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第26週 》探索多元觀點的形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觀點有其歷程

觀點的形成來自生活背景、經驗。
(我們不會一出生就有觀點)

觀點不是固定的

是我們內在的發生,跟這些觀點產生互動。

看來,社會文化環境的既成觀點,個人生活背景,生命經驗,
讓我們在成長過程裡發展出很多觀點,
有顯而易見的,
也有內在深處幽微的、可能自己都不曾探索的思考模式。

老師曾舉例一對男女朋友,
因為日常生活中關於收拾衣服的觀點不同導致分手。
同樣嚴格的家庭教養規範下成長,
男孩認為衣物要清洗收拾整齊,
女孩卻想要隨心所欲的置放。

這就是來自每個人生命內在狀態的發生。

若我們知道自己觀點的形成,有一個歷程,
別人觀點的形成,當然也有一個歷程,
那麼,我們會怎樣看待自己的觀點呢?
我們又可以如何看待別人的觀點呢?
願意允許自己與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嗎?

意思是
「我可以接納有一個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不一定認同。」
接納≠認同

我何以能接納?
因為我看見了每個觀點的背後,也有一個形成的原因。
若我願意試著接納,那麼我就比較不會生氣了。
(其實還是會有情緒,特別是那些很挑戰我、惹怒我的觀點)
我願意用更多元的眼光去看待事件或人。
(看見觀點背後有歷程,的確帶進一個空間與停頓,不會直接翻桌)

老師這邊帶入一個我們熟悉的「折筷子」故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09851?mode=whole

團結一定力量大嗎?一定要一起行動嗎?
硬是要一起做一件事會比較好嗎?
老師擅長說故事,說得非常有趣。
多元觀點可以帶來創造力的發展,
可以為我們帶進新的視野,
而不是只有「對」與「錯」。

你願意嘗試用多元觀點看待世界嗎?
願意嘗試用一個新的眼光看待事件、故事、新聞嗎?

《本週練習》
試著從一個事件或新聞找到新的觀點,並找到相關的故事或理由,支撐這個新觀點。

《練習紀錄與分享討論》

這周沒有參與討論,記錄我自己平日的練習。

好幾年前,我經常因為隨意看到的新聞事件,跟老公聊到翻臉。因為他總能說出另一面來反駁我,覺得被挑戰(挑釁)、不被認同的我就生氣了!我不允許老公跟我觀點不同嗎?好像不全然是耶!所以那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常常吵完會覺得自己莫名其妙。ㄟ~為別人家的事吵到不想理他,太不划算了。

在心平氣和(老婆大人看起來平靜祥和)的時候,老公建議我嘗試同時看不同立場的報導,剛開始練習真不容易,總覺得某一方胡說八道的離譜,看不下去。幾年下來,改變漸漸發生。雖然我還是會覺得某一方胡說八道,但是原來固定某一方,不再固定了。

也曾因為不認同臉書朋友轉貼的文章,對朋友不以為然,通過好幾年的練習,慢慢減少了。我也看某些名人專家的文章,也許某些想法或政黨偏好不同,但是關於教育或人生經驗與態度的文字,我還是很喜歡。常常提醒自己,一個人的某個觀點,不代表全部的他。(同溫層也不再那麼厚了~)

這個狀態,在我學習薩提爾模式時,關於客觀事實與多元觀點的練習,比較容易覺察與接納。

老師說要對事件找出新觀點,我記得他說看到捷運上邊走路邊看手機的人,讓他感覺『好會利用時間』,我心裡白眼都翻到咖洽ㄆㄧㄤˉ了!!我看到這種人只想從背後把人踢開......所以,我不拿這件事做練習。不過每當我看見不舒服、不爽快的人事物,會開始退後好幾步去「看」,不一定都會有新觀點,但總是從慣性反應與應對裡,慢慢多了很多空間。

就像老師說的,接納不等於認同。接納也不等於我沒感覺,只是我也一併接納了我對彼此觀點不同而引發的感覺。

這點我覺得蠻重要的,其實我還是不認同,甚至不以為然,不太爽!!!

但我不會再那麼容易翻桌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ma Prem的沙龍
28會員
46內容數
Soma Pre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5
以量老師的讀書會裡,同學提問, 「您的父母都在壯年時相繼罹癌過世,你會擔心自己有類似發生嗎?你如何面對這個擔心?」老師的回覆深深觸動著我。 是的,老師坦承自從父母離世之後,對死亡的擔心沒有停止過。那時老師才18歲,開始認知到自己會死,而且也許很快就會死。 老師拿出身旁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頭
2023/09/15
以量老師的讀書會裡,同學提問, 「您的父母都在壯年時相繼罹癌過世,你會擔心自己有類似發生嗎?你如何面對這個擔心?」老師的回覆深深觸動著我。 是的,老師坦承自從父母離世之後,對死亡的擔心沒有停止過。那時老師才18歲,開始認知到自己會死,而且也許很快就會死。 老師拿出身旁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頭
2023/03/28
你說,很不喜歡自己生氣的樣子。 尤其是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 或是明明知道不需要生氣,卻還是大受影響而生氣, 更不舒服了。 可以生氣嗎? 「我知道可以,但是很不想。」 你在氣誰呀?氣他?還是氣這個生氣的自己? 「都有吧!」 你聽見自己了嗎? 這裡頭,情緒/觀點/期待交錯著。 生氣的時候,不可以、不
2023/03/28
你說,很不喜歡自己生氣的樣子。 尤其是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 或是明明知道不需要生氣,卻還是大受影響而生氣, 更不舒服了。 可以生氣嗎? 「我知道可以,但是很不想。」 你在氣誰呀?氣他?還是氣這個生氣的自己? 「都有吧!」 你聽見自己了嗎? 這裡頭,情緒/觀點/期待交錯著。 生氣的時候,不可以、不
2023/02/24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你訴說了50分鐘, 關於過去,做過的、錯過的決定, 關於未來,擔憂的、疑懼的選擇。 我想著,你有聽見自己在說的話嗎? 聽見你自己。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我再次喊暫停。 你怔怔的望向我, 終於,游移的眼神停留在此刻。 告訴我,現在,此刻, 看到了甚麼? 你環顧四
2023/02/24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你訴說了50分鐘, 關於過去,做過的、錯過的決定, 關於未來,擔憂的、疑懼的選擇。 我想著,你有聽見自己在說的話嗎? 聽見你自己。 看著我。 停在這裡,看著我。 我再次喊暫停。 你怔怔的望向我, 終於,游移的眼神停留在此刻。 告訴我,現在,此刻, 看到了甚麼? 你環顧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哇~一轉眼就三週沒寫這個www以後有空再補上前兩週的 9月底on board新工作之後,生活又逐漸回到了很規律的狀態。 吃飯的型態也漸漸穩定下來了(歡呼) 本週的亮點是:comebuy!!! 背景資訊 新工作有提供午餐,所以我中午就吃公司便當 我其實不太喜歡吃便當,因為我不喜歡吃白
Thumbnail
哇~一轉眼就三週沒寫這個www以後有空再補上前兩週的 9月底on board新工作之後,生活又逐漸回到了很規律的狀態。 吃飯的型態也漸漸穩定下來了(歡呼) 本週的亮點是:comebuy!!! 背景資訊 新工作有提供午餐,所以我中午就吃公司便當 我其實不太喜歡吃便當,因為我不喜歡吃白
Thumbnail
現代鼓勵推廣心理健康和精神層次的滿足,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在追尋「Soulmate」伴侶。身處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又如何單靠共同興趣、溝通能力,找到那位懂你的人呢? 柏拉圖的愛慾(Eros)在他的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饗宴》(Symposium)一書中,他透過多個人物的對話展現
Thumbnail
現代鼓勵推廣心理健康和精神層次的滿足,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在追尋「Soulmate」伴侶。身處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又如何單靠共同興趣、溝通能力,找到那位懂你的人呢? 柏拉圖的愛慾(Eros)在他的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饗宴》(Symposium)一書中,他透過多個人物的對話展現
Thumbnail
用深層的專業陪伴協助你 → 瞭解個人特質與潛在能力 → 有效準備簡報和從容上台演說 → 運用精準表達來應對工作場景中的挑戰
Thumbnail
用深層的專業陪伴協助你 → 瞭解個人特質與潛在能力 → 有效準備簡報和從容上台演說 → 運用精準表達來應對工作場景中的挑戰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需要在團體認同和個人獨立性之間保持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悟悟與心得,以及如何經營關係存款,維持關係平衡。通過故事和觀察,讓讀者深入思考自身的人際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踐的建議。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需要在團體認同和個人獨立性之間保持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悟悟與心得,以及如何經營關係存款,維持關係平衡。通過故事和觀察,讓讀者深入思考自身的人際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踐的建議。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