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則仕」。這是往小處說。往大處說,孔子的志向是為社會的運行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學為做官並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做官而將孔子的思想貫徹到國家與社會治理中去,以建立一個他理想中的社會秩序。所以開章即言。
這句話的意思很直白。「學」是記住理解,模仿照做;「習」是練習。繁體「習」,會意字,本義是幼鳥扇動翅膀羽毛反復嘗試以學會飛行;「說」通「悅」,是內心由然而生的愉快。拿學知識來說,比如老師教了一個數學定理,我們先記憶理解,然後通過做題練習,做錯了再改正;多做幾次,通過自己努力,最終掌握定理的運用解出答案,會很有成就感,頓時心中充滿了喜悅。又如學技能,學騎車游泳等,剛開始會跌倒嗆水,但堅持不斷練習,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由熟練到技藝精進,每一次進步,我們的內心都會心生喜悅。
學習與思考的樂趣比感官愉快更純粹。兒童都具有獲得這種樂趣的能力。但只有極少數天份極高又樂此不彼的人才能長期保持而達到非常高的境界,如牛頓、愛因斯坦那樣沉醉于思維之中的科學家。這是上天賜與的珍貴禮物。大多數人逐漸地就會喪失這份樂趣。孔子無疑終身保持著學習與思考的樂趣,《論語》中散見許多孔子好學的記述。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所以,這句話是孔子經驗之談。他勤學好學;活到老,學到老;並能從中體驗到極大的歡欣愉悅。雖然如此,但孔子學與教的內容卻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那麼孔子自己學什麼,又教學生什麼呢?兩大塊,理論知識就是仁義道德的說教;實踐知識主要就是儒家的禮儀與音樂,養性的和行禮的音樂;可能還教教駕和射,駕車和射箭。這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裡斯多德相比,局限就比較大。他們既探尋自然規律,探尋人的本源,探尋人與自然的關係;又探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孔子呢,就只探尋人與人的關係,對自然對人的本源缺乏興趣。
孔子有三不教,或者說三不言。一是不言「怪力亂神」。對於人們感到驚奇害怕的自然現象,日蝕地震之類的,不予理睬;
二是不會種植技術。《論語》記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對種莊稼的本領滿是不屑。而糧食卻是諸夏主要的食物來源。孔子一點也不關心,很不應該。
三是不懂軍事。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大概意思就是,衛靈公問孔子有關排兵布政的事。孔子則說:祭祀的事情,我知道一些;軍旅的事情,請恕我沒有學過。
這並不是苛求孔子,要求他門門通。事實上,在人類剛開始認識世界時,是不會像現在這樣分門別類的,而是混同一體的,應該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但孔子、儒家以及其它諸子百家,都忽略了探索認識人和自然及其相互關係,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司馬遷雖然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但實際上並沒有花功夫在前者上。
不用說,這正是中國沒有產生宗教、哲學和科學的主要原因。孔子的學說,就局限於倫理學和政治學,教導人們遵守他提出的社會規範和教導統治者如何治理國家,以實現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他這套東西,主導了中國社會2000多年,但效果很不好。既無法促進社會進步,讓人們生活得更自由和更富足,也無法長久維持一個穩定的秩序。
201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