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事實,永遠都是讓你更有力量的做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說,很不喜歡自己生氣的樣子。
尤其是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
或是明明知道不需要生氣,卻還是大受影響而生氣,
更不舒服了。

可以生氣嗎?
「我知道可以,但是很不想。」
你在氣誰呀?氣他?還是氣這個生氣的自己?
「都有吧!」
你聽見自己了嗎?
這裡頭,情緒/觀點/期待交錯著。
生氣的時候,不可以、不應該生氣。
這個觀點是從那裡學來的?
這是你想要的嗎?
難免因為一件事、甚至只是一句話感到生氣,覺得心裏不舒服。
這些感覺都是可以的,情緒只是情緒。
提醒自己,我是一個比這情緒更大的存有,我 比這個情緒多更多!
感受的背後通常有一個想法,人很容易被想法黏住,難以掙脫。
事實擺在眼前,他這麼自私/霸道/無理取鬧,鐵一般的事實不容置喙。
讓我往後退一步,再一步,甚至站得高一點去「看」。
這個想法是真實的嗎?是全貌嗎?是我想要的嗎?
當ㄧ個人做了一件事、一個決定,當他說了一句話,
背後有他的想法與考量。甚至,有其成長背景與生命經歷。
我也許可以約略猜測出原因或脈絡,但實際上裡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看不到的。
這麼說不是要急著去「同理」或「算了」,只是停下來「覺」與「知」。
這份覺知不為他人,而是對自己的愛與慈悲。
為自己停留,陪伴感受裡的自己,
我願意允許自己的一切感受。
生氣就是生氣。
我很生氣!(是的)。
我允許我可以生氣。(可以的,不論理由有多幼稚)
我接納這個生氣的自己。(我並沒有以行為傷害他人)
深呼吸。
我欣賞這個懂得照顧情緒的自己。
然後於此刻此處,
我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
我可以重新為自己做決定,
並且為這個決定與選擇,負責任。
「不快樂的主因從來就不是你置身什麼處境的問題,
而是你對它的想法。
面對事實,永遠都是讓你更有力量的做法。」
— (托勒。在定靜中成為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ma Pre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你訴說了50分鐘, 關於過去,做過的、錯過的決定, 關於未來,擔憂的、疑懼的選擇。 我想著,你有聽見自己在說的話嗎? 聽見你自己。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我再次喊暫停。 你怔怔的望向我, 終於,游移的眼神停留在此刻。 告訴我,現在,此刻, 看到了甚麼? 你環顧四
觀點有其歷程 觀點的形成來自生活背景、經驗。 (我們不會一出生就有觀點) 觀點不是固定的 是我們內在的發生,跟這些觀點產生互動。 看來,社會文化環境的既成觀點,個人生活背景,生命經驗, 讓我們在成長過程裡發展出很多觀點, 有顯而易見的, 也有內在深處幽微的、可能自己都不曾探索的思考模式。 老師曾舉例
~講座筆記~ 《世界沒有單一的真理,真理是多元並存的》 人的困擾並非來自無法找到真實答案,而是某些真實,被當作真理,拿來套在人的身上。於是人無法訴說自己、聽不見自己,離自己越來越遠。 《關於聽故事》 你聽到了什麼?
《第25週 》探索自己觀點的形成 上周發現了哪些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當你發現以後,會想要改變、說服對方嗎? 如果無法改變,你想如何對待不同的觀點呢? (覺得這句話隱喻著我們可以為自己做決定!) 溝通不是說服,不是我對你錯,並非二元對立。 好奇並探索 觀點的形成,尋找觀點形成的脈絡。 是被教導的?還是
24週開始從感受層次進入觀點的探討, 我以前覺得在觀點上對話是危險的、是徒勞無功的, 可能引發爭執、衝突或對立。 但是如今有了傾聽、好奇與接納的練習, 開始能在感受與觀點間來回探索,加上回溯的運用, 經常為彼此帶來更多的理解與覺察。 《第24週 》看見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觀點與感受息息相關、相互影響。
『什麼樣的人,內心能充滿力量,感到自己獨特美好,擁有高度的價值感?時時感到自己幸福?即使遇到了挫折,仍能好好的存在,擁有創造力與和諧?』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你訴說了50分鐘, 關於過去,做過的、錯過的決定, 關於未來,擔憂的、疑懼的選擇。 我想著,你有聽見自己在說的話嗎? 聽見你自己。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我再次喊暫停。 你怔怔的望向我, 終於,游移的眼神停留在此刻。 告訴我,現在,此刻, 看到了甚麼? 你環顧四
觀點有其歷程 觀點的形成來自生活背景、經驗。 (我們不會一出生就有觀點) 觀點不是固定的 是我們內在的發生,跟這些觀點產生互動。 看來,社會文化環境的既成觀點,個人生活背景,生命經驗, 讓我們在成長過程裡發展出很多觀點, 有顯而易見的, 也有內在深處幽微的、可能自己都不曾探索的思考模式。 老師曾舉例
~講座筆記~ 《世界沒有單一的真理,真理是多元並存的》 人的困擾並非來自無法找到真實答案,而是某些真實,被當作真理,拿來套在人的身上。於是人無法訴說自己、聽不見自己,離自己越來越遠。 《關於聽故事》 你聽到了什麼?
《第25週 》探索自己觀點的形成 上周發現了哪些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當你發現以後,會想要改變、說服對方嗎? 如果無法改變,你想如何對待不同的觀點呢? (覺得這句話隱喻著我們可以為自己做決定!) 溝通不是說服,不是我對你錯,並非二元對立。 好奇並探索 觀點的形成,尋找觀點形成的脈絡。 是被教導的?還是
24週開始從感受層次進入觀點的探討, 我以前覺得在觀點上對話是危險的、是徒勞無功的, 可能引發爭執、衝突或對立。 但是如今有了傾聽、好奇與接納的練習, 開始能在感受與觀點間來回探索,加上回溯的運用, 經常為彼此帶來更多的理解與覺察。 《第24週 》看見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觀點與感受息息相關、相互影響。
『什麼樣的人,內心能充滿力量,感到自己獨特美好,擁有高度的價值感?時時感到自己幸福?即使遇到了挫折,仍能好好的存在,擁有創造力與和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人會生氣篇:其實會這樣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渴望被愛,因為想要表現出這種感覺博得別人的感覺,甚至得到更多的愛,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人會生氣篇:其實會這樣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渴望被愛,因為想要表現出這種感覺博得別人的感覺,甚至得到更多的愛,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