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剖
子路行以告,為何要指出子路的舉動呢?顯然的,子路受到問路的這兩個人的影響了,他原先應該對風塵僕僕,四處奔波,遍受打擊折磨的周遊列國已經有些不滿,在此情況下,又被兩人的說法和想法所刺激,不滿因之擴張加深,所以他的行以告應該是走得緩慢、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的,跟平常比較起來很明顯的有很大的不同,他在轉述兩人說法時,也是鄭重其事,語氣帶煞的…
夫子憮然曰,孔子看到平常個性勇猛,信賴自己的弟子變成這個模樣,信念有所動搖,對自己有點起疑,其實是有些傷心和難過的。孔子一向的言行舉止都是樂觀的、正向的,現在卻是憮然。不止息的奔波,身體已經疲累不堪了,現在弟子又有點責怪自己,心裡的感慨和疲累也更深了。
「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避開人群與鳥獸為伍?問題是我們和鳥獸不同類,來往互動都有困難,再努力,對他們再好,也不見得他們就能接收得到,感受得到。避開人群,只為了獨善其身,只顧著自己,這我做不到。有能力,有知識,就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去扶持比我們弱、比我們衰的人,要不然,你要那麼強的能力,那麼多的知識做什麼?我知道我可能做不了多少,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即使知道做不了多少,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即使天下有道,我也不會改變自己救世濟世的信念。
感想
正向心理學是近代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它是一種信念,指人不怕挫敗,並勇於完成生命所追求的價值觀;它不怨天尤人,遇事往好的方向去想;它相信自己具有克服艱難困苦的能力。從「子路問津」這個小故事中就可發現:孔子的所言所行就具有今日正向心理學的上述特質,他是正向心理學的典範。(他周遊列國的遭遇可參見:蔡佳紜,2019)後人稱讚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所以別人都放棄了,「而為之」可是他沒有,他繼續著,他堅持著,心裡不夠強大,那有可能?別人覺得他刺眼,認為他礙眼(例如長沮和桀溺),因為跟他比起來,自己的軟弱暴露無疑…
後續
我還想到的是:子路,在聽完老師的心願後,我想他的懷疑、動搖、不滿應該都得到緩解,他慢慢的恢復了信心,行為舉止也都恢復了正常。
長沮和桀溺呢?我想他們回去後一定會討論今日的遭遇,而且還有點得意洋洋。長沮的說法應該是我一句話就讓孔門見識到我的淵博;而桀溺呢?他應該會認為:「我嚴緊的理念,應該夠他們師生思索好久吧?」問題是:孔子在當時有些感觸的感嘆過後,就繼續著追求理念的艱辛旅程。換言之,孔門壓根兒不在意此段遭遇(他們應該沒忘記且有些感慨,所以會把它記錄下來,但未曾受此影響。)只是長沮和桀溺還時不時的想到這段遭遇,並以自己表現出來的舉止態度以及所說的理念為傲。
結語
「子路問津」的故事解讀耿在心中一段時間了,參考了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王進祥翻譯的《論語故事》以及李鎮的《仁者無敵:小說孔子》等書,並蒐集、彙整了網上的一些資料,終於爬梳完其字裡行間可能隱藏著的細節,並推估其可能會有的情節,總算了了耿在心中的一件大事。把書歸位後,日子回復正常,嗯,滿好的。(只是坐久了,肩腰俱感酸痛。但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參考資料
李鎮(2003):仁者無敵:小說孔子。台北:可道書房。
南懷瑾(1996):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
蔡佳紜(2019):孔子在成為「萬世師表」前,其實是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揭他周遊列國求職失敗全紀錄。2023.3.19擷取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7195?mode=whole(風傳媒)。
(註)乍看之下會覺得蔡佳紜對孔子是充滿了不屑的—那個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可實際上,她卻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蒐集,去彙整,去巨細靡遺的描述此人求職失敗的記錄。她是真的不屑呢?還是內心其實是不捨?她有點像長沮或桀溺,認為汲汲營營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那個時代既不值得也不必要,那只是沒有止境的自討苦吃,可不知怎的,心裡又有點佩服也有點尊敬,只是不好說出口,所以用指責來做為掩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