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隱性孤單:從青少年的孤獨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青少年時期的我,常感到孤單。

雖然念不錯的高中,人際關係還不錯,看似也活耀,但面對課業成績,補習也不見起色,讓我充滿挫敗與無力感。

家人殷切期盼的眼神,讓肩上的巨石更沉重。

我知道念書只能靠自己,沒人幫得了我。所以我把自己的孤單藏起來,不讓人知道自己的痛苦與脆弱。

而那種瑟縮躲在房間陰暗角落裡的孤單感,在人越多,越熱鬧的場合,更是強烈襲擊而來。

所以當我看到《隱性孤單》這本書,這個名詞,有好深的感觸。

其實不只青少年,現代人隱性孤單的比例越來越高,每日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社群媒體,每個人展現的幾乎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一面。

真正的煩惱與心事,能說的對象越來越少,甚至會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就會把這樣的情緒越埋越深,當作沒看見。

《隱性孤單》這本書,主要談的是親子溝通。父母可以怎樣陪伴孩子,建立信賴的關係與良性的溝通。

書中提到,孩子需要從照顧者眼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父母能否適時的給予正向的肯定與鼓勵,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而父母的陪伴跟袖手旁觀的能耐,也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信任。

「跟爸媽拉開距離」是孩子長出自主性的必經過程。

比起解決問題,更難的是和孩子一起待在問題中,陪伴孩子從各角度一起好好欣賞問題,孩子總會自己在某個時刻「頓悟」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家長唯有放下焦慮,心理才能清出空間,仔細思考孩子遇到的困難,可以如何「陪」他面對,而不是「幫」他解決。

一旦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再怎麼做不好,失敗,都會有人愛他。

知道照顧者愛自己,那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一種很有安全感的愛。

孩子就能長出自信與力量,迎向人生的困難與挑戰。

raw-image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親子溝通中的挑戰,特別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反思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以及家長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如何也需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想了解如何改善這種親子關係,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愛,請繼續閱讀。
這篇文章討論了觀看電影《腦筋急轉彎2》後對於青少年情緒變化的體悟,並提到了父母在面對青少年的焦慮和情緒困擾時該如何理解和應對。通過電影的觀賞,作者認為可以讓父母更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並進一步提高親子關係的安定度。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女兒與我一起觀賞了《排球少年》劇場版,經歷了劇情的起伏,感受到青春熱血的情感。這部動漫的劇情輕鬆有趣,同時展現了球員之間的信任合作,與對手競爭切磋成長的故事,讓女兒與我有共通的話題,拉近了親子關係。
穿戴美甲已經變得簡單又方便。擁有美麗的指甲可以讓我們更瞭解現在青少年流行的事物,也能創造話題討論,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放下一點父母高高在上的尊嚴,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媽~我同學在網路上引戰耶!」 「什麼?!」 女兒一坐上車,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說。 「就有人在臉書某個抱怨學校的社團罵我們班,我們班就有人上去留言嗆聲,然後搞得雙方在臉書上互罵,後來還扯到畢業後校外的學長...」 「聽起來情況好像不妙,老師知道嗎?」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親子溝通中的挑戰,特別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反思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以及家長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如何也需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想了解如何改善這種親子關係,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愛,請繼續閱讀。
這篇文章討論了觀看電影《腦筋急轉彎2》後對於青少年情緒變化的體悟,並提到了父母在面對青少年的焦慮和情緒困擾時該如何理解和應對。通過電影的觀賞,作者認為可以讓父母更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並進一步提高親子關係的安定度。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女兒與我一起觀賞了《排球少年》劇場版,經歷了劇情的起伏,感受到青春熱血的情感。這部動漫的劇情輕鬆有趣,同時展現了球員之間的信任合作,與對手競爭切磋成長的故事,讓女兒與我有共通的話題,拉近了親子關係。
穿戴美甲已經變得簡單又方便。擁有美麗的指甲可以讓我們更瞭解現在青少年流行的事物,也能創造話題討論,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放下一點父母高高在上的尊嚴,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媽~我同學在網路上引戰耶!」 「什麼?!」 女兒一坐上車,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說。 「就有人在臉書某個抱怨學校的社團罵我們班,我們班就有人上去留言嗆聲,然後搞得雙方在臉書上互罵,後來還扯到畢業後校外的學長...」 「聽起來情況好像不妙,老師知道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孤獨常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狀態,令人感到孤立無援。然而,孤獨也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契機。這段獨處的時光,可以成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的寶貴機會。本文將探討孤獨的本質、孤獨如何影響個人成長,以及如何利用孤獨來塑造更加成熟的自我。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昨天和兩個網友碰面,一個約吃午餐,一個約操場散步,因為想要有人陪,所以我找人陪我,可是我發現這樣做只會更孤單,我好像是因為失去父親的陪伴,所以一直在網友中找尋可以發展成另一半的對象,我想要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關係,可是我好像用錯方法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孤獨常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狀態,令人感到孤立無援。然而,孤獨也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契機。這段獨處的時光,可以成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的寶貴機會。本文將探討孤獨的本質、孤獨如何影響個人成長,以及如何利用孤獨來塑造更加成熟的自我。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昨天和兩個網友碰面,一個約吃午餐,一個約操場散步,因為想要有人陪,所以我找人陪我,可是我發現這樣做只會更孤單,我好像是因為失去父親的陪伴,所以一直在網友中找尋可以發展成另一半的對象,我想要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關係,可是我好像用錯方法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