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津」試剖(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文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剖

子路行以告為何要指出子路的舉動呢?顯然的,子路受到問路的這兩個人的影響了,他原先應該對風塵僕僕,四處奔波,遍受打擊折磨的周遊列國已經有些不滿,在此情況下,又被兩人的說法和想法所刺激,不滿因之擴張加深,所以他的行以告應該是走得緩慢、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的,跟平常比較起來很明顯的有很大的不同,他在轉述兩人說法時,也是鄭重其事,語氣帶煞的…
夫子憮然曰孔子看到平常個性勇猛,信賴自己的弟子變成這個模樣,信念有所動搖,對自己有點起疑,其實是有些傷心和難過的。孔子一向的言行舉止都是樂觀的、正向的,現在卻是憮然。不止息的奔波,身體已經疲累不堪了,現在弟子又有點責怪自己,心裡的感慨和疲累也更深了
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避開人群與鳥獸為伍?問題是我們和鳥獸不同類,來往互動都有困難,再努力,對他們再好,也不見得他們就能接收得到,感受得到。避開人群,只為了獨善其身,只顧著自己,這我做不到。有能力,有知識,就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去扶持比我們弱、比我們衰的人,要不然,你要那麼強的能力,那麼多的知識做什麼?我知道我可能做不了多少,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即使知道做不了多少,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即使天下有道,我也不會改變自己救世濟世的信念。

感想

正向心理學是近代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它是一種信念,指人不怕挫敗,並勇於完成生命所追求的價值觀;它不怨天尤人,遇事往好的方向去想;它相信自己具有克服艱難困苦的能力。從「子路問津」這個小故事中就可發現:孔子的所言所行就具有今日正向心理學的上述特質,他是正向心理學的典範。(他周遊列國的遭遇可參見:蔡佳紜,2019)後人稱讚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所以別人都放棄了,「而為之」可是他沒有,他繼續著,他堅持著,心裡不夠強大,那有可能?別人覺得他刺眼,認為他礙眼(例如長沮和桀溺),因為跟他比起來,自己的軟弱暴露無疑…

後續

我還想到的是:子路,在聽完老師的心願後,我想他的懷疑、動搖、不滿應該都得到緩解,他慢慢的恢復了信心,行為舉止也都恢復了正常。
長沮和桀溺呢?我想他們回去後一定會討論今日的遭遇,而且還有點得意洋洋。長沮的說法應該是我一句話就讓孔門見識到我的淵博;而桀溺呢?他應該會認為:「我嚴緊的理念,應該夠他們師生思索好久吧?」問題是:孔子在當時有些感觸的感嘆過後,就繼續著追求理念的艱辛旅程。換言之,孔門壓根兒不在意此段遭遇(他們應該沒忘記且有些感慨,所以會把它記錄下來,但未曾受此影響。)只是長沮和桀溺還時不時的想到這段遭遇,並以自己表現出來的舉止態度以及所說的理念為傲。

結語

「子路問津」的故事解讀耿在心中一段時間了,參考了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王進祥翻譯的《論語故事》以及李鎮的《仁者無敵:小說孔子》等書,並蒐集、彙整了網上的一些資料,終於爬梳完其字裡行間可能隱藏著的細節,並推估其可能會有的情節,總算了了耿在心中的一件大事。把書歸位後,日子回復正常,嗯,滿好的。(只是坐久了,肩腰俱感酸痛。但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參考資料

李鎮(2003):仁者無敵:小說孔子。台北:可道書房。
南懷瑾(1996):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
蔡佳紜(2019):孔子在成為「萬世師表」前,其實是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揭他周遊列國求職失敗全紀錄。2023.3.19擷取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7195?mode=whole(風傳媒)。(註)乍看之下會覺得蔡佳紜對孔子是充滿了不屑的—那個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可實際上,她卻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蒐集,去彙整,去巨細靡遺的描述此人求職失敗的記錄。她是真的不屑呢?還是內心其實是不捨?她有點像長沮或桀溺,認為汲汲營營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那個時代既不值得也不必要,那只是沒有止境的自討苦吃,可不知怎的,心裡又有點佩服也有點尊敬,只是不好說出口,所以用指責來做為掩飾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承上)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長沮在和子路對話時,桀溺在幹啥?他是邊耕作邊豎起耳朵在偷聽呢?還是停下來看著並聽著兩人對話呢?不管何者,他都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而且聽得很清楚,這表示他和長沮耕作時的距離並不遠,否則他不會知道坐在馬車上
上文將「子路問津」的文字意思做了一些說明,但我的興趣其實不在那兒。記得年輕時,有段時間讀《莊子》。國內學者的做法是將其意思解釋得非常清楚,來龍去脈等追查得非常徹底,可是,你看不太下,因為那好像是就著文字在說文字。有次借到一本日文翻譯過來的《莊子》,大為訝異驚嘆,因為他首先描述莊子一書的時空背景,當時
原文 一直惦記著「子路問津」的小故事,它出在《論語》的〈微子〉篇中,原文是這樣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什麼狀況會讓你覺得自己「幸福」呢? 從聽瓦基介紹《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後,好像一直聽到或看到「幸福」,今天(3.18)清早出外走路,聽的音頻內容與「繪本」有關,介紹的書名是《播放幸福的種子》。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定義,因為國家不同,然後每個國家都能找到一個關鍵字,
前言 農曆正月初五到附近的福興廟上香祈福,和主委聊了一會,他邀約我們有空的話可以考慮參加廟裡主辦的活動。最近(3月4日,星期六)廟裡舉辦前往桃園蘆竹區的龍德宮參拜交流,順便在附近景點走走的一日遊活動,問我們有無意願?因時間不長,且可以出外走走;可以認識一下地方父老;又可藉機了解地方廟會的活動情形,何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聯合報2022-05-16 有一篇蕭白雪、許詩愷、周妤靜、梁玉芳等人所寫的專題報導,題目是:《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網路上的插畫是:殺人者在法院中接受審判的畫面,底下的說明是:長照悲歌、人倫悲劇,發生在照顧家庭中的慘案,幾年來全民都看多了。重要的是他們為何下手?
(承上)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長沮在和子路對話時,桀溺在幹啥?他是邊耕作邊豎起耳朵在偷聽呢?還是停下來看著並聽著兩人對話呢?不管何者,他都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而且聽得很清楚,這表示他和長沮耕作時的距離並不遠,否則他不會知道坐在馬車上
上文將「子路問津」的文字意思做了一些說明,但我的興趣其實不在那兒。記得年輕時,有段時間讀《莊子》。國內學者的做法是將其意思解釋得非常清楚,來龍去脈等追查得非常徹底,可是,你看不太下,因為那好像是就著文字在說文字。有次借到一本日文翻譯過來的《莊子》,大為訝異驚嘆,因為他首先描述莊子一書的時空背景,當時
原文 一直惦記著「子路問津」的小故事,它出在《論語》的〈微子〉篇中,原文是這樣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什麼狀況會讓你覺得自己「幸福」呢? 從聽瓦基介紹《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後,好像一直聽到或看到「幸福」,今天(3.18)清早出外走路,聽的音頻內容與「繪本」有關,介紹的書名是《播放幸福的種子》。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定義,因為國家不同,然後每個國家都能找到一個關鍵字,
前言 農曆正月初五到附近的福興廟上香祈福,和主委聊了一會,他邀約我們有空的話可以考慮參加廟裡主辦的活動。最近(3月4日,星期六)廟裡舉辦前往桃園蘆竹區的龍德宮參拜交流,順便在附近景點走走的一日遊活動,問我們有無意願?因時間不長,且可以出外走走;可以認識一下地方父老;又可藉機了解地方廟會的活動情形,何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聯合報2022-05-16 有一篇蕭白雪、許詩愷、周妤靜、梁玉芳等人所寫的專題報導,題目是:《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網路上的插畫是:殺人者在法院中接受審判的畫面,底下的說明是:長照悲歌、人倫悲劇,發生在照顧家庭中的慘案,幾年來全民都看多了。重要的是他們為何下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這個故事讓我們反省:一般人聽到別人指正自己的過失,總是很難聽得進去,俗語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在儒家裡也有這樣的話:「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子路聞過則喜」這一點,倒是值得我們學習,有人指責他的過失,他很歡喜地接受;大禹聽了善言,甚至恭敬地禮拜。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這個故事讓我們反省:一般人聽到別人指正自己的過失,總是很難聽得進去,俗語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在儒家裡也有這樣的話:「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子路聞過則喜」這一點,倒是值得我們學習,有人指責他的過失,他很歡喜地接受;大禹聽了善言,甚至恭敬地禮拜。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