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修行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外界和內心時所產生的心念差異。

當有人違反規定,比如闖紅燈,我們往往希望他們受到合理的懲罰,以糾正他們的錯誤。當有人突然罵你一句話時,你可能會感到意外,然後選擇大聲反擊,引發沖突,或者選擇無視而離開,不再繼續爭論。當你用心為喜歡的人買她愛喝的飲料,花費了一小時的時間,然後將它拿到她面前,她冷眼相對,說了一句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可能會受到傷害,於是你決定冷戰直到她道歉,或者你選擇用言語或行為傷害她,讓她感受到你的痛苦。

這些情況都是常人對外在環境的反應。他們先有感受,然後產生念頭,念頭造成詮釋,詮釋導致言語或行為,言行又會加強原有的感受,形成一個相互滋長的循環。這種循環很容易促成新的循環,無限向外擴張,這些循環所發出的影響往往會導致人們走上錯誤的路,使他們的生活變得複雜而困難,甚至失去最初的純真和單純,變得老練而世故。

譬如說,有一次你在公司被老闆訓斥,回到家裡將滿腔的憤恨與不滿發洩在妻女身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司的虐待讓你變得更加厭惡自己,你的言行也妻女疏離你,你對自己感到極度憎惡,開始沉迷於酗酒,甚至對家人施暴。最終,你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最終入獄服刑。

修行者並非鐵石心腸之輩,他們跟普通人一樣有情感,但常常只停留在感受或念頭的層面,不會再有言語或行動,更不會形成循環。他們的內心平靜,感受和念頭迅速生滅於當下,不會停留或附著。

當修行者設定了人生目標,並達成之後,不會有任何猶豫。他們或許會因為他人而調整方式,但不會因為任何狀況而動搖內心。

有一個國外實驗,與大腦和正念相關,十五位受測者躺在掃描儀中,實驗要求他們在右小腿上放置一個小金屬板,當板子的溫度從體溫變為灼熱的高溫時,測試者需評價疼痛的程度和不適感。

這些受測者在初步測試後,進行了四天的正念冥想練習。他們每天冥想二十分鐘,感受呼吸變化,注意思想、圖像和記憶的出現,但不牽涉任何情感參與。

練習結束後,他們再次接受測試。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受測者的反饋,當他們在經歷疼痛刺激期間進行正念練習時,能夠將疼痛的不適感減少百分之五十七,強度減少百分之四十。

長期修行的人,平日裡就處於靜心狀態中。他們能像普通人一樣完整地接受所有感受,但情感強度比較低且生滅迅速,自然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也不易受疾病所影響。

修行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成就,關鍵在於不執著,任由感受自由地生滅,不刻意地扔薪丟柴去助旺火勢。即使是令人不快或畏懼的痛感,只要不在意,便不會被其所困擾。當疼痛消失時,念頭、詮釋和言行也會瞬間停止。

當一個人不再執著,便不再有分別,不在乎你我之間的區別,不在意對錯是非。如此,萬物萬象皆能在沒有執念的心裡自由地流動。那一刻,他是眾生,眾生是他,並無區別。

當所有的情感都能流入你的心,同時也能沒有阻礙地離開,你已經走近解脫之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行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跟幾個同業有一些交流,談到人事問題,大家彼此分享一些各自的職場感受,時常會聽到某人本事平庸,靠著巴結、耍手段而得寵。不巧在我公司也有幾人屬於這類型的,當然我也看不慣這種人,有時更對高層昏庸頗為不滿,這個情緒反射在工作上就是不帶勁,雖是無奈,但也無計可施。隨著氣溫的逐日升高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跟幾個同業有一些交流,談到人事問題,大家彼此分享一些各自的職場感受,時常會聽到某人本事平庸,靠著巴結、耍手段而得寵。不巧在我公司也有幾人屬於這類型的,當然我也看不慣這種人,有時更對高層昏庸頗為不滿,這個情緒反射在工作上就是不帶勁,雖是無奈,但也無計可施。隨著氣溫的逐日升高
Thumbnail
將修行二字剖析來看,你會以為是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不然。
Thumbnail
將修行二字剖析來看,你會以為是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不然。
Thumbnail
修行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外界和內心時所產生的心念差異。
Thumbnail
修行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外界和內心時所產生的心念差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