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亦絢《性意思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性慾著床』. . . 指的不是性交,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成為意識中可想像、語言中可表述的東西。如果有人不認識食慾到以為『食物就是非食物』,那麼有慾望時,會發生什麼事?」(〈性意思史〉110)。
「沒把快感襲來的多樣波型,從無甚神奇的『癢』字中分別出來,在在顯示了我們對性有多麼不專精,又有多麼不準確。. . . 路易會相信,性的絲絲毫毫,可以細緻的擁有不同字眼,如一張化學元素表--」(69)。
「性的識字班」、「性慾的人格化」、「下面在啾啾叫」......這些只是張亦絢《性意思史》中對所謂「性」的窮究的冰山一角,針對命名、指認「性慾」的初步探索,對社會無能將細微感知羅列光譜,只能將就大塊平凡迂迴的詞語,從而導致人的內在受器在錨定感覺之時,時而有錯位之感。
一方面可以說,語言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而語言背後的諸多結構則在運作過程中無意識地禁制了身體對自身的豐饒感受。也許可以說象徵層大大影響了想像層的運作,語言(及其結構)是面鏡子,面對身體的感受,它令我們站到「對面」,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檢視自身欲望。
--但在《性意思史》中,張亦絢指出一種前於象徵與想像的,只攸關真實層的感覺:「我們最先靠的是更內在的東西,啾跳躍的空間,那個極不二維也極不三維,分散又擴散的場所:性器的星圖,存在即在不可見。」。Drew Leder的《缺席身體》(The Absent Body)指出,在一般情況下,人的意識意向性是不會朝向自身的,例如眼睛不會看見虹膜、手的碰觸不會意識到自身也被碰觸著--唯有在特定情況下,往往是疼痛,意向性才被拉回自身,意識到肉身的存在。我的意思是,在指出那些社會語言的禁制之外,張亦絢也同樣在乎,或也許更在乎的是,每個人其實對自身身體是有所感的。
可是去命名、辨認這些,和意識到這些感覺又有所不同。身體是終極的差異之所,「妳生命中沒有一個性,是與另一個性,一模一樣的......。它們從不重來,一朝一命。」(53)若誠實以對,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性,但命名之路之艱難,則不只在於,如何找到可以精確描述的辭彙,更在於性同時極私密卻又極互為主體,在這裡主體不只兩人之間,而是慾望對象的雜多(就連幻想對象也是),每一次遭逢都是另一種可能。
我認為這才是《性意思史》的重點所在--並不在找到字眼,而是描述那些偶然中性的各種殊異樣態,他告訴你性可以是怎樣的,並且他不滿足於純粹描繪,他藉由後設的思考,這些事後回頭的重訪,賦予這些事件某種關於性的神秘、扭曲、陰暗,並擴充性的邊界,將日常也含括進來。這樣的寫法將尋常性理論(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化約性提前取消,並且在後現代/結構理論的論述中遊走--書中的思考並非純粹理論分析對象,而是一種性的實踐,例如提出了「可幹性」這樣的概念來解釋她的生活。
永別書有一段是這麼寫的:「不是因為我相信小說句句屬實,而是我知道--這門藝術,不是給予真實,而是以獨特的手段,傳授給人們,在乎真實的能力。比真實更絕對的,是對真實的在乎--這份在乎是精神的,因為真實並不唾手可得。真實不會無緣無故被發現,要在乎它才會存在。」這讓我聯想到洪席耶所謂的「感性分配」,在洪席耶口中的「民主」是《包法利夫人》的帽子、風中的葉子,波特萊爾的街頭藝人,在張亦絢筆下是我們與慾望的恆久共存問題。--也不是說這些主題過去不曾存在,只是也許如她所言、也一如她的風格,這些小說帶有些硬蕊的教育意義,手把手的將我們拋擲回自己的內在顫動之中。
9會員
20內容數
通靈人連結此世與彼岸,在陰陽兩界穿梭;影像薩滿一眼看電影,一眼看paper,希望在這視差中瞥見詮釋電影的不同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se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無法被解救是因為不想被解救,這是肯定的,因為所信者必得救,不是嗎?」(狂骨之夢)。
. . .所有的真相都是時間的真相。(Deleuze, Proust and Signs 94)
因緣際會重複看了這幕好幾次,雖然《在車上》整體對我來說冒出那個日片的說教感,但這幕怎看都看不膩。 這段表演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Seul le cinéma autorise Orphée à se retourner sans faire mourir Eurydice” (唯有電影允許奧菲斯回頭而不殺死尤麗迪絲。) — — 尚・盧・高達,電影史(事)。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無法被解救是因為不想被解救,這是肯定的,因為所信者必得救,不是嗎?」(狂骨之夢)。
. . .所有的真相都是時間的真相。(Deleuze, Proust and Signs 94)
因緣際會重複看了這幕好幾次,雖然《在車上》整體對我來說冒出那個日片的說教感,但這幕怎看都看不膩。 這段表演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Seul le cinéma autorise Orphée à se retourner sans faire mourir Eurydice” (唯有電影允許奧菲斯回頭而不殺死尤麗迪絲。) — — 尚・盧・高達,電影史(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全球人口高齡化加上3C革命性的突破,兩大因素讓眼疾巨變成不分年齡的病症。Vitargus專利產品經第三方鑑價合理估值為2億美元,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股價嚴重被投資市場低估。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可說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更期望這樣的科技革新,能夠帶來更加進步且平等的社會秩序。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忽略了科技是「由人而生」的本質,儘管運算邏輯上並不會帶有情感,卻可能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存在人類的偏見,進而無形中成為加深社會不平等的最佳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是同志文學還是性愛文學,我也說不上來,甚至你要我定義它是散文還是小說,我都沒有答案。 張亦絢以自身在法國求學經歷改寫成的後設小說,描述一名永不出櫃的台灣同女和一名法國異男 Alex 的,有性也有愛的,以不愛為共識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做節目的時候常常會陷入苦思,我常常反覆思索到底要以怎麼樣的方式、多深的尺度去談論今天的主題? 動機是希望大家可以去認識自己與他人,進而去接受自己對於性的想像和渴望,希望各種情慾都能被平等對待。 但每每剪輯時,總覺得是缺了很多塊的拼圖,有時候太過輕鬆,有時候又太嚴肅,犯了像作者說的「羞恥必逐」。
Thumbnail
從圍牆、廢墟到冰原,張草的末世三部曲鋪陳母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也埋下另一個起點。
Thumbnail
「性,乃妳的心,加妳的生。沒有性,心都會死囉?哀莫大於『性』死。」張亦絢在〈性意思史〉中藉十三歲的少女路易以玩笑稚嫩的口吻道出這句話,直觀拆解「性」字,強調「性」在一個人生命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性」在華人文化裡卻總像躲在遮羞布後,成為眾人談話中不容登上檯面的「不雅」之事。
Thumbnail
二十年間,李立劭導演透過紀錄片挖掘被忽略的歷史、探求社會脈絡中隱形的重要力量。紀錄片《獨舞者的樂章》更是導演用一輩子的時間,跟在母親身後,紀錄台灣人體模特先驅、舞蹈教育者林絲緞舞出的傳奇人生。透過 Podcast 專訪,了解李立劭導演賦予紀錄片的價值,以及紀錄片背後的創作故事。
Thumbnail
大年初二,甜點店營業到晚上六點,其實在外來人口居多的竹北市,今天大概不會有太多客人,只是有些熟客預計在過年期間購買禮盒,希望能帶去拜訪親戚,我們才決定開門做生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全球人口高齡化加上3C革命性的突破,兩大因素讓眼疾巨變成不分年齡的病症。Vitargus專利產品經第三方鑑價合理估值為2億美元,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股價嚴重被投資市場低估。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可說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更期望這樣的科技革新,能夠帶來更加進步且平等的社會秩序。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忽略了科技是「由人而生」的本質,儘管運算邏輯上並不會帶有情感,卻可能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存在人類的偏見,進而無形中成為加深社會不平等的最佳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是同志文學還是性愛文學,我也說不上來,甚至你要我定義它是散文還是小說,我都沒有答案。 張亦絢以自身在法國求學經歷改寫成的後設小說,描述一名永不出櫃的台灣同女和一名法國異男 Alex 的,有性也有愛的,以不愛為共識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做節目的時候常常會陷入苦思,我常常反覆思索到底要以怎麼樣的方式、多深的尺度去談論今天的主題? 動機是希望大家可以去認識自己與他人,進而去接受自己對於性的想像和渴望,希望各種情慾都能被平等對待。 但每每剪輯時,總覺得是缺了很多塊的拼圖,有時候太過輕鬆,有時候又太嚴肅,犯了像作者說的「羞恥必逐」。
Thumbnail
從圍牆、廢墟到冰原,張草的末世三部曲鋪陳母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也埋下另一個起點。
Thumbnail
「性,乃妳的心,加妳的生。沒有性,心都會死囉?哀莫大於『性』死。」張亦絢在〈性意思史〉中藉十三歲的少女路易以玩笑稚嫩的口吻道出這句話,直觀拆解「性」字,強調「性」在一個人生命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性」在華人文化裡卻總像躲在遮羞布後,成為眾人談話中不容登上檯面的「不雅」之事。
Thumbnail
二十年間,李立劭導演透過紀錄片挖掘被忽略的歷史、探求社會脈絡中隱形的重要力量。紀錄片《獨舞者的樂章》更是導演用一輩子的時間,跟在母親身後,紀錄台灣人體模特先驅、舞蹈教育者林絲緞舞出的傳奇人生。透過 Podcast 專訪,了解李立劭導演賦予紀錄片的價值,以及紀錄片背後的創作故事。
Thumbnail
大年初二,甜點店營業到晚上六點,其實在外來人口居多的竹北市,今天大概不會有太多客人,只是有些熟客預計在過年期間購買禮盒,希望能帶去拜訪親戚,我們才決定開門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