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津」試剖(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剖

子路行以告為何要指出子路的舉動呢?顯然的,子路受到問路的這兩個人的影響了,他原先應該對風塵僕僕,四處奔波,遍受打擊折磨的周遊列國已經有些不滿,在此情況下,又被兩人的說法和想法所刺激,不滿因之擴張加深,所以他的行以告應該是走得緩慢、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的,跟平常比較起來很明顯的有很大的不同,他在轉述兩人說法時,也是鄭重其事,語氣帶煞的…

夫子憮然曰孔子看到平常個性勇猛,信賴自己的弟子變成這個模樣,信念有所動搖,對自己有點起疑,其實是有些傷心和難過的。孔子一向的言行舉止都是樂觀的、正向的,現在卻是憮然。不止息的奔波,身體已經疲累不堪了,現在弟子又有點責怪自己,心裡的感慨和疲累也更深了

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避開人群與鳥獸為伍?問題是我們和鳥獸不同類,來往互動都有困難,再努力,對他們再好,也不見得他們就能接收得到,感受得到。避開人群,只為了獨善其身,只顧著自己,這我做不到。有能力,有知識,就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去扶持比我們弱、比我們衰的人,要不然,你要那麼強的能力,那麼多的知識做什麼?我知道我可能做不了多少,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即使知道做不了多少,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即使天下有道,我也不會改變自己救世濟世的信念。


感想

正向心理學是近代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它是一種信念,指人不怕挫敗,並勇於完成生命所追求的價值觀;它不怨天尤人,遇事往好的方向去想;它相信自己具有克服艱難困苦的能力。從「子路問津」這個小故事中就可發現:孔子的所言所行就具有今日正向心理學的上述特質,他是正向心理學的典範。(他周遊列國的遭遇可參見:蔡佳紜,2019)後人稱讚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所以別人都放棄了,「而為之」可是他沒有,他繼續著,他堅持著,心裡不夠強大,那有可能?別人覺得他刺眼,認為他礙眼(例如長沮和桀溺),因為跟他比起來,自己的軟弱暴露無疑…

後續

我還想到的是:子路,在聽完老師的心願後,我想他的懷疑、動搖、不滿應該都得到緩解,他慢慢的恢復了信心,行為舉止也都恢復了正常。

長沮和桀溺呢?我想他們回去後一定會討論今日的遭遇,而且還有點得意洋洋。長沮的說法應該是我一句話就讓孔門見識到我的淵博;而桀溺呢?他應該會認為:「我嚴緊的理念,應該夠他們師生思索好久吧?」問題是:孔子在當時有些感觸的感嘆過後,就繼續著追求理念的艱辛旅程。換言之,孔門壓根兒不在意此段遭遇(他們應該沒忘記且有些感慨,所以會把它記錄下來,但未曾受此影響。)只是長沮和桀溺還時不時的想到這段遭遇,並以自己表現出來的舉止態度以及所說的理念為傲。

結語

「子路問津」的故事解讀耿在心中一段時間了,參考了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王進祥翻譯的《論語故事》以及李鎮的《仁者無敵:小說孔子》等書,並蒐集、彙整了網上的一些資料,終於爬梳完其字裡行間可能隱藏著的細節,並推估其可能會有的情節,總算了了耿在心中的一件大事。把書歸位後,日子回復正常,嗯,滿好的。(只是坐久了,肩腰俱感酸痛。但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參考資料

李鎮(2003):仁者無敵:小說孔子。台北:可道書房。

南懷瑾(1996):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

蔡佳紜(2019):孔子在成為「萬世師表」前,其實是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揭他周遊列國求職失敗全紀錄。2023.3.19擷取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7195?mode=whole(風傳媒)。(註)乍看之下會覺得蔡佳紜對孔子是充滿了不屑的—那個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可實際上,她卻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蒐集,去彙整,去巨細靡遺的描述此人求職失敗的記錄。她是真的不屑呢?還是內心其實是不捨?她有點像長沮或桀溺,認為汲汲營營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那個時代既不值得也不必要,那只是沒有止境的自討苦吃,可不知怎的,心裡又有點佩服也有點尊敬,只是不好說出口,所以用指責來做為掩飾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42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至聖先師鈞鑒:   春秋微言尊道德,後學銘感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現今幸聞夫子之言行處世行誼,如浩日東昇,洋洋乎海闊容川、闇地微光破千年暗,頓然陶醉於書海之中 ! 惑乎?夫子不識小子何者,且容小子自述,祈請夫子包涵指教。   小子身處中國東南隅之小島人氏,此小島謂「蓬萊仙島」也,現今世界留傳中國
Thumbnail
至聖先師鈞鑒:   春秋微言尊道德,後學銘感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現今幸聞夫子之言行處世行誼,如浩日東昇,洋洋乎海闊容川、闇地微光破千年暗,頓然陶醉於書海之中 ! 惑乎?夫子不識小子何者,且容小子自述,祈請夫子包涵指教。   小子身處中國東南隅之小島人氏,此小島謂「蓬萊仙島」也,現今世界留傳中國
Thumbnail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  孔子說,『只知道學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疲怠』。『罔』是迷惑的意思了。『殆』有兩個含義,一是危殆,一是疲怠。結合孔子另一句話,解釋為疲怠更合理。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
Thumbnail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  孔子說,『只知道學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疲怠』。『罔』是迷惑的意思了。『殆』有兩個含義,一是危殆,一是疲怠。結合孔子另一句話,解釋為疲怠更合理。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一)。  我看以往的解釋,基本上將這句話等同於『人不知而不慍』,不要擔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這兩句話是有相通之處,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側重點不同。『人不知而不慍』關乎是否得到廣泛的承認,關乎名氣問題;而『不患人之
Thumbnail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一)。  我看以往的解釋,基本上將這句話等同於『人不知而不慍』,不要擔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這兩句話是有相通之處,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側重點不同。『人不知而不慍』關乎是否得到廣泛的承認,關乎名氣問題;而『不患人之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讀中學時,有個科目叫做「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裏面內容就是以論語、孟子為主,當時為了考試,囫圇吞棗且心不甘情不願的背誦,再加上一大堆宋明理學家的註解,搞得七昏八素,覺得這幾個人真囉嗦,話這麼多。   可是隨著年紀愈大,在生活上、工作上遭遇到的事情多了,偶爾有些微體會時,當年死背強記的「子曰子曰」就跳
Thumbnail
讀中學時,有個科目叫做「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裏面內容就是以論語、孟子為主,當時為了考試,囫圇吞棗且心不甘情不願的背誦,再加上一大堆宋明理學家的註解,搞得七昏八素,覺得這幾個人真囉嗦,話這麼多。   可是隨著年紀愈大,在生活上、工作上遭遇到的事情多了,偶爾有些微體會時,當年死背強記的「子曰子曰」就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