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7):不患人之不己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2023/12/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一)。 

raw-image

我看以往的解釋,基本上將這句話等同於『人不知而不慍』,不要擔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這兩句話是有相通之處,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側重點不同。『人不知而不慍』關乎是否得到廣泛的承認,關乎名氣問題;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則關乎是否得到他人的理解,是否被誤解了。

 

他人理解了的你的見解、你的主張,但不一定認為你的見解很重要,有什麼獨到之處,或者有很好實際效果。就得不到承認,就得不到廣泛的傳播。默默無聞而不被世人所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人不知而不慍』。

 

但還可能一開始別人就誤解了你的意思和意圖,不理解和非議你的見解和做法。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不患人之不己知』。類似于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不要考慮別人怎麼說,而要堅持自己的主張,堅持下去。

 

後面還有三處,與此句意思相近。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裡仁第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第十四)。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第十五)。

 

『患』『病』都是擔憂的意思。孔子認為,不要擔憂自己沒有權位,而要擔憂自己是否立得住,是否稱職。不要擔憂自己不被人所理解所知道,而要擔憂自己是否有能力,努力擁有讓人值得知道的價值。

孔子的主張和做法,在當時雖然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回應和追隨,在諸侯列國間有些影響;但更多的人還是不贊同不理解,對孔子主張、動機和做法都很多指責。

 

像魯哀公、楚昭王,齊景公,衛靈公這些諸侯也就聽聽他的主張,但聽後就當耳邊風,不採用;晏子這些當權的卿相則極力反對他的主張、忌憚排擠他;民間的高人逸士,楚狂、荷蕢者、長沮、桀溺等則認為他不可為而為之,不值當,何苦呢?連普遍的老百姓也奚落他『累累若喪家之狗』(《史記·孔子世家》)。

 

話雖如此,但孔子還是很希望得到理解。曾對子貢憤懣地說到『莫我知也夫!』(憲問第十四),也曾『擊磬于衛』(憲問第十四)抒發無人理解自己的苦悶。一時情緒低落難免,大多數時間,孔子還是無怨無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為此而感到充實、快樂、緊張和有意義。

 

2017年5月15日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