遇過孩子不講道理的時候,像是孩子跟你要冰淇淋,父母告訴孩子要去冰箱拿,但孩子卻反映立刻馬上就要,於是大哭大鬧的反應他的不滿,等冰淇淋拿來的時候,卻改口說要吃棒棒糖,書籍說明孩子願意跟你溝通時,此時就有必要讓他了解社會接受的語言,忽略負面溝通是一種方法,讓他知道要正面的溝通才會讓人願意跟他互動,這也是增強正面行為的一種鼓勵的方式
作者強調自閉症不是行為上的問題,比較屬於精神上影響的疾病,而不是由環境引起的行為上的問題,但也不代表就不能藉由環境來改變行為,當不良行為消失了,也不代表已經成功,對於孩子要有更高的期望
當孩子回應不正確的行為時,其實就是反映他的世界與我們的經驗不同,因此兩個世界互動時,都在期待對方能站立在自己的世界裡,接下來發生的結果是衝突、失望、和行為上的問題,但是自閉患者對於我們適應的環境有不同的感覺反應,感受到身體上的壓力,直到壓力減緩才能夠與我們互動,此時要分辨壓力的來源,精神上的壓力(面對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反應感到恐慌)與造成神經混亂的壓力(果汁機的聲音造成生理上的干擾)不同
不良的行為如下,1.身體動作(搖晃)、2.口頭上的行為(尖叫)、3.暴力或挑釁行為(打人)、4.合作問題(不服從)、5.文明問題(粗魯、不體貼、尷尬的行為)、6.激動或過於活躍的行為(衝動)、7.孤立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是不適合的環境做出的自然反應,也有可能是學來的,或是神經系統發展的直接反應、重點在於不良行為事出有因,要發展出對孩子的同理心,這也不代表我們就要接受這些負面行為,要使用正面行為來代替不良行為
書籍介紹不良行為狀況如下,1.孩子執行任務時失敗的情緒反應,解決的方法如下,A.孩子不會犯發展上的錯誤、B.不要讓他覺得他在做錯誤的事情、C.支持性格上的優點,幫助建立互動關係、D.目標不是修正問題,而是以性格的優點做發展基礎;2.要了解孩子只是想找事情做打發他無聊的時刻3.因為容易過度刺激所以給予足夠停機的時間、讓神經系統從刺激中回復;4.追求關注,要讓他了解關注不只有負面行為,忽略負面行為降低出現率;5.還沒學會自我規範;6.陌生的環境和人、意料外的事件,在心裡還沒準備情況下容易引起情緒反應。7.壓抑自己的情緒,透過打人或自殘的方式宣洩;8.沉迷一些難以規範的事物;9.不被理解的孤獨感,不是進行思想計畫,而是認識孩子的感受計畫;10.環境過敏,減少影響刺激性的環境,EX:聲音、畫面、觸碰;11.回應發展上不合理的要求
本章節的重點是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減少關注孩子的負面行為,最後書籍介紹孩子如何成為尊重自我、接受社交夥伴(合作、信任感與自信心、文明行為、自我規範、情緒上不恰當行為、放感情、同理心、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溝通五大原則說明促進孩子文明、適當行為(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

第三部:跟隨孩子的腳步-環境養成法

第十二章ARM,為孩子擬訂計畫

ARM(成人與孩童關係指南)是發展社交及溝通能力的發展指南,本章前面講解ARM的研究背景、如何發展測試、不能測出孩子實際年齡要做什麼、只要是溝通上有問題都可以幫助的發展指南
  • 第一階段:孩子的互動生活
    社交遊戲、模仿與仿傚、互相輪替、可能發生的問題
  • 第二階段:孩子的非語言溝通
    非口語溝通、口語溝通、孩子溝通的原因、接受性溝通、可能發生的問題
  • 第三階段:孩子的語言
    形式:孩子如何說話;內容:孩子說些什麼;用途:孩子為什麼說話;語言清晰度;說話的適當性;可能發生的問題
  • 第四階段:孩子的溝通生活
    喜歡和別人交談、留在共同的話題中、為了更多理由而交談、可能發生的問題
  • 第五階段:孩子的文明行為
    合作、信任和自信、文明行為、自我規範、情緒合宜的行為、放感情、同理心、可能發生的問題
備註:書籍有詳細說明每個階段的內容,每個階段都會寫入溝通五大原則說明

第十三章:我家孩子愛說話

介紹1.環境障礙項目評量(檢視影響自然學習溝通的因素)、2.環境發展項目評量(判斷環境支持孩童的評量),後面附錄溝通夥伴策略的相關研究

※備住

本書在目錄章節的導論有提供指南(1.互動;2.非語言溝通;3.社交語言;4.對話;5.文明行為),透過指南讓讀者決定哪一個章節可以用在特定的孩童或成人身上,指南除了提供行為狀況外還有注意事項,讓讀者更容易確定是否符合需求

※結論

本篇以溝通五大原則(1.平衡;2.配合程度;3.回應;4.分享控制權;5.覺得好玩有趣)貫穿整個書籍,每個階段上都有不同的問題,因為每個環境(家庭、學校)不同,每個溝通上有問題的兒童個性也不同,所面臨到要如何處裡的方式也就不同,最困難的地方就是等待與忽略,你不知道等待要到什麼時間點可以介入,如何忽視不良行為等於是在挑戰自己的忍耐界線,書中有說明如果無法忍受就縮短時間,避開處於不歡於的時光,最重要的時間是拿來做正面的行為,這就真的比較人性化,因為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本書籍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原來遲緩兒的世界是充滿很多的刺激,他們是無法消化這些感官的處理,如何協助他幫助他就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作者:詹姆斯.麥當諾;出版社:智園出版有限公司;書籍:讓孩子開口說話-語言遲緩兒學會溝通的第一本書(誠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