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隨筆】慢、鬆、靜的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有朋友問我如果處理什麼事情都慢慢地來,有那麼多的事情怎麼做得完?

其實這真是我們長久以來對時間狹隘的認知,以及不知道宇宙的工作原理所造成的。當然這也是正常的,這個世界的時空及物質的運作機制就是如此,我們都活在時空的幻象裡。

為何要慢?

慢、鬆、靜是有次序的。把節奏放慢,人自然能放鬆下來,才容易感受到來自內在平靜的自然狀態。你越能用慢、鬆、靜來過生活,你越能活在當下;越能活在當下,你就越能感受到時間的永恆性。當你越能活在永恆的當下,同步性就越能服務你🙏

同步性使我們的生活有條理、有次序,它會讓每件事都在最準確的時刻出現,也會在無誤的時間結束!

相信你的直覺,做你現在最喜歡、最想做的事就對了,那是唯一你需要關心的。其它的就放手,交給祂與它吧!

你不用再擔心事情做不完,或無法如期完成,因為你知道該要完成的自然會完成,即使沒完成的也只表示你現在不需要它,如此而已。

一切都是完美的演出!

同步性一直在我的生活中服務我,使我的生活井然有序,能不疾不徐地優雅過生活,充滿自信、喜悅與感恩。

如果你也想擁有這種巧妙安排的深刻體驗,其中的奧祕就從生活中的慢、鬆、靜開始吧!

祝福恩•溢•滿•愛

在愛中☀️與光同在

🌟YouTube影音連結🔗

https://youtu.be/x09fx_scYI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耶謝智光·原力覺醒 Yeshe Obum•The Force Awakens 的沙龍
13會員
221內容數
2024/09/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陷入不斷重複的模式,努力卻始終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宇宙在提醒我們一個重要的真理:改變的關鍵在於內心,而非外在環境。 當相同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時,這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如何選擇感受,而不是被外在事件所影響。通常我們過於專注於對外在事件的反
Thumbnail
2024/09/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陷入不斷重複的模式,努力卻始終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宇宙在提醒我們一個重要的真理:改變的關鍵在於內心,而非外在環境。 當相同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時,這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如何選擇感受,而不是被外在事件所影響。通常我們過於專注於對外在事件的反
Thumbnail
2024/08/07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2024/08/07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2024/07/30
意圖是打開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鑰匙。 有了意圖,就能讓你的靈魂運轉起來,而不需要安排一個特別的計劃。 當冥想時,你正在設定感恩與服務的意圖。 你是唯一能為自己設定意圖的人。 此刻就是一切,當下的此刻永遠存在! 設定你的意圖,把當下看作是完美的,這完全有可能! 請深呼吸
Thumbnail
2024/07/30
意圖是打開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鑰匙。 有了意圖,就能讓你的靈魂運轉起來,而不需要安排一個特別的計劃。 當冥想時,你正在設定感恩與服務的意圖。 你是唯一能為自己設定意圖的人。 此刻就是一切,當下的此刻永遠存在! 設定你的意圖,把當下看作是完美的,這完全有可能! 請深呼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只要一想到自己不甘心餘生平凡度過,只要一感到自己努力工作仍一事無成,就會想瘋狂地把時間填滿,不然會覺得不夠積極。
Thumbnail
只要一想到自己不甘心餘生平凡度過,只要一感到自己努力工作仍一事無成,就會想瘋狂地把時間填滿,不然會覺得不夠積極。
Thumbnail
有朋友問我如果處理什麼事情都慢慢地來,有那麼多的事情怎麼做得完? 其實這真是我們長久以來對時間狹隘的認知,以及不知道宇宙的工作原理所造成的⋯⋯
Thumbnail
有朋友問我如果處理什麼事情都慢慢地來,有那麼多的事情怎麼做得完? 其實這真是我們長久以來對時間狹隘的認知,以及不知道宇宙的工作原理所造成的⋯⋯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有朋友回應說:「我的確要慢下來了!」 確實,在從地球本身來說,地球自轉的速度更快了,這在一些報告中可以看到這些數據。地球轉速加快的意思是時間過得更快、縮短了,但是對人們來說⋯⋯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有朋友回應說:「我的確要慢下來了!」 確實,在從地球本身來說,地球自轉的速度更快了,這在一些報告中可以看到這些數據。地球轉速加快的意思是時間過得更快、縮短了,但是對人們來說⋯⋯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晨起後一轉眼又到了夜幕。每當我提起時,朋友常會有同感,然後帶著不解、甚至感慨的語氣說:「是啊!才做幾件事,一天就過了,真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或者「唉呀!時間過得那麼快,老得也更快。」 其實我是藉由⋯⋯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晨起後一轉眼又到了夜幕。每當我提起時,朋友常會有同感,然後帶著不解、甚至感慨的語氣說:「是啊!才做幾件事,一天就過了,真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或者「唉呀!時間過得那麼快,老得也更快。」 其實我是藉由⋯⋯
Thumbnail
腦袋有時候頓一點,緩一點,慢一點,不需要每一刻都立刻秒回,不需要時時刻刻上緊發條,不需要永遠表現的聰明伶俐,不需要每次都跑第一,不需要這樣虐待自己。
Thumbnail
腦袋有時候頓一點,緩一點,慢一點,不需要每一刻都立刻秒回,不需要時時刻刻上緊發條,不需要永遠表現的聰明伶俐,不需要每次都跑第一,不需要這樣虐待自己。
Thumbnail
昨天在工作結束準備下班時, 有個同事提到覺得自己處理事情的速度很慢, 隨口就回了她一句「慢慢來比較快」, 想不到同事們都說沒有聽過這句話, 我當場驚呆了(什麼古老用語)! 其實是在大學時期聽到, 就深植在腦海深處,平常不會用到的語句。 只是每次開始急性子的時候, 就會提醒自己, 一步步優化的結果,
Thumbnail
昨天在工作結束準備下班時, 有個同事提到覺得自己處理事情的速度很慢, 隨口就回了她一句「慢慢來比較快」, 想不到同事們都說沒有聽過這句話, 我當場驚呆了(什麼古老用語)! 其實是在大學時期聽到, 就深植在腦海深處,平常不會用到的語句。 只是每次開始急性子的時候, 就會提醒自己, 一步步優化的結果,
Thumbnail
慢活才是王道,在這世界越快就會如同深陷泥沼。
Thumbnail
慢活才是王道,在這世界越快就會如同深陷泥沼。
Thumbnail
很多人都太講求我所付出的時間、金錢都要能確定有結果才願意付出,通常會用「沒有耐心、急性子」來形容,我現在會說,我們沒有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沈澱、去思考,也亦或者我們沒有知識去判斷每一份選擇。
Thumbnail
很多人都太講求我所付出的時間、金錢都要能確定有結果才願意付出,通常會用「沒有耐心、急性子」來形容,我現在會說,我們沒有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沈澱、去思考,也亦或者我們沒有知識去判斷每一份選擇。
Thumbnail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 看書名以為是輕鬆小品類型的書籍,可能描述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要慢下來、怎麼慢下來之類的...但實際打開書才發現其實它包含的範圍更廣、內容更深,包含了各個領域,以及人們彼此的關係等。 我們所有人本來都是生活在答案裡的。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提出了很
Thumbnail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 看書名以為是輕鬆小品類型的書籍,可能描述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要慢下來、怎麼慢下來之類的...但實際打開書才發現其實它包含的範圍更廣、內容更深,包含了各個領域,以及人們彼此的關係等。 我們所有人本來都是生活在答案裡的。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提出了很
Thumbnail
因為感覺到時刻未止歇的壓力,因此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無法忍受緩慢,總是擔心著時間。也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更要提醒自己,並且主動,或者刻意地讓自己隨時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習慣,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提醒自己「萬物靜觀皆自得」。
Thumbnail
因為感覺到時刻未止歇的壓力,因此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無法忍受緩慢,總是擔心著時間。也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更要提醒自己,並且主動,或者刻意地讓自己隨時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習慣,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提醒自己「萬物靜觀皆自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