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臣服實驗》

好書推薦|《臣服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臣服實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真實故事經歷,像小說般的敘事,高潮迭起,又令人有所啟發。

作者麥克辛格曾經在森林靜心冥想,有過美好的經驗,感受到生命平靜、超脫自我的喜悅,因此想不斷的追求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他試著隔絕各種生活的瑣事雜訊,找一片緊鄰森林原野的僻靜土地離世獨居,好去靈性修行他想要的境界。

臣服實驗,是「讓生命帶領意志主張,而非由我掌控人生走向」的故事。

臣服實驗,是「讓生命帶領意志主張,而非由我掌控人生走向」的故事。

然而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為了擺脫自己腦袋叨叨絮絮的各種小聲音,麥克辛格決定展開「臣服實驗」。

#臣服實驗的兩個步驟:

1.如果生命以某種方式呈現,而他抗拒的唯一理由是出於個人喜好,那麼,他就放開自己的好惡,讓生命做主。

2.帶著這份明晰的覺知,他只要去探尋眼前的狀況要他做些什麼就行了。

麥克辛格隨著生命之流,不以個人的喜好而下決定。當事情來了,就接受它,做好它。所有的事情,似乎是環環相扣安排好的,讓他不得不讚嘆生命的奇蹟。他住的地方,從一棟小屋漸漸成為靈修社區;因緣際會下,他變成小有規模的建築商;之後寫出改變醫務管理產業的程式軟體,更建立市值十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即便是後來被搜索調查、起訴,他都全然的接受、臣服。

他始終相信,每件事自有其道理,是要讓他有所體悟跟學習。只要是出自善意,對眾人有貢獻,他都願意試著去做,即使他內心"不喜歡"去做那件事。

很多事情似乎都早已安排好。就看自己選擇哪條路。

我大學畢業後找工作算非常順利,但就在台北工作一年後,我在職場轉換上出了狀況,失業了。加上感情也幾經波折。我處在人生一個非常低潮的狀態,我不敢找朋友,因為一看到人就會忍不住掉眼淚,也不想把負面情緒帶給人家。

我對人生失去方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只想"回家"。我開了求職履歷,只挑選家鄉的工作投遞。我暗自下了決定,只要有公司錄取我,我就回家鄉工作。我忘記自己這樣失魂落魄的在台北遊盪多久,後來真的有個助理職缺通知我面試然後上班。我毫不考猶豫,馬上毅然決然的回家!

接著在這個助理職位上,我結交了很多的朋友,後來也間接、直接幫助我,打開後面的轉職之路。

就像臣服實驗書裡說的,「充滿挑戰的狀況會創新所需的力量,以帶來改變。」

我們常常試圖控制和決定發生在自己生命裡的大小事,無怪乎我們會這麼緊張、焦慮和恐懼。我們每個人都真心相信,事情應該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進行。常希望眼前的事實,符合我們個人的喜好。

我們習慣這樣說:「今天最好不要下雨,因為我要去露營。」或是:「我最好加薪成功,因為我真的很需要那筆錢。」如果事實不如我們期待,我們內心就會有抗拒,日子因此過得非常辛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在跟生活搏鬥。

臣服實驗,是「讓生命帶領意志主張,而非由我掌控人生走向」的故事。當個人意志和周遭的自然力量密切合作時,會導致出乎意料的強大結果。

我認為,麥克辛格之所以在碰到各種事件,都能從容坦然地的應對,在於他持續不斷的早晚靜心,維持著他的初衷,靈性修行。他並沒有讓混亂偷走他內在的平靜跟喜樂。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生命不會給你無法克服的難題,面對恐懼,放下喜惡,跟隨生命之流。接受他、面對他,宇宙會帶你去生命應該去的地方。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4會員
28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公司中午休息時間剛結束,正在整理準備上班的情緒,突然看到手機來電顯示,是學校電話。我感覺心跳有點用力,通常學校來電,都不是好的事情。 我深呼吸一口氣,接起電話,是妹妹導師,她跟我說明,學校最近有幫孩子做心理評估測驗,問了一些問題,妹妹有幾項回應,達到需要進一步了解跟輔導的標準。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本成人療癒繪本,後來也被做成動畫電影。 我比較喜歡看繪本,因為可以停在自己很有感覺的字句上,細細感受體會。故事架構很簡單, 敘述一個男孩尋找家的過程,途中遇到了鼴鼠、狐狸與馬,共同展開一段旅程。 鼴鼠陪在男孩身邊,常想著要吃蛋糕;狐狸受過傷,總是抱持距離防衛著,馬充滿智慧又讓人感到安心。
上周帶作文營隊,主題放在認識自己。 先講繪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故事內容是,小健為了讓一個機器人變成他的分身,必須讓機器人從裡到外完全像他。這本書很有趣,大人也會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這是過年前的事了。 某日下午,我在公司正盯著電腦寫案子,女兒學校老師突然傳來訊息:「媽媽午安,早上掃地時間時,妹妹因為一些原因,不小心撞到同學的眼睛,導致同學眼睛上方與眉骨之間產生血腫。已經告誡妹妹掃地時間並不是下課時間,做完掃地工作後就應該回到教室。請媽媽回家後再跟她溝通,謝謝。」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下雨的夜晚。陌生的台北街頭,濕濕漉漉的氣息,讓人覺得疏離。 我坐在星巴克的沙發椅上,等候同事活動結束再一起搭高鐵回家。這時崇義打電話來,我們約好這時間要通電話聊聊。我打開好奇的天線,開始詢問關於品牌定位、經營理念…巴拉巴拉一大堆關於行銷的問題。
公司中午休息時間剛結束,正在整理準備上班的情緒,突然看到手機來電顯示,是學校電話。我感覺心跳有點用力,通常學校來電,都不是好的事情。 我深呼吸一口氣,接起電話,是妹妹導師,她跟我說明,學校最近有幫孩子做心理評估測驗,問了一些問題,妹妹有幾項回應,達到需要進一步了解跟輔導的標準。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本成人療癒繪本,後來也被做成動畫電影。 我比較喜歡看繪本,因為可以停在自己很有感覺的字句上,細細感受體會。故事架構很簡單, 敘述一個男孩尋找家的過程,途中遇到了鼴鼠、狐狸與馬,共同展開一段旅程。 鼴鼠陪在男孩身邊,常想著要吃蛋糕;狐狸受過傷,總是抱持距離防衛著,馬充滿智慧又讓人感到安心。
上周帶作文營隊,主題放在認識自己。 先講繪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故事內容是,小健為了讓一個機器人變成他的分身,必須讓機器人從裡到外完全像他。這本書很有趣,大人也會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這是過年前的事了。 某日下午,我在公司正盯著電腦寫案子,女兒學校老師突然傳來訊息:「媽媽午安,早上掃地時間時,妹妹因為一些原因,不小心撞到同學的眼睛,導致同學眼睛上方與眉骨之間產生血腫。已經告誡妹妹掃地時間並不是下課時間,做完掃地工作後就應該回到教室。請媽媽回家後再跟她溝通,謝謝。」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下雨的夜晚。陌生的台北街頭,濕濕漉漉的氣息,讓人覺得疏離。 我坐在星巴克的沙發椅上,等候同事活動結束再一起搭高鐵回家。這時崇義打電話來,我們約好這時間要通電話聊聊。我打開好奇的天線,開始詢問關於品牌定位、經營理念…巴拉巴拉一大堆關於行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