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改善長輩居住空間 輕裝修前檢視4點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年春節過年,灰編一如往常和家人在除夕當天,回到爺爺家圍爐吃團圓飯,比較特別的是桌邊多了一位成員,卻也少了一張熟悉的面孔。
菜色上齊後,年邁緩步的爺爺被移工大姐攙扶坐定後,大家開始享用佳餚。此時原本狼吞虎嚥的我,頓時瞥見廚房一道通往廁所的牆面,釘著兩座橫向、低矮的不鏽鋼手把,上頭披曬著兩條大小不一的毛巾。
詢問後才知,這是奶奶在世時,高齡的她某次步履蹣跚經過廚房與走廊間的矮階時,因未踩穩不慎摔傷,兒女們後來緊急請人施作的無障礙設施。
此次實價登錄比價王厝咪-每篇三分鐘,輕鬆搞懂室內設計共推圖文專題,希望能讓更多民眾了解,對於長輩朋友理想中的友善居住空間,應該從何下手改善。
假如一個小家庭希望能夠接回長輩與他們一同同住,在裝潢與居家設置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其實,只要關注無障礙空間以及安全性的設計,在照顧長輩起居之餘,也想兼顧自己的生活品質,要想為長輩規劃居住空間時,要特別注意這四方面:行走、坐躺、警報、安全便利,就能規劃出一個安全又溫馨的厝所。

(一)挑選適當建材、軟裝與設備,長輩「行走」省力又安心

老人家關節不好,上下樓梯吃力,若空間允許,將長輩房盡可能安置在一樓,會是件相當貼心的事。
另外,國健署在107年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每十萬人25.7人)。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者有495人(15.5%),也就是說每6個老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嚴重跌倒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
「滑倒」是老人家常見的意外,尤其是地面潮濕的浴室,若覺得加裝扶手對於整個空間設計而言不太美觀,可考慮直接從地板、牆面材質切入,取代掉原本光滑的磁磚,改採用燒面石材、板材岩等表面較為粗糙的材質,如此在保有美觀的基本條件下,也能達到防滑的效果。
考量到家中長輩未來可能行動不便,走道與門口寬度可預先修改成輪椅可通過的寬度(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輸椅寬度為 90 公分),客廰走道動線也盡量留出 90 公分寬度方便輪椅移動,同時應盡量取消具有高低差的區域間隔設計
行動不便的長輩可能會不小心碰撞到家具而受傷,選擇一些圓角收邊的家具,或是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傢俱邊角,加工緩充軟包,降低碰撞危險。
到了晚上,老人家容易頻尿,半夜常起來上廁所,太暗容易發生意外,可在走道設置感應式夜燈,或直接在床頭櫃下安置隨手可調亮暗的夜間照明燈,如此不會剌眼,同時又能起到照明作用。

(二)關照長輩「坐躺」需求:光照、家具、就近

長輩房的採光要好,老人家容易憂鬱,充足的陽光有助於緩解情緒,同時適量照射陽光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冬天冷、秋天日夜溫差大,床舖旁落腳處擺放地毯,作為被窩與地板冷熱間的緩衝地帶,如此下床時不會直接接觸到冰冷地板,造成老人家心血管剌激或足部受寒。
我們都喜歡軟軟的沙發,將整個人埋進沙發馬鈴薯盡情耍廢,不過,由於老人家膝蓋已退化,太軟、太低的沙發都會造成他們關節上的負擔。
因此,客廰除了需避免採用太過柔軟的沙發外,高度也至少須大於等於家中長輩的膝蓋高度,如此,長輩起來與就坐沙發才不致於對關節產生太大負擔。
先前提到,老人家夜晚易頻尿,故若可以的話,安排一套或半套衛浴於他們的套房中將會是個好選擇(全套指完整機能,即衛浴加馬桶;半套指僅馬桶或僅衛浴的機能,此處意指的是僅馬桶)。
若環境無法提供一個套房給長輩,也盡量將衛浴空間設置於長輩房附近,方便他們能夠在夜間使用。
除小解外,老人家淺眠,老伴在夜間翻身或下床,容易影響彼此睡眠,床墊可用獨立桶來緩充,同時也可考慮是否在同一房中採用二張單人床,替代傳統一張雙人床,讓雙方都不會被打擾,自己在夜間起來動作的時候壓力也會比較小。

(三)居家安全性需求與危險預警

你是否經常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擔心家裡長輩的情況?在和他們溝通隱私問題並取得諒解後,也許能考慮於家中設置監視系統,與長輩們溝通好自動開啟安全警報的時間。
良好的溝通會是三代同堂、相處愉快的唯一之道,若他們還是無法接受,另一個替代方案是購置等具有跌倒預警功能的智慧手錶、手環等,並提醒長輩每天都要戴上直到養成習慣。
先前新聞曾經報導過一場悲劇:家中長輩洗澡時在門內跌倒昏迷,因門的設計是內開,長輩的身體卡住門片,導致家人雖即時發現,卻開不了門,錯失了黃金救援時間。
所以家中浴室開關方向很重要,為了避免有家庭成員在內發意外而卡住,建議以外開門(拉門)的方向,取代推門方向,如此就算萬一發生意外,也能即時開門進入救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厝咪-每篇三分鐘,輕鬆搞懂室內設計(原文標題「兼顧孝順與生活兩不誤,與高齡父母同住必須知道的輕裝修要點」)
✎ 更多內容 歡迎參考:「厝咪——厝內設計科普小教室」
➤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763內容數
不定時分享房地產知識的一個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 Gr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紅財經專家TODY分享買中古屋的議價技巧。影片來源:TODY陶迪YouTube頻道 台灣現階段的預售屋價格下不來,消費者又有承擔一定風險,不少民眾轉變為保守觀望態度,也開始有人將目光轉往成屋市場。網紅財經專家TODY近期分享影片,談論一般民眾在買賣中古屋時的議價步驟與相關注意事項。 📷 圖/TO
文/陳泰源 買到房子後好開心,偏偏交屋前再次進屋檢查時,才發現屋況有瑕疵,甚至發現屋主當初委託房仲賣屋時,「屋況說明書」勾選的屋況調查有不實之處,該怎麼辦? 如果因為漏水,在「簽約後、交屋前」才決定不買,買家能不負違約責任而順利解約嗎? 📷 房屋漏水經常是造成買賣糾紛的第一名。圖/Freepik
新北市地政局公布111年第4季預售屋實價登錄,共計揭露2,936件,總成交金額496.9億元。其中三重區申報件數759件、成交總金額130.5億元,皆為全市之冠,相較上季,全市總交易量及成交金額分別增加9.1%、8.3%。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汪禮國局長指出,分析111年第4季板橋區、三重區等10個蛋黃
文/陳泰源 我有位同事曾經成交一間總價1,000萬元的老舊公寓,簽約後隔天,買方付了1 成的價金(100 萬元)之後,才開始找銀行進行貸款評估,買方只準備1成5的自備款,自信能貸足剩下的款項。後來因為買方的財力證明、償債資歷不夠,找不到銀行願意貸足8成5,因此想悔買。 📷 高估自己的貸款能力,倘若
臺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影片來源:住心+  THURC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適逢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成立19周年處慶,臺北市長蔣萬安今日(3/3)上午於臺北市政府召開「公辦都更政策升級首發記者會」,宣布公告實施「臺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公辦都更案受理意願門檻自90%降至75
行政院會於2月下旬拍板「中央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對北北基桃、中彰投、南高屏等3個生活圈推出通勤通學月票,可搭乘包括生活圈內公車、客運、捷運、台鐵及公共自行車等運具;其中,北北基桃每月1,200元吃到飽,讓北北基桃生活圈通勤民眾優先受惠。 📷 捷運海山站屬土城早期發展成熟的生活圈。圖/永慶房產集
網紅財經專家TODY分享買中古屋的議價技巧。影片來源:TODY陶迪YouTube頻道 台灣現階段的預售屋價格下不來,消費者又有承擔一定風險,不少民眾轉變為保守觀望態度,也開始有人將目光轉往成屋市場。網紅財經專家TODY近期分享影片,談論一般民眾在買賣中古屋時的議價步驟與相關注意事項。 📷 圖/TO
文/陳泰源 買到房子後好開心,偏偏交屋前再次進屋檢查時,才發現屋況有瑕疵,甚至發現屋主當初委託房仲賣屋時,「屋況說明書」勾選的屋況調查有不實之處,該怎麼辦? 如果因為漏水,在「簽約後、交屋前」才決定不買,買家能不負違約責任而順利解約嗎? 📷 房屋漏水經常是造成買賣糾紛的第一名。圖/Freepik
新北市地政局公布111年第4季預售屋實價登錄,共計揭露2,936件,總成交金額496.9億元。其中三重區申報件數759件、成交總金額130.5億元,皆為全市之冠,相較上季,全市總交易量及成交金額分別增加9.1%、8.3%。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汪禮國局長指出,分析111年第4季板橋區、三重區等10個蛋黃
文/陳泰源 我有位同事曾經成交一間總價1,000萬元的老舊公寓,簽約後隔天,買方付了1 成的價金(100 萬元)之後,才開始找銀行進行貸款評估,買方只準備1成5的自備款,自信能貸足剩下的款項。後來因為買方的財力證明、償債資歷不夠,找不到銀行願意貸足8成5,因此想悔買。 📷 高估自己的貸款能力,倘若
臺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影片來源:住心+  THURC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適逢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成立19周年處慶,臺北市長蔣萬安今日(3/3)上午於臺北市政府召開「公辦都更政策升級首發記者會」,宣布公告實施「臺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公辦都更案受理意願門檻自90%降至75
行政院會於2月下旬拍板「中央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對北北基桃、中彰投、南高屏等3個生活圈推出通勤通學月票,可搭乘包括生活圈內公車、客運、捷運、台鐵及公共自行車等運具;其中,北北基桃每月1,200元吃到飽,讓北北基桃生活圈通勤民眾優先受惠。 📷 捷運海山站屬土城早期發展成熟的生活圈。圖/永慶房產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行動不便人群的增加,樓梯成為了家庭中一個重要的障礙。樓梯升降椅作為一種專為行動不便者設計的輔助設備,能夠幫助他們輕鬆、安全地上下樓梯。本文將詳細介紹樓梯升降椅的功能、優點、選購指南及安裝注意事項,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這樓梯升降機,減少在老年人在家中行動不便的不適。
Thumbnail
跌倒是可以預防的 意外跌倒是造成老人死亡的一大主因。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年長者出門在外比較容易發生跌倒的意外,但美國Age Safe® America 的資料指出,65歲以上的長者跌倒的地點,有55%是發生在室內,並且另有23%是發生在居家周圍。
Thumbnail
在年長者居住空間中,客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單的空間佈置和傢俱選擇,可以讓客廳更加安全。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居住深圳的姐姐告訴我,81歲的姐夫昨天在大街上不小心摔倒,居然有兩位好心人上前攙扶,為此深感詫異。 看來這個世界好人還是有的,只是不多而已。畢竟「攙扶跌倒老人」具極大的風險。據說在中國見到老人摔倒,有惻隱之心欲上前相助者,必先做兩件事:一是找來另一人見證;二是求人一旁拍攝過程。而這兩件事的難度也極
三月初回老家, 後來.... 得知, 媽媽最近都在第二間(所謂的正常床)臥房就寢, 源於過年前的腳問題(先前的騎腳踏車跌倒, 後來的急性痛風), 相對於通舖上擺一張彈簧床墊(第三間), 第二間 "正常的床" 比通舖, 和室對老人家而言方便多了.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阿公上星期在家下樓梯時不慎跌倒,家人怕年紀大了有損傷,趕進送醫檢查治療,結果照X光後發現有輕微骨折,雖然不用住院,但治療回家後需要躺著多休息,並配合復健。由於家人都上班上學,只有阿嬤能照顧阿公,但阿嬤年紀也大了,家裡商量要不要找看護來幫忙?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行動不便人群的增加,樓梯成為了家庭中一個重要的障礙。樓梯升降椅作為一種專為行動不便者設計的輔助設備,能夠幫助他們輕鬆、安全地上下樓梯。本文將詳細介紹樓梯升降椅的功能、優點、選購指南及安裝注意事項,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這樓梯升降機,減少在老年人在家中行動不便的不適。
Thumbnail
跌倒是可以預防的 意外跌倒是造成老人死亡的一大主因。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年長者出門在外比較容易發生跌倒的意外,但美國Age Safe® America 的資料指出,65歲以上的長者跌倒的地點,有55%是發生在室內,並且另有23%是發生在居家周圍。
Thumbnail
在年長者居住空間中,客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單的空間佈置和傢俱選擇,可以讓客廳更加安全。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居住深圳的姐姐告訴我,81歲的姐夫昨天在大街上不小心摔倒,居然有兩位好心人上前攙扶,為此深感詫異。 看來這個世界好人還是有的,只是不多而已。畢竟「攙扶跌倒老人」具極大的風險。據說在中國見到老人摔倒,有惻隱之心欲上前相助者,必先做兩件事:一是找來另一人見證;二是求人一旁拍攝過程。而這兩件事的難度也極
三月初回老家, 後來.... 得知, 媽媽最近都在第二間(所謂的正常床)臥房就寢, 源於過年前的腳問題(先前的騎腳踏車跌倒, 後來的急性痛風), 相對於通舖上擺一張彈簧床墊(第三間), 第二間 "正常的床" 比通舖, 和室對老人家而言方便多了.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阿公上星期在家下樓梯時不慎跌倒,家人怕年紀大了有損傷,趕進送醫檢查治療,結果照X光後發現有輕微骨折,雖然不用住院,但治療回家後需要躺著多休息,並配合復健。由於家人都上班上學,只有阿嬤能照顧阿公,但阿嬤年紀也大了,家裡商量要不要找看護來幫忙?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